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知识积累(共22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亮地响。【乙】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①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②,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1)【甲】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混着hǔn应和yīng“成”字的第五笔是点B.混着hǔn应和yīng“成”字的第五笔是撇C.混着hùn应和yìng“成”字的第五笔是撇D.混着hùn应和yìng“成”字的第五笔是点(2)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正确写出【甲】【乙】两段中画横线处应填写的汉字。liáo亮静mì(3)【乙】段中①②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但②也许B.①但②可是C.①只有②可是D.①只有②也许【答案】(1)C(2)嘹谧(3)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以及关联词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多音字。(1)注意“混”是四声,“应”也是四声。“成”的笔顺为: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第五笔是“撇”。故选C。(2)注意“嘹”和“谧”的写法。(3)结合上句的“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可知,①处应该选择“但”。“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只是作者的推测,所以用表示推测的词“也许”更符合语境。故选A。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B.《狼》——蒲松龄——宋代C.《朝花夕拾》——鲁迅——现代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B.《狼》——蒲松龄——清代,选项错误。故选B。3.对下列语句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莫怀戚《散步》)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体现了“我”在家庭中重要的地位。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舍《济南的冬天》)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清的特点。D.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郑振铎《猫》)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小猫走路摇晃,活泼好动的样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理解。A.这句话运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选项错误。B.这句话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项错误。D.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小猫可爱的外表和活泼好动的样子。选项错误。故选C。4.下列几副弘扬优秀家风的对联中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A.上联:家传美德传家久下联:世继家风继世长B.上联:院大不如志大下联:房宽难胜心宽C上联:师友肯临容膝地下联:儿孙莫负等身书D.上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下联:行刻薄,真乃大糊涂【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对联知识。D.“少”与“行”词性不同,不对仗,“读书”与“刻薄”词性不同,不对仗。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其次要分析上联联意,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作答。5.下列诗句中不包含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答案】D【解析】【详解】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中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选项正确;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含有传统节日清明节;选项正确;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写的是春节的习俗;选项正确。故选D。6.默写(1)水何澹澹,______。(曹操《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4)子夏曰:“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5)古诗词中有许多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请从本学期学习的古诗词中选择完整的一句写出:______,______。(6)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劝勉儿子成为君子应做到“______,______。”【答案】①.山岛竦峙②.风正一帆悬③.自古逢秋悲寂寥④.博学而笃志⑤.我寄愁心与明月⑥.随君直到夜郎西⑦.静以修身⑧.俭以养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竦峙、悬、逢、寂寥、笃、愁、郎”等字的正确书写。二、名著阅读(共5分)7.《西游记》的作者是①____,明代小说家。石猴曾经拜②____为师,师傅给他起了法名“孙悟空”,学得了长生之道、③____(填本领)及“筋斗云”。又向东海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被唐僧收做大徒弟,并取名“孙行者”。孙悟空在随师父西天取经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④____和⑤____(填故事名称)。【答案】①.①吴承恩②.②菩提祖师③.③七十二变④.④三调芭蕉扇⑤.⑤三打白骨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西游记》掌握。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文学常识的判断要注意易错点: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吴承恩,明朝人。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前七回中写石产仙猴、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主要是写西天取经的保护人孙悟空的非凡出身和神通广大的本领,突出体现了全书战斗性的主题,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孙悟空原系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他又只身泛海,访师求道,学得七十二般变化,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第八回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仿僧,魏征斩龙,唐三藏出世等,主要介绍了取经的缘起和取经集团中其他四名成员的出身经历,是两个主要部分的衔接和过渡。第十三回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三藏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怪,到西天成了“正果”,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共四十一个故事。主要故事情节有: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等。三、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甲】【乙】【丙】三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丙】狼施威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选自吴妍人《俏皮话》)8.解释句中加点词语。①与人期行期:______②求闻之若此若:______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则是无信思而不学则殆B.日月之行曲肱而枕之C.及其家穿井其一犬坐于前D.闻之于宋君于我如浮云10.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D.尽扑杀而食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①元方入门不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③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12.【甲】【乙】两篇短文都与谈话有关,【甲】文元方与友人的谈话,体现出元方_______:【乙】文宋国人对丁家打井情况的谈论,启示我们______。13.【丙】文吴妍人的《狼施威》与课文蒲松龄的《狼》中对狼的描写方法有何不同?【答案】8.①.约定②.如,像9.A10.D11.①.元芳走入家门,不再回头。②.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个活人。③.你是这么愚蠢的动物,哪能和我相比呢?12.①.聪明、直率、刚直的人②.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不可轻信留言,盲目随从,人云意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意对即可)13.蒲松龄的《狼》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狼的狡猾和凶残。而吴妍人的《狼施威》则语言描写和少量的动作描写,刻画了狼一个狡诈的终结者的角色。(意对即可)【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虚词。(1)句意:与别人相约同行。期:约定、相约。
(2)句意:像这样去探听传闻。若:如,像。【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使用。A.都是“就”的意思;B.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胳膊;C.他、他的/其中;D.介词,被/对于。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之”字的用法。A.句意:我的皮,能做衣服穿在天下苍生的身上,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之:助词,的。B.句意: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之:助词,的。C.句意:我的肉,能够供天下百姓食用填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之:助词,的。D.(把它们)全部杀掉然后吃掉了。之:代词,其他动物。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本题重点字词有:(1)顾:回头看。(2)之:助词,的。使:使用,指劳动力。(3)汝:你。蠢然:愚蠢。焉:怎么,哪能。【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及理解。根据甲文“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分析可知,元芳面对父亲友人的质问,不畏不惧,表达出对方“日中不至”是没有信用的表现,“对子骂父”是无礼的行为,随后头也不回的回到家中,可以看出元芳在反驳对方时有理有据,表现出他聪明的一面,一个孩童面对成人的“怒曰”时,冷静应答后转身离去,表现出他直率、刚直的一面。根据乙文“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分析可知,宋国人对丁家打井情况未经调查、证实就纷纷传谣,使得流言四散,最终传到国君的耳中。这样一场闹剧,使我们了解谈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13题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区别。根据课文《狼》“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分析,运用了神态描写“目似瞑,意暇甚”和动作描写“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一只狼假寐诱敌,一只狼背后偷攻其后也,表达出狼的狡猾和凶残。根据丙文《狼施威》“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可分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狼狡诈的终结者的形象。【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到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丙)狐狸笑猪说:“你是这么愚蠢的动物,哪里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能在世上做出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做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就没有功劳了。”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跑过来,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你们两个的长处我都有,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狼突然起身,将它们全部杀了,然后把他们全都吃掉,笑着说:“这是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总是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也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四、现代文阅读(25分)(一)(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袁隆平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14.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15.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16.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1)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17.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答案】14.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5.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意思对即可。)16.(1)“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
(2)“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17.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称词语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选文所表达的感情。人称的表达作用有一定的规律。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这里用第二人称“您”,全文都是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告白,这种说法直接把文章变成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更有利于抒发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同时显得亲切自然。文中作者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这样用第二人称“您”,感情表达得更加澎湃。【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特定人物及特定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根据相关语句,进行简要概括。通读全文,可以在文中找到很多讲述母亲教育我的叙述片段。根据选文第⑨段“没有您的英语启蒙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指出母亲对“我“进行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根据“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可知,母亲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根据“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可知,母亲给儿时的“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内容,即可分析出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1)根据第⑨段“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可知,此处指的是袁隆平院士研发成功了杂交水稻,这里的“种子”,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2)根据选文第⑨段“没有您的英语启蒙”“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从中可以看出,“种子”就是母亲对“我”的小的时候的启蒙、教育、鼓励。【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根据选文第⑤段“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⑥段“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⑦段“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等内容可知,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母亲生前因工作原因而不能常陪在母亲身边,以及母亲去世时自己不在身边的后悔与愧疚,以及对已逝的母亲的深深思念。文章第⑧段“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⑨段“没有您的英语启蒙……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可知,母亲对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使他得到英语启蒙后取得水稻领域的成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二)(12分)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毕淑敏①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缩微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亲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②于是洁白的纸上,记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③接下来,老师说,好吧,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删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④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一个小小的“×”,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芬芳的它。⑤老师走过来看到了,说,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⑥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西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⑦请在剩下的四类当中,再剔去一种,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商榷的断然压力。⑧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样是好?思忖片刻,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⑨老师说,继续划去一样,只刺两样。⑩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⑪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⑫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⑬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固守的字——笔。⑭感谢这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⑮我细心地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18.面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首先舍弃“鲜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我”最终保留“笔”,是因为它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19.第(6)段中“腰斩”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20.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方法,请任选一例,说说它的作用。21.第(12)段“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请揣摩当时哭泣同学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30字左右)22.一篇好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第(15)段]的优点。【答案】18.①.(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②.是我生命中的真爱19.坚决地用笔划去“鲜花”这一词语20.例:(1)“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运用比喻,形象地烘托“我”失落、痛楚的心情,使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运用拟人,以笔和阳光的争斗、期待、关注,形象地突出“我”抉择的痛苦、艰难,使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对即可)21.答案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即可。例:前三次的抉择,已让我痛苦万分;现在还要舍弃一样,实在是惨无人道,让人无法忍受,无法抉择。(意对即可)22.内容上:突出抉择的正确、慎重、庄严,是感情的升华;表达自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实践、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是主题的深化。语言上:用比喻描写“我”经过抉择以后的心情,生动形象感人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意对即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第一空,结合第⑥段中“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的内容可概括为: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第二空,结合第⑭段中“感谢这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的内容可概括为:我清晰地得知笔是我生命中的真爱。【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的能力。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腰斩”是古代酷刑,是指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后来也指事情半途而废。结合第⑤段中“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第⑥段中“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的内容理解,“腰斩”的意思是坚决地用笔划去“鲜花”这一词语。【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时,根据句子内容,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例: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通过句中“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的内容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笔和阳光”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态,结合上文“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可知,生动形象地突出“我”抉择时的痛苦、艰难。【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时,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探究同学们哭泣的原因,然后发挥想象,采用出第一人称、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按规定字数,语句通顺,表意清楚即可。联系第⑩段中“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和第⑪段中“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的内容可知,“我”和同学们已经陷入举棋不定,难以抉择,痛苦不堪的境地。把握这种心理,组织语言进行叙述即可。示例:我无法割舍那些看似平凡却极其宝贵的东西,心中十分痛苦,我十分无助,难以抉择。【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尾段作用的分析能力。阅读这篇散文,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人主题,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结合“我细心地收起这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陆运合同范文范本模板
- 物业管理的噪音与污染管理
- 我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NLRP3介导的滑膜细胞焦亡减轻膝骨关节炎
- 扩张法与Nagata法治疗小耳畸形的疗效对比分析
- 2025年岳麓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智能家居产品销售代理合同(2篇)
- 2025年外研衔接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服装购买合同协议书范本(2篇)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对策研究
- 亲子非暴力沟通培训讲座
- 保险投诉处理流程培训
- JJG 707-2014扭矩扳子行业标准
- 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概览-美国国防部(英)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采暖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中兴ZCTP 5GC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