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综合性练习一七年级历史第Ⅰ部分(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589年,一举灭掉陈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使南北重新归于统一的是()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A项正确;隋炀帝是隋朝第二个皇帝,不是“589年,一举灭掉陈朝”的皇帝,排除B项;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排除C项;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政权,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排除D项。故选A项。2.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以下最贴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陆续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是图④,D项正确;①②③与大运河的走向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边防【答案】C【解析】【详解】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故C符合题意;巩固隋朝的统治是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排除A;方便了隋炀帝南巡不是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排除B;隋朝开通大运河与加强了北部的边防无关,排除D。故选C。4.某同学在评价隋炀帝时写道:“隋炀帝的一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据此可知,该同学对隋炀帝的评价()A.全面肯定 B.全面否定 C.客观全面 D.观点偏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隋炀帝的一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可以看出,该同学对隋炀帝的评价是客观评价,一分为二,既看到了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功绩,也看到了隋炀帝由于残暴统治最终导致隋朝灭亡的过失,C项正确;题干“也有暴政,致速亡”说明了对隋炀帝否定的一面,排除A项;“有创举、多建树”说明对隋炀帝肯定的一面,排除B项;题干“隋炀帝的一生有创举、多建树,也有暴政,致速亡”比较客观,“观点偏颇”表述不当,排除D项。故选C项。5.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打破了门第限制,平民也可以通过真才实学做官,“自由报考”“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体现出科举制公开公平竞争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6.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A.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 B.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善于用人重视发展生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唐太宗、唐玄宗励精图治,善于用人,重视发展生产,结果社会经济发展繁荣,故D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最主要表现,ABC虽然符合史实,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唐代诗人徐来军《调笑令》词:“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掸未,禾尚待我灌醉”词中描述的生产工具A耧车 B.曲辕犁 C.筒车 D.秧马【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禾尚待我灌醉”等信息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是一种浇灌庄稼的灌溉工具,所以应该是筒车,故选C;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A;曲辕犁是耕地工具,排除B;秧马是拔秧和插秧工具,排除D。8.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经典、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A.对边疆统治加强 B.经济文化的繁荣C.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D.和亲求和委曲求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经典、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著作、医学论著等。”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时带去了丰富的物品,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这些嫁妆种类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B项正确;元朝时中央政府才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嫁妆的种类,体现不出民族交融成为主流,排除C项;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这是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体现,不存在和亲求和委曲求全,排除D项。故选B项。9.唐朝唐三彩造型丰富,且多女性形象,如胡装女俑、狩猎女俑和打马球女俑等。下图为戴帷帽女子骑马,这主要反映了唐朝()A.对外交往频繁 B.民族政策开明C.制瓷业比较发达 D.社会风气较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唐朝唐三彩造型丰富,且多女性形象,如胡装女俑、狩猎女俑和打马球女俑等。”结合所学可知,唐三彩上的女性形象,妇女穿胡装、男装、骑、狩猎、打马球等,说明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项正确;仅从图片信息无法反映对外交往频繁,排除A项;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排除B项;唐三彩属于陶器,排除C项。故选D项。10.某同学总结了一个朝代的特点是: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反映的是()A.汉武盛世 B.盛唐气象 C.两宋辉煌 D.隋朝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盛唐气象。唐朝时期发明曲辕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犁耕技术并不成熟,排除A项;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并不和谐,排除C项;隋朝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中外交往盛况信息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意是: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反映了唐朝与外国交往的盛况,D项正确;“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交融,排除A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反映的是边塞生活,排除B项;“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A.手工制作水平 B.科举选才标准C.思想开放程度 D.社会政治状况【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唐三彩女佣”是唐三彩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唐舞马街杯银壶”是盛唐时期手工工艺的的典型代表。故可以直接印证唐朝手工制作水平,B项正确;图片不能直接印证科举选才标准、思想开放程度、社会政治情况,排除ACD项。故选B项。13.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答案】A【解析】【详解】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A项正确;杜甫被誉为诗圣,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诗仙是李白不是白居易,排除C项;苏轼是宋代词人,排除D项。故选A项。14.众所周知,唐朝时期在文化方面最繁荣的就是诗歌的盛行。下列选项与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A.造纸术的发明 B.唐朝强盛 C.科举制的实行 D.社会安定【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完善科举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与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史实是科举制的实行,C项正确;西汉时期,人民已经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与唐诗繁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唐朝强盛,文化的发展,是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诗歌是社会现状的反映,但诗歌的繁荣与社会安定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佛教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结合所学可知,为弘扬佛法,鉴真六次东渡,终达日本,为中日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为中印友好往来作出了杰出贡献。因此鉴真和玄奘的共同贡献是都弘扬传播了佛教文化,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C项正确;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属于中外交往,并没有加强边疆管理,排除A项;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属于友好的中外交往,没有扩大了唐朝疆域,排除D项。故选C项。16.某合作小组在探究我国古代某项政策时,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可知,该小组探究的主题应是()◆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进行经济文化交流A.对外关系 B.社会风貌 C.经济繁荣 D.民族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可知,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外国和唐朝交往的情况,鉴真东渡日本以及玄奘西行天竺是唐朝与外国交往的情形,这反映了唐朝的对外关系,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对外关系,与社会风貌、经济繁荣、民族关系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7.《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材料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的()A.目的 B.影响 C.过程 D.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可知,这是说,皇宫大部分被损坏了,人烟稀少,社会凋敝,这体现出安史之乱造成的巨大破坏,B项正确;争夺统治权是目的,755年至763年的八年动乱是过程,政治腐败是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18.示意图可以直观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下列示意图中空白方框处的事件是()A.宦官专权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更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示意图“皇帝皇帝朝政、节度使势力膨胀……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方框处应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荒废朝政、边镇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军队战斗力薄弱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之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B项正确;宦官专权与题干描述的前因后果不符,排除A项;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排除C项;五代十国更迭是在唐朝灭亡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19.在中国封建社会,往往出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象,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 B.三国鼎立 C.五代十国 D.魏晋南北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故C符合题意;西周结束后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东汉灭亡后进入三国鼎立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蜀吴、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后隋朝统一全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宋祖”是()A.刘备 B.赵构 C.赵匡胤 D.宋神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C项正确;刘备建立蜀国,排除A项;赵构建立南宋,是宋高宗,排除B项;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排除D项。故选C项。21.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据此可知,宋朝政治的特点()A.重文轻武 B.君主专制 C.分化事权 D.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可知,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员,这是宋朝时重文轻武的表现,体现文官政治的特点,A项正确;君主专制指的是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手中,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分化事权指的是权力的分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2.宋太宗时,某官职的主要职能是“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这一官职是A节度使 B.转运使 C.副宰相 D.通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B项正确;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的收税的权力,排除A项;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排除C项;通判的职能是分知州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23.宋与辽、夏和议的共同点是.A.宋向辽、夏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与辽和西夏议和后,宋都给予他们岁币,C项正确;议和后西夏向宋称臣,排除A项;北宋并没有割地,排除B项;他们之间存在榷场贸易,并不是禁止边疆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24.“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这里的“他”是指()A.完颜阿骨打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安禄山【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结合所学可知,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12世纪初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A项正确;党项族的元昊建立了西夏,排除B项;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排除C项;唐朝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排除D项。故选A项。25.下列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115年,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1125年,金灭辽;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其中西夏位于西北,金位于东北地区,南宋偏安江南一隅,C项正确;南宋位于江南地区,排除A项;南宋建立时,辽已灭亡,排除BD项。故选C项。26.为纪念岳飞,许多地方都建有“岳王庙”。这是因为他()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宋初年,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A项正确;组织抗元,宁死不屈的是文天祥,排除B项;收复台湾,维护主权的是郑成功,排除C项;斥逐沙俄,捍卫统一的是康熙帝,排除D项。故选A项。27.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泉州 B.明州 C.广州 D.景德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D项正确;宋代,泉州、、明州、广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明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不是“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排除ABC项。故选D项。28.宋代市舶收入,977年为30万缗(音“民”,货币单位),978年为50万缗,1159年为200万缗。这些数据反映了宋代A.农业生产的繁荣 B.海外贸易的发展C.经济作物的种植 D.南方人口的增长【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宋代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不是说明农业生产的繁荣,排除A;经济作物种植和南方人口增长与材料中海外贸易信息不符合,排除C和D。故选B。29.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主要是因为他()A.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B.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 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这是他的主要历史功绩,B项正确;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的是忽必烈,排除A项;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的是窝阔台和忽必烈,排除C项;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的是忽必烈,排除D项。故选B项。30.从“蒙古政权”到“元朝”的称呼的改变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是()A.唐太宗 B.成吉思汗 C.文天祥 D.忽必烈【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D项正确;唐太宗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成吉思汗最大的贡献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排除B项;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4题,第31题6分,第32题1第33题1第34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贞观之治“是中华文明传统政治理念的发扬光大”。载舟覆舟之喻,这是孔孟荀说过的话。贞观君臣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警示意义,形成了一种民本意识。——摘编自任世江《大唐的辉煌与社会风尚》(1)根据材料,指出“贞观”时期的皇帝。(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唐朝的兴盛是统治者注重以民为本的结果。”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唐太宗(2)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唐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所以说唐朝的兴盛是统治者注重以民为本的结果。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唐朝的兴盛是统治者除了注重以民为本外,还包括民族交融、文化整合、用人唯贤、平息边患、对外开放等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唐朝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从而迎来了唐前期兴盛繁荣的局面,是唐朝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同意材料中的观点。【解析】【小问1详解】皇帝: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这一盛世局面,被称为“贞观之治”。【小问2详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选择同意,可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唐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等方面论述。选择不同意,可从唐朝的兴盛是统治者除了注重以民为本外,还包括民族交融、文化整合、用人唯贤、平息边患、对外开放等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等方面进行论述。(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二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夷狄”的含义,并简述唐初实行的民族政策。(2)根据材料二,简述其反映唐蕃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图疆域发生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答案】(1)含义:周边少数民族;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事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了汉藏友谊,促进了民族交融。(3)变化:唐朝比隋朝时期的疆域主要是增加了西域地区。唐朝比隋朝时期的疆域范围,主要是向西北和北方方向扩大了(西北和北方疆域范围扩大)(任答一点即可)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任答一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含义: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初年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小问2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故材料二反映唐蕃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了汉藏友谊,促进了民族交融。【小问3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三“隋朝疆域图(612年)、唐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669年)”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比隋朝时期的疆域主要是增加了西域地区。唐朝比隋朝时期的疆域范围,主要是向西北和北方方向扩大了(西北和北方疆域范围扩大)。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出现疆域变化的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西汉至宋代时期南北方人口(户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2所反映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简述图3“纸币”的名称。(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答案】(1)趋势:南方人口剧增(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不断上升),北方人口急减(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不断下降)。影响:北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2)造船业发达(手工业兴盛);商业繁荣;交子。(3)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解析】【小问1详解】趋势: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概括可知,我国西汉至宋代时期南北方人口(户数)变化的趋势是南方人口剧增(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不断上升),北方人口急减(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不断下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一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是北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小问2详解】表现:据材料二图1“南宋海船”可知,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有手工业兴盛,造船业发发达;据图2“宋代货郎图”可知,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商业繁荣。纸币:据图3“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可知,“纸币”的名称是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有利于商业活动,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小问3详解】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我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是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前期统治者不断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对外关系上,唐政府实行友好开放政策,当时与唐通使交网的国家主要有七十多个,出现了“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盛况。唐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使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使者、学者和商人的频繁交往;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同学聚会策划》课件
- 医疗设备质量分析会
-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课件
- 《汽车文化汽车名人》课件
- 办公室5S管理内容
-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课件
- 公考培训机构年终总结
- 512护士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0题
- 国网技术学院培训
- 培训机构前台接待流程
- 求职面试技巧培训
- 室内装修施工安全方案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工程询价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国瓦楞包装纸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无锡风机吊装施工方案
- 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课件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 (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