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汇编目录1.安全生产目的管理制度2.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与人员任命管理制度3.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5.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规定管理制度7.规章制度管理规定8.领导现场带班管理制度9.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10.文献和档案管理制度11.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2.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3.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4.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1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16.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17.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18.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19.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20.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21.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2.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制度23.“三违”行为管理制度24.生产过程变更管理制度25.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26.职业健康管理制度27.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28.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29.应急管理制度30.事故管理制度31.安全例会制度32.安全生产奖惩制度3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34.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制度35.\l"_Toc"女工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36.厂内道路交通管理制度37.安全绩效评估管理制度38.纠正与防止措施实行保障制度安全生产目的管理制度1.目的对本厂安全生产目的进行控制。2.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本厂范围内。3.管理职责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督促检查;3.2各部门、车间编制本部门、车间安全生产目的及实行计划。3.3总经理批准本厂安全生产目的。4.工作程序。4.1制订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安全生产方针、管理评审的结果、风险评价结果、生产和过程绩效、标准化系统评价结果、改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局限性之处,起草安全生产目的和指标,征求基层单位意见后由总经理批准后实行。4.2实行总经理实现安全生产目的和指标提供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4.3目的分解及实行安全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目的和指标以安全目的责任书形式分解到各部门。保证目的和指标实行。4.4实行结果考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半年进行一次预考核,每年12月进行全年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布于员工,做为安全奖罚依据。4.5安全生产目的与指标评审及修订通过考核结果分析安全生产目的和指标的适宜性,及内外部条件变化,对目的进行修订。安全管理机构设立与人员任命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目的本制度拟定了本厂合用于其生产活动和其它应遵守的安全责任规定,规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考核等方面,确保本厂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保证安全生产目的的实现。2范围本程序合用于本厂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考核。3职责本厂安全管理部门及其相关人员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考核的相关事项。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4.1安全生产责任制由本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后交安全第一负责人审阅。4.2本厂安全第一负责人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4.3安全管理部门修改后下发相关至各部门。5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沟通5.1本厂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及时下发相关至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并征求意见。5.2本厂安全管理部门将征求的意见汇总后反馈给本厂安全第一负责人。5.3安全第一负责人组织领导干部、各个部门、各类人员代表召开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会。5.4本厂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修订会结果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定稿。6培训6.1本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解释。6.2本厂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各个部门对其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学习。6.3每次培训学习应有学习记录。7评审7.1安全生责任制评审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7.2安全生责任制评审小组对已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审。7.3经评审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上至下层层互相签字实行。8考核8.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本厂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8.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绩效测量的结果报安全第一负责人认可。9周期9.1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考核每年应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为搞好本厂的安全费用管理工作,保障本厂的安全费用切实的为员工贯彻,维护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保证本厂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及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23〕16号)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安全费用提取标准按照财企〔2023〕16号规定,本厂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用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1.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1.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1.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1.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1.5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是指公司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善公司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安全生产措施的实行和为满足达成安全生产标准而进行的整改.。2.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项目计取、保证需要、公司统筹、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应将安全费用纳入本厂财务计划,保证专款专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3.安全费用应当用于以下安全生产事项:3.1安全技术设施工程建设;3.2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和维护;3.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3.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3.5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3.6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7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重要是指:车间、库房等作业场合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设备设施;3.8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3.9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3.10其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4.公司安全员应建立安全费用台账,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费率、数额、支付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年度报告。5.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费用全面指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年度报告。6.财务部门负责对安全生产基金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安全经费使用等,根据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贯彻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账,保证安全投入迅速及时。7.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并编制本厂安全投入计划,审核安全投入报告,监督检查安全投入贯彻情况、汇总并建立本厂安全费用投入台账,编制年度安全经费提取和投入情况报告。8.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公司应当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挤占,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局限性的,超过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9.各部门主管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专业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实行监督管理。10.发现安全费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费用的,本厂将按情节严重限度严厉解决。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1目的为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规范工伤报险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本厂和员工的工伤事故风险,特制定本制度。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本厂所有员工的工伤保险管理。3工伤的界定3.1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3.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工作因素受到事故伤害的。3.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合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3.1.4患职业病的。3.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因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3.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重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3.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3.2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3.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3.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3.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3.2.1项、第3.2.2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3.2.3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贴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3.3职工符合本制度第3.1条、第3.2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3.3.1故意犯罪的。3.3.2醉酒或者吸毒的。3.3.3自残或者自杀的。4责任划分4.1各部门、车间负责本部门工伤员工的救护组织、现场保护,事故上报相关部门和领导,救治费用垫付、后期治疗借款手续办理、工伤员工住院期间的陪护,事故的调查、分析、解决以及24小时内出具厂级事故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参保人员名单的提供、更新。负责提供事故分析报告、事故发生具体通过、报险所需的各种证明及票据。4.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护组织、现场勘察、上报本厂领导、事故的调查、分析、解决以及出具本厂级事故分析报告。负责厂内交通、火灾事故现场的救护组织、现场勘察、上报本厂领导、事故的调查、分析、解决以及出具本厂级事故分析报告。负责协助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和解决工作。4.3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参与工伤事故现场的抢救及简朴解决、救护车辆的正常运营。负责办理员工投保、名单更新。负责受伤员工的就医、转院等医疗管理及出院后保险理赔、评残、安顿、复工的管理。5工伤管理程序5.1办理投保5.1.1各部门、车间在每月3日前将参保人员(替换人员)名单上交人事行政管理部门。5.1.2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参保人员(替换人员)名单上报保险本厂。5.2事故解决5.2.1当发生工伤事故时,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及时向部门主管领导和本厂领导报告,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5.2.2部门主管领导和本厂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组织救护。5.2.3现场简朴救护解决后,及时将伤员送至指定医院进行治疗。5.3责任追究参照本厂相关事故考核办法执行。5.4报险程序5.4.1为保证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能及时报险,保证报险的有效性,员工个人及各部门发生工伤事故后须在24小时内向人事行政部门报险,具体规定如下:5.4.1.1厂内事故事故发生后,工伤员工所在部门安全负责人第一时间电话告知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及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并在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情况具体通过(须经安全管理部门确认)及工伤员工初诊医院诊断证明报送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以保证人事行政管理部门48小时内向保险本厂及时报险。如厂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或发生交通事故,须由行政后勤部门及时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涉,25日内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任认定书;工伤员工所在部门在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情况具体通过(须经行政部确认)及工伤员工初诊医院诊断证明报送人事行政管理部门。5.4.1.2厂外工伤事故员工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因素受到暴力伤害或机动车伤害,须由员工所在部门及时告知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且在24小时内将工伤员工初诊医院诊断证明报送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并在25日内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5.4.2除上述事故报告、《诊断证明》及相关责任认定书外,员工治疗结束后,工伤员工或工伤员工所在部门须提供:5.4.2.1门诊治疗的须提供5.4.2.1.1县级以上医院《工伤职工门诊、住院、转诊申报表》。5.4.2.1.2《门诊病历》。5.4.2.1.3《用药明细》及发票。5.4.2.1.4《检查报告单》。5.4.2.2住院治疗的提供5.4.2.2.1县级以上医院《工伤职工门诊、住院、转诊申报表》。5.4.2.2.2《住院病历》(含出院记录)。5.4.2.2.3《用药明细》及发票。5.4.2.2.4《检查报告单》。5.4.2.3注意事项5.4.2.3.1因各部门上报不及时、瞒报或提供上述材料不完整而导致无法及时报险的,所发生一切费用均由工伤员工所在部门承担,并视情节严重给予部门负责人500—1000元罚款;员工上下班出现的工伤事故,如因工伤员工个人报告不及时或提供上述材料不完整,导致无法及时报险的,所发生一切费用均由员工个人承担。5.4.2.3.2严禁各厂、部将员工工伤治疗费用以工资或奖金方式补贴给出资人。5.4.2.3.3无论部门安排人员或工伤员工本人在办理门诊或住院手续时,务必保证院方出具的各项单据中的名字与工伤员工身份证中的名字书写一致,且各项单据加盖医院专用章。5.4.2.3.4各项费用单据、材料须经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后,方可在财务部门进行冲账或办理报销手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规定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使本厂结识和了解与其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2.合用范围合用于本厂获取、辨认、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并建立台帐。3.职责3.1安全管理部门3.1.1负责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与其它规定的收集、辨认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1.3.1.3.1.4负责制定本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1.5负责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布3.2其他部门3.2.1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应及时传递到安全环保部。3.2.2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3.2.3负责制定本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2.4负责制定本单位、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4.程序4.1获取途径4.1.1安全管理部门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4.1.2总经理办公室收集整理上级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的告知、公报等。4.1.3各部门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应及时报送本厂安全管理部门进行辨认和确认并备案。4.2登记与辨认4.2.1根据本厂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辨认合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辨认合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4.2.3本厂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获取和辨认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组织评审确认,报本厂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合用的法律、法规清单》。4.3更新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辨认。4.3.2本厂安全管理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的获取、辨认、更新工作。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定的重新辨认。4.4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的发放、实行、检查与符合性评价。4.4.1安全环保部及时将合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营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4.4.3本厂安全管理部门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因素,进行整改。生产技术部负责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符合性评价记录。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4.5.1本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写本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各部门,各部门要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并严格执行。4.5.2各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特点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本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细则,下发到车间和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4.5.34.6评审和修订4.6.1本厂安全管理部门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献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献及时进行修订。4.6.2当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或发生事故后,安全环保部和各部门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保证合用性和有效性。4.6.3修订时经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批准后进行修订。4.6.4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文献,原文献收回统一作废。规章制度管理规定1总则1.1为加强本厂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规章制度的提出、起草、审核、批准、发布、实行、修订、废止和执行监督等环节的工作,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特制定本办法。1.2本厂规章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厂实际,适应公司管理与发展的规定,逐步建立系统规范、层次分明、内容完整、合规合用的本厂规章制度体系。1.3本厂内部制定、修订或废止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办法)、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合用于本办法。1.4本办法所称规章制度是指本厂制定并发布实行,与生产经营及各项管理相关的规范性文献的总称。其形式涉及:管理制度、办法、程序、标准、规程、规定、实行细则等。1.5本厂各部门内部制定管理或工作制度,应满足本厂规章制度的统一规定。2规章制度体系2.1本厂规章制度由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行细则四个层面组成。2.2管理制度是某一系统的全面管理规范,具有较广泛的合用性和较完备的规范性、操作性。2.3管理规定是对某一系统或某一方面的原则性、框架性管理规范,需要合用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2.4管理办法是某一系统下某一方面的具体规范,比制度范围窄,操作性较强,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制度附件形式出现。2.5实行细则是强调做事的环节、环节或方法的具体规范,规范内容比管理办法的范围更小、更具体,时效性短、变更频繁。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制度附件形式出现。3规章制度管理职责3.1规章制度审查委员会3.1.1规章制度审查委员会由本厂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组成。3.1.2规章制度审查委员会的职责是:1)审查批准本厂规章制度编制、修订、废止计划;2)审查批准经起草(或修订)的本厂规章制度。3.2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本厂规章制度归口管理部门,其重要职责是:2)组织审查规章制度草案,协调各种规章制度之间的互相关系;3)组织检查本厂规章制度的实行情况,并提出改善意见;3.3各职能、业务部门的职责是:1)提出本厂或本部门规章制度制定、修订提案;2)组织规章制度起草、征求意见和整理送审;3)贯彻实行经本厂批准发布的规章制度。4)检查本部门规章制度的实行情况。4规章制度管理程序与规定4.1规章制度管理程序涉及:提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实行。4.2规章制度的提出本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制度体系、法律法规规定、上级政策规定、有关标准、实际工作需要提出规章制度编制时间。规章制度编制完毕后最终汇总到人事行政管理部门。4.3规章制度的起草(见附录A)4.3.1起草规章制度应遵循公司规章制度编写的一般规则,并满足以下基本规定:1)在合用范围规定的界线内按需要力求完整;2)内容及表述清楚,用词精确,逻辑严密;拟定的规定、指标、方法准确,所做的规定、论述前后协调一致;表达方式简朴、易懂;3)规章制度文体统一。4)与法律法规、上级标准、政策相协调;与本厂现行规章制度之间相协调;5)规章制度内容便于实行。4.3.2起草部门或重要起草人应在充足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规章制度草案,形成征求意见稿。4.4征求意见4.4.1各分管副总经理主持分管业务范围内相关规章制度的征求意见工作。4.4.2起草部门或重要起草人应充足考虑反馈意见,并据此对规章制度草案做补充修改。4.5规章制度的审查4.5.1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标准、法规、政策和本厂规定,组织对规章制度草案进行规范性审查。必要时,起草部门或重要起草人应对草案做进一步修改。4.5.2对涉及技术和业务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应有相关技术和业务的人员参与审查。4.5.3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草案,应在送审前广泛听取职工代表的意见。重要的规章制度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4.5.4本厂规章制度审查委员会对规章制度送审稿进行最终审查。起草部门或重要起草人根据规章制度审查委员会的审定意见对规章制度送审稿进行最终修改,形成报批稿。4.5.5对规章制度内容进行审查时,应考虑以下方面:1)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规定;5)语言表达逻辑是否严密,依据是否充足,流程是否顺畅;6)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4.6规章制度的批准与发布4.6.2本厂规章制度以红头文献的形式发布,并向综合管理部门备案。4.6.3本厂各部门内部制定的管理或工作制度由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并报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备案。4.7规章制度的实行4.7.1本厂各部门应根据批准的规章制度,制定并实行相应的贯彻贯彻方案,使规章制度发挥有效性。4.7.2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对规章制度实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实现:1)了解规章制度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发现改善规章制度的机会;2)对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提出纠正,增强规章制度的有效性。4.8规章制度的评审与修订4.8.1当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上级规定发生变化时,本厂相关部室应予辨认,并及时对相关规章制度修改处报送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经领导审批后统一修订。4.8.2本厂规章制度的修订,可以由归口管理部门提出,也可以由执行部门提出。4.8.3本厂规章制度的修订稿一般由原稿起草部门或起草人编写。修订稿应针对批准的修订范围编写。未经批准的范围,不可进行修改。4.9规章制度的废止4.9.1规章制度在以下情况可以废止:1)规章制度的目的和合用范围消失;2)规章制度的主题内容已经被替代;3)规章制度的新修订版已经发布实行;4.9.2本厂对废止的规章制度应予以统一发布,以防止被误用。领导现场带班制度1.目的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增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根据上级规定,经本厂董事会研究决定,施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2.合用范围本厂生产车间、部门3.现场带班人员范围本厂中层以上领导4.现场带班工作内容与职责4.1现场带班人员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切实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状况,认真贯彻走动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环节的检查巡视。4.2排查隐患并规定相关单位立即贯彻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下达整改告知单;协助相关单位制定防控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按期复查验收;发现较大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报生产、安全安所有门研究解决。4.3严格贯彻制止“三违”相关规定,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在现场发现违章问题,立即纠正并按规定予以处罚。严禁违章指挥。4.4解决生产中的突发问题:现场无法解决解决的,立即报生产、安全管理部门,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4.5对单位领导干部走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单位贯彻不到位的,按规定进行处罚。4.6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并按规定处罚。4.7现场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领导干部要立即组织采用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本厂重要领导、生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5.相关规定5.1现场带班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带班职责,严格执行《现场带班人员管理规定》,进一步现场考前指挥,切实把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5.2现场带班人员有事必须向总经理请假,并告知生产、安全管理部门,由调度人员安排其他领导干部替班,同时将提替班人员告知生产、安全管理部门。5.3现场带班人员必须严格劳保穿戴,不准着便装进入生产现场。5.4带班现场人员在巡检中发现的违章行为,一并给予单位和责任领导进行处罚,并对严违人员进行帮教。5.6各基层单位在执行原走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把重要精力用在生产商,切实进一步一线真抓实干,为员工发明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5.7带班领导对当班安全工作直接负责,带班领导必须坚守岗位按带班职责规定认真检查安全工作,作好记录。6.处罚6.1带班期间出现安全事故的,视事故情况一并给予严厉解决和处罚,从扣罚至辞退不等。6.2对限期整改的隐患问题,未及时复查验收的,每次扣罚负责人50元;因防控措施或整改措施制定不合理导致后果的,视情节给予负责人不低于100元的处罚。6.3安全带班领导不检查、不履行职责,忽视安全生产,导致事故,应承担安全责任,接受上级部门的追查和处罚。6.4对本单位“三违”人员不制止不按规定处罚,每发现一次,罚50元。6.5由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带班执行情况尽进行监督考核。班组岗位达标管理制度1.岗位达标的目的公司开展岗位达标工作,重要以基层操作岗位达标为核心,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岗位操作标准化,保障公司达标。本厂对从业人员岗位标准要进行文献化制定下达,做到明确具体;同时贯彻贯彻国家、地方及行业等部门制定的岗位标准。2.岗位标准重要规定2.1.岗位职责描述;2.2.岗位人员基本规定:年龄、学历、上岗资格证书、职业禁忌症等;2.3.岗位知识和技能规定: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及其防止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关键点和重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2.4.行为安全规定: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执行作业审批、交接班等规章制度,严禁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不具有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作业等;2.5.装备护品规定: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工具的配置、使用、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应急设备器材的配备、使用和维护等;2.6.作业现场安全规定: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工具物品定置摆放,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记和安全标志醒目等;2.7.岗位管理规定: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岗位培训,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检查,分析事故风险,铭记防范措施并严格贯彻到位;2.8.其他规定:结合本公司、专业及岗位的特点,提出的其他岗位安全生产规定。3.建立拟定评估制度和达标评估程序公司要建立岗位达标评估工作制度,对照岗位标准拟定量化的评估指标,明确评估工作的方式、程序、评估结果解决等内容。公司岗位达标评估可以采用达标考试、岗位自评、班组互评、上级对下级评估、成立评估小组统一评估等方式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在现场评审时,要按有关规定将岗位达标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内容进行考评,对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的达标情况进行抽查。4.强化班组岗位达标建设切实加强生产班组安全管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提高,必须将达标建设常规化。规定将班组安全管理作为岗位达标的重要内容,从规范班前会、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班组安全活动入手,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贯彻到班组,将安全防范技能贯彻到每一个班组成员,强基固本,真正把生产经营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5.丰富达标形式,推动岗位达标创新公司可采用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危险预知训练、岗位大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全员持证上岗、师傅传帮带等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岗位达标,人人实现岗位安全”的活动氛围,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推动岗位达标工作。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善有保障”。安全生产文献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文献档案的管理,保证文献档案的完整性、合理性、科学性,使其为此后工作开展提供参考资料和文献,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合用于本厂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文献档案的管理。2职责2.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并负责综合监督管理。2.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文献档案的管理,并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2.3各单位安全员负责本单位文献档案的收集、归档和保管。3内容3.1文献资料收集安全生产文献档案内容如下:3.1.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规定。3.1.2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文献、批复文、领导指示材料及会议资料等。3.1.3本厂安全生产文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材料、安全学习资料、领导指示材料等。3.1.4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3.1.5各种安全活动记录、安全管理台账、事故报告、安全通报等。3.1.6供应商、承包商相关材料。3.1.7安全设施检测、校验报告、记录等。3.1.8安全、职业卫生评价报告。3.2立卷归档3.2.1文献资料应根据其互相联系、保存价值分类立卷,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能反映安全生产重要情况,以便保管和运用。3.2.2应根据文献资料的重要性,案时间永久、长期和短期等三种进行时间整理,分类归档。3.2.3各单位在每年2月底前对上年度的文献资料进行归档,统一保存。3.2.4各种文献资料按一定特性进行排列和系统化,应层次分明,编写页码,填写卷内文献资料目录。3.2.5不同价值,不同性质的文献资料应当区别管理,单独立卷。3.3档案保管3.3.1档案应入柜上架,科学排列,避免暴露和捆扎堆放。3.3.2应采用防潮、防虫措施,防止档案损坏。3.4档案借阅3.4.1文献资料档案借阅,必须借阅手续,借阅当案要注意保护,不得丢失、损坏、涂改,要如期归还,到期不能归还者,要说明情况,并办理续借手续。3.4.2借阅的档案要注意保密,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公开、发表或转借别人。3.4.3归还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当面查点清楚,并在借阅登记本上注销。3.5档案销毁对于过期并失去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定期销毁,必要时做好销毁记录。4相关记录《文献档案清单》5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并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辨认公司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可以控制与也许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拟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拟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的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2.范围本厂生产活动区域和全体员工。3.内容3.1评价组织及职责(1)本厂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本厂安全第一负责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成员。(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登记表》、《安全检查(SCL)分析登记表》进行调查、核算、补充完善,拟定本厂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3.2风险管理(1)危害辨认1)在进行危害辨认时,应充足考虑:①火灾和爆炸;一切也许导致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反复性工作、照明局限性等);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也许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涉及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2)同时还应考虑: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直接与间接危险;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也许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妥。6)冒险进入危险场合。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品。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解决错误等。(3)物的不安全状态:使事故也许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生产场地环境不良。)1)物质: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2)物体: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4)有害作业环境:1)作业场合缺陷:间距局限性;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妥;物体堆放不妥。2)作业环境因素缺陷: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妥;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等自然危害。(5)安全管理缺陷:1)设计、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妥;(人机工效学);2)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局限性;雇用不妥或缺少检查;超负荷;禁忌作业等;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4)相关方管理缺陷。3.3危害辨认的范围(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营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合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送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合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涉及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10)后期服务活动。3.4危害辨认的方法危害辨认以事先分析为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SCL)、现场观测法等多种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环节,辨认每个工作环节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鉴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2)安全检查表(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辨认与一般工艺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拟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3)现场观测法:由专家和征询师组成现场调查组,通过现场实地观测、询问、交谈,从而快速辨认出部门的环境因素;3.5危害辨认的环节(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计危害辨认所用的《工作危害分析(JHA)登记表》、《安全检查(SCL)分析登记表》表格,发至各部门;(2)各部门负责组织人员,从本部门班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辨认出具有或也许具有危害,填写《工作危害分析(JHA)登记表》、《安全检查(SCL)分析登记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报送安全管理部门;(3)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辨认出来的危害进行整理、汇总、分类,分类形式可按不同的危害分类;(4)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算、补充完善,经风险评价小组讨论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3.6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范围1)生产经营活动;2)生产装置;3)储存设施;4)检维修作业;5)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6)拆迁工程;7)后期服务活动。(2)评价准则的依据1)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定;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协议规定;5)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的等。(3)评价准则采用事件发生的也许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进行,R=L×S1)事件发生的也许性L参照表1来制定表1事件发生的也许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用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妥,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防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足、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称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也许发生事故或事件。2)事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参照表2来制定表2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人财产(万元)停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本厂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死亡>50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大规模、本厂外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本厂内严重污染3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本厂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适<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断工装置范围污染本厂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没有污染形象没有受损3)风险的等级鉴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和实行期限参照表3来制定表3风险等级鉴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R等级应采用的行动/控制措施实行期限20-25巨大风险在采用措施减少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善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采用紧急措施减少风险,建立运营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中档可考虑建立目的、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4-8可容忍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4)风险等级的拟定1)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方面的也许性和严重限度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①火灾和爆炸;②冲击和撞击;③中毒、窒息和触电;④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⑤其他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⑥人机工程因素;⑦设备的腐蚀、缺陷;⑧对环境的也许影响等。2)在拟定重大风险时,应考虑:①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②风险发生的也许性和后果的严重性;③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关注限度等。3)按风险度R=也许性L×严重性S,计算出风险值。风险值R≤8的拟定为一级风险;风险值R在9~12的拟定为二级风险;风险值R在15~16的拟定为三级风险;风险值R在20~25的拟定为重大风险。3.7危害的分级管理(1)危害管理分为二级:对鉴定为一级风险和二级风险的危害,作为一般危害,由其所在单位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鉴定为三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危害,由其所在单位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报本厂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单位上报的控制措施进行整理、汇总,形成本厂《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报本厂评审小组组长批准。并将批准后的本厂《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反馈到各单位。(2)对拟定为重大风险的应制定《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序号危害潜在事件及后果风险等级部门、装置、工艺、设备改善措施操作、技术人力资源需求限制评估负责人备注12(3)对拟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的风险,本厂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负责人、责任部门、技术方法、资源、时间表,并定期对方案的实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隐患治理方案的有效实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结束后,有关部门应进行验收,形成报告。本厂对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对项目的立项、治理、竣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管理。档案应涉及以下内容: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涉及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理时间表和负责人;竣工验收报告。3.8风险的控制(1)本厂应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营情况等,拟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采用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防止事故的发生。本厂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当先考虑消除危害,再考虑克制危害,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最后采用减少暴露的措施控制风险;同时还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及公司的经营运营情况、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服务。(2)控制措施的选择应涉及: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3.9风险信息更新本厂应不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辨认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1)辨认、评价的时机1)对于常规的活动每隔一年应组织一次危害辨认和风险评价。2)对于非常规性(如拆除、新改扩建设项目、检维修项目、开停车、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和较重要的工艺变更、设备变更项目等)的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危害辨认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编制实行方案(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并经有关领导严格审批。假如有发生严重事故也许的作业活动,还应制定应急措施、编写应急预案,并且要在活动或施工之前进行演练。3)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规定;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结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2)危害(风险)的更新按以下原则进行:1)各部门将更新的《工作危害分析(JHA)登记表》和《安全检查(SCL)分析登记表》交所在部门领导审核后,交本厂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或评价小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鉴定,修改后发放至各相关部门。2)安全管理部门、对口部门分别保存危害更新所产生的记录。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目的为增强本厂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本厂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与本厂签定劳动协议的所有职工。3内容与规定3.1本厂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定,参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各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须经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3.2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提高政策业务水平。3.3凡新入厂的员工必须通过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岗前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新员工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3.4厂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会议记录》。厂级岗前安全培训重要内容A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B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D事故应急救援及防范措施;E有关事故案例等。3.5车间级安全培训由车间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会议记录》。车间(部门)级岗前安全培训重要内容A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B所从事工种也许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C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D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解决;E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F本车间(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G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急注意的安全事项;H有关事故案例等。3.6班组级安全培训由各车间按实际情况进行,由安全员或班长负责,并作相关记录--《会议记录》。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重要内容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B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C有关事故案例;D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7本厂员工在厂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受部门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3.8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与复审。3.9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专业培训。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3.10脱离岗位(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半年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人员,由车间负责进行岗位复工安全教育。3.11各部门、车间每年检修期间应对本部门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辨认,填制培训需求计划,并组织实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凡属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气焊工、锅炉工等工种),必须按国家规定规定持证上岗。2、特种作业人员,除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接受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严格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凭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3、特种作业人员由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复审教育和参与体检,由公司安所有门负责进行考核,自发证之日起定期到发证机关进行复审考核4、工种发生变化时,应经公司安全有关部门批准,进行备案,一般工种有关部门考核后方可持证上岗。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责任心强,熟悉本工种业务技术和本工种安全知识和检查标准与操作规程,不冒险蛮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保存好自己的上岗证件,如有丢失及时报告。7、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以上管理制度及本厂规章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防止为主”的方针;必须坚持设备与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不断更新改造;提新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及时有效地消除设备运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本厂财产和人身安全。1.设备设施选购1.1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设备设施选购原则,规定做到设备运营中,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保证操作工的安全。1.2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公司生产特点,工艺规定广泛搜集信息(涉及: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设备安全可靠限度。价格、售后服务等);通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行。2.设备设施使用前的管理工作2.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2.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2.3安装安全防护装置2.4员工培训,内容涉及设备原理、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经考验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3.设备设施使用中的管理工作3.1严格执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由本厂主管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共同落定。3.2设备操作工人须天天对自己所使用机器做好平常保养工作,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3.3为了便于操作工平常维护保养,有设备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按照技术规定,由部门经理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实行。3.4预检预修,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状况和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贯彻专人负责实行,将设备质量保持在最佳状态,保证设备从本质上的安全性。4.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4.1设备运营与维护坚持“实行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设备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4.2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4.2.1自觉爱惜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4.2.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4.2.3做好设备班前、班中、班后按照规定经常性的加注润滑油。防止过度磨损4.2.4设备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4.2.5建立设备保养卡片,做好设备的运营、维护、养护记录4.2.6保持设备设施清洁,场合窗明地净,环境卫生好。5.设备设施检查制度5.1生产部设备维修人员,每两周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一次。5.2每半年由使用部门会同维修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设备实际运转状况,制定设备大修计划,设备大修前必须制定修理工时,停歇时间,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维修费用。5.3设备大修竣工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的验收。5.4每年年终由本厂主管领导、设备管理人员、部门经理、维修人员负责,按照事先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打分,评估出是否完好,能否继续使用,提出负责人的解决意见和改善措施等。6.设备设施安全事故及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解决6.1设备由于不安全因素导致设备损坏和设备事故,根据设备损坏限度,设备事故分为:6.1.1一般设备安全事故:零部件损坏,经济损失在5000以下。6.1.2重大设备安全事故:设备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在5001元至50000元。6.1.3特大设备安全事故:导致设备保费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6.2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和解决6.2.1一般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操作使用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报告,查清事故因素,查明事故责任。6.2.2重大。特大设备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采用保护现场并报告本厂负责人及有关职能部门,本厂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检查,分析事故因素,查清事故责任。6.2.3对各类设备安全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及时报告,严厉解决。7.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及报废的管理工作7.1设备报废的基本原则;7.1.1国家或行业规定需要淘汰的设备。7.1.2设备已过正常使用年限或经正常磨损后达不到规定。7.1.3设备发生操作意外事故,导致无法修复或修复不合算。7.1.4设备使用时间不长,但因更合理更经济先进的设备或生产使用时需要更换的。7.1.5从安全、精度、效率等方面,已落后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符合以上情况的设备均可申请报废。7.2设备报废手续7.2.1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技术部确认并签署意见。7.2.2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上交技术部审核,经副总理批准,移交财务部门结算手续7.3设备改造的基本规定7.3.1通过技术论证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安全技术水平,经济上也是合算得。7.3.2设备改造要持谨慎负责的态度,切勿容易蛮干,必须按照申请,论证、批准的基本程序运程。8.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制度建立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即在设备-生产全过程的状态,按章设备选别,设备维护保养、维修、更新改造、报废解决等程序运营。由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署名确认保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1.凡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项目,在编制方案、设计、施工、验收时都有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这些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2.本厂应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例确认和竣工验收六个阶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管理。2.1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安全论证。2.2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同时编制《安全专篇》。2.3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安全设施的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2.4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不符合安全规程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得验收和投产使用;2.5建设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后,安全设施必须与生产设施同时投入使用;2.6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作好变更记录,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革新等项目的设计,必须执行以下规定:3.1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3.2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3.3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3.3.1采用成熟的工艺方法。3.3.2工艺条件的选取应符合安全条件规定。3.3.3具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可靠的控制手段报警装置及发生事故的紧急解决装置等)。3.3.4设备选型和建构筑物,应符合防火防爆工业卫生等标准和规定的规定。3.3.5设计文献要有安全可靠性评价。4.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应有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参与评审工作,凡未经上述部门签署批准的,财务部门有权拒绝付款。5.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6.施工过程中,应有人负责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缺陷。7.本厂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参与竣工验收工作。凡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试车,或经考核达不到原设计规定的,项目均不能验收。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我本厂设备、设施验收过程的管理,保证设备验收工作合理、高效的开展,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凡我本厂所有生产设备和设施均合用本制度。3验收的内容及标准3.1设备外观、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规定。4设备验收4.1设备到达物资库或现场后,设备采购部门应及时告知车间相关人员联合设备采购人员参与设备的开箱验收。4.2车间人员接到告知后,应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验收。一方面检查设备包装情况,确认设备包装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即可开箱验收。开箱后依据装箱单明细逐件核对设备的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如发现资料短缺,应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追回。4.3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设备破损、生锈、变形等外观质量不合格时,验收人员应暂停验收,并责成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厂家返修或更换。返修或更换后再行验收。4.4开箱设备验收合格后,设备采购人员填写设备入库验收单,由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4.5对于设备完毕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后,车间人员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与安全管理部门,由安全管理部门联系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厂家及时进行返修,直至符合质量规定为止。对无法现场返修的供货厂家应予以更换。4.6若设备在质保期中出现问题,由安全管理部门联系采购部门督促厂家直至解决。4.7对进厂设备中的安全装置在验收中必须注明完好与否,并要所有人员进行确认。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本厂生产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有效运用再生资源,达成节能降耗,提高工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2.合用范围合用于本厂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3.工作程序3.1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3.1.1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3.1.2经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为不合格、报废的机电产品。3.1.3属于生产技术改造,达不到生产工艺规定的机电产品。3.1.4属于生产工艺改变,长期闲置未用的机电产品。3.2申请制度和规定3.2.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机电产品由使用部门和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闲置、报废申请表》.3.2.2由设备管理部门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报本厂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报废。3.2.3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登记。3.2.4生产设施建设中设计改变而变更设备。3.2.5该设备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规定和工艺技术。3.2.6该设备自身缺陷,未达成设计和使用规定。3.2.7规定设施设备变更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生产设施设备变更申请表》,交设备科核算,报主管厂长审批。3.2.8变更设备的购买严格按物质计划购买制度执行。3.3安全拆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3.3.1生产设施设备的拆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申请表。报安全、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后报主管厂长审批。3.3.2拆除施工前,拆除单位应会同使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现场安全风险系数评估,制定拆除方案和安全防止措施,并由安全管理部门制定专人现场负责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3.3.3拆除施工前应按规定办理各种安全操作(业)票(证)。3.3.4拆除作业时,需爆破作业必须提出爆破方案。并报本厂安全管理部门以及本地公安机关批准。3.3.5拆除作业时严禁损坏本体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3.3.6拆除电气仪表和特种设备时必须由安全管理部门批准确认可行,方可进行作业。3.3.7拆除后的设备必须进行除锈,除油并保持外观整洁。按规定地点放置,分类标记。3.3.8拆除后的设备按《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置、报废的管理制度》执行。3.4设施设备闲置生产、报废入库的管理规定3.4.1报废设备申请报废后由本厂进行统一解决。3.4.2闲置设备入库前必须做到:3.4.2.1设备零部件必须完好无损,外观整洁干净。3.4.2.2铭牌,技术参数资料齐全。3.4.3闲置设备入库后必须建立台帐档案,方便合理调度运用。在能满足生产规定和工艺技术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该设备。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切实杜绝各类设备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凡本厂所有生产设备和设施均合用本制度。3设备、设施报废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各车间方可申请设备、设施报废3.1通过预测继续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规定和保证产品质量的。3.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3.3大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3.4因磨损、腐蚀、事故或其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的。3.5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3.6国家明文规定淘汰的。4设备、设施报废的审批4.1凡符合报废条件的固定资产设备、设施应由各车间向设备设备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设备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现场鉴定,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经厂长批准后,报设备管理部门,经本厂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报废。4.2凡符合报废条件的零件应由车间填写《报废申请表》,经厂长审批后,方可报废。4.3未经批准报废前,任何部门不得拆卸、挪用其零部件和自行报废解决。5设备、设施的销账5.1设备、设施经报废后,设备资产的帐、卡及其他随机资料应随《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注销。5.2设备主管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建档报废设备各类资料,并做好上报工作,车间应做好报废设备的登记工作。5.3已批准报废的设备,应由财务部门做好残值回收工作。6设备、设施报废审批过程中,报废处置的管理6.1设备、设施报废审批过程中,必须注明该设备的状态,并明确负责人,由设备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6.2对已批准报废的设备由负责解决报废的部门、单位组织制定报废方案,明确责任机构、职责,过程执行明细,安全措施及报废后的上报、注销工作,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监控,规范本厂的危险源管理,保证本厂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本厂内的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3、职责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本厂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工作。本厂各部门、商场负责本部门做好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监控、管理。4、内容与规定4.1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本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及商场危险源辨识工作,按照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拟定出重大危险源。4.2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4.2.1本厂组织专人负责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保证重大危险源长期处在被监控状态。4.2.2现场配有各种应急解决器材,现场灭火器材保证随时处在良好状态。4.2.3加强对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检查。所属区域检察人员要做好当班的巡回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管理人员至少天天巡检一次;安全专管员至少每周巡检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查出问题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立即上报。4.2.4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库区,非本工序、本车间人员确需进入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由本厂人员陪同,进入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严格登记,仓管员交待清楚注意事项并监护。4.2.5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针对本厂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本厂员工发现险情必须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解决并上报。4.2.6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登记本厂对所有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登记建档,并严格进行检查,监控,使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为规范危险性作业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范围本厂区域内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盲板抽堵作业等危险性作业。2.职责2.1安全管理部门为危险性作业许可证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危险性作业许可证的审批、存档、现场检查等。2.2各作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性作业具体实行单位,负责作业风险分析,许可证填写,措施贯彻,现场监护,作业许可证存档等。2.3各与作业有关的部门负责作业许可证的审查,确认。3.内容3.1在本厂区域内进行以下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3.1.1在检修室以外的所有生产场合、库房、公共区域进行动火作业(涉及电、气焊接,切割)3.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如:各种储罐、塔、釜、槽车、地下池、炉膛、沟道、烟道、排气道等。3.1.3破土作业,涉及断路作业。3.1.4临时用电作业。3.1.5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也许坠落的高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3.1.6起重作业,起吊20吨以上重物或吊物虽局限性20吨,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大、精密贵重、施工条件特殊等情况下的起吊作业。3.2作业申请3.2.1作业单位进行作业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必须认真仔细,列出一切也许发生的风险,风险分析结果要填写在作业许可证上。3.2.2作业单位填写作业许可证。作业许可证必须认真填写,不得空缺,作业许可证上未列出的事项必须在补充栏内具体填写,署名必须由本人签写。3.3审批3.3.1作业申请人持经作业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的作业许可证到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员应到作业现场,对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逐个核算,确认所有措施都贯彻后,进行签字批准。3.3.2如因特殊情况下的危险作业,需进行多方会签的,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作业评审,共同会签,会签完毕交总经理审批。3.4作业作业许可证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行作业。3.5作业许可证存档作业许可证须进行存档。作业现场合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各持一份,存档待查。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管理,保证本厂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本厂所有外来施工单位和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3管理内容3.1生产、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外来施工单位进行准入审查和监督管理。向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的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3.2资质审查。在拟定外来施工单位时,相关部门要对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审核内容涉及:工商营业执照、施工资质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备情况(施工单位必须有专职安全员)。要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安全业绩的公司作为施工方(承包商),凡不具有条件的,不准与其签订协议。3.3经本厂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统一进厂作业的施工单位必须到本厂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档案内容涉及施工队伍、负责人、人员名单、联系方式等。人员更换比较频繁的施工单位,要及时到主管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备案更新。3.4安全管理部门对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一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协助设备管理部门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交底,对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的生产经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资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并对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的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3.5在每项工程或维修作业开工前,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3.6外来施工单位的所有人员进行施工前,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严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的人员从事施工及高空作业。3.7外来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认真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会同我集团安全管理人员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相关专业的法规、技术规程和标准及本厂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3.8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协助该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措施贯彻和平常检查和管理。与外来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当检修内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外来施工单位。3.9施工方(承包商)作业时要执行与本厂完全一致的安全作业标准,必须执行本厂《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动土、动火、设备检修、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吊装作业、盲板抽堵作业、断路作业)。严格控制工程分包,严禁层层转包。3.10外来施工单位负责施工项目各项安全、消防措施的贯彻,负责本施工队伍人员的管理。3.11施工队伍安全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袖标。3.12外来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穿戴劳动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