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据材料“亲情是缘,相聚是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征,与宗法制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世袭制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分封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郡县制的地方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亲情是缘,相聚是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主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高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可以看出,这名官员应该是秦朝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处理国家监察事务,故B项正确;A项是掌握的是行政权,排除;C项掌握的是军权,排除;D项是地方官员,不是高官,故排除。【点睛】“高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是关键信息。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等待朝廷察举B.投笔从戎戍边C.依靠门第做官D.参加科举考试【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隋唐实行科举制,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故D正确;汉朝实行察举制,排除A;B不符合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排除;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做官,不符合题意,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4.故宫养心殿西暖阁,是雍正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的地方,这里悬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雍正皇帝得以“以一人治天下”的措施是A.恢复丞相制度B.完善三省六部制C.设立军机处D.重用议政王大臣会议【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材料“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根据所学知识,雍正皇帝设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C。自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清没有恢复丞相制度,故A不符合史实,排除A。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在唐太宗时期,排除B。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它创建于皇太极时期,撤销于乾隆时期,故排除D。【点睛】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是()A.召开公民大会B.组成五百人会议C.设立陪审法庭D.为公民发放津贴【答案】D【解析】据题干“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促使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故D项正确;召开公民大会与补助贫穷公民无关,故A项错误;组成五百人会议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设立陪审法庭也不能解决贫穷公民参政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6.《法律与人权》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古罗马法学家的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的是A.万民法 B.公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答案】C【解析】“公正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这体现出罗马法公平的一部分。材料中要求的是最早实践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B、D选项都在《十二铜表法》之后。7.古罗马法律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事变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由他人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个人财产受到保护B.注重维护公众利益C.法律制度并不健全D.侧重保护平民权益【答案】B【解析】河流两岸的土地虽是个人所有,但由于涉及公众利益,而规定允许在必要范围内让公众使用,这体现了公共利益为先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中所有权人提供“义务”的前提是“道路未修复前”,虽然在一定程度损害了个人利益,但不等于说个人财产不受保护,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法律制度不健全,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对平民利益的保护,D项错误。8.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依据英国的政治体制,卡梅伦内阁成员A.全体辞职B.由女王决定去留C.继续履职D.由议会栽定去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内阁成员也要全体辞职,因为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排除C、A项正确;B项由女王决定去留说法错误,女王无实权,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所以选A点睛: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卡梅伦内阁成员怎样做”,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首相与内阁成员在政治上共进退。9.1787年3月召开制宪会议前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废除君主立宪制 B.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C.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D.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目材料“1787年3月...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须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这种制度不利于美国的发展壮大,所以华盛顿主张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故C正确;美国从来没有建立过君主立宪制度,自然也就没有废除君主立宪制这一说法,故A错误;结合材料时间“1787年3月”,可知当时的1787年宪法尚未颁布,联邦制还没有建立,所以不存在革除联邦体制弊端的问题,故B错误;题目材料主要讨论的是要改变美国松散的联邦体制,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主共和制的问题,故D错误。10.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番话:“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这说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A.白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穷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通过富兰克林直白的比喻可以看出,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实质上为金钱政治,有钱人即可轻松当选为议员,而穷人的利益是得不到保障,故排除D,C符合题意;美国独立后,1787年宪法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但材料没有涉及肤色问题,故AB不符合题意。故选C。11.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1789—1875年间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这反映了A.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近代法国政体更换频繁,是因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相对强大。所以保皇派与立宪派的斗争使得法国政权更迭,反映了民主进程艰难曲折。故选A。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1875年宪法的背景12.“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希特勒发动法西斯战争,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是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体现的是民族性格的影响,不是历史根源的影响;B选项错误,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跃居欧洲前列;D选项错误,该表述违背史实,德国在希特勒之前已经颁布了《魏玛共和国宪法》,它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3.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但由于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商品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销路不畅,因而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答案为B。AD两项根源于B项,排除;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的手工产品在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排除C。点睛: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市场的需求较小,因此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是近代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也是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外国商品受到很大的影响。14.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清朝咸丰年间”,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在位皇帝是咸丰皇帝,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资本输出,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国家根据利益均沾也都享有了这项权利,所以C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马关条约》16.甲午战争后,有一份中国报纸载文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一说法旨在A.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宣扬西方制度的优越C.激发国人的民族危机感 D.呼吁人民推翻清朝统治【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有题干材料中“救亡”一说,以激发民族危机感,故C项正确;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没有体现题干材料关键词“救亡”,且题干也没有体宣扬西方制度的优越,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呼吁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应是辛亥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17.有学者对某史实是这样描述的:“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他描述的史实应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中“长歌涌入金陵”“人间小天堂”“天京陷落”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B;《南京条约》的签订与“建造人间小天堂”无关,排除A;义和团运动活动范围在京津、山东、河北一带,不符合“长歌涌入金陵”,排除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与“建造人间小天堂”无关,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长歌涌入金陵”“人间小天堂”“天京陷落”,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分析解答。18.《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B.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C.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A;反封建反侵略是政治革命范畴,排除B;《资政新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D;《天朝田亩制度》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故选C。1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C.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众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A正确;题干内容与民族救亡运动无关,排除B;题干主旨是政治意识的觉醒而非社会风俗的变化,排除C;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故未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排除D。20.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B.确立君主立宪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迫使清帝退位【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指的是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领导的一场旨在推翻专制统治的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而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同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势力相妥协,逼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没有出现流血,因此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专制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光荣革命”含义无关,故C项错误。21.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学校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现场悬挂“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条幅。这场运动A.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B.扭转了中国的外交弱势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中国代表虽然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但没有扭转中国的外交弱势,故B项错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也没有推翻,故CD错误。22.在八七会议上进行革命总结时,毛泽东“把国共两党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一座房子”,他说:“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一样扭扭捏捏地搬进了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共在过去的革命中A.未充分地发动广大农民B.没有坚持武装斗争C.忽视了革命领导权问题D.没有做到独立自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把共产党比喻成新娘子,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说明他认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忽视了革命的领导权,C项正确。在第一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农民运动,排除A。B项是第一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但与题干涉及领导权的问题无关,排除。题干涉及的是领导权的问题,与独立自主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23.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确定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答案】D【解析】【分析】“开天辟地大事变”指的是中共一大召开,该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正确;A和B是井冈山时期;C是七届二中全会,都不符合“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描述。【详解】2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进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这次革命使革命的火焰从珠江三角洲燃烧到了到长江三角洲,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正确;北伐战争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A排除;北伐战争以国民党叛变革命失败而告终,并未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BC排除。故选D。2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C.南昌起义北伐战争淮海战役 D.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材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对长征时期的战役描述,材料“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渡江战役的描述,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6.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下列关于“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B.“八年抗战”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C.“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并否定了“八年抗战”D.“十四年抗战”是包含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但不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而是强调中国的抗战是从1931年开始的十四个抗战,故C项表述错误,答案为C项;ABD三项的说法都是对“十四年抗战”说法的正确理解,故ABD三项与题意不符合。27.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国内两大政治势力——国民党与共产党,能够消除隔阂,和平协商,重建因日本侵略而满目疮痍的家园,把中国引入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局面,故A项正确。国民党控制的国民政府领导了八年抗战,且当时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尚未完全暴露,暂时威望较高,B项错误。C项的“民主党派”,D项的“共同抗日”均错,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8.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并难能可贵的是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段史料叙述的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数据,及材料中“并难能可贵的是使古都的文物完整的保存下来”可知,“古都”是指当时的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这是平津战役取得的成果,故B项正确。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中有涉及古都,故排除AC两项。渡江战役中的南京也是古都,但战役取得的成就与材料数据不符合,故排除D项。点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2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B.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等处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C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共产主义运动问题,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谈到历史使命问题,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30.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根本因素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出现C.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显露,D正确;AB是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百度网材料二: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材料三:《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客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客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主要原因,并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若对材料一中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应从哪些角度思考?(2)据材料二,指出“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的局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垂之青史”的原因,以及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真正实现宪政的原因。【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标志: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德意志:1871年宪法的颁布。角度: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社会发展道路;三是原有历史传统。(2)局限:只是改朝换代,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原因:推翻专制帝制,创建宪政共和(答辛亥革命意义也正确原因: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身存在缺陷;宪政确立的长期性;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给分)【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可归纳出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根据材料“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可归纳出资产阶级改革的推动。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德国1871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需要结合各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及历史传统等。(2)局限:从未彻底变革君主专制制度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名垂青史的原因: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分析即可。未能在中国真正实现宪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需要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宪法的缺陷及袁世凯的个人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3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伟大的秋收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挺进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