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8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8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8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8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8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上学期第8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材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重点课文,鲁迅先生以深沉的笔触缅怀了烈士刘和珍,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本文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感受鲁迅先生的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认识并理解刘和珍等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符合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课程以《记念刘和珍君》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体会革命文化内涵,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二是强化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形成独立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引导学生品味鲁迅先生的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艺术,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灵感。四是强化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通过分析文本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学生在阅读与表达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本课程设计与教材紧密结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现代文学作品,掌握了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对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和创作特点有初步的了解。《记念刘和珍君》作为一篇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学生在此前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类似的文章,具备了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喜欢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分析《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学生可能对鲁迅先生的一些深邃思想和复杂情感表达感到难以理解,如对刘和珍的赞美与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之间的关联。此外,文章中的议论部分涉及到社会问题,学生可能在评价和思考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同时,对于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如象征、讽刺等,学生可能把握不准确,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来加强。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记念刘和珍君》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文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刘和珍的事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文章中的议论与抒情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鲁迅先生或刘和珍等角色,通过对话、独白等形式,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尝试仿写文章中的抒情或议论段落,以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3)游戏:设计“鲁迅先生作品知多少”等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章重点段落、刘和珍的事迹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本。

(2)视频:播放与鲁迅先生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背景和文学成就。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电子图书、学术论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学习视野。

(4)板书:利用板书展示文章结构、重点词语、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记念刘和珍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英雄人物的事迹?”(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鲁迅先生笔下的英雄形象和深刻社会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鲁迅先生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对烈士刘和珍的缅怀,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种写作风格在表达情感的同时,揭示了社会问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对刘和珍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鲁迅先生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英雄形象,以及这种写作手法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现实。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抒情手法和议论观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英雄精神的当代价值。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实践。学生尝试仿写文章中的抒情或议论段落,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英雄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深层含义。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英雄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英雄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六、知识点梳理1.文学常识: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其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

2.文章背景:掌握《记念刘和珍君》的创作背景,即刘和珍烈士的事迹和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动机。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鲁迅先生对时局的关注和批判。

3.文章主题: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对刘和珍烈士的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感悟鲁迅先生对英雄精神的赞美和传承。

4.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分析文章中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如对刘和珍的赞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学习鲁迅先生如何运用这种写作风格表达情感和观点。

5.重点词语和句子:学习和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成语、典故等,如“惨淡经营”、“忍辱负重”等。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如抒情、议论、描写等,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艺术。

6.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了解鲁迅先生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7.人物形象分析:通过对文章中刘和珍的形象分析,了解鲁迅先生如何塑造英雄形象。同时,关注其他人物形象,如鲁迅先生自己、社会众生相等。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从文章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些价值观。

9.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对文章中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10.写作技巧: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如象征、讽刺、对比等。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11.跨学科联系: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历史、政治、哲学等,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

12.课后拓展:推荐与文章相关的阅读材料,如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刘和珍烈士的传记等。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通过深入分析文章内容,我们了解了以下知识点:

1.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记念刘和珍君》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3.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

4.重点词语、成语、典故及精彩句子;

5.文章结构特点;

6.人物形象分析,特别是刘和珍的英雄形象;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

8.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9.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

10.跨学科联系;

11.课后拓展阅读。

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设计以下当堂检测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以下哪部作品?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野草》

2.以下哪个词语在文章中没有出现?

A.惨淡经营

B.忍辱负重

C.伟大斗争

D.碌碌无为

3.文章中刘和珍的形象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分析《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

2.请举例说明文章中的一个象征手法,并解释其含义。

三、分析题(共45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英雄精神的看法,并分析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八、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分析《记念刘和珍君》中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

解答: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通过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既表达了对刘和珍烈士的深切缅怀,又批判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例如,在文章开头,鲁迅先生通过抒情的笔触描述了刘和珍的英勇事迹,使读者感受到刘和珍的英勇无畏。而在文章的议论部分,鲁迅先生则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这种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使得文章既具有感染力,又具有思想深度。

例题2:分析《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个象征手法,并解释其含义。

解答: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对刘和珍烈士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例如,文章中提到刘和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始终坚守信念,宁死不屈。这里的“严刑拷打”和“宁死不屈”就是象征手法,分别象征着敌人的残暴和刘和珍的英勇无畏。通过这种象征手法,鲁迅先生既表达了对刘和珍的赞美,又批判了敌人的残暴行为。

例题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所表达的英雄精神的看法,并分析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扬。

解答: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所表达的英雄精神主要体现在刘和珍的英勇无畏和对敌人的不屈不挠。这种英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敌人,我们不能屈服,要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在当代社会,这种英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学习刘和珍的英勇无畏,坚守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例题4:分析《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

解答: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运用了多种写作技巧,如象征、讽刺、对比等。例如,文章中对刘和珍的赞美和敌人的残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刘和珍的英勇无畏。此外,鲁迅先生还运用了讽刺手法,如对敌人的讽刺,表达了对敌人的憎恶。这些写作技巧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例题5:结合《记念刘和珍君》的内容,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教学反思与改进在《记念刘和珍君》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发现学生们对英雄人物的事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了解不够,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前让学生预习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风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风格,我决定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多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魅力。同时,我还将加强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再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积极参与,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写作实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写作训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虽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部分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阔。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在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文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检测题目,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板书设计1.文学常识:鲁迅先生生平事迹、文学成就、《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朝花夕拾》

2.文章背景:刘和珍烈士事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