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
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爆竹一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SiO2,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也为非金属氧化物
B.干冰、氨气、冰水混合物、胆研(CUSO4•5H2O)均为纯净物,也为化合物
C.稀盐酸、熔融氯化钠均能导电,它们均为电解质
D.纯碱、烧碱、氢氧化钙均为碱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O.INA
B.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NA个氧气分子与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1
D.22.4L的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必
4.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3.01X1()23个HQ分子③17.6gC02(4)0.2molNH3.下
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③>②>④>①
c.原子总数①>③>②>④
A.acB.beC.abD.abc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某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①配制烧碱溶液,称量烧碱时放在滤纸上
②配制烧碱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定容
③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⑤定容时加水至刻度线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⑥天平的祛码生锈了
A.①③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④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O.lmol/LC11SO4溶液100mL,需称量C11SO4-5H2O1.6g
B.40gNaOH固体溶于1L水,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
C.200mL0.2mol/LMgCl2溶液中C厂的个数为0.08NA
D.从lOOmLlmol/LH2sO4溶液取出10mL溶液,此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7.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标况下的氢气4.48L。下列推断中正
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Mg、Al共0.2mol
B.参加反应的HC1为0.2mol
C.Mg、Al在反应中失去0.4mol电子
D.若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能产生O.lmolH?
8.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
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9.钿(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猾9Bi和曷。Bi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怒9Bi和曷OBi都含有83个中子
B.弱9Bi和畲。Bi互为同位素
C.弱9Bi和曷。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碧9Bi和曷O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10.下列除杂的方法(括号里为少量杂质)中,所用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NaHC0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
B.CO2(HC1):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C.Fe2O3(Al2O3):加入NaOH溶液再过滤
D.FeCk溶液(FeCk):通入足量的氯气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3+
A.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H2T
B.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1+2OH-=A1O2+H2T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Cu2+
+
D.“84”消毒液和洁厕剂不能混用,原因是:C10-+Cr+2H=Cl2T+H20
第2页,共18页
12.现有20mL浓度为0.04mol•IT】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mL浓度为0.02mol•IT】的
K2A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A2O7氧化为Na2s。4,则元素A在还原产
物中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13.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电、CO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
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刈和CO的质量相等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不相等D.两种气体的质子数目相等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HB族到n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氨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元素周期表第17列全是非金属元素,第1列都是金属元素
15.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C、N、。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难
B.Li、Na、K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C.Na、Mg、Al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
D.P、S、Q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16.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X|Y
中x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下列说法|z
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W>X>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H2ZO3和H3WO4是弱酸
D.元素X、Z、W、丫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7.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
溶液45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仪器C的名称是,本实验所需玻璃仪器E
规格为mL.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配制NaOH溶液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配制溶
液浓度O.l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未冷
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则所配制溶液浓度O.l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mL、25mL、50mL量筒,应选
用mL规格的量筒最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
1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2与。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
(2)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x1022个Na+,则溶液中SO厂的物质的量是。
(3)15.6gNazX中含有0.4molNa+,则Na?X的摩尔质量为,X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o
(4)C「浓度为0.4mol•IT】的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0mL该BaCl2溶
液中含Ba2+的数目为。
19.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卷
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M"An
⑴将大小相同的钠、镁、铝(除去氧化膜)分别投入O
到冷水中,反应最剧烈;分别向新制取的丫\m一c
A1(OH)3沉淀中滴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果
沉淀都溶解,说明A1(OH)3是氢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写出A1(OH)3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2)向NaBr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呈黄色,可证明C1的非金属性比Br强,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3)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仪器A的名称为o
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1,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4(KMnO4与浓盐酸常温
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填现象),
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溶液
吸收尾气(填化学式)。
第4页,共18页
20.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
一气体L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
AgNO(透过蓝色钻玻璃)
A9D溶液3
稀HNO3
溶液)
)B-C—白色沉淀H
溶液T白色沉淀E空气3明|历轲
小
A
(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由D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纤维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和0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煌类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和。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石灰石加热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故C选;
D.爆竹中含有黑火药,爆炸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o
首先判断诗句中的化学反应,判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
有化合价的升降。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判断诗句中的反应,从化合价的角度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答案】B
【解析】解:A.它们均为非金属氧化物,S02.Si。?、CO2均能与NaOH反应只生成盐和
水,但CO不能与NaOH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干冰、氨气、冰水混合物、胆研(CuSO『5H2。)均由一种物质组成,均为纯净物,并
且均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为化合物,故B正确;
C.熔融氯化钠能导电,为电解质,稀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水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酸、碱、酸性氧化物、混合物、纯净物和电解质等内容,比较基础,题目难
度不大,明确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物质分类的依据。
第6页,共18页
3.【答案】B
【解析】解:A.4.6g金属钠由原子完全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喘需XIx
故错误;
NA/mol=0.2NA,A
B.0.2NA个硫酸分子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X4=0.8NA,19.6g磷酸含有氧原子数为
^^ix4xNA/mol=0.8NA,故B正确;
C.NA个氧气分子与町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藤jx32g/mol):(就Gx2g/mol)=
16:1,故C错误;
D.题目未给标准状况,无法使用22.4L/mol计算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o
A.lmolNa反应失去Imol电子;
B.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磷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C.由公式m=nM计算质量;
D.题目未给标准状况。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阿伏加德罗常数是高考的
“热点”,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
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①6.72LCH,物质的量为湍3=0.3mol,
②3.01x1023个HC1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③17.6gCO2的物质的量为彘篙=0.4mol,
(4)0.2molNH3:
a.根据V=n/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体积②>
(3)>(1)>(4),故正确;
b.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5,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CH4为16g/mol②HC1为36.5g/mol③CO2为44g/mol④NH3为17g/mol,所以密度
③,②〉④〉①,故正确;
c,根据N=nNA知,分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分子总数②〉③>①>④,甲烷
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HC1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C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氨气分子中含
有4个原子,所以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5mol、ImoK1.2mol>0.8moL所以原子总
数①〉③>②>④,故正确;
故选:Do
22:
①6.72LCH4物质的量为株“=0.3mol,
@3.01x1023个HC1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③17.6gCO2的物质的量为彘器=0.4mol,
(4)0.2molNH3;
a.气体体积V=nVm;
b.气体密度=言;
c.根据N=nNA计算分子总数,再结合分子中原子个数计算原子总数。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各个
物理量的关系及分子构成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及其适用条件,题
目难度不大。
5.【答案】A
【解析】解:①由于NaOH固体容易吸水潮解,若在配制烧碱溶液,称量烧碱时放在滤
纸上,一部分NaOH变为溶液浸在滤纸上,导致溶质减少,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①
正确;
②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若配制烧碱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定容,待溶液恢复至
室温时,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则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②错误;
③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最终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③
正确;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④错
误;
⑤定容时加水至刻度线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由于溶液粘在容量瓶瓶
颈上,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故⑤错误;
⑥天平的祛码生锈了,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就偏多,则最终使溶液
的浓度偏大,故⑥错误;
第8页,共18页
故选:A«
①由于NaOH固体容易吸水潮解,若在配制烧碱溶液,称量烧碱时放在滤纸上,一部分
NaOH变为溶液浸在滤纸上,导致溶质减少;
②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若配制烧碱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定容,待溶液恢复至
室温时,液面低于刻度线;
③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
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小;
⑤定容时加水至刻度线并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由于溶液粘在容量瓶瓶
颈上;
⑥天平的秩码生锈了,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就偏多。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及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判断操作对溶
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步
骤。
6.【答案】C
【解析】解:A.配制O.lmol/LCuSCU溶液100mL,则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门=eV=
0.1mol/Lx0.1L=O.Olmol,所需C11SO4-5H2。的质量为m=nM=O.Olmolx
250g/mol=2.5g,故A错误;
B.40gNaOH固体溶于IL水,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水的体积,所以溶液的体积不是1L,溶
液的体积不知,所以无法计算溶液的浓度,故B错误;
C.200mLOZmol/LMgCk溶液中C厂的物质的量为n=0.2mol/Lx0.2Lx2=0.08mol,
则cr的个数为O.O8NA,故c正确;
D.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相同,所以从100mLimol/LH2s。4溶液取出10mL溶液,此溶液
的浓度为1mol/L,故D错误。
故选:Co
A.根据n=eV和m=nM计算C11SO4•5H2。的质量;
B.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水的体积;
C.根据n=cV、N=IINA计算;
D.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相同.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
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量的有关公式.
7.【答案】C
【解析】解:A.反应生成电为肃公=0.2mol,转移电子为0.2molx2=0.4moL而
“22.4L/mol
Mg、Al共0.2mol转移电子介于0.4mol〜0.6mol之间,故A错误;
B.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HC1为0.2molx2=0.4mol,故B错误;
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金属失去电子等于氢离子获得的电子为0.2molx2=0.4mol,故
C正确;
D.金属完全反应提供电子数相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能产生OZmolE,故D错误;
故选:Co
A.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结合极限法计算判断;
B.根据氢原子守恒计算;
C.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
D.金属完全反应提供电子数相同。
本题考查混合物有关计算,题目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注意
守恒思想的运用。
8.【答案】B
【解析】解:①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故①正确;
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故②错误;
③合金是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
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故③正确;
④合金中含有金属或非金属,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故④正确;
故选:Bo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
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
少有一种金属,④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据此分析解答。
本考点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合金概念的四个特点要记牢;注意合金的性质,硬
度大,熔点低、耐腐蚀等是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
第10页,共18页
9.【答案】B
【解析】解:A、翡9峰中中子数=209-中=126,最°Bi中中子数=210-83=127,
所以猾9Bi、曷。Bi中子数分别是126、127,故A错误。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曷°Bi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元素,所以是同位素,故B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翡9Bi和曷%的核外电子数都是83,故C错误。
D、弱9Bi和曷()Bi的核内质子数都是83,故D错误。
故选:Bo
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明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和中子数的关系即可解答本题,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可除去杂质,故A正确;
B.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
C.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过滤可除去杂质,故
C正确;
D.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可除去杂质,故D正确;
故选:B»
A.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B.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氯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铁。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发生的化学反应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注意除杂的原则,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
2H=Fe+H2T,故A错误;
B.铝粉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2A1+2H2O+2OH-=2A10]+3&T,
故B错误;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M+,故C错误;
+
D.“84”消毒液和洁厕剂混合后发生反应:CIO-+Cr+2H=Cl2T+H20,所以二者
不能混用,故D正确:
故选:Do
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B.该反应不满足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
C.该反应不满足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
D.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
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
度不大。
12.【答案】A
【解析】解:令A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反应后化合价降低了(6-a),根据电子
转移守恒,则:
20x10-3Lx0.04mol/Lx(6-4)=10x10-3Lx0.02mol/Lx2x(6-a)
解得a=+2
故选:A«
Na2SC)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K2A2O7中M元素发生还原
反应,令A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a的值。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等,题目难度不大,表示出得失数目是
解题关键,熟练掌握电子转移守恒思想的运用,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电、CO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
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容器中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两
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知,n、T、V相同时,P相同,故A正确;
第12页,共18页
B.由m=pV知,两种气体的密度、体积相同时,其质量相同,故B正确;
C.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由N=nNA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等,故C错误;
D.两种气体分子中质子数相等,都是14,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等,所以两种气体的质子
总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Co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N2、CO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
相等时,容器中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
的量相等;
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判断压强相对大小;
B.m=pV;
C.N=nNA;
D.两种气体分子中质子数相等,都是14。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为高频考点,把握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的关系为
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D
【解析】解:A.某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等于周期数,原子形成简单阴离子,电子层不变,
阴离子电子层等于周期数,故A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从DIB族到IIB族10个纵列元素,为副族和第加族,均为金属元素,
故B正确;
C.稀有气体中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它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故C正确;
D.元素周期表第17列为卤素,全是非金属元素,第1列除氢外,都是金属元素,故D错
误;
故选:Do
A.原子形成简单阴离子,电子层不变,电子层等于周期数;
B.在元素周期表中,从IHB族到UB族10个纵列元素,为副族和第皿族;
C.稀有气体中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D.卤素都是非金属双原子单质,第一列氢气为非金属。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性质为解
答的关键,注意vm族位置及常见的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C
【解析】解:A.C,N、0是位于第二周期的主族原子,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
非金属性C<N<0,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C、N、0元素的单质
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故A错误;
B.Li、Na、K位于IA族,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金属性Li<Na<K,金属性越
强,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贝ULi、Na、K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
C.Na、Mg、Al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贝UNa、
Mg、Al的简单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故C正确;
D.P、S、Q元素的最高正价分别为+5、+6、+7,其最高正价依次升高,P、S、C1是位
于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非金属性P<S<C1,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P、S、C1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
增强,故D错误;
故选:C«
A.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B.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D.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越强。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明确元素周期律的内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
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D
【解析】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
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半径:Si>P>N>0,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则相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NO3>H3PO4>
H2SiO3.故B正确;
C.H2SiC)3和H3P。4均不能完全电离,都是弱酸,故C正确;
D.0元素没有正价,故D错误;
第14页,共18页
故选:Do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X、丫位于第二周期,Z、W位于第三周期,X元素的最高价
含氧酸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可知X是N元素,则丫是0元素、Z是Si元素、W是
P元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
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越强,则相应的氢化
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能够与强酸和强
碱发生反应,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识记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元素
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题目较容易。
17.【答案】AC分液漏斗500mL容量瓶BCD<>13.625
【解析】解:(1)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
滴管、药匙等,所以A、C不需要;仪器C是分液漏斗;配制450mL溶液,需要500mL容
量瓶,
故答案是:AC;分液漏斗;500mL容量瓶;
(2)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
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故选BCD;
(3)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若NaOH溶液未冷
却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配制后的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故答案是:<;>:
(4)浓硫酸的浓度C=C=丑*=10°°X^4x98%mol/L=18.4mol/L,浓硫酸稀释前后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所以18.4mol/LxV=0.5/Lx0.5L,V=
0.0136L=13.6mL,选取的量筒规格应该等于或大于量取溶液体积,故选25mL量筒,
故答案为:13.6;25.
(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到仪器选择;仪器C是分液漏斗;需要500mL容量
瓶;
(2)容量瓶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储存溶液等;
(3)仰视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冷却,配制溶液的体积
偏小;
(4)先根据C=WJ空,计算浓硫酸的浓度,再根据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计算,根据浓硫酸的体积选取量筒规格,根据浓硫酸稀释时的正确操作解答.
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注意容量瓶、量筒规格的选取方法,并明确浓
硫酸的稀释方法,为易错点
18.【答案】1:10.025mol78g/mol320.2mol/L2.408x1022
【解析】解:(1)。2与。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等质量的。2与。3含有的氧原子的质量相
等,故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即等质量的。2与。3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1,
故答案为:1:1;
(2)Na+的物质的量为60;:;式;t=0.05mol,根据化学式可知n(SOg)=in(Na+)=
-x0.05mol=0.025mol,
2
故答案为:0.025mol;
(3)由化学式可知2n(NazX)=n(Na+)=0.4mol,则n(NazX)=0.2mol,故Na?X的摩尔
质量为笋7=78g/moL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2x23=32,
O.zmol
故答案为:78g/mol:32;
2+2+
(4)溶液中c(C「)=2c(BaCl2)=2c(Ba)=0.4mol/L,故c(BaCk)=c(Ba)=
0.2mol/L,200mL该BaC%溶液中含Ba2+的数目为0.2Lx0.2mol/Lx6.02x
1023moL=2.408x1022,
故答案为:0.2mol/L;2.408x1022.
(1)等质量的。2与O3含有的氧原子的质量相等;
(2)根据n=5•计算Na+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式可知n(SOf)=;n(Na+);
(3)由化学式可知2n(NazX)=n(Na+),计算Na?X的物质的量,根据M=?计算该Na?X的
摩尔质量,进而计算X的相对分子质量;
(4)溶液中c(C「)=2c(BaCk)=2c(Ba2+),根据n=eV计算Ba?+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
nVA计算Ba2+的数目。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题目基
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16页,共18页
19.【答案】Na两性A1(OH)3+OH-=[Al(0H)4]-2Br-+Cl2=Br2+2CP分液漏
斗C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NaOH
【解析】解:(l)Na、Mg、Al是同一周期元素,由于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元素的金
属性就越弱。则在三种金属中,金属性最强的是N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
应就越强烈,则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Na;向A1(OH)3沉淀中滴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结果沉淀都溶解,说明A1(OH)3能够与强酸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强碱反应产生盐和
水,因此A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A1(OH)3与NaOH反应产生Na[Al(0H)4],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A1(OH)3+OH-=[Al(0H)4「,
故答案为:Na;两性;A1(OH)3+OH-=[A1(OH)4]-;
(2)向NaBr溶液中通入CI2,发生反应,2NaBr+Cl2=2NaCl+Br2,反应产生的Br2使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景区开发及运营服务合同
- 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制度
- 担保合同第三方担保
- 职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个人集资房屋买卖合同
- 商场物业合同年
- 房屋土地出租合同书
- 出租车库正式合同
- 浅析合同担保之定金
-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企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核电项目人桥吊车抗震计算书版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科症状学课件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6400字》
- 揭阳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地址信息
- 通信工程监理方案
- 主题阅读25:陕北的春
- 晋中项目投决会报告
- 202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公共关系文书(《公共关系学》课件)
- 2023届高考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