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9电脑棋手已划课2主备人马玉梅二备人
课题
这是一篇科学故事。通过写“我”与电脑棋手下棋,几经失败,终于反
败为胜,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动脑思考,才能取得胜利。本文寓科学知
教
学识于具体的游戏之中,形象生动,趣味性强。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方面是因
内
为电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通过学习本文,能激发儿童对电脑的
容
分兴趣。另一方面,本课用词准确,使用了一些成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
析
积累一些语言材料。同时,也可以利用文本教育儿童只有认真观察,积极动
脑,才能解决问题。
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电脑,用电脑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教
学积极动脑的习惯。
目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
学
重重点:通过朗读和感悟,弄清楚“我”与电脑下棋反败为胜的原因。
难
点难点: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
教具
学具
准备小黑板挂图多媒体课件
1.在引导学生了解单元导读,明白本单元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懂得“细观察,勤思考,
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
2.在此基础上学习“指南针”关于默读的方法介绍。并用带着问题默读的方法对课文
进行初读。这也是本册重点学习的阅读方法。(要求是L标段序。2.课文主要讲了一
教学件什么事。3.能就课文内容试着提出问题吗?)
设计3.引导孩子们自学生字词。
思路4.讲解课文内容时,再次默读课文内容并找出哪些段写“下棋前”发生的事情,哪些
(含段写“下棋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理清课文的思路。然后再分别学习“下棋前”
教法和“下棋中”这两部分内容。“下棋中”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花费的时间相对
设计较多一些。重点讨论两个问题:先是谁输,谁赢?为什么?后是谁输,谁赢?为什么?
学法让孩子们在一边读,一边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明白:先是“我”输。原因是我采用常规
设计)棋谱走,而人们在电脑中输入了常规棋谱地走法,所以电脑能敏捷应对,轻松取胜。
后来是“我”赢,电脑棋手输。原因是我仔细观察发现电脑对付常规棋路很有办法,
而对一些突破常规的,,怪棋”无可奈何。于是“我”出怪招,走“怪棋”,电脑就难
以应对,只有输了。5.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启发孩子们明白道理:细观察,勤思考,
多动手,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发现。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主
要内容
一、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儿电脑吧,你平时都用
电脑做什么?那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
和电脑下棋,同学们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学习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
②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自学
生字词。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②师生共同理解词语的意思。
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
③指名扩展词语。
④指名认读多音字。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技”、“矛”、“规”、
“1海业,,O
4、积累词语。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在本子上。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指导学生读课后“指南针”,认识什么是默
读。
2、根据默读课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练习默读课
文。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为什么说与电
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展开学习。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想想:“我”
与电脑下棋,感觉怎样?划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遍思考,并划出课文中
相关的语句,自己在读一读。)
2、根据下棋前和下棋中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围绕“为什么说与电脑下棋别有一番情趣”展
开学习。
1、自由读下棋前的1——8自然段。思考:下
棋前,“我”和电脑棋手进行了什么?
2、指名回答思考题。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4、分别指名读10、11、12自然段。
下棋中,“我”违规了,它怎样?“我”失败
了,它怎样?“我”下“怪棋”及胜利时,它
又怎样?
5、指导朗读10、11、12自然段。
四、朗读全文,交流体会
1、默读全文。
2、组织讨论。
(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3、指名小组代表回报,师适时点拨引导。
4、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廷伸
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
六、作业
1、抄写课文中喜欢的词语。
2、把用电脑的乐趣写下来。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一、照样子,写词语。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真假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理解和句段练读
1、“我”是采取什么招数来赢得棋局的
胜利的?
2、“我”为什么要走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的“怪棋”呢?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9电脑棋手
进行对话按下键钮
照棋谱走一一>败下阵来
走出“怪棋”一一>反败为胜
教
学
反
思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10走马灯的奥秘已划课2主备人马玉梅二备人
课题
教本文记叙的是茅以升爷爷小时候的一则小故事。通过写少年茅以升对走马灯
学
内奥秘的探求,告诉我们,茅以升爷爷少年时代就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
容中思考、探求科学的道理。这篇课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按“发
分
析现问题一一探究问题”的顺序记叙,一目了然,学生容易接受。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
教
学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目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教学重点:让学生再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让学生说
学
说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重
难
点教学难点:对有关走马灯的构造以及走马灯转动原理的认识,
教具课件,字词卡片,有关资料。
学具
准备
本节课我才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准课文,甚至读熟练。课文中的生字、二类字、
教学多音字的词语画出,圈出字的部首。多音字“转”和“旋”引导学生在课堂
设计
上查字典理解字义并组词。生词正确书写一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
思路
(含重点词语的意思。作业:查出词语的意思,查找有关走马灯、茅以升的资料。
教法
设计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重点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是从课文
学法
设计)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以这个问题,以点带面开始深入探究。
第一步:在指名读课文后,一生答:茅以升是一个爱观察、勤思考、
多动手的孩子,我顺势总结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第二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再放声有感情地朗读,
用心体会有关的词语。然后,按层次探究有关的语句。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主
要内容
一、谈话引入:
1、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
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
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
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
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
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
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
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让学生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
读四声。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4.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
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
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
二、资料交流:
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
互相交流一下。
2.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
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
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结
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
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
子。)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
人?
2、指名读课文,思考。
3、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4、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
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
论.(老师安排不同地点.)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
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
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
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
体会。
c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
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茅以升提出了哪
些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
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
实践的词语: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
燃。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
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
五、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
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六、布置作业:(自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3、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做一份手抄报。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一、写出几个和“看”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各写一句
话。
1、虽然他没有完全弄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
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虽然......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目不转睛一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10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取、吹、又拿、点燃
教
学
反
思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11孩子考科学家E划课主备人马玉梅二备人
课题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
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时,临时拼凑了一只虫子想
教
学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课文重点
内
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这个故事趣味性
容
分强,又贴近儿童心理和生活实际,学生喜欢读,从读中体会体会作者用词的
析
生动、准确和语言特色。二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真正有学问的
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
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目3、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
标
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教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学
重
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
难
点文更尊敬了。
教具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学具
准备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
教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
设计
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思路
(含
教法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
设计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
学法
设计)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
自由读、分角色读、师范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
的。课文第16、17自然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学这部分内容关键是让学生
弄清楚两个“叫虫”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
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髭,你想知道什
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
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
找答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
2、引导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分段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4、让学生自己认读生字,扫清生字词障碍
5、重点引导难记、易错的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3、指名反馈,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
家呢?
2、指名反馈,交流、评议,认识兄弟俩与达乐文
3、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交流读后体会
4、指导读句子。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
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
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
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
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查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
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分角色朗读达尔文
和兄弟俩的对话。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说说上节课学了文中哪些内容,从中你了解到了
什么?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
作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2、
教师导言:听说达尔文要来,兄弟俩的心情如何?
试着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的此时的心情。3、引导学
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
悄话,他会说些什么?
4、质疑:兄弟俩是怎样制作这个怪虫标本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兄弟俩考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导言:过了几天达尔文爷爷来了,兄弟是怎
么考达尔文的?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
会
4、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
道的?
5、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
了?
6、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
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
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
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1)
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ongdizhayanbiaobenbixu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考()眨()粘()第()
孝()泛()站()弟()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11孩子考科学家
考
兄弟俩拼凑虫子尊敬达尔文
识破
教
学
反
思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12空气在哪里已划课1主备人马玉梅二备人
课题
教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猴子和空气玩捉迷藏的游戏,介绍了空气
学
内的作用和特点:让人呼吸;让皮球跳起来;让汽车装得多、跑得快等。全文
容运用拟人的手法,寓知识与有趣的通话中,生动有趣,知识性强,形象的说
分
析明了空气的特点。选编本文,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到科学知识。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
学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目
标
3、会认5个生字。
教教学重点: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学
重
教学难点: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难
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
准备
教学
本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两个步骤完成:
设计
思路
(含第一步,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
教法
的脉络。
设计
学法
设计)第二步,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
了吗?它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划
出相关的语句,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理解了主要内容后,指导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
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了解空气在哪儿以及有什
么作用。
一、谈话: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
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同
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
2、你知道空气都有哪些作用?
3、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和空气有关。
二、板书课题,据题质疑
1、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2、提示学生注意“哪”字的读音。板书:那、
哪,进行区分。
3、再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点的常识。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
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知道
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出示学习提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
么?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拨。相机板书
五、拓展思维
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用处?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1、过渡语: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特别是小
猴和空气的对话风趣幽默,想不想分角色朗读
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一、熟读课文。
二、说一说空气都在哪些地方?
空气有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12空气在哪里
肺里呼吸
皮球里跳起来
轮胎里装得多跑得快
在钢笔里吸墨水
火炉里烧得旺
空中形成风
田地边禾苗壮
大树旁树木挺拔
水里有的快活
教
学
反
思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计划课
课题语文百花园三主备人马玉梅二备人
时
教
学
内语文百花园三安排有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
容生辉等五项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分
析
通过词句练习,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
自主收集同音字,进行区分;初步了解重叠词的特点,积累词语;通过对一
教般陈述句和“把”字句的朗读感悟和转换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
学
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朗读、理解并背诵关于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懂得
目
标读书的重要;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独立阅读《第一个望远镜》,提高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通过练习请假和
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通过词句练习,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教
学
重难点:1、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难
点
2、引导学生掌握请假条的格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
准备
教学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语海畅游、积少成多让学生
设计
联系旧知探求新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
思路
(含生辉的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
教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
设计
学法
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区分同音字:
1.在汉字中有很多有趣的字,板书:须需
2.问:谁知道这两个字念什么?板书音节。
3.那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你能分别组一
个词吗?
4.体会一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查查字典。
5.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说一说。
6.板书学生说的字。
7.引导积累:课下我们可以多积累些这样的字。
召开一次同音字大聚会。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谈话导入:其实汉字中不仅有很多有趣的字,
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看,这些词::灰灰蒙
蒙。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2、像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3、填空体会,总结:这样的词语叫做ABB式的
重叠词。它可以把颜色表示的更形象、具体。
我们在写句子时可以学习用这样的词语。
三.照例子改写句子:
1、引入:刚才我们学习了同音字和重叠词,下
面我们看两个句子:
2、出示: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
茅以升被走马灯吸引住了。
3、思考: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被”前后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什么关系?
4、拓展练习:你能仿照例句说话吗?
出示:我们打开了电脑。指名让学生改写:
5、自由练习说句子。
6、语言实践:
学生练习纸:
(1)妈妈搬来了花盆。
(2)小明踩脏了语文书。
(3)小猫捉到了老鼠。
教学内容;学习''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
说会道”
第二课时
一.积少成多: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喜欢读书吧?
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书?
2、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3、自由读,思考:这些语句都是关于什么内容
的?
4、小组讨论:每句话什么意思?
5、指导背诵
二.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第一个望远镜》,圈出不认识
的字。
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认识生字(问同学、
查字典、拼音节)。
3、小组合作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分自然
段、分部分等方式)。
4、指名分段读,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学生质疑,教师板书问题,同时出示文后思
考题: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西是怎样做的?
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7、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互相补充、纠正。
三.能说会道:
1、谈话引入:
2、读懂题目要求:
3、明确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方式:几种请假
方式?分别需要哪些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分
别会说什么?
4、分别以两种方式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5、同时以评价和追问及点拨的方式提高学生口
语交际能力。
6、板书响应的词语。
第三课时(学写请假条)
一.谈话激趣: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请假的口语交际练习,
如果我们不能用说的方式请假该怎么办呢?下
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请假条。
二.课件出示请假条:
1、仔细观察请假条,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归纳学生所说。
3、探究正文写法:
(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你发现写请假条要注
意什么?
(2)小组讨论。
(3)以小组方式汇报,师生补充,总结:
A语言简练、意思清楚。
B内容:请假原因、请假时间。
C文明礼貌(您、请。)
4、指导学生写一张请假条。
5、师生评议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灰灰蒙蒙红
里黄
白绿
二、照例子,改写句子(把子句)
1、我们打开了电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照亮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语文百花园三
、语海畅游
二积少成多
-、阅读平台
四、能说会到
五、笔下生辉
教
学
反
思
教研
教务
组查
处查
阅意
阅意
见
见
时间:
时间: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
buzhuobixuaomiweiguicanguanlazhu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着zhe(转zhuan(应ying)
Zhao(zhuan(ying
选词填空。
珍惜珍贵
1、时间是非常()的,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2、我们要()美好的时光。
鼓舞鼓励
3、老师()同学们要努力学习。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前进。
四、根据句意写词语。
1、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2、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缺点很清楚。()
3、比喻远远落后,无力追上。)
4、不得已,没有办法。)
5、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五、照例子,改写句子。
例:我们打开了电脑。
我们把电脑打开了。
1、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按时完成了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象从泥坑里拉出了汽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百遍,O
2、,下笔如有神。
3、,将来徒懊悔。
4、读过一本好书,□
5、世上无难事,o
八、按顺序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花间飞舞。
()春风送暖,冰雪消融,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
装。
()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欢乐呀!
()柳树发芽,果树开花,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九、写请假条。
假若妈妈生病了,不能去上班,请你帮她写张请假条向领导请假一天。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计划课
课题13古诗两首2主备人马玉梅二备人
时
《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李白。这首诗通过从白帝城到江陵途中行船的轻快以及
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全诗借景物抒发了欣喜之情。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
上,成对的黄鹏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绵绵的雪岭,就像是镶嵌在窗
教
学框里的图画;门外江边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全
内
诗随着视线转移,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景物不断变换,诗人愉悦的情感
容
分贯穿其中,四种景构成一个和谐统一、鲜明优美的意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律和谐,
析
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佳作。
选编这两首诗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在
头脑中形成绚丽多彩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读熟、
背诵古诗佳作。
教1、学会本课8个生字。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
学
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4、学习利用
目
标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
学
重古诗的兴趣。教学难点: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
难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点
教具课件,字词卡片。
学具
准备
针对中年级学生对古诗已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诵读,背诵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教
教学学设计中教师注重扩大学习资源,增加语文积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古诗的能力,
设计继承与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在教法上,改变以往逐词逐句提问讲解的古诗教法,依靠
思路
(含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自悟自得的过程中体会古诗意美、音
教法美、形美的特点。学法上,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多读这一学习
设计
学法古诗的重要方法,要让学生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
设计)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内容:学习《早发白帝城》,理解背诵古
诗。
第一课时
一、激情,进入学习古诗的情境。
今天的语文课,咱们要开展一个闯关争星活动。
有信心得到许多星吗?
1、小朋友们,在唐朝有一个大诗人被我们后人
称为“诗仙”,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2、你们一定知道许多他的古诗,谁愿意背给
大家听一听?
二、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们背得真棒!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李
白写的诗。
2、出示课题,谁来教老师读读课题?指名读课
题。
3、音读得真准!课题中有个地名,能找出来吗?
相机学习“帝”字。
4、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
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5、课题“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6、清早,大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
里以外的江陵去。板书:江陵相机学习
“陵”字。
7、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己试着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参照课
后的生字表,自己认一认。
2、谁读给大家听一听?
3、出示生字:帝、辞、陵、猿、啼。
指名读,说说哪些字难记,大家讨论。
4、在这首古诗中,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
错,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教师出示:
发还朝重
四、再读古诗,体会情感。
1、小组互相读一读,琢磨一下诗句的意思。
2、你读懂了哪一句,说给大家听一听,其余的
同学可以给他补充和帮助。
3、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很了不起,自己通过阅
读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4、大家知道大诗人李白是怎么写这首诗的吗?
教师简介背景。诗人写这首诗的心情是怎样
的?让学生说一说。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很愉快?学
生说一■说。
6、小结。板书“一日还、轻舟、愉快、喜悦。
7、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诗
人的当时愉快心情。
五、背诵全诗,体会美感
同学们想不想做一回大诗人李白?下面咱们就
登上李白乘坐的那条船,把自己想象成李白,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再读读这首诗,背过的可以试着背一背。
六作业:
1、指名背诵《早发白帝城》
2、默写《早发白帝城》
教学内容:学习《绝句》,理解背诵古诗并默
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早发白帝城》
2、默写《早发白帝城》
二、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
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
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
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
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诗句,学会生字)
2、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鹏”“鹭
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读诗正音。
四、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
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
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
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
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鹏等这
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
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
—,远处的一(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
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
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
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
班同学介绍。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一、背诵古诗。默写《早发白帝城》
二、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
三、积累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
学
反
思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计划课
课题12庐山的云雾2主备人二备人
时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
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
教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难点是
学
内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联系上下
容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但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
分
析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
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
思想感情。
教
学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目
标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学
重
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以及练习写作。
难
点
教具课件,字词卡片。
学具
准备
本课设计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题的意识,淡化对课文内容的空泛分析,
强化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读书,充分读书,积极思考,创造性的想象和表
教学达,使学生的语言素质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本课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
设计
思路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感受庐山云雾的多而神秘,产生喜爱的思想感情;
(含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掌
教法
设计握''总一一分”的构段方式。提会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本课语言,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处景物按照总分的方法写一
设计)
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
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师述:一提到庐山,我们就会想起学过的《望
庐山瀑布》那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
2、课件演示:庐山瀑布美景,学生吟诵《望庐
山瀑布》。
3、师小结:多壮观啊!可是你知道吗?吸引古
今中外游客的不仅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
瀑布,更有那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云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庐山欣赏那美丽神奇的
《庐山的云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
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3、指名朗读,随机正音、随文识字。
4、练读课文中读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庐山众多秀丽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什
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你还体会到什么?
(4)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漫步山道,腾云驾
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5)课件演示。
(6)感情朗读。
四、指导学习生字
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
2.师在黑板上范写。
3.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
幻美丽,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
自然段的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
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感悟
(一)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小节是
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
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
此形象美丽的呢?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
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
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一一划一一
品一一读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运用刚才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
自然段。
2、指名说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理解“瞬息
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你怎么读吃来的?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
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
是真的吗?你
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
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
叹。5、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
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想
说什么?
三、拓展练习
1、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
第一句是中心句,其它几句都围绕中心句层层
展开,具体地描写这个特点。
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总分的写法选择一处
景物写一写。在写之前先选择一处景物按照总
分的方法说一说。
3、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及习题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一、读拼音,写汉字。
Zengtianzitailongzhaofengjing
()()()()
二、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庐山云雾?
板书设计个人调整意见及补充内容
千姿百态(总一一分)
14庐山的云雾
瞬息万变(总一一分)
教
学
反
思
开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科备课手册
15锡林郭勒大草计划课。十夕'一女人
课题Ej2主备人一备人
原时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
教色,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的草原图画,表达了作者赞美大自然、
学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1
内部分,这一部分是从3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大草原辽阔美丽的。先写广阔的绿色草原
容上,野草非常茂盛,突出了锡林郭勒“满眼绿色”的特点。接着写清亮的湖水在阳光
分映照下,神奇而美丽。最后写了草丛中的野花种类多。第3、4自然段为第2部分,这
析一部分是从两个方面来描写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的。先写草原上各种各样动物的活动,
再写蒙古包前小牧民放声高歌,反映出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教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优
学美。2.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了无限生机,激发
目学生对草原的热爱。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围绕一句话来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
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
教教学重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理解句子
学的意思,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体
重会课文从不同方面围绕一句话来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广
点阔美丽和无限生机。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围绕一句话来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具
学具
准备生字词卡片有关草原的视频资料,文本课件
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主要选用“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
情感朗读理解法和欣赏图片(视频)直观教学的方法,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
由于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大草原的美丽、神奇的感觉表达
教学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课
设计
思路的导入时,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锡林郭勒
(含大草原的广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二)、
教法
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利用技术与装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中医药大学《计算物理与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美术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经贸大学《建筑力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前儿童科学与数学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大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智能测绘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外国语大学《数字地面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科技大学《物流服务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企业级网络架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全环保法律法规
- 2025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晋中项目投决会报告
- 202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公共关系文书(《公共关系学》课件)
- 2023届高考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
-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练习习题(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