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育英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关于氧气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都发光放热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必需要用酒精灯加热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定到产生连续性气泡时再收集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C.闻气体气味 D.连接仪器3.今年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将进一步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迈向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下列符合这一观念的是()A.推动风能、太阳能产业发展 B.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C.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化肥用量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氧元素:O B.2个氢氧根离子:2OH-C.硫化钠:NaSO4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过滤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 D.称量NaCl固体7.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取少量液体 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8.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器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灰色圆圈”表示氮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的物质都是无毒、无害组成空气的物质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解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B.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C.同种化合物中同一元素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 D.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10.接近毒品就是走向死亡,摇头丸是一种新型毒品,吸食后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其主要成分是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DMA由4种元素组成B.一个MDMA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C.MDM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3g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11.春天是禽流感多发期,为了防止禽流感的大面积发生,常使用浓度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过氧乙酸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B.过氧乙酸中质子数大于中子数C.过氧乙酸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D.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12.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是混合物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13.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混合物分成两份,第一份14g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得固体9.2g;第二份21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占15%,可得氧气质量是(

)A.7.2g

B.11.8g

C.3.5g

D.9.6g1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生活中常用天然气做燃料C.食品包装中充氮气用于防腐 D.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1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是由于石墨具有导电性B.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D.氮气能填充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下面是一些物质的用途:①用作建筑材料②用于制取肥皂③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④用来配制波尔多液⑤溶液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⑥用来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请根据某种物质所对应的用途的角度将它们平均分成两类。选出的一组是_____,理由是:_____。(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_(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AB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测定工业废气中的SO2含量。(查阅资料)①溴水(Br2溶于水)可与SO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H2SO4+2HBr②某地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气中SO2含量不得超0.4mg·m-3。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步骤:Ⅰ.向试管中加入含质量0.01gBr2的溴水(显黄色)。Ⅱ.在指定地点抽取工业废气缓慢通入上述溴水中(如图)。Ⅲ.当通入溴水中的工业废气总量达5m3时,溶液恰好由黄色变成无色(Br2完全反应,废气中SO2被完全吸收,且不发生其他反应)。求该废气中SO2含量(mg·m-3)?该废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写出解题过程)18.(8分)某“铜绿”的试剂瓶的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问题:①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②该瓶试剂中Cu元素的质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③某实验需要纯净的Cu2(OH)2CO311.1g,则需取用该试剂的质量最多为多少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2)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4)实验室用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若收集装置选用F则二氧化碳气体从_______(填“a”或“b”)口进入,向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某同学对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进行研究,所做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实验次序12345610%H2O2溶液用量(ml)303030303030MnO2粉末用量(g)0.10.30.50.70.91.1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s)1774222收集到的氧气体积(ml)980980980980980980请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写出一条结论____。(6)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15g该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求该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分离液态空气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时不一定都发光,如缓慢氧化不发光,故不符合题意;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无需用酒精灯加热,故不符合题意;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所以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符合题意。2、C【解析】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选项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B选项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C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D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3、A【解析】

A、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正确;B、高炉炼铁的废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故B不正确;C、合理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过量使用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C不正确;D、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用来灌溉农田,故D不正确。故选A。4、C【解析】A、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的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故氧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表示:O,正确;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氢氧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1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H-,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离子符号为2OH-,正确;C、硫化钠中钠显+1价,硫显-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2S,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故可表示为,正确。故选C。5、A【解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6、C【解析】

A、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选项A不正确;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同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以免液体溅出,选项B不正确;C、量筒读数视线跟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C正确;D、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且氯化钠必须放在纸上,不能直接放托盘中,选项D不正确。故选C。7、B【解析】

A、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胶头滴管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所以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两人合作滴加液体容易使胶头滴管接触容器壁,不符合题意;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符合题意;C、使用胶头滴管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伸入溶液中吸取,图示显示溶液中有大量气泡,说明操作不规范,不符合题意;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拇指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是这样的:首先也要给试管进行预热,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液体的部位加热。需要注意的是:1.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1/3。2.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45°左右,并不时地移动试管。3.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朝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4.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8、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生成物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没有改变;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9、C【解析】

A、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是化合物,氧气是单质。故A说法错误;B、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氢气是单质,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B说法错误;C、同种化合物中同一元素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如NH4NO3中,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硝酸根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C说法正确;D、一种元素不一定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只含有碳元素的单质,但是种类不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C。10、C【解析】

A、由化学式可知,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MDMA(化学式为C11H15NO2)分子是由11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29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MDMA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15):14=15:14,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D【解析】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过氧乙酸的化学是为C2H4O3,故正确;B、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因此过氧乙酸分子中质子数大于中子数,故正确;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过氧乙酸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正确;D、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故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是对过氧乙酸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先通过结构示意图对过氧乙酸的化学式进行的确定,再利用化学式的意义对其进行分析即可。12、B【解析】

A、异黄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A错误;

B、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

C、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则异黄酮分子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故D错误;

故选:B。13、C【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4g-9.2g=4.8g,设:14g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解得x=12.25g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所以21g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1g×12.5%=2.625g所剩固体的质量为:2.625g÷15%=17.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O2的质量是:21g-17.5g=3.5g。故选C。14、D【解析】

A、氧气可供呼吸和支持燃烧,因此可用于潜水和医疗急救,利用的均为其化学性质。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放热,因此可用作燃料,属于化学性质。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用作食品防腐剂等保护气体。D、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因此可作探空气球的填充气,利用物理性质。故答案选D。15、B【解析】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说法正确;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故说法正确;D、氦气能用作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性质稳定,故说法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②③⑥属于氢氧化钠的用途CAC产生的现象均是生成物导致的【解析】

(1)本小题六个用途,②③⑥归为一组:用于制取肥皂、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用来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属于氢氧化钠的用途;①④⑤归为一组,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用作建筑材料、溶液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属于氢氧化钙的用途。(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白色沉淀,也就是说与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生成物碳酸钠,二者都是生成物的原因。所以实验中的A与C归为一类,理由是:AC产生的现象均是生成物导致的。【点睛】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设计实验,本题三个实验中A与C产生的现象均是生成物导致的,而B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该废气中SO2含量为0.8(mg·m-3),该废气不符合排放标准【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解题格式。设:5m3废气中SO2质量为xBr2+SO2+2H2O═H2SO4+2HBr160640.01gx=x=0.004g=4mg废气中SO2含量==0.8mg•m-30.8mg•m-3>0.4mg•m-3,所以该废气不符合排放标准。18、222262.5g12.8g【解析】

(1)Cu2(OH)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2+(16+1)×2+12+16×3=222,故填写:222;(2)由图可知,样品500g,含量(以Cu计)最大质量分数为:52.5%,因此该瓶试剂中Cu元素的质量最多为:500gⅹ52.5%=262.5g,故填写:262.5g;(3)11.1gCu2(OH)2CO3中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