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家河沟山洪沟施工图总说明_第1页
赖家河沟山洪沟施工图总说明_第2页
赖家河沟山洪沟施工图总说明_第3页
赖家河沟山洪沟施工图总说明_第4页
赖家河沟山洪沟施工图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图总说明1概述1.1.1工程任务与规模赖家河沟山洪沟治理项目位于。工程建设任务为防洪护岸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和美化河岸等综合任务。工程措施主要有护岸治理工程、河道疏浚清障工程等措施。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治理起点为赖家河沟河图镇上河村包山丘,止于中图村村委会,综合治理长度3.5km,新建防洪护岸长度5km,治理堤脚线长5020.49m,其中左岸堤脚线长2753.06m,右岸堤脚线长227.43m,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墙型式岸坡整治长度1451.86m,其中左岸整治长度881.28m,右岸整治长度570.58m。采用“镇脚+斜坡”型式岸坡整治长度3568.63m,其中左岸整治长度1871.78m,右岸整治长度1696.85m。南川区赖家河沟山洪沟治理项目护岸工程等级为5级,设计防洪标准为2年一遇洪水,工程使用年限均为30年。1.1.2工程地质项目位于重庆市南部的南川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结合处,介于华蓥山帚状山脉向南倾没、大娄山脉向北延伸之间。地貌特点是:南西高、北东低,边缘高、腹地低,以山地为主,遭河流切割,沟深岩多,地形破碎,多孤立山体,少完整山脉,地势高差大。区域内出露地层较全,除少数统段缺失外,一般均有分布。区内主要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地层。本项目工程河段场地位于河谷及两岸岸坡地段,总体上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地貌区,两岸地势总体较缓,两岸多呈“U”字型,岸坡顶部多以农田、鱼塘、居民区为主。工程处于扬子准地台(Ⅰ)重庆台坳(Ⅱ)重庆陷褶束(Ⅲ)万州凹褶束(Ⅳ)。华蓥山穹褶束西以华蓥山断裂与川中台拱分界,东邻万州凹褶束。该区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但两端多呈弧形弯曲。北端受北西向大巴山台缘褶皱带的约束而发生联合,形成“喇叭状”弧形构造;南端受渝黔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形成近南北向的重庆弧。该区向斜狭窄成山,背斜开阔成谷,组成典型的隔挡式褶皱,断层一般发育在背斜核部。工程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主要为河流冲洪积层(Q4alp)、残坡积层(Q4eld)及人工堆积层(Q4s),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地层。工程区地下水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即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该区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也无腐蚀性。石流及破碎裂隙、采空区及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表1.1.2-1 工程区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土的名称天然重度(KN/m3)饱和重度(KN/m3)抗剪强度(天然)抗剪强度(饱和)地基承载力(kPa)摩擦系数F压缩模量(MPa)C(kPa)Φ(°)C(kPa)Φ(°)人工填土(压实)19.620.028.614.322.011.8//5.75冲洪积砂卵石23.824.1/180//冲洪积砂质粘土17.318.122.8914.0417.6411.791000.305.50块石换填24.425.1/2500.40/表1.1.2-2 工程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岩石类别抗剪断抗剪地基摩擦系数承载力混凝土/岩体岩体/岩体ff′C′(Mpa)f′C′(Mpa)混凝土/岩体岩体/岩体Mpa强风化石英砂岩0.300.300.350.350.400.450.450.5弱风化石英砂岩0.650.600.700.700.550.600.503.01.1.3水文气象(1)气象赖家河沟流域附近有金佛山气象站,根据其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8.3℃,极端最高气温29.2℃(1971年7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14.4℃(1970年1月5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9%;多年平均风速5.1m/s,最大风速4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2.8m/s;多年平均雾日272.1天,多年平均无霜期339天;多年平均日照1094.4h;历年降霜最早初日为10月18日,最晚终日为4月26日;历年降雪最早初日10月26日,最晚终日4月23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325mm。(2)设计洪水本工程河段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1.3-1。表1.1.3-1 工程河段设计洪水成果表单位㎡/s工程河段各频率设计值125102050赖家河沟入河口以上16213810886.165.740.1赖家河沟合土坝沟汇合口以上15012899.579.660.837.1赖家河沟杨家咀沟汇合口以上12811087.269.952.933.9本工程河段距南川城区约35km,距重庆主城区约80km。工程区有县道776及各乡道过境,对外交通十分便捷。工程河段位于河图镇附近,交通条件好,施工用水、用电和通讯均可就近解决。根据工程区流域洪水特点及施工设计要求,以降低施工强度,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为前提。将根据洪枯水变化规律进行施工导流,施工导流时段选择为12月-3月,导流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P=20%),相应导流流量杨家咀沟汇合口以上为2.85m3/s,杨家咀沟汇合口以下为3.82m3/s。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福南村有一处商业料场,名为重庆开创建材有限公司。本工程所需块石料和混凝土粗、细骨料均可于此料场购买。有公路直达工程河段,交通较方便,综合运距为35km。2 设计依据(1)《重庆市南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南川区水利局关于南川区赖家河沟山洪沟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批复》(南川发改委发[2023]424号);(2)设计委托合同及其它相关资料。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2)《防洪标准》(GB50201-2014);3)《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8)《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2)《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13)《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2014);14)《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15)《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654-2014);1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7)《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2013);18)《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20版)。3 工程布置及设计本工程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护岸(堤防)工程、疏浚清障工程和跨河建筑物工程。(1)护岸(堤防)工程本工程治理起点为赖家河沟河图镇上河村包山丘,止于中图村村委会,综合治理长度3.5km,新建防洪护岸长度5km,治理堤脚线长5020.49m,其中左岸堤脚线长2753.06m,右岸堤脚线长227.43m。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墙型式岸坡整治长度1451.86m,其中左岸整治长度881.28m,右岸整治长度570.58m。采用“镇脚+斜坡”型式岸坡整治长度3568.63m,其中左岸整治长度1871.78m,右岸整治长度1696.85m。护岸措施布置具体工程段如下:左岸:ZK0+000.00~ZK0+464.83、ZK0+595.92~ZK1+012.37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墙”;桩号ZK0+464.83~ZK0+595.92、ZK1+012.37~ZK2+563.57、ZK2+601.45~ZK2+790.94为“M7.5浆砌块石镇脚+斜坡护岸”。右岸:桩号YK0+000.00~YK0+570.58采用“M7.5浆砌块石挡墙”;桩号YK0+570.58~YK1+022.48、YK1+170.37~YK1+313.40、YK1+386.46~YK1+864.28、YK2+043.07~YK2+236.75、YK2+284.39~YK2+517.71、YK2+575.44~YK2+772.54为“M7.5浆砌块石镇脚+斜坡护岸”。(2)疏浚工程。本次主要对河道内局部阻洪障碍物进行清除,不改变现状河底高程,疏浚长度0.7km,桩号为K2+800.00~K3+500.00。(3)跨河建筑物本工程拆除重建跨河建筑物(人行桥)2座。1#人行桥,人行桥中心线桩号K0+382.95处,跨度7.21m,净宽2.0m。2#人行桥,人行桥中心线桩号K0+949.47处,跨度7.62m,净宽2.0m。4座人行桥桥面板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浇筑厚度0.4m;桥梁两侧设置混凝土仿木栏杆。4 主要技术要求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及其它有关规范规定执行。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结合施工具体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健全的工程质检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1)基础开挖轮廓线位置和开挖断面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施工图所示开不得欠挖。(2)堤脚基础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并正确选定降、排水措施,冲沟、场地散水应集中通过临时排水管排出施工区;开挖边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及施工条件等情况,经稳定验算厚确定,并制定保护边坡稳定措施。软基开挖应避开雨季施工,如遇降雨情况,应做好边坡保护及堤顶、堤体排水措施。(3)构筑物基槽开挖的临时边坡,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支护措施,防止边坡滑塌,做到安全施工。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30~50cm。工程范围内的淤泥须全部清除。(4)堤基范围内应将树根、草皮、腐殖土、疏松土、淤泥质土等不合格土层和杂物清理干净。(5)本工程临时土方开挖坡比1:1.0,土方永久开挖坡比1:1.5。(6)开挖施工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必要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开挖边坡,及时报请监理,并由监理会同业主、设计、地勘及施工单位研究处理措施。(7)基槽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组织基础和坡面单元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4.3.1 填筑材料(1)土石料:回填土石料必须分层碾压,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1。土石料内严禁含有植物残体、砖瓦垃圾等杂质。(2)砂石垫层:砂石垫层为粗砂、碎石混合料,砂石比例2:8。碎石粒径为5mm~40mm左右,采用石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或玄武岩等硬质岩石制成。粗砂母岩为不易风化的砂岩或灰岩,最大粒径5mm,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5%。垫层干重度≧22kN/m3。(3)碎石垫层:垫层最大粒径60mm,小于0.1mm颗粒含量小于15%。(4)挡墙内侧回填料:淤泥土、有机质土、膨胀土、建筑垃圾、分散性黏土等特殊土料不得用于本工程堤身填筑。本工程堤身回填采用的土石混合料质量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的要求。(5)挡墙墙趾前侧护脚块石:石料要求质地坚硬,遇水不易破碎分解,不得采用泥岩、方解石等易风化、易崩解的石料。要求块石硬度5~6,重度≧26.5kN/m3,粒径范围20~40cm,平均粒径30cm,单块质量不小于30kg/块。4.3.2 填筑与碾压(1)土石料回填碾压填筑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回填碾压施工。填筑方法:填筑时应先行进现场碾压试验,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压实机具、铺料方法、碾压遍数、加水量和有效加厚等施工方法和参数,并检测填料的相对密度、干重度、孔隙率等。填筑料可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进占法卸料,推土机推平,分层回填,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5~0.6m,且水平超填宽度不得小于30cm。分层碾压,碾压前要及时平料,力求铺料的均匀、平整,特别要防止欠压、漏压。对于少数填筑面积窄小边角、斜坡段机械难以碾实的部位,采取人工及蛙式夯机辅助夯实。气候干燥时,碾压前要适当洒水,使填料达到最优含水量,以利充分压实。填土的压实系数应分层进行检测,检测数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铺料与碾压工序宜连续进行,若因施工或气候原因造成停歇,复工前要对表土适当洒水,使填料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方可继续铺料、碾压。填筑施工时,不允许填筑材料的大小颗粒集中分布,若出现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应负责进行混杂拌和,直到监理单位认为达到要求后方能进行填筑施工。填料应尽可能在大面积范围内进行铺筑,以减少接缝。采用分块填筑时,应对块间连接处的漏压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如采取台阶式的接坡方式,或在接坡处将未压实的虚坡料挖除。机械碾压作业宜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接宽度应大于30cm。碾压时,行车方向宜平行于堤轴线,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与碾压方向平行的交界带,碾迹重迭宽度应不小于0.3~0.5m,与碾压方向垂直的交界带,碾迹重迭宽度1.0~1.5m,上下的分段和碾迹位置应错开。(2)碎石垫层的填筑垫层铺设应配合护坡铺砌进行,不宜超出护坡太多,免遭破坏。垫层要分段逐层铺筑,并拍打击实,达到设计厚度。分段施工时要作好分段处垫层的衔接。回填碾压后的坡面须进行整坡,达到设计平整度,坡面经验收合格后才能铺设垫层。4.4.1作业条件(1)根据图纸要求,做好测量放线工作,调协水准基点桩和立好皮数杆。有坡度要求的砌体,立好坡度门架。(2)基础块石表面人工整平后,放好轴线、边线、其他尺寸位置线,并复核标高。(3)对浆砌块石结构物所有块石应选用大致方正,厚度不小于15cm,宽长相应为厚度的1.5~2倍,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厚度不宜小于15cm,所选块石应为质地坚硬的砂岩、灰岩或花岗岩,湿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软化系数大于0.7。(4)毛石应按实要数量堆放于砌墙部位附近;规格和数量在砌筑前组织人员集中加工,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堆码,以备使用。(5)选择好施工机械,包括垂直运输、水平运输、和料石安装等小型机械,尽量减轻人工搬运的笨重体力劳动,以提高工效。(6)砌筑砂浆应由现场施工员根据配合比要求确定水泥、砂投入量。4.4.2工艺流程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C15垫层施工→浆砌块石砌筑(1)砌毛石应根据基础的中心线放出里外边线,挂线分皮卧砌,每皮高约300~400mm。砌筑方法采用铺浆法。用较大的平毛石,先砌转角处、交接处,再向中间砌筑。砌前应先度摆,使石料大小搭配,大面平放朝下,外露表面要平齐,斜口朝内,逐块卧砌坐浆,使砂浆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堵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严禁先填塞小石块后灌浆的做法。灰缝宽度一般制在20~30mm左右,铺灰厚度40~50mm。(2)砌筑时,石块上下皮应互相错缝,内外交错搭砌,避免出现重缝、干缝、空缝和洞,同时应注意摆放石块,以免砌体承重后发生错位、劈裂、外鼓等现象。(3)如砌筑时毛石的形状和大小不一,难以每皮砌平,亦可采取不分皮砌法,每隔一定高度大体砌平。(4)为增强墙身的横向力,毛石每面至少应设置拉结石,并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在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cm。(5)在转角及交接处应用较大和较规整的垛石相互搭砌,并同时砌筑,必要时设置钢筋结条。如不能同时砌筑,应留阶梯形斜槎,其高度不应超过1.2m不得留锯齿形直槎。(6)毛石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正常气温下,停歇4h后可继续垒砌。每砌3~4层应大致找平一次,中途停工时,石块缝隙内应填满砂浆,但该层上表面须待继续砌筑时再铺砂浆。砌至设计高度时,应使用平整的大石块压顶并用水泥砂浆全面找平。(7)料石的砌筑方法与混凝土砌块基本相同,砌筑形式有全顺、丁顺叠砌丁顺组砌等方式,第一皮及每个楼层的最上一皮丁砌。组砌前应按石料及灰缝平均厚度计算层数,立皮数杆。砌筑时,上下皮应错缝搭接;砌体转角交接处,石块应相互搭接。料石宜用“铺浆法”砌浆,铺浆厚度20~30mm,垂直缝填满砂浆并插捣至溢出为止。灰缝厚度为10~20mm。如在墙转角或交接处石块搭砌有困难时,则应每隔1.0~1.5m高度设置钢筋网或钢筋拉结条。(8)石墙勾缝应保持砌合的自然缝,一般采用平缝或凸缝。勾缝前应先剔缝,将灰浆刮深20~30mm,墙面用水湿润,再用1:1.5~3.0水泥砂浆勾缝。缝条应均匀一致,深浅相同,十字、丁字形搭接处应平整通顺。4.4.3施工方法(1)测量人员通过仪器进行放线确定好浆砌石施工范围。(2)堤身施工时由上游往下游层层砌筑。(3)浆砌过程按设计要求高程放置PVC排水管,孔距1.5m,DN100,呈梅花型布置。4.4.4浆砌石养护(1)避免在已完成的砌体上修凿石块和堆放石料;砌筑挡土墙时,严禁居高临下抛石,冲击已砌好的墙体。(2)砌体外露面。在砌筑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在砌体未达到要求强度之前,不得在其上任意放重物或修凿石块,以免砌体受震动破坏。4.4.5施工过程注意事项(1)使用石料必须保持清洁,受污染或水锈较重的石块应冲洗干净,以保证砌体的粘结强度。(2)砌筑砂浆应严格按材料计量,保证配合比准确;砂浆应搅拌均匀,稠度符合要求。(3)砌筑石应拉通线使达到平直通光一致,砌料石应双面拉准线(全顺砌筑除外),并经常检查校核轴线与边线,以保证平直、轴线正确,不发生位.移。(4)砌石应注意选石,并使大小石块搭配使用,石料尺寸不应过小,以保证石块间的互相压搭和拉结,避免出现鼓肚和里外两层皮现象。(5)砌筑时应严格防止出现不坐浆砌筑或先填心后填塞砂浆,造成石料直接接触,或采取铺石灌浆法施工,这将使砌体粘结强度和承载力大大降低。(6)毛石砌筑灰缝必须控制在20-35mm之内;灰缝厚度大于50mm时,应先坐1/2砂浆,然后垫入小石块,用手锤轻敲平实,再填砂浆。毛石砌体必须采用坐浆法砌筑,水平灰缝的饱满度应达到80%,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在30―50mm。严禁砌成“铲口石”、“填心石”、“双合面”、“过桥石”、“刀口石”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主要为人行桥和穿堤箱涵,采用商品混凝土,由供应商直接运至施工现场浇筑。4.5.1 模板(1)模板及支架材料的种类、等级,应根据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施工方法、位置要求及周转次数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模板在使用后和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洗干净。为防锈或方便拆模而涂在模板上的涂料,应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且应在立模前涂刷好。(3)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图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4)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构筑物分层或分段施工时,应逐层或逐段校正上下、左右层偏差,外露面不允许出现因模板偏差或接缝不严密产生大于1.0cm的“错台”。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其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模板的材质、制作、安装及拆除等,应严格按规定进行。4.5.2 钢筋钢筋的材质、型号、直径、性能等均应符合施工图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每批钢材购进后或使用前,均需按有关规范规程抽样试验验收,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钢筋的切割、弯曲应遵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的规定执行。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全长的1%。钢筋架设的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大小尺寸均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已架设好的钢筋,不应沾有泥土、有害的铁锈、松散的铁屑、油漆、油脂或其它有害的物质。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设计厚度,应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不低于结构物设计强度的混凝土垫块。钢筋架设完毕后,经检查符合施工图要求,方能浇筑混凝土。4.5.3 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确定;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5~7cm,坍落度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4.5.4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1)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运至浇筑地点;(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1.5m;(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扳、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于施工的部位;(6)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