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效果_第1页
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效果_第2页
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效果_第3页
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效果_第4页
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帮助初中生提高学习效果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初中数学示范课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中一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课程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2.教学目标:

a.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

b.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

4.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乘法规则

2.利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3.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法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讲解(15分钟):讲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

3.练习巩固(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4.拓展提升(5分钟):讲解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馈(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程度

3.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二、核心素养目标1.逻辑推理:通过探究有理数乘法规则,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2.数学建模: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3.数学交流:在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素养。

4.数学应用:通过讲解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和分数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运算题目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学习风格也各有不同,有的喜欢通过实例理解概念,有的则更注重理论推导。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有理数乘法规则时,学生可能会对负数乘法和分数乘法产生困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挑战,如表达不清楚、理解他人的困难等。四、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粉笔、练习题纸张、计算器等。

2.课程平台:无需使用课程平台,所有教学活动均在教室进行。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在线数学题库、数学教育视频(如有)。

4.教学手段:讲义、示例题、练习题、小组讨论、互动提问、实时解答等。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有理数乘法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有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和有理数乘法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有理数乘法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法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有理数乘法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有理数乘法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有理数乘法的重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有理数乘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有理数乘法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有理数乘法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有理数乘法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有理数乘法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有理数乘法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有理数乘法相关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有理数乘法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有理数乘法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乘法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乘法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六、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a.《数学年鉴》:介绍有理数乘法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相关著名数学家。

b.《数学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如购物打折、利息计算等。

c.《数学竞赛题库》:提供一些与有理数乘法相关的竞赛题目,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a.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拓展阅读材料,总结有理数乘法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b.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更多关于有理数乘法的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c.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讨论活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d.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俱乐部等活动,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课后作业:

a.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学习的有理数乘法知识。

b.选择一道拓展阅读材料中的题目,进行课后自主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c.撰写一篇关于有理数乘法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4.推荐课程资源:

a.数学教育网站:提供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习题等。

b.在线数学论坛:鼓励学生参与在线数学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

c.数学视频教程:为学生提供生动、易懂的数学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七、课堂1.课堂评价:

(1)提问:教师可通过随机提问、课堂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有理数乘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或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规则。

(2)观察: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合作交流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测试:教师可设计一些课堂小测验,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测试结果,教师应及时分析,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2.作业评价:

(1)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注意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针对普遍性问题,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2)点评: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鼓励:教师应积极肯定学生在作业中的努力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3.学生反馈:

(1)学生评价:教师可设计一份学生评价表,让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满意度。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评价,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2)家长沟通: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反思:

(1)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八、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使抽象的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增加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对有理数乘法的兴趣不够。

2.在教学过程中,对有理数乘法的难点讲解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兴趣问题,教师应尝试采用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讲解难点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类比、归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师应丰富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5.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6.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乘法的知识点。板书设计①重点知识点:有理数乘法规则

板书内容:正数×正数=正数;正数×负数=负数;负数×负数=正数

设计思路:通过简洁的文字,直观地展示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②词:乘法法则

板书内容:乘法法则: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设计思路:通过乘法法则是词,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乘法法则的深入理解。

③句:有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内容:有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打折、利息计算、距离计算等。

设计思路: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有理数乘法规则

-正数×正数=正数

-正数×负数=负数

-负数×负数=正数

②词:乘法法则

-乘法法则: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另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③句:有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购物打折、利息计算、距离计算等。课后作业1.题目:计算下列各题的结果。

a.3×(-4)

b.(-2)×(-5)

c.(-7)×(8)

d.(-3)×(0)

e.(-4)×(-4)

2.题目:将下列各题的结果填入括号内。

a.(-5)×(-3)=()

b.(-2)×(0)=()

c.(-7)×(4)=()

d.(-2)×(6)=()

e.(-8)×(-4)=()

3.题目:解释下列各题中的有理数乘法。

a.解释为什么(-3)×(-4)=12。

b.解释为什么(-2)×(0)=0。

c.解释为什么(-7)×(8)=-56。

d.解释为什么(-3)×(-3)=9。

e.解释为什么(-4)×(-4)=16。

4.题目:将下列各题中的有理数相乘,并解释结果。

a.(-2)×(3)=()

b.(-5)×(4)=()

c.(-8)×(2)=()

d.(-3)×(0)=()

e.(-4)×(-4)=()

5.题目: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a.小明有30元,他想买一个价值-20元的玩具,他买完玩具后还剩多少钱?

b.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件衣服,衣服打8折,衣服原价为60元,妈妈需要支付多少钱?

c.小刚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书的原价是80元,图书馆每本书要收取10元的押金,小刚借书后需要支付多少钱?

d.小红参加了一个绘画比赛,她卖出了5张画,每张画卖出了-50元,小红一共赚了多少钱?

e.小李买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原价是100元,商家提供了-10%的折扣,小李需要支付多少钱?

答案:

1.a.3×(-4)=-12

b.(-2)×(-5)=10

c.(-7)×(8)=-56

d.(-3)×(0)=0

e.(-4)×(-4)=16

2.a.(-5)×(-3)=15

b.(-2)×(0)=0

c.(-7)×(4)=-28

d.(-2)×(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