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植被与土壤一、选择题(2023年安徽宣城模拟)如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我国不同地区收集到的典型植被叶片。据此完成第1~2题。1.三种植被类型的典型地带性分布区所在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2.下列地区中冷杉分布较广泛的是()A.大兴安岭B.青藏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答案】1.C2.A解析:第1题,枫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杉属于温带针叶林,橡胶树叶属于热带植被,这三种植被分布的纬度由高到低分别应是冷杉、枫树、橡胶树,故②①③正确。第2题,冷杉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中美洲及非洲最北部的亚高山至高山地带,冷杉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是大兴安岭,A项正确。(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第3~4题。3.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4.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答案】3.B4.B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的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B项正确。第4题,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2023年广东揭阳模拟)如图为我国某省份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5.影响该省份植被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风6.关于该省份主要植被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冬夏季相变化明显B.全年常绿C.茎花、板根现象D.叶片宽阔【答案】5.C6.A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该省份跨过的经度从100°E向东一直到125°E,东西跨度大,且东部地区植被覆盖度高,水分条件好,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度低,水分条件差,经度地带性分异明显,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符合从东向西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到荒漠草原再到荒漠的状况,故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第6题,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份位于北方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高温,降水较多,植被呈现绿色,冬季寒冷,降水少,草木枯黄,冬夏季相变化明显。(2023年山东济宁模拟)黑土是目前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如图示意黑土形成过程。据此完成第7~8题。7.甲层是()A.腐殖质层B.淋溶层C.淀积层D.成土母质层8.引起甲层从无到有、从薄到厚的因素有()①成土母质②地表生物③气候变暖④时间演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7.A8.D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自然形成的土壤其剖面结构自上而下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等,所以甲层为腐殖质层。第8题,导致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更新、枯枝落叶掉落以及动物死亡等覆盖在地层表面,通过长时间的分解和沉积,时间越长,覆盖的有机质腐殖物越多,因此腐殖质层逐渐变厚,②④正确;成土母质影响的矿物养分,对有机质影响较小,①错误;气候变暖对土壤的形成影响较小,③错误。(2023年山东济宁开学考试)浙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发现考察地土壤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第9~10题。9.关于该地土壤腐殖质少的原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①风化作用弱,提供有机质少②水热条件好,分解作用快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小明从研学地点带回一些土壤想用于阳台种植花草,以下改良措施及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倒入茶叶渣—减缓土壤氧化B.掺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C.加入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D.浇纯净水—降低土壤盐碱度【答案】9.D10.B解析:第9题,土壤腐殖质是死亡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风化作用不能给土壤提供有机质,①错误;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分解作用快,有机质被大量分解,②正确;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有机质被侵蚀、搬运,③④正确。第10题,由材料可知,土壤需要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倒入茶叶渣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掺入河沙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B项正确。加入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化肥不是有机肥;浇纯净水不能降低土壤中盐分,纯净水蒸发后,土壤中盐分没有变化。二、非选择题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12.(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如图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1)分析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如图)。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1)由于上部土层(表土层和白浆层)为砂质壤土,质地较粗,保水蓄水能力弱,水分蒸发快,淀积层黏粒含量较高,质地黏重,阻碍地下水对上部土层水分的及时补给,导致少雨季节土壤水分缺乏;雨季上部土层水分易下渗,受淀积层阻挡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4 考点29 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及答案
- 护理礼仪沟通中语言的使用
-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撰写指南
- 2025年镁合金牺牲阳极项目建议书
- 我与创新创业教育
- 护士行为规范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集锦
- 2025年高速救助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户外活动护理指导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 2024年3月天津高考英语第一次高考真题(原卷版)
- 有趣的汉字《甲骨文》课件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 九三学社申请入社人员简历表
- 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下 A Long Wait课件
-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监理细则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 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大连市医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