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答案 (二)_第1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答案 (二)_第2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答案 (二)_第3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答案 (二)_第4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答案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一、基础知识(共12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字形和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虽聋(nu,愚劣)就汤姿(hud,大锅)电大不敬(he,弹劾)集弓弩(j

ing,矫正弓弩的工具)

B.秦王不修(yi,高兴)乞骸骨(hdi,指自己的身体)武卧啮雪(nu©,咬,嚼)

连康公府(pl,征召)

C.见臣列双(gud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从者衣褐(yi,穿)能网纺缴(zhu

6,系在箭尾的丝绳)天画雪(yu,下)

D.礼节甚倨(jti,傲慢)善属文(zhL连缀)虽蒙斧钺(yue,用以杀人的斧子)

泣下霭教(jin,衣襟)

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白白地)以货物予常(财物)

B.舍相如广成传食(安置住宿)至相与欢(最终)

C.如惠语以让单于(谦让)安帝雅闻衡壹术学(素常)

D.虞常果见张胜(招供出)也迁至移中厩监(稍微)

3.(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阕氏归汉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C.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D.秦贪,负其强。律前鱼汉归匈奴,幸蒙大恩。

4.(3分)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的用法与“大将军邓鹭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

A.秦王恐其破璧空以身宣草野

B.左右欲刃相如轼乳乃得归

C.且庸人尚羞之单于壮其节

D.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

5.(3分)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赐钱二百万以葬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D.以勇气闻于诸侯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6.(3分)下列句子都是被动句的一组是()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举孝廉不行⑥信义安所见乎?

⑦为降虏于蛮夷⑧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⑨终不能加胜于赵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⑤⑦⑨C.②③④⑥⑥D.①②③⑤⑧

7.(3分)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果地震陇西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B.故燕王欲结于君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子卿尚复谁为乎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8.(3分)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主线来展开

对历史事件的记叙一种史书体例。

B.《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因此《史记》又称《太

史公书》。

C.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

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其中本纪、世家、列传这三

种记载人物的篇章就占了110篇。

9.(3分)下列句子的译文,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译文: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三

辅”一带游玩,接着进了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译文: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

对不起赵国,特意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译文:但是我想到,强大

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赵国啊!

D.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译文:你本是汉朝

大臣的儿子,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凭什么要见你呢?

10.(9分)《史记》体大思精,,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了的

历史画卷。3000多年历史,风起云涌的时代,宏大壮阔的场面,纷繁复杂的史事,林林

总总的人物,汇聚三寸笔端。《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在编排人物传记

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

络。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

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司马迁的安排,可谓,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

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史记》各层次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但又

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

编排,形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合传

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

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

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应有尽有波澜壮阔见微知著天衣无缝

B.包罗万象云瑞波诡独具慧眼滴水不漏

C.应有尽有云谪波诡见微知著滴水不漏

D.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独具慧眼天衣无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B.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C.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

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D.在司马迁编排人物传记表现出高超的技巧时,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各一传是分传,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

B.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人各一传是分传

C.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

D.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分传即人各一传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11.(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

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

剑前日:“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日:

“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

己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

门不受。就闻,叹日:“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日:“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

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骤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

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

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日:“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日:

“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就日:“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日:“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

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

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

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庠为郎拜:授官

B.自往像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日:“若之何?”谓:对……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①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②穷耳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①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②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D、①我数闻壁也未尝见,试请之。

②古者富贵加名摩灭,不可胜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日:“志土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骡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

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

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

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

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译:_______

②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译:_______

③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译:O

12.(12分)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舍人相与谏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

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

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日:“不若也。”相如日:“(2)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3)顾吾念之,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

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3.(10分)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

能为也。陈寿号善叙述,李延寿亦称究悉旧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纪、传,而独不克作

志,重其事也。况上下数千年,贯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艇窜定其间虽复穷老

尽气刿目虹心亦何所发明?聊辑见闻,以备遗忘耳。

(节选自马端临《V文献通考〉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除陈寿外,“前四史”的另外三位作者是、、.

(3)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三、古诗阅读(H分)

14.(11分)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撼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热(nia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掷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

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四、名篇名句默写(1()分)

15.(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

句子是",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一句写当年的遗迹还

在,英雄人物却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风消云散。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

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5)老子《道德经》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以“千里”为目

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

五、语言运用(9分)

16.(5分)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

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

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

南针”。

17.(4分)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请用不超过

50字的一段话概括。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

歹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

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

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

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

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

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

能可贵。

六、作文(60分)

1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围绕第(1)句中的“责任”这个关键词,结合

其他三句中的一句或几句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

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12题,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字形和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虽驾(nu,愚劣)就汤镇(hud,大锅)初大不敬(he,弹劾)集弓弩(j

ing,矫正弓弩的工具)

B.秦王不修(yi,高兴)乞骸骨(hdi,指自己的身体)武卧啮雪(nue,咬,嚼)

连辟公府(pi,征召)

C.见臣列观(guan,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从者衣褐(yi,穿)能网纺缴(zhu

6,系在箭尾的丝绳)天丽雪(yu,下)

D.礼节甚倨(jii,傲慢)善属文(zhU,连缀)虽蒙斧翅(yue,用以杀人的斧子)

泣下霏签(jin,衣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的能力。解

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积累的字音、字形知识技巧进行辨析,平时要关注同义词、近义

词、形近字、音同音近字及其意义的积累。

【解答】A.“集弓弩”的“集”应读“qing”;

B.“啮雪”的“啮”应读"n论”,”连辟公府”的“辟”读“bi”;

C.正确;

D.“泣下沾襟”中“矜”应改为“衿工

故选:C。

【点评】读准文言文字音应注意:

1、一是总观总览,上下贯通。也就是从整体上去思考,联系上下句思考,才能把握文中

句子的具体意思,如果单独地,孤立地看某一词、某一句,是很难看懂的。

2、掌握一些特定的文言实词惯用义。要突出地掌握一些文言实词惯用义,因为这些文言

实词惯用义使用频繁,能够显示前后转换钩联等等。如官员官职的转换调动升降、时间

长短过度、与帝王关联的动作等等情况。

3、懂得若干必要的古文化常识。古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八大类。一是姓名和称谓。二是官

职和科举。三是地理常识。四是宗法礼俗,如宗法、礼俗、尊卑、忌讳、避讳等等。五

是服饰器物。六是历法刑法,如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等等。七是古代音乐,

如八音、五音、六律、雅乐、俗乐、经首、六幺、霓裳、桑林、无射、乐师、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等等。八是古籍注释体例,如传、注、笺、疏、诠训等等。

2.(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白白地)以货物予常(财物)

B.舍相如广成传食(安置住宿)至相与欢(最终)

C.如惠语以让单于(谦让)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D.虞常果引张胜(招供出)覆迁至移中厩监(稍微)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

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

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解答】A.“徒”是“仅仅,不过”意。句意为:可是蔺相如只凭口舌立了点功。

B.正确。

C.“让”为“责备”意。句意为:按照常惠的话来责问单于。

D.“稍”为“渐渐”意。句意为:逐渐被提升为核中厩监。

故选:B»

【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

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

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

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

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3.(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阕氏归汉于是舍人相与谏日

C.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帝更在帷幄,讽议左右。

D.秦贪,负其强。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

【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

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

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解答】A.因:经由,通过;两句相同。

B.相与:一齐,共同;两句相同。

C.引:延请,召请;两句相同。

D.负:凭借,倚仗;负:对不起。

故选:D。

【点评】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

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

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

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

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4.(3分)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的用法与“大将军邓鸳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

A.秦王恐其破璧空以身膏草野

B.左右欲刃相如轼乳乃得归

C.且庸人尚羞之单于壮其节

D.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

【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析词语的词性,

然后再看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词性,由此确定其活用类

型。

【解答】例句:“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A.“破”,使动用法,摔碎膏",名词作动词,做肥料;

B.“刃”名词作动词,杀。"乳”,名词作动词,生小羊;

C.“羞”,意动用法,认为……羞耻。“壮”,意动用法,认为……壮烈;

D.“负”,使动用法,让……承担。“归”,使动用法,让……回去;

故选:Co

【点评】动词的活用规律:

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卖油翁》例:吾射

(射箭的技术)不亦精乎?《曹刿论战》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埋伏的部队,

伏兵)焉。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

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

兼语式的形式。《过秦论》例:外连衡而斗(使……斗)诸侯。《左传•晋灵公不君》例:

晋侯饮(使赵盾饮酒)赵盾酒。

5.(3分)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蜴钱二百万以葬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D.以勇气闻于诸侯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

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

个虚词的具体义项。

【解答】“以"均是表原因的连词,因为。

A.“以”都是表目的连词,来。

B.“以”均是表原因的连词,因为

C.“以”都是表手段的介词,拿、用。

D.“以”都是表凭借的介词,凭。

故选:Bo

【点评】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

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

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

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

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

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

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

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6.(3分)下列句子都是被动句的一组是()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④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举孝廉不行⑥信义安所见乎?

⑦为降虏于蛮夷⑧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⑨终不能加胜于赵

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⑤⑦⑨C.②③④⑥⑥D.①②③⑤⑧

【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

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解答】①被动句,“见”表被动。译为:秦国的城恐怕不能得到,白白的被骗。

②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您被赵王宠爱。

③被动句,“见”表被动。译为: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④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译为: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⑤被动句,意念被动,“举”译为“被举荐”。译为: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

⑥宾语前置,应为“信义所见安”。译为:您的信义又表现在哪里呢?

⑦状语后置,应为“于蛮夷为降虏”。译为: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

⑧被动句,意念被动,“留”译为“被扣留”。译为: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

⑨一般陈述句,译为:始终不能胜过赵国。

故选:D。

【点评】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

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表被动的“于”字句

①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君子役于物,小人役于物。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表被动的“见”字句或“见……于……”结构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表被动的“为”字句或“为……所……”结构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恐为操所先。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

4.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①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②兵不克,执至白下。

③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7.(3分)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果地震陇西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B.故燕王欲结于君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子卿尚复谁为乎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

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解答】A.省略句,应为“果地震(于)陇西”。译为: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

省略句,应为“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译为:单于的子弟派兵和他们交战。

B.状语后置,应为“故燕王欲于君结”。译为:所以燕王想要同您结交。/状语后置,应

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译为:尤其对天文、气象、和历数用心思。

C.宾语前置,应为“子卿尚复为谁乎”。译为:您尚且还为谁守节呢?/宾语前置,应为

“自书典所记,未有之也”。译为:自从有文献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这样的事。

D.判断句,“也”表判断。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定语后置,应为“求可使报

秦人”。句子翻译为: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故选:D。

【点评】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

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

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8.(3分)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主线来展开

对历史事件的记叙一种史书体例。

B.《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因此《史记》又称《太

史公书》。

C.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共约3000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

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其中本纪、世家、列传这三

种记载人物的篇章就占了110篇。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识记能力,高考能力层级为A.文学常识正

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

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记载帝王的本纪有12篇、记载诸侯的世家有30篇,记载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的列传有70篇。共112篇。

故选:D。

【点评】多读、多看、多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

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

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9.(3分)下列句子的译文,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译文: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三

辅”一带游玩,接着进了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译文: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

对不起赵国,特意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译文:但是我想到,强大

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赵国啊!

D.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译文:你本是汉朝

大臣的儿子,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凭什么要见你呢?

【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不仅考查了文言实词、虚词、特

殊句式,还考查了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同时它还着眼于“文中”,涉及对原文整段(篇)

内容的了解和文脉的把握。文言句子的翻译一般要遵循以下规律: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

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

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翻译要注意留、册人换、调、补、变。

【解答】A.“游”意为“游学”,即“外出求学”,译文: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

“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

B.“故”意为“所以”,译文: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

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

C.翻译正确;

D.“子”是古代对男子称呼,译文: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

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凭什么要见你呢?

故选:C。

【点评】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

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

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简言之,通读全

句,标注要点;关注全文,准确理解;按照词序,对应翻译;调整全句,符合规范。

10.(9分)《史记》体大思精,,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了的

历史画卷。3000多年历史,风起云涌的时代,宏大壮阔的场面,纷繁复杂的史事,林林

总总的人物,汇聚三寸笔端。《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在编排人物传记

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

络。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

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司马迁的安排,可谓,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

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史记》各层次的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但又

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

编排,形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合传

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有时达到

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通过叙述某一类型的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

总体风貌,人物合传以这种方式集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D

A.应有尽有波澜壮阔见微知著天衣无缝

B.包罗万象云谪波诡独具慧眼滴水不漏

C.应有尽有云瑞波诡见微知著滴水不漏

D.包罗万象波澜壮阔独具慧眼天衣无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

A.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造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B.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C.在编排人物传记时司马迁表现出高超的技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

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D.在司马迁编排人物传记表现出高超的技巧时,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

A.人各一传是分传,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

B.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是合传,人各一传是分传

C.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

D.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合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分传即人各一传

【分析】(1)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

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2)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

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3)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

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解答】(1)应有尽有:应该有的东西全都有,表示一切齐备。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

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根据语境指《史记》体大思精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更为贴

切,排除AC。

波澜壮阔:形容气势宏伟,规模浩大。云谪波诡:形容世事变幻莫测或文笔曲折多变。

根据语境指气势宏伟的历史画卷,应用“波澜壮阔”,排除B。

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和实质。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

见解高超。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周密严谨,毫无

漏洞.两者适用对象不同。

(2)A.搭配不当,“造成”与“叙事脉络”不搭配,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B.正

确。C.中途易辙,“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主语应是“技巧”,应:使它生动

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D.“在司马迁编排人物传记表现出高超的技巧时”,成分残

缺,无主语,应: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表现出高超的技巧。

(3)根据上文的照应关系,先说分传,后说合传,可排除BD;根据下文“合传是以类

相从……”叙述结构,应句式一致,可排除A。

答案:(1)Do

(2)Bo

(3)C»

【点评】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

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

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

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

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二、文言文阅读(44分)

11.(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

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

剑前日:“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日:

“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

己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

门不受。就闻,叹日:“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日:“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

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骤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

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

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日:“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日:

“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就日:“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日:“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

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

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

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乃召晖庠为郎拜:授官

B.自往像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日:“若之何?”谓:对……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

A、①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①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②穷耳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①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②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D、①我数闻壁也未尝见,试请之。

②古者富贵加名摩灭,不可胜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D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日:“志土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骡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

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

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

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

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译:(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②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译: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③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译: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分析】文言文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

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解答此题可采用语境分析推断法.

(2)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

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3)从分析人物特点的角度筛选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4)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

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

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

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按照语境,“候”应为“探望,问候”.

(2)A项,代词,他/助词,取独;B项.介词,因为/连词,“而”;C项,都有“于是”

之意;D项,表被动/介词,在

(3)①句讲的是不畏强暴③句是对朱晖的赞叹⑤句写东平王对朱晖的尊敬,三句都不

能直接表现朱晖不惧权势.

(4)阴就只是“骄横”而不奉法给璧,并非“图谋”,另外,与蔺相如相比是王苍的说

法.

(5)①进止,举止行动;高,高尚品德.

②遽,立即;白就,禀告阴就.

③刚,刚直;见,被.

答案:

(1)B

(2)B

(3)D

(4)C

(5)①(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②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③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参考译文: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晖早年死去父亲,十三岁时,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朱晖

与外婆家人从田间进入宛城.路遇一群贼人,持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服财物.昆弟宾

客都惶恐,伏在地下不敢动.朱晖拔剑上前道:“财物都可拿走,诸母衣不许动.今日是

我朱晖死的日子了!”贼人看他年小,其志很壮,笑道:“童子把刀收起吧!”就舍弃他们

而走掉了.起初,光武帝与朱晖之父朱岑都在长安学习过,有旧交.等到光武即位后,

找朱岑,这时朱岑已死,于是召朱晖做郎.朱晖不久困病离职,卒业于太学.性情矜持

严厉,进止必守礼节.诸儒生称赞他品德很高.

永平初年,显宗的舅父新阳侯阴就仰慕朱晖的贤能,亲自去问候,朱晖避而不见.阴

就又派家丞送礼,朱晖就闭门不受.阴就就听见了,叹息道:“真是有志之士呀,不要夺

其气节.”后来朱晖做了郡吏,太守阮况曾经想买朱晖家的婢女,朱晖不答应,等到阮况

死了,朱晖便送厚礼至其家.有人讥讽他,朱晖说:“从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我不敢闻命,

的确是怕以财货污辱了他.现在相送,表明我不是有爱惜之意.”骤骑将军东平王刘苍听

说后而提拔他,很有礼貌地待他.正月初一天明,刘苍应当入贺.按照旧例,少府给玉

石.这时阴就为府卿,贵而骄,官吏傲而不守法.刘苍坐朝堂之上,更漏将尽,而求玉

石找不到,刘苍回头对掾属说:“怎么回事?”朱晖望见少府主簿手持玉石,就去欺骗他

道:”我多次听说有壁玉而不曾见过,请给我看看主簿把璧给朱晖,朱晖回头召令史

奉之于刘苍.主簿大吃一惊,连忙报告阴就.阴就说:“朱掾是义士,不要再求他了

刘苍行礼已毕,对朱晖说:“属者掾自认为与蔺相如哪个强些?”皇上听说称其勇敢.后

来当幸长安时,想严格调整宿卫,所以用朱晖作卫士令.再升为临淮太守.

朱晖好讲节操,有所拔用,都严厉执行.一些报怨之人,以义犯率,朱晖都替他们

求其理,多得到生济.那些不义之囚,立即倒下.吏人对朱晖十分畏爱,作歌道:“强直

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人怀其惠.”几年后,因违法免去官职.

朱晖做官很刚直,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