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要点
一、概述
(一)定义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以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
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震颤频率为4~12Hz,是一种常
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30%~7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多呈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传统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是良性、家族遗传性的单症状性
疾病,但目前认为它是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老
龄因素、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相关。
(三)分型
根据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可分为两型:
1.特发性震颤:双上肢孤立震颤,至少3年病程,伴或不伴有其他部位
的震颤,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例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
2.特发性震颤叠加:除震颤外,还可伴有串联步态障碍、可疑肌张力障
碍性姿势、轻度记忆障碍等神经系统软体征。
(四)流行病学
目前,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在文献中报道不一可能与研究对象和统计方法
有关。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多见于40岁以
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家族性比散发性特发性震颤患
者发病年龄更早。
2.临床症状:
(1)运动症状:特发性震颤常为双侧缓慢起病,随年龄逐渐进展,以双
上肢4~12Hz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可累及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咽
喉肌等;震颤于日常活动时(如书写、倒水、进食等)明显,情绪紧张、
焦虑状态等应激反应下震颤加重,50%~70%患者在饮酒后不适症状可减
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幅度可增加。部分患者除震颤外,同时伴有无
明确意义的神经系统体征,或伴有其他轻微神经系统症状(不足诊断为其
他相关综合征),称为特发性震颤叠加。
(2)非运动症状:除运动症状外,特发性震颤患者还可表现出多种非运
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焦虑症、抑郁症或社交恐惧症\
睡眠障碍、感觉异常(嗅觉缺陷和听力下降)等。
(二)体格检查
1.静止性震颤:患者在安静、仰卧位或活动身体其他部位时出现,常见
于帕金森病,其震颤幅度通常在随意运动时减小或消失,精神紧张时增大。
2.动作性震颤:包括姿势性、运动性、意向性、等距性和任务特异性震
颤,在自主运动中出现。
3.震颤的频率可通过运动传感器或肌电图准确测量,分为<4Hz、4~8Hz、
8~12Hz和>12Hz,大多数病理震颤频率是4~8Hz,肌肉律动和一些腭
肌震颤频率<4Hz,节律性皮质肌阵挛的频率常>8Hz,强化的生理性震颤
的频率是8~12Hz,原发性直立性震颤的频率通常为13~18Hz0
4.震颤临床分级:根据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特发性震颤研究小
组提出的震颤分级标准以供参考:0级:无震颤;1级:轻微,震颤不易
察觉;2级:中度,震颤幅度<2cm,非致残;3级:明显,震颤幅度为2~
4cm,部分致残;4级:严重,震颤幅度>4cm,致残。
(三)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
2.药物和毒物检测:排除代谢、药物、毒物等因素引起的震颤。
3.血清铜蓝蛋白:排除肝豆状核变性。
4.头颅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SPECT):排除颅内病灶、小脑疾病或创伤后事件相关的震颤。
5.神经电生理:
6.基因检查:对确诊某些遗传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7.临床评估: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评估工具主要为量表,评估内容主要包
括两方面:震颤严重程度的评估、震颤导致的功能障碍和生命质量下降的
评估。
(四)诊断标准
1.诊断标准: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诊断需要同时满足以下3点:
(1)双上肢动作性震颤,伴或不伴其他部位的震颤(如下肢、头部或声
音、
(2)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
征等。
(3)病程超过3年。
2.特发性震颤叠加:具有特发性震颤的特征,同时伴有不确定临床意义
的神经系统体征,如串联步态损害、轻度记忆力障碍、可疑的肌张力障碍
性姿势等。但有研究显示,特发性震颤叠加可能仅代表一种状态,即当疾
病处于晚期时,特发性震颤患者可能会出现这些额外的临床特征。
3.排除标准:
(1)存在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的因素,如药源性、代谢性等。
(2)孤立的局灶性震颤,如声音、头部、下颌、下肢等震颤。
(3)孤立性任务或位置特异性震颤,如原发性书写痉挛、高尔夫球手等。
(4)震颤频率>12Hz的直立性震颤。
(5)伴明显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的震颤综合征,如肌张力障碍震颤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征、Holmes震颤等。
(6)突然起病或病情呈阶梯式进展恶化。
(五)鉴别诊断
1.帕金森病震颤:
2.小脑性震颤:
3.肝豆状核变性病(Wilson病):
4.功能性震颤:
5.代谢性震颤:
6.药源性震颤:
三、治疗
(-)治疗原则
大多数特发性震颤患者仅有轻微的震颤,只有0.5%~11.1%患者需要治
疗。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分为药物(口服药物及A型肉毒毒素)和手术治疗。
其治疗原则为:轻度震颤无需治疗;轻到中度患者由于工作或社交需要,
可选择事前半小时服药以间歇性减轻症状;影响特发性震颤患者日常生活
和工作的中到重度震颤,需要药物治疗;药物难治性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
治疗;头部或声音震颤患者可选择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根据国际特发性震颤治疗循证A、B、C级推荐水平,结合我国的实际
情况,将治疗特发性震颤的药物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用药。其中一线药
物有普蔡洛尔、阿罗洛尔、扑米酮,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首选初始用药,
且临床证实有确切疗效;二线药物有加巴喷丁、托叱酯、阿普嗖仑、氯硝
西泮、阿替洛尔、索他洛尔;三线用药有纳多洛尔、尼莫地平、A型肉毒
毒素。当单药治疗无效时可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和手术治疗适用于症
状严重、药物难治性患者。
(二)药物治疗
1.一线药物治疗:
(1)普蔡洛尔:
(2)阿罗洛尔:
(3)扑米酮:
2.二线药物治疗:
(1)加巴喷丁:
(2)托毗酯:
(3)阿普嗖仑:
(4)氯硝西泮:
(5)阿替洛尔:
(6)索他洛尔:
3.三线药物治疗:
(1)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纳多洛尔,或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
(2)A型肉毒素:
(三)手术治疗
特发性震颤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手术、深部脑刺激(DBS)
及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聚焦超声(MRgFUS)丘脑切开术,但仅限于药物
难治性肢体震颤的治疗,对头部和声音震颤效果不肯定。
(四)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改善各种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延
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根据疾病严重程度、震颤的类型和严
重程度,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措施。轻度患者以自我管理和促进积极主动
的生活方式为主,以改善体能、减少运动受限为目的。中重度患者以提高
活动能力和预防跌倒为主,并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五)心理疏导
对特发性震颤的治疗不仅需要关注改善患者的震颤症状,而且要重视改善
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严重时可适当使用
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
果。
四、转诊建议
1.初诊诊断不清且怀疑是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可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就
诊,以明确诊断。
2.药物难治性且有手术指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教学课件
- 2024年足球裁判员组织架构与责任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考点试题及答案
- 救生员资格考试的核心要求与试题及答案
- 磨练专业能力的2024年体育经纪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验师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员的技术进步与应用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核心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考试教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备考的反思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协议存款合同
- DB32/T 3278-2017 油菜耐盐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
-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为例
- 2024年中国酸奶乳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8 复习:大气压强、流体压强》教案
- 中医治疗盆腔炎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 DB32T 4878-2024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 微专题含膜电池-2024高考化学一轮考点击破
- BRC内部审核检查表(BRC内审检查表)
- 古建筑修缮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