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县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小学时期,我读了很多有趣的书,并且对每一本书,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笔记。书本要我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不要①(sā)谎,不要阿谀奉承,不要②,要脚踏实地,要独立思考;书本开阔了我的眼界,它告诉我,除了我自小看到的马路、电车、外滩,除了我熟悉的上海,这个世界上还有无数壮丽的河山,还有很多闻所未闻的事物;书本也陶冶了我的精神,我在书上读到“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等格言警句。当然啰,使得我从小就向往有山有水的生活,向往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选自叶辛《书将伴我走向未来》有删改。)1.文中加点字“冶”的读音正确的是()A.zhì B.yě C.zì D.yé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A.撤 B.散 C.辙 D.撒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是()A.花枝招展 B.不求甚解 C.人云亦云 D.见异思迁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当然啰,书本使得我从小就向往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有山有水的大自然。B.当然啰,书本使得我从小就向往有山有水的生活,向往丰富多彩的大自然。C.当然啰,使得我从小就向往丰富多彩生活,向往有山有水的大自然。D.当然啰,书本使得我向往从小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向往有山有水的大自然。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孙犁的小说故事性不强,但很感人,阅读时注意体味那些细节和画面所凸显的人物性格以及作品清新、含蓄、明净的语言风格。②《白洋淀纪事》收入的作品中,《荷花淀》《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③此外,《山地回忆》《正月》等篇,描述了根据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真实再现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④《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主要表现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6.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下列对朋友解读错误的是()A.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B.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刎颈之交。C.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D.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之交。二、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新柳杨万里

〔宋代〕柳条百尺拂银塘①,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②,水中柳影引他长。《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诗词卷》【注释】①银塘:水面闪耀着银色光芒的池塘。②蘸(zhàn)水:浸水,沾染上水。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二句,写柳长与柳色。后二句,写出一派水中柳景。这首诗用词活泼新颖、情味隽永。B.第一句“柳条百尺拂银塘”,写的是近景。“百尺”的柳条都收入眼帘,池水闪耀着银色的光芒。C.“且莫深青只浅黄”。“且莫”即“切莫”,此句点明柳叶没有深青颜色,只有鹅黄嫩绿,呼应“新柳”。D.末句“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柳条“引伸”之故。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阮光禄车阮光禄①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阮光禄:即阮裕(生卒年不详),字思旷,东晋尚书郎,哲学家。在会稽剡山筑室养病,多次征召,均不就。②何以车为:即以车何为,意谓要车子有什么用呢?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皆()(2)闻()(3)遂()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2)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阮光禄是个怎样的人。(三)默写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某同学盲目学习,不善思考,《〈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可用以提醒他改善学习方法。(2)每当看到旧的事物消逝或毁灭的同时,新的事物又在诞生,人们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因疫情反复,多次被隔离在酒店。心情抑郁,对未来丧失志向。我们可以借用本学期所学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他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丝瓜葫芦李汉荣①张家和李家是邻居,一向很和睦,甚至可以说是很亲热,只因为一次原因不明的争吵,两家伤了和气,便再不来往。虽说不争不吵,但表面的平静中潜藏着一种紧张,一种戒备,甚至隐隐约约的敌意。②连两家的动物也不来往了。张家拴了自家的猫,再不让去捉李家的老鼠;李家训斥了自家的狗,再不为张家义务放哨。③只是,谁也管不了那些老鼠,造访了张家的柜子又来品尝李家的新米。还有那些苍蝇,访问了张家又访问李家,不管是吃饭的碗盛水的桶或房前屋后的垃圾,都是它们的自由口岸。④自从两家有了隔膜,都成了不自由不随和不宽容的人了,他们总是互相提防着,戒备着。他们之间不仅没有了情感,而且没有了平常心,时时都处在临战状态,时时都想知道对方的秘密又时时严防自己的秘密被对方知道。⑤无知的植物只知生长,只崇拜露水、阳光和地气,谁的话它们都听不懂也不想听懂,它们只听老天爷的话。⑥张家的丝瓜藤越过院墙,进入了李家的院落。李家的葫芦蔓翻过院墙,进入了张家的院落。⑦一场雨后,无知的植物们已深入到对方的纵深地带。⑧张家和李家,都可以制止自家的孩子、狗和猫不与对方往来,但都无法制止那些无知的植物们随意走动。⑨盛夏季节,天大热,厄尔尼诺效应控制着整个世界的气候,也左右着张家和李家的气候。在很热的季节里,他们的关系依旧很冷很紧张。⑩酷热难当的时候,他们就在绿荫下乘凉。⑪张家就躲在葫芦蔓下面乘凉,葫芦蔓是从李家那边伸过来的。李家就坐在丝瓜藤下面乘凉,丝瓜藤是从张家那边垂下来的。⑫张家的锅里炖着李家的葫芦;李家的碗里盛着张家的丝瓜。⑬他们仍然没有来往。那些无知的植物们早已打通了他们之间的界限,并且已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对方的碗和内脏。在盛夏,无知的植物们改变着他们的温度、湿度和梦境。他们的身体细胞里,都有对方提供的叶绿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⑭但是他们两家仍然不来往。⑮我忽然发现了植物的伟大。⑯在这个充满误解和仇恨的世界上,正是那些纯真的植物,维持了大地的和谐和生存的和谐。——选自《李汉荣散文选集》13.阅读文章,说说张家与李家伤了和气之后,两家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14.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盛夏季节,天大热,厄尔尼诺效应控制着整个世界的气候,也左右着张家和李家的气候。15.“无知的植物”这一短语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16.作者为什么说植物是伟大的?作者又是如何突然发现了植物的伟大的呢?(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听见风说秋正好米丽宏①风,飒飒,呵气成露。秋露,滚动在叶子、草尖上,投射出一个籽实丰足、自信自赏的秋境。②这就是秋风,凉,醇,清,像研熟的墨,一点,色彩就洇一片。秋风中的草木,有着中国宣纸的韧而润。浓墨遇宣纸,人间最美的相遇,于是,秋的意境一唤而出,深深浅浅,分了层次。向风的地头,谷子被涂黄了眉,高粱被染红了脸,玉米娉娉婷婷,呲着大板牙,典型的“虎妞儿”。③秋风入果林,先往高处,上了树。一枝果子有老绿叶子半衬半遮,是工笔细描、溜边沉底的小尺幅手札,耐看得很。那些果子啊,是一丝丝红过来的。谁的用笔那么纤细呢?嫣红、浅红、微红、青黄、沉青,一个苹果,把色泽的渐变丝丝缕缕呈现给你。④山里多沟谷,山前山后,路边坡地,地势不同,秋风的脚步也不一样。那背阴沟谷的果林里,任你再三催问,我自心有主张。⑤田垄里,黄豆的叶子变软变薄,秋风哈口气,它就落满了垄。卵圆的黄叶子,堆积起来,豆棵上就不剩啥了。噼里啪啦的豆荚,一串一串,让豆棵子一点儿也没显轻松,好像那叶子落也是白落。它们不过是秋风寄来的一封封书信,分量轻重,要看谁来读了。⑥绿豆和红小豆的叶子也在落,但豆荚是一茬茬成熟的,今儿几个,明儿几个,后儿再熟几个。熟透的豆荚,你不理它,它生起气来,就把自己炸裂。“啪”的一声,豆粒四散,唰啦啦落在豆叶里,让你寻也寻不见。所以,一到豆将熟,村里人就天天挎着柳篮去摘豆,俯身弓腰,采采复采采。俯仰之间,是对豆子的抚慰,也是对一个季节的礼敬。⑦秋风也能催开花。蓝天,骄阳,棉田里一片耀眼的明亮。一朵朵肥实、暄松的白云,被阳光喂饱,从“棉花碗儿”里膨出来,膨成巴掌大一团,不妖不媚,像不施脂粉的乡下小丫头。摘棉花的人,腰里系着包袱,还用手托着,像怀孕了。他们鸭子一样走到地头,把一包袱棉花倒向床单。一团白云,哗然飘落。“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是齐白石画作《棉花》的题款。我觉着,这句大实话里,有着深深的感恩。⑧有人在煮花生,秋风把它的味道传播得四下都是。刚出土的落花生,带壳加盐煮着吃,白嫩肥美,余味悠长。还有,最好趁热吃,偏甜,偏糯,偏清俊,醇醇的,有秋风的爽朗味道。⑨才女张爱玲将风中藤椅、盐水花生和苏格兰风笛,捉来入文,一涂一抹,便成了一幅淡泊辽远的画。这幅秋风图,有清中带浓、浓中寓清的奇异美好。秋风凉凉吹,阳光细细撵,秋味道很浓了;短暂、沉厚的秋天,充满了大局已定、丰收在望的丰腴美感。(摘自“豆瓣网”)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了秋风带来籽实丰足、自信自赏的秋境,大局已定、丰收在望的丰腴美感。B.草木是墨,秋风是宣纸。浓墨遇宣纸,人间最美的相遇。C.“一朵朵肥实、暄松的白云,被阳光喂饱,从“棉花碗儿”里膨出来,膨成巴掌大一团,不妖不媚,像不施脂粉的乡下小丫头。”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白云比作乡下小丫头。D.张爱玲擅长绘画,喜欢将“风中藤椅、盐水花生和苏格兰风笛”等构成一幅淡泊辽远的画。18.文章标题“我听见风说秋正好”,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秋好在哪里?(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以及未来的成长轨迹。因此,谈及全民阅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优秀读物浸润少年儿童的心灵至关重要。其中,中学生阅读是青少年阅读的关键时期。②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从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来看,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9.7%,较2019年的89.1%提高了0.6个百分点;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20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人均阅读量最大,为13.07本,高于2019年的12.79本。材料二:①中学生在我国主要指12-17周岁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经历一个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基于这个阶段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其阅读也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②从阅读的形态上看,中学生阅读主要是纯文字书阅读。从儿童阅读到中学生阅读,这期间,阅读形态主要经历了从图画书阅读、图文并茂的阅读、桥梁书阅读,逐渐过渡到纯文字书阅读的阶段。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字认知能力、知识分析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阅读行为,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这个时候,信息相对密集的纯文字书就是他们的主要阅读形态。③从阅读的性质上看,中学生阅读是向上的成长阅读。中学阶段的孩子,身体棒,眼力好,精力旺盛,自主意识觉醒,思想天马行空,喜欢探索新生事物。他们想“独立”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渴望自主选择想要的、需要的事物。对于成人世界,对于未知的一切,对于外界新奇的东西——例如知识和知识的承载物,他们就像海绵吸水,主动而迫切地吸收着。④从阅读的自由度上看,中学生阅读是彰显自主的独立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素质、健全学生品格都有很大帮助。到中学阶段,无论是对书的选择,还是在阅读书的方法、形式、过程上,阅读的自由度都更高了;从由家长陪伴的亲子阅读、老师推荐的校园阅读到完全独立自主的自由阅读阶段。有些中学生甚至在课外时间会主动泡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读书、借书。⑤从阅读的精神层面上看,中学生阅读是人生的底子阅读。如果说儿童阅读是在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那么中学生阅读就是教青少年自己“穿衣戴帽”;如果说亲子阅读是一种精神启蒙式的阅读,那么中学生阅读就是让青少年打精神底子的时候,让他们有意识地开始构建自己精神的四梁八柱。⑥中学生阅读对青少年的励志、养性、立德等有重要的作用,阅读的过程也是对人生的磨炼和意志的考验,给青少年留下永恒的文化记忆,打下坚实的文化自信的底蕴。材料三:中学生阅读,一定意义上讲,在确保自主阅读、独立阅读的前提下,也要旗帜鲜明地提倡健康阅读,有益阅读,讲究阅读方法。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中学生阅读的一般方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1)渐进式阅读针对不同的书,可以有泛读、通读、精读、重读、反复读等区别。拿到书,可以先粗略地翻一遍,看看书名、作者、封面设计、腰封、插图、前言、后记等图书的主要构成要素,这是泛读。泛读之后,如果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自己很有阅读的兴趣,那么就可以完整地通读一遍。如果读完后仍觉得回味无穷,不妨再精读一遍,读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读书笔记。对一些重要的、觉得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读,反复揣摩。(2)比较式阅读比较阅读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3)选择式阅读兴趣是促使人积极学习、追求进步的动力,是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要诱因。因此依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图书,可能是阅读最好的先导条件。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我国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和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都呈增长的趋势。B.儿童阅读的主要形态是图画书阅读、图文并茂的阅读,中学生阅读的形态主要是桥梁书阅读、纯文字书阅读。C.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素质、健全学生品格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要提倡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