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辽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满分70分;时间7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0小题,共30分)1.同学们想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参加夏令营活动,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 B.西安半坡C.北京周口店 D.浙江余姚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指的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A项正确;位于西安半坡的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半坡人,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排除B项;位于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距今分别是70—20万年和3万年,均不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排除C项;位于浙江余姚市的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河姆渡人,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一个中学生研学旅行团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参观时,观看了4D动画电影《北京人》,他在电影中可能看到北京人()A.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B.会使用火驱兽C.独自生活 D.用陶钵烧烤食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学会了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B项正确;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山顶洞人,排除A项;北京人遗址中发现40多个个体直立人化石,说明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而不是独自生活,排除C项;陶钵是原始农耕时代的远古居民制作的陶器,北京人属于原始人类,不会制作陶器,排除D项。故选B项。3.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以“发达中国原始农业”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最可靠的是A.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B.《诗经》的相关描述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D.《齐民要术》的记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发达的中国原始农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进行人工栽培稻谷,说明中国原始农业发达。选项C符合题意;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传说通常不可靠,A可排除;文字记载的历史,具有人为因素,其真实性必然不如考古挖出来的文物,B排除;北朝时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与“中国原始农业”不符,D排除。故选C。4.“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据考古发现,较早制作彩陶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较早制作彩陶的远古居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较早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并使用陶器,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D符合题意;元谋人、北京人不会制造彩陶,AB排除;河姆渡居民会制造陶器,但不会制造彩陶,C排除。故此题选择D。5.每年的清明祭扫,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正如殿外手植柏历经沧桑不老,亦如人文初祖殿前香火传承不灭。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 B.黄帝和蚩尤 C.尧和舜 D.舜和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时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同时二者的发明创造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因此,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A项正确;蚩尤被炎黄联盟打败,尧舜禹均晚于炎黄二帝,他们均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6.它是历史上政治大转折的时代,禅让制度蜕变成为局限在一姓一家内的继承制,同时宣示着王朝时代的来临。“它”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夏朝建立后,原来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的继承不再是“选贤任能”,而是只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被看作是国王一家一姓的私产,只有王室家族的人才有王位的继承权,不管这个继承者是否有德、有能;而非王室成员,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受人爱戴,均不能继承王位。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故A符合题意;商朝、西周和秦朝,均是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度”的继承者,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追溯中国姓氏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那么魏、鲁、韩等氏应是()A.以排行为氏 B.以所居地名为氏C.以封地(国)为氏 D.以祖先名字为氏【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鲁国是当时被分封在山东地区的一个主要诸侯国;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先后建立了韩国、魏国和赵国。因此魏、鲁、韩等氏的出现既是以封地(国)为氏。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C项。8.下列材料都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小说《封神演义》 B.司马迁的《史记》C.周初青铜器铭文 D.电视剧《封神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初青铜器是出土文物,其铭文是我们研究武王伐纣的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最高,C项正确;小说《封神演义》、司马迁的《史记》、电视剧《封神榜》都带有创作者的感情色彩,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9.你认为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应该建在哪里A.陕西西安 B.湖南宁乡 C.河南安阳 D.四川广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文字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安阳曾是商朝的都城,所以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应该建在河南安阳,C符合题意;陕西西安事务兵马俑所在地,A不符合题意;BD的地点也不是甲骨文的出土地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水利工程的兴修【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得到推广,这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C项正确;早在夏商周时期,农业已经使用肥料,排除A项;青铜器在农业中只有少量的使用,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有利于灌溉农田,但不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B.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C.王室衰微各方诸侯争霸的时代 D.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无力掌控诸侯,反而依附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竞相争霸,控制政治局面,因此,春秋时期是王室衰微各方诸侯争霸的时代,C项正确;“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反映的是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排除A项;楚汉之争出现在秦朝末年,排除B项;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以百姓心为心”、“节用而爱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和孔子都主张重视民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D;儒家没有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重农抑商是法家提出的,排除B;儒道一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3.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所以答案选C。14.据史书记载,秦朝时“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左足),又黥以为城旦……”这些记载反映的是()A.徭役繁重 B.刑罚残酷 C.赋税沉重 D.兵役繁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左足),又黥以为城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大致意思是五人偷盗一钱以上,就要斩足,实以墨刑。材料反映了刑罚的残酷,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徭役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赋税沉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兵役繁累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5.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中,既提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农业劳动力,又缓和了社会矛盾的措施是A.士兵还乡务农B.释放奴婢为平民C.轻徭薄赋D.提倡节俭【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经济凋敝,为了维护统治,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释放奴婢为平民,提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片段,符合史实的情节是()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0交给国家 B.汉文帝的夫人因勤俭节约受到训斥C.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皇宫阿房宫 D.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符合史实,D项正确;文帝和景帝时期,进一步减轻田赋,实行三十税一,而不是1/300,排除A项;文帝和景帝提倡勤俭治国,“汉文帝的夫人因勤俭节约受到训斥”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命人修建豪华的皇宫阿房宫的是秦始皇,排除C项。故选D项。17.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下面思维导图反映出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皇帝与外戚争夺权力C.残暴的东汉统治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思维导图母后临政”“外戚干政”“依靠宦官〝“宦官…把持朝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大权由太后主持,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夺权,又形成宝官专权。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室官交替专权的局面,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项;“皇帝与外戚争夺权力”概括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残暴的东汉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8.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造纸术是利用树皮等废物制造而成,同时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A项正确;BCD项的发明与主旨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19.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实力C.沿袭了鲜卑习俗 D.实现了南北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A符合题意,B排除;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变了鲜卑习俗,C排除;北魏孝文帝没有实现南北统一,D排除。故选择A。20.1976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为了纪念祖冲之下列哪一方面的贡献A.在圆周率方面的贡献B.发现了月食的原因C.写成《齐民要术》一书D.写成《水经注》一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祖冲之的史实。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北朝科学家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一书,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写成《水经注》一书,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21.“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中外文明的道路,把黄河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串联在一起,构成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古迹中的历史】——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此图来自于敦煌壁画,是哪个使者拜别哪位皇帝?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图示中的历史】(2)在陆上丝绸之路简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地图中的历史】——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哪里?【史书中的历史】为有效统治西域,汉朝在乌垒城正式设置一个管辖机构,统辖西域48国。自此而始,西域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选自《汉书・西域传》(4)汉朝设置的是什么机构?中国的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人民政府管辖?【谈古论今】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5)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答案】(1)张骞,汉武帝;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长安、欧洲。(3)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4)西域都护;新疆。(5)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现在仍然是沟通中外的重要通道。今天建设“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和区域共同合作,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壁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壁画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欧洲。故,空白处依次应该填写的是长安、欧洲。【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为有效统治西域,汉朝在乌垒城正式设置一个管辖机构,统辖西域48国。自此而始,西域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小问5详解】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现在仍然是沟通中外的重要通道。今天建设“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和区域共同合作,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往密切,江南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历史时序——知变迁】(1)材料一的①和②分别指的是什么政权?①和②的建立者是谁?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关键之战——知胜负】材料二:曹操的兵力有20余万,对方只有5万人。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此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与曹军对战的是哪一方?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什么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列举两个。【江南开发——知原因】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政权:①吴国(东吴),②东晋;建立者:①孙权,②司马睿;城市:南京。(2)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列举两例即可)。(3)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统治者重视生产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①是三国鼎立时期位于东南地区的东吴政权;②是与十六国并存的南方政权是东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故这两个政权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南京。【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曹军大溃。这场战役,就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少胜多的战役有: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北人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统治者重视生产等。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个历史人物,书写了属于他们的历史。【千古贤臣】材料一:秦孝公即位后,大力招揽人才希望变法图强。一人应召入秦,以“霸道”说秦孝公,得到了孝公的赏识和重用。他主持的变法为秦以后统一中国奠定基础。——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为秦以后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改革者是谁?他在政治方面确立了什么制度,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经济方面废除什么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军事方面实行什么措施?材料二:……又用一个大臣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2)为解决诸侯王权势过大问题,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汉武帝还接受了谁的建议,把什么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千秋工程】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两个伟大工程?图二是哪位皇帝修建的?谁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千载医学】材料四:他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4)材料四的他是谁?被称为医圣的是谁?【千年感悟】(5)通过以上材料,你获得了哪些感悟?【答案】(1)商鞅;政治:确立县制;经济:废除井田制;军事:奖励军功。(2)主父偃;董仲舒;儒家。(3)图一都江堰;图二长城;秦始皇;李冰。(4)华佗;张仲景。(5)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