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肃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酒泉市肃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酒泉市肃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酒泉市肃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酒泉市肃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泉市东苑学校教育集团假期学习效果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一.基础与运用(共27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轻轻地打开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岐,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cuán)成的小球;还有那些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追求让你拥有至高的境界……语文,你如婉转柔美的歌声;语文,你如精美隽永的书法,语文,。(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答题卡上按题目顺序作答)隽永()tān__________痪cuán__________成zhù__________蓄(2)文中有错别字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3)请仿照画线句再续写一句。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和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C.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B.迎面走来了一群俏姑娘和帅小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人十分阳光的感觉。C.在2020年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同学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老师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学生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D.曲靖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马雄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金麟湾繁花似锦、绿草成茵,真是美不胜收!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5.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宽容是一米阳光,;④宽容是一座桥梁,。①可以消融彼此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纷扰中恪守平静A.②①④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尚书》合称为“四书”。C.人们交流时常用谦辞和敬辞,如“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令尊”属于敬辞。D.《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被称为“聊斋先生”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7.根据提示填空。(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益站在边塞受降城上远望,但见“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景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不但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而且蕴含新事物都是从旧事物中孕育而生的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名著阅读。8.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1)本段文字节选自(人名)创作的《》(作品)。(2)“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二、阅读理解(共37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甲】《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聊斋志异·牧竖》,有删改)【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样子。9.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①止有剩骨止:__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__③相去数十步去:__________④跑号如前状前: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11.【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_____和______描写,但【甲】文主要表现狼的______,【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____________。1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二)现代文阅读1(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①到桂子飘香,才知与秋撞了个满怀,此刻,秋意浓。②一个清凉的早上,骑着单车去远一点的小集市买菜,闻一闻风里的桂花香。菜农刚摘下的南瓜,还有沾满泥土的红薯,有带露水的空心菜,还有那香喷喷的韭菜,韭菜里还躲了一只纺织娘呢……除此,卖菜的阿婆还带了好几瓶刚捋下的桂花。阿婆说,这个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酒酿元宵,也可以做桂花藕……小小的集市,有着浓浓的烟火味,还有淡淡的桂花味,这样的清晨是有香气的。③午后,阳光下的桂花,味道似乎更加浓烈,闻香渐入梦乡……似曾相识的情境,仿佛回到儿时,那时,家门口的小院子几十株桂花,房前屋后都是桂子香味,从来没有觉察到这是一种幸福,犹如“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再后来,城市规划初期,大面积收购桂花树,老屋窗户前那林大桂花树,虽然购者以高价来收,母亲始终没有同意。母亲说,这株桂花树几十年了,孩子们回家还能看见这株桂花树,还能闻着桂花香入睡,不舍得卖呢……这桂花树里是满满的记忆。原来,我们对某一种植物喜爱的执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那里有着我们厚重的光阴……④黄昏,骑着单车回家,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香味,突然,一片枫叶落在肩上,于是,停下来,贪婪地呼吸着香味,再后来,我又骑上单车,追逐着风中的桂花香味,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这是人类与自然的深情对白。⑤江南的秋是沉甸甸的,千亩梯田层层叠叠,风中,麦浪与稻浪像一条条流动的大河,边流边唱着秋的赞歌。对面的山坡层林尽染,半山腰的农户家里,硕果累累,红火的辣椒、五颜六色的菊花、金黄的玉米南瓜,秋意浓烈,让人心旌摇曳;北方的秋是苍茫悠远的,浮光掠影的秋日草原,枯草绵延,金黄的胡杨林惊艳了视觉,像打翻的调色板,仰望南飞雁,感受这种苍茫与悠远……⑥对行走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之间的人们,南方是幻觉,北方是梦境;而桂子的香,则是连接幻觉与梦境的桥梁,她唤醒了我们的嗅觉、味觉、视觉……风动,花香,心亦动,那一刻,可以触摸到城市里秋的味道和温度……⑦这香味是人间的款款深情。⑧满城尽是桂花香,庭院、马路、溪畔、公园……无处不在,无须停留脚步,她们已经存在,金秋桂子,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不会因为你是否为她驻足而改变,依旧恣意绽放生命的芳香。⑨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有删改)13.文章围绕桂花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1)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④段中“贪婪”一词的理解。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金秋桂子,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不会因为你是否为她驻足而改变,依旧恣意绽放生命的芳香。16.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现代文阅读2(8分)学者的态度与精神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17.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8.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19.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20.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四)诗歌鉴赏(4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______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________之情。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扣题“风雨大作”写实,,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臆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人肺腑。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的活动题目。【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用影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