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D项正确;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表述中,“较为普遍”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生产关系革命性变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国立太学。太学中的教师是经学博士,太学的学生学习一年后要经严格考核,并按照学习的等次分派到皇帝身边做郎官,或被委派到中央一些机构和郡国首相下做属吏,学习不及格的罢除。由此可见,太学的兴办()A.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C.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D.实现了诸子百家的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武帝兴办国立太学。太学中的教师是经学博士,太学的学生学习一年后要经严格考核,并按照学习的等次分派到皇帝身边做郎官,或被委派到中央一些机构和郡国首相下做属吏,学习不及格的罢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兴办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B项正确;太学中是受教育者,而并非官员,排除A项;太学是中央的教育机构,并不能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诸子百家融合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3.据记载,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该局面的形成根源于()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C.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割据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割据的根源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各地可以自给自足,从而造成地方割据,A项正确;B项表述与材料现象没有逻辑关系,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地方割据现象,并不是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庸”原来是以绢和布代役的,是用实物代替劳役。现在改“庸”为货币缴纳,实际是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了。据此可知,两税法改革()A.提高了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 B.优化了社会结构及运行机制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可知,唐朝时期的两税法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农民可以缴纳货币代替劳役,有利于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税制改革中“货币代替实物”,无法体现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结构的优化,排除B项;两税法改革适应了土地兼并的状况,而非遏制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排除D项。故选C项。5.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域“路”虽建立在唐代“道”的基础上,但其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路”的划分()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凸显了君主专制 D.奠定了省制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可知,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上逐渐突破“山川形便”的思想,将地方区划跨越自然地理条件,这有助于防止地方势力据险而守,这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地方划分与行政效率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君主专制,该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元朝行省制奠定了省制基础,该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自宋元起,纸大部分用于印刷书籍、佛经、会子(早期的纸币)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很多纸制品,如纸织画、纸衣、纸被、纸枕等。这折射出当时()A.民众的财富观发生变化 B.传统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C.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减弱 D.四大发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纸张产量增多,不仅被用来印刷书籍、佛经等,还被制作为多种纸制品,进人百姓的日常生活,折射出当时传统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众的财富观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儒家思想影响力减弱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指南针、火药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7.如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这可以用于说明明代()省份1393年1542年人口增减数增减比%北直隶192659545682592641664137.1山东52558767187202246232646.8福建39165692111027-1805779-46.1广东30079322052343-995589-31.8A.商品经济的规模日趋萎缩 B.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C.南北双方经济交流受阻 D.南方经济重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明朝后期与前期相比,北直隶和山东人口数增加,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规模,人口增加不一定代表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交流受阻”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人口数下降,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方经济重心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8.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瀛寰志略》在福建城福州抚署刊行面世,“甫一付梓,即腾谤议”。两年后作者徐继畲也因此书“张大外夷”而被免职。1865年,徐继畲被重新起用。此后30年间,该书不断被翻刻,影响日深。这主要是由于此书()A.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C.注重对欧美国家的考察和介绍 D.标榜“自强”和“求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瀛寰志略》(由遭受谤议到流行于世)和徐继畲(由被免职到被重新起用)的态度出现了逆转,结合1865年的史实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瀛寰志略》注重对欧美国家的考察和介绍,C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瀛寰志略》中并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排除A项;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海国图志》,排除B项;标榜“自强”和“求富”的是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9.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是指()A.阿古柏入侵新疆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和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B项正确;阿古柏入侵新疆是中国边疆危机加剧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10.19世纪末,翻译家严复决定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译介到中国。他在编辑过程中弱化了该书的“伦理价值”,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解读国际关系,并自创了“天演论”一词。1898年4月,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据此可知,严复的做法()A.旨在遏制民主革命的蔓延 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C.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他在编辑过程中弱化了该书的‘伦理价值’,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解读国际关系,并自创了‘天演论’一词。1898年4月,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可得出严复的《天演论》强调适者生存的法则,突出变革的重要性,这为其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B项正确;其作品主要是宣扬变法,而不是针对革命,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还没有爆发,排除C项;其翻译的作品并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1.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宣传革命任务是消除满洲对人们的统治,推翻他们对于汉族人民的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意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该变化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实现 B.社会性质的嬗变 C.民主革命的转型 D.民族观念的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据材料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到“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等键信息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由盲目排满到主张民族平等,反映了民族观念的进步,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并未在中国实现,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B项;五四运动后中国民主革命转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12.20世纪初,学界开展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问题的论战。梅兰芳开始了“京剧改良运动”,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为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流派形成甚或整个京剧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戏剧行业()A.实现了中西艺术的融合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C.探索着未来发展的出路 D.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潮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初,学界展开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问题的论战”“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剧行业也在思考变革,探索发展新路,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艺术的融合,材料中“京剧改良运动”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材料中的新戏并未明确指出是否是西方戏剧,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戏剧,不涉及新文化运动的信息,据材料无法说明当时戏剧行业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排除B项;材料涉及20世纪初我国戏剧改革,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戏剧行业与反帝反封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A.“文学革命” B.“妇女解放” C.“家庭革命” D.“民主科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据材料“白话诗”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变文言文为白话文的“文学革命”,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文学革命,不是“妇女解放”“家庭革命”,排除BC项;白话文是宣传“民主科学”的载体,但材料主旨是文学革命,不是“民主科学”,排除D项。故选A项。14.1926年某日一英国报纸报道:“汉口局势日益严峻而敏感,因为最微小的事件也能引发大规模冲突。昨天下午一群暴徒冲入了租界,被海军士兵驱逐了出去。而苏联的军事专家紧随着中国军队的行动,他们给广东政府的施政给予了建议。”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A.近代民主革命完成了转型 B.北伐战争目标基本达成C.革命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中国)。根据材料“1926年”“而苏联的军事专家紧随着中国军队的行动,他们给广东政府的施政给予了建议”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军事专家参与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为广东革命政府提供施政建议等,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大革命并未完成民主革命转型,排除A项;此时北伐战争目标未完成,排除B项;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15.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 B.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C.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题干材料中“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中心及指导者”,体现了当时党中央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C项正确;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错在“开始”“最”,排除B项;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所述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6.如表为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时期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1894—1911年15.9814.3614.991911—1920年4.664.3711.181927—1936年13.8911.7614.28A.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 B.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表格,时间为1894—1936年间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体现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D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平均年增长率,无法体现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承秦制,负责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少府”内设有“尚书”一职。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摘编自钱玉林《中华传统文化辞典》材料二唐初、自隋代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得到完善,中书“出命”、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政务运行机制比较规范。唐玄宗及以后,唐初的政务运行机制逐渐遭到破坏。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面对“财政枯竭,国用不给”的局面,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使得“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摘编自吴枫《中唐时期三省制度的削弱与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魏晋南北朝尚书职位变迁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并谈谈你对汉唐中枢机构演变的认识。〖答案〗(1)主要因素:“尚书”在皇帝身边工作,便于皇帝随时掌控朝政;“尚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皇帝有意削弱相权。(2)变化:三省六部制逐渐名存实亡;门下省逐渐失去封驳作用;中书省的职权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尚书省和六部受到各种使职的冲击。认识:汉唐中枢机构变化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皇帝一般通过转移或分散辅政权力的办法来达到集权目的。〖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国)。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可知,“尚书”在皇帝身边工作,便于皇帝随时掌控朝政;根据材料一“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可知,“尚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可知,皇帝有意削弱相权。【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唐玄宗及以后,唐初的政务运行机制逐渐遭到破坏。”可知,三省六部制逐渐名存实亡;根据材料二“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可知,门下省逐渐失去封驳作用;根据材料二“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可知,中书省的职权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根据材料二“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可知,尚书省和六部受到各种使职的冲击。认识:根据材料一“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和材料二“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中枢机构变化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皇帝一般通过转移或分散辅政权力的办法来达到集权目的。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国古代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富民阶层在中国古代发挥重要作用。阐述:唐宋以来,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富民阶层迅速崛起。他们致富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农业,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等。富民阶层是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主要对象,来自富民的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保证,宋代以后的赋税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均以富民阶层为改革重点,可见,富民阶层推动了国家改革,为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整顿吏治也离不开富民阶层。乡村组织的负责人,一般也是富民,富民是封建国家治理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富民阶层一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封建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也起到了重大作用,比如儒学思想的弘扬等。综上可知,富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之一。(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标准〖答案〗,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亦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古代的“富民”阶层,结合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如根据材料“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可以拟定论点为“富民阶层在中国古代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改革、儒家思想传播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摘编自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材料二下表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词语的使用频率变化。年代“天朝”使用频率“中国”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50余次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道光十七年四月6次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6次14次咸丰《筹办夷务始末》前五卷约5次逐渐取代”天朝”光绪几乎不用——摘编自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对外国称呼的演变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自称的变动及其影响。〖答案〗(1)演变:由“夷”“夷务”变为“西洋各国”“洋务”。原因:近代中国一系列对外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在与外国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西方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认识逐渐加深。(2)变动:天朝”称谓逐渐被“中国”取代。影响:有利于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意识;有助于清政府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促进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有利于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演变:根据材料“‘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可知,由“夷”“夷务”变为“西洋各国”“洋务”。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变动:从材料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来看,“天朝”称谓逐渐被“中国”取代。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可知,可从抛弃天朝上国意识、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外交近代化及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等角度进行分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同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展开激烈论战。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播。——摘编自胡绳《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摘编自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主要途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形成背景。〖答案〗(1)途径: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早期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各种论坛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演讲;各种讲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讲;马克思主义有关文章的发表;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论战等。(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2)内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相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艰辛探索革命正确道路,把马克思主义逐渐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途径,据材料一“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学说研究团体、早期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各种论坛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演讲;据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同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展开激烈论战”和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出现了“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论战;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在中国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还有马克思主义有关文章的发表;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宣传马克思主义;此外各种讲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宣讲。【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二“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人最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可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人艰辛探索革命正确道路,把马克思主义逐渐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据所学可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可以在狭缝中生存下去,可以在中国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D项正确;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表述中,“较为普遍”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生产关系革命性变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国立太学。太学中的教师是经学博士,太学的学生学习一年后要经严格考核,并按照学习的等次分派到皇帝身边做郎官,或被委派到中央一些机构和郡国首相下做属吏,学习不及格的罢除。由此可见,太学的兴办()A.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C.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D.实现了诸子百家的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武帝兴办国立太学。太学中的教师是经学博士,太学的学生学习一年后要经严格考核,并按照学习的等次分派到皇帝身边做郎官,或被委派到中央一些机构和郡国首相下做属吏,学习不及格的罢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兴办强化了儒学的主流地位,B项正确;太学中是受教育者,而并非官员,排除A项;太学是中央的教育机构,并不能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诸子百家融合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3.据记载,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该局面的形成根源于()A.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B.农业生产格局的变化C.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割据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割据的根源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各地可以自给自足,从而造成地方割据,A项正确;B项表述与材料现象没有逻辑关系,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地方割据现象,并不是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4.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庸”原来是以绢和布代役的,是用实物代替劳役。现在改“庸”为货币缴纳,实际是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了。据此可知,两税法改革()A.提高了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 B.优化了社会结构及运行机制C.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改革。两税法把租庸调中的‘庸’和‘调’都改为以货币缴纳”可知,唐朝时期的两税法把劳役税改为货币税,农民可以缴纳货币代替劳役,有利于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税制改革中“货币代替实物”,无法体现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社会结构的优化,排除B项;两税法改革适应了土地兼并的状况,而非遏制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排除D项。故选C项。5.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域“路”虽建立在唐代“道”的基础上,但其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路”的划分()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凸显了君主专制 D.奠定了省制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可知,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上逐渐突破“山川形便”的思想,将地方区划跨越自然地理条件,这有助于防止地方势力据险而守,这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地方划分与行政效率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非君主专制,该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元朝行省制奠定了省制基础,该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自宋元起,纸大部分用于印刷书籍、佛经、会子(早期的纸币)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很多纸制品,如纸织画、纸衣、纸被、纸枕等。这折射出当时()A.民众的财富观发生变化 B.传统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C.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减弱 D.四大发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纸张产量增多,不仅被用来印刷书籍、佛经等,还被制作为多种纸制品,进人百姓的日常生活,折射出当时传统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民众的财富观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儒家思想影响力减弱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指南针、火药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7.如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这可以用于说明明代()省份1393年1542年人口增减数增减比%北直隶192659545682592641664137.1山东52558767187202246232646.8福建39165692111027-1805779-46.1广东30079322052343-995589-31.8A.商品经济的规模日趋萎缩 B.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C.南北双方经济交流受阻 D.南方经济重心的转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明朝后期与前期相比,北直隶和山东人口数增加,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的规模,人口增加不一定代表商品经济发展,排除A项;“交流受阻”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人口数下降,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方经济重心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8.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瀛寰志略》在福建城福州抚署刊行面世,“甫一付梓,即腾谤议”。两年后作者徐继畲也因此书“张大外夷”而被免职。1865年,徐继畲被重新起用。此后30年间,该书不断被翻刻,影响日深。这主要是由于此书()A.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C.注重对欧美国家的考察和介绍 D.标榜“自强”和“求富”〖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瀛寰志略》(由遭受谤议到流行于世)和徐继畲(由被免职到被重新起用)的态度出现了逆转,结合1865年的史实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瀛寰志略》注重对欧美国家的考察和介绍,C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瀛寰志略》中并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排除A项;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海国图志》,排除B项;标榜“自强”和“求富”的是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9.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急剧的大转弯,“昔日为师、今日为敌”的关系使得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这场战争是指()A.阿古柏入侵新疆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和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B项正确;阿古柏入侵新疆是中国边疆危机加剧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10.19世纪末,翻译家严复决定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译介到中国。他在编辑过程中弱化了该书的“伦理价值”,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解读国际关系,并自创了“天演论”一词。1898年4月,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据此可知,严复的做法()A.旨在遏制民主革命的蔓延 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C.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他在编辑过程中弱化了该书的‘伦理价值’,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解读国际关系,并自创了‘天演论’一词。1898年4月,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可得出严复的《天演论》强调适者生存的法则,突出变革的重要性,这为其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B项正确;其作品主要是宣扬变法,而不是针对革命,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还没有爆发,排除C项;其翻译的作品并不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1.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宣传革命任务是消除满洲对人们的统治,推翻他们对于汉族人民的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意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该变化反映了()A.自由平等的实现 B.社会性质的嬗变 C.民主革命的转型 D.民族观念的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据材料由“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到“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等键信息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由盲目排满到主张民族平等,反映了民族观念的进步,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并未在中国实现,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B项;五四运动后中国民主革命转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12.20世纪初,学界开展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问题的论战。梅兰芳开始了“京剧改良运动”,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为梅兰芳京剧艺术的流派形成甚或整个京剧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戏剧行业()A.实现了中西艺术的融合 B.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C.探索着未来发展的出路 D.顺应了反帝反封建的潮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初,学界展开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问题的论战”“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剧行业也在思考变革,探索发展新路,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西艺术的融合,材料中“京剧改良运动”排练时装新戏与古装新戏,材料中的新戏并未明确指出是否是西方戏剧,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戏剧,不涉及新文化运动的信息,据材料无法说明当时戏剧行业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排除B项;材料涉及20世纪初我国戏剧改革,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戏剧行业与反帝反封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A.“文学革命” B.“妇女解放” C.“家庭革命” D.“民主科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据材料“白话诗”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变文言文为白话文的“文学革命”,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文学革命,不是“妇女解放”“家庭革命”,排除BC项;白话文是宣传“民主科学”的载体,但材料主旨是文学革命,不是“民主科学”,排除D项。故选A项。14.1926年某日一英国报纸报道:“汉口局势日益严峻而敏感,因为最微小的事件也能引发大规模冲突。昨天下午一群暴徒冲入了租界,被海军士兵驱逐了出去。而苏联的军事专家紧随着中国军队的行动,他们给广东政府的施政给予了建议。”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A.近代民主革命完成了转型 B.北伐战争目标基本达成C.革命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中国)。根据材料“1926年”“而苏联的军事专家紧随着中国军队的行动,他们给广东政府的施政给予了建议”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军事专家参与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为广东革命政府提供施政建议等,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大革命并未完成民主革命转型,排除A项;此时北伐战争目标未完成,排除B项;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15.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 B.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C.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 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题干材料中“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中心及指导者”,体现了当时党中央主张实行以城市领导乡村的工农革命,C项正确;认为农村暴动应为主要革命斗争方式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是最主要的革命力量错在“开始”“最”,排除B项;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所述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6.如表为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对此合理的解释是()时期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1894—1911年15.9814.3614.991911—1920年4.664.3711.181927—1936年13.8911.7614.28A.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 B.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C.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表格,时间为1894—1936年间外国资本、政府资本、民族资本在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的平均年增长率的情况,体现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D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工矿企业、近代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平均年增长率,无法体现列强资本输出日趋萎缩,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资本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承秦制,负责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少府”内设有“尚书”一职。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摘编自钱玉林《中华传统文化辞典》材料二唐初、自隋代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得到完善,中书“出命”、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政务运行机制比较规范。唐玄宗及以后,唐初的政务运行机制逐渐遭到破坏。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面对“财政枯竭,国用不给”的局面,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使得“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尚书省“旧章多废”。——摘编自吴枫《中唐时期三省制度的削弱与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至魏晋南北朝尚书职位变迁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政务运行机制的变化,并谈谈你对汉唐中枢机构演变的认识。〖答案〗(1)主要因素:“尚书”在皇帝身边工作,便于皇帝随时掌控朝政;“尚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皇帝有意削弱相权。(2)变化:三省六部制逐渐名存实亡;门下省逐渐失去封驳作用;中书省的职权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尚书省和六部受到各种使职的冲击。认识:汉唐中枢机构变化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皇帝一般通过转移或分散辅政权力的办法来达到集权目的。〖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国)。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汉武帝设尚书在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分曹办事。”可知,“尚书”在皇帝身边工作,便于皇帝随时掌控朝政;根据材料一“东汉形成‘尚书台’,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可知,“尚书”文化素养较高,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可知,皇帝有意削弱相权。【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唐玄宗及以后,唐初的政务运行机制逐渐遭到破坏。”可知,三省六部制逐渐名存实亡;根据材料二“门下省因各方面的掣肘,已起不到封驳作用。”可知,门下省逐渐失去封驳作用;根据材料二“贞元初年,中书舍人缺五员,德宗不给补员,如有诏敕需要拟定,命翰林院随侍自己左右的翰林学士代拟。”可知,中书省的职权逐渐被翰林学士取代;根据材料二“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可知,尚书省和六部受到各种使职的冲击。认识:根据材料一“曹魏设尚书五人:殿中、兵部、驾部、南部、北部。南北朝时经常‘省录’,尚书令有宰相之名。”和材料二“中央设立各种专使。随事设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中枢机构变化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皇帝一般通过转移或分散辅政权力的办法来达到集权目的。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国古代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论题:富民阶层在中国古代发挥重要作用。阐述:唐宋以来,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富民阶层迅速崛起。他们致富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农业,也有手工业和商业等。富民阶层是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主要对象,来自富民的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保证,宋代以后的赋税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等,均以富民阶层为改革重点,可见,富民阶层推动了国家改革,为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整顿吏治也离不开富民阶层。乡村组织的负责人,一般也是富民,富民是封建国家治理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富民阶层一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封建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也起到了重大作用,比如儒学思想的弘扬等。综上可知,富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之一。(注:“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标准〖答案〗,其它〖答案〗符合要求亦可)〖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类,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古代的“富民”阶层,结合史实,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论题要具体、明确。如根据材料“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可以拟定论点为“富民阶层在中国古代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改革、儒家思想传播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要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成立化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13年6月19日下午湖北省公务员区检察院面试真题
- 2013年9月1日上午陕西面试真题
-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及教案全册
- 高三年级工作计划汇编15篇
- 2024届中考数学一次函数天天练(2)及答案
- 2024年摩托车保险合同
- 产业园租赁合同范本2024年
- 2024年纯投资协议书范本
- 招标代理机构保密措施
- 市人民医院卒中防治中心培训制度
- 新版《接触镜验配》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乡土中国》起始课示范课件
- 2022年同等学力日语考试真题和答案
-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销号清单
-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一册全套教材课件
- TCCIAT 0032-2021 墙体饰面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 金坛区苏科版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课《我的自画像》课件(定稿)
- 《动物的行为》-完整版PPT
-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