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期中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编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内。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A卷(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隋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B.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C.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D.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4.小明同学在课外读史活动中阅读到下面一段小故事: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讨伐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个小故事反映了武则天的为政理念是A.爱惜民力,减轻人民负担B.重视教育,发展科举制度C.重用武力,巩固开拓边疆D.不拘一格,选拔真才实学5.“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朝诗人陆龟蒙这一诗句描述的是()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6.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表述与她相关的是()A.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C.励精图治,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7.“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歌反映了唐朝A.文学艺术百花齐放 B.社会经济极其繁荣C.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D.生产科技引领世界8.一个“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一个“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两位历史人物都A促进了文化交流 B.改善了民族关系C.增进了中日友好关系 D.推动了贸易发展9.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类的是()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10.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主题的是()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经济:曲辕犁、唐三彩对外交往:玄奘西行、鉴真东渡A.早期国家与社会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1.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有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足以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 B.重文轻武 C.重农抑商 D.商业繁荣12.北宋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直接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危机的是A.募役法 B.保甲法 C.“均田免粮” D.因功授爵13.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的伟大英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少数民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对契丹族的主要贡献有()①统一契丹各部②建立契丹国③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④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4.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①农民推广种植占城稻②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③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④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他在南宋灭亡后,仍然继续坚持抗元斗争,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是()A.岳飞 B.寇准 C.文天祥 D.秦桧1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诗人写这一首诗的主要目的是()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残暴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17.南宋时期,我国的制瓷业中心在()A.四川 B.江西 C.江南 D.河南18.如下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江南地区的开发 B.民族交融的加强C.宋代商业的繁荣 D.闭关锁国的危机19.下列未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是()A.(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C.“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20.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在宋朝居于首位的是()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粟2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与词中的“靖康耻”相关的事件是()A.澶州大战 B.金灭北宋C.宋金对峙 D.元灭南宋22.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C.战乱长期不息 D.民族政权并立23.台商区百奇乡是少数民族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你知道回族最早形成是在A隋朝B.元朝C.宋朝D.唐朝24.辽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这反映了A.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 B.辽、西夏、元学习宋朝治国C.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25.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①辽②西夏③南宋④北宋⑤金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二、材料解析题(32分)26.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经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北师大版《历史》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1)根据材料一,举一例“这一群人”的相关史事。(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加以说明。(3)材料三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指哪一少数民族?(4)材料三中“(辽)与朝廷”是通过了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这份盟约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5)综上所述,以史为鉴,谈谈你对民族政策或是对外交往的认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搠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材料二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英国从中国学去的是什么考试制度?该制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种制度诞生前后,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该制度的发展分别做了什么贡献?(3)宋代时,这种制度继续发展。其具体表现是什么?(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三、问题探究题(18分)28.唐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哪两种?它们的用途分别是什么?宋朝时期发明的生产工具叫什么?宋朝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叫什么?(2)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具体有哪些表现?(3)我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其原因是什么?(4)综上,你对发展国家经济有何建议?B卷29.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元时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宋初宰相赵普认为,要天下安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