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考研资料-考古_第1页
文博考研资料-考古_第2页
文博考研资料-考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商城

商代中期都城。遗址座落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

北关一带。城墙始筑于商代中期的二里冈期下层,使用到二里冈期上层,东墙夯土层内木炭

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距今3570±135年,据此可知其上限约当公元前1620

年前后。1955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现并开始发掘。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垣周长6960米。

其中南墙与东墙各长约1700米,西墙长约1870米,北墙长约1690米。墙基最宽处达32米,

地面上残留最高约5米左右。城周共有缺口11个,有的可能就是城门。城墙采用分段版筑

法逐段夯筑而成,每段长3.8米左右,夯层较薄,夯窝密集,相当坚固。在城墙内侧或内

外两侧往往发现夯土结构的护城坡。商城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商代文化层及房基、水井等各

种遗迹。城内东北部近40万平方米的较高地带,发现有大、中型夯土台基建筑遗存,应是

商代大贵族居住的宫殿区。城外还有同时期的居民区和铸铜、制陶和制骨手工业作坊遗址

以及中、小型墓地。根据文献记载与前人考证,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商代中期“仲丁迁于瞅”

的傲都;也有人认为是商汤所都的亳。郑州商城的发掘,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

史具有重要价值。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左右,早于安阳殷墟,因此它的发现对认识商代中

期文化的特征及研究商文化的渊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文化分期郑州商代遗址的文化遗存以在二里冈发现的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所以一般称

之为“二里冈期商文化”。根据该地点的地层堆积与包含物的差异,二里冈期又包括二里冈

下层与二里冈上层早晚两期遗存。在郑州人民公园发现二里冈期遗存被压在殷墟文化层之

下,证明二里冈期商文化的年代要早于殷墟。此外,在南关外、洛达庙等地,还发现了早

于二里冈期的南关外期与洛达庙期商文化,后者是与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四期遗存相当的早

商文化遗存。但是整个遗址的内涵仍以二里冈期遗存为最普遍、最丰富。

城垣与宫殿遗址规模宏大的郑州商城位于遗址中部,平面近长方形,四周有夯筑的城

墙,周长约7公里。在商城城内东北部,发现了二里冈期的宫殿遗址。基址均用红土与黄

土夯筑而成,大者达2000余平方米,小的也有100余平方米。台基平面多呈长方形,表面

排列有整齐的柱穴,间距在2米左右,柱穴底部往往有柱础石。有的台基表面还有坚硬的“白

灰面”或黄泥地坪。在这些宫殿基址的附近,曾出土青铜簪、玉簪和玉片等其他地点少见的

遗物。在宫殿区内,发现有一条南北向的壕沟,宽L4米,深0.9米。在已发掘的长约15米

的一段壕沟中,发现了弃置的近百个人头骨。这些头骨大多被从眉部与耳部锯开而成瓢形.

另外在宫殿区东北部较高地带,发现了3排8个狗坑,最多的一坑中埋狗23只,最少的6只,

总计92只。在一个坑的底部还埋有人骨架2具,另一狗坑中出有夔龙纹的金叶装饰。这些

遗存可能与宫殿区内进行的祭祀活动有关。此外,遗址内还发现有小型的方形或长方形地

面建筑和半地穴式居址。

手工业作坊遗址在商城周围发现有与商城同时的铸铜、制陶、制骨等作坊遗址4处。

铸铜遗址有城南的南关外、城北的紫荆山两处。都发现有小型房基、窖穴、水井、壕沟等,

并出土了不少与铸造青铜器有关的地烟碎块、陶范碎块、铜渣、木炭屑以及铜器、砺石等遗

物。用堪是在粗砂质厚胎陶缸和陶大口尊外涂草拌泥制成。已发现的陶范有铸造镯、刀、镶、

锥、簪、鼎、鬲、驿、爵、辄等铜器的内范和外范。其中以镀、刀、镀范的数量最多。南关

外铸铜遗址多出镶范,似以铸造铜锤为主;紫荆山铸铜遗址则以铸造铜刀、镶为主。这表明

在当时的铸铜手工业内已有某些分工。制陶作坊址在城西1300米处的铭功路西。在已揭露

的1400平方米内,发现陶窑14座以及小型房基、工作台面、窖穴、水井、壕沟等遗迹。出

土物中包含有大量陶片、烧坏变形的废品及制陶用的陶拍、陶杵、陶印模等。印模上刻有饕

餐纹、夔纹、方格纹等不同的装饰纹样。此外还有一些尚未烧制的泥质陶盆坯等。制骨作

坊址在紫荆山北,出土了很多锯割过的骨料、废料•,锥、簪、匕、镁等半成品和成品,以

及粗、细砺石等。据鉴定,在所用的骨料中,除了牛、猪骨外,还有人的肢骨。

墓葬与窖藏在白家庄、铭功路、杨庄、人民公园、南关外等地,发现了100余座二里

冈期的中、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小型墓中多用鬲、盆、豆、爵等陶器随葬,中型墓则

随葬有鼎、鬲、彝、爵、瓢、尊、盘等青铜礼器和少量玉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等。在一

座中型墓的二层台上殉有一人,腰坑内埋一条狗。在商城西墙外的杜岭和商城东南角外各发

现一处铜器窖藏。杜岭铜器窖藏深6米,出土大方鼎2件,即著名的杜岭方鼎,还有鬲1件。

方鼎之一高100厘米,重86.4公斤,是郑州商代遗址所出最大的一件青铜礼器。另一件方

鼎高87厘米,重64.25公斤。两鼎腹壁和四足外侧均饰有饕餐纹与乳丁纹。城东南的窖藏

中出土铜器13件,计有大方鼎2件,大圆鼎1件,扁足圆鼎、艇、牛首尊各2件,羊首毒、

提梁卤、盂和盘各1件。这些铜器的器表大多饰有饕餐纹。两件大方鼎的形制、大小、装

饰等均与杜岭方鼎一致。大圆鼎、提梁卤等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都是首次发现。这些铜器应是

商王室使用的礼器。(见彩图)

遗物出土的遗物以陶器最多,青铜器、石器、骨器次之,并有蚌器、玉器、原始瓷器、

印纹硬陶、白陶器、象牙器等。陶器有鬲、巅、瞿、罐、霞、豆、大口尊、瓮和辄、爵等。

一些泥质陶器的表面往往饰有饕餐纹、夔纹、云雷纹、方格纹、圆圈纹等纹饰。原始瓷器多

施青绿色釉。白陶器发现很少。青铜器有工具、礼器、乐器等。器形有馔、铲、刀、钻、鱼

钩、簪、鼎、鬲、鳏、爨、尊、盘、卤、盂、鲍、爵、爵以及戈、镶等,品种、数量均比

二里头文化时期有明显的增长,铸造工艺也有进步,充分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过,在

生产领域之内,石器仍然起重要的作用,有刀、镶、斧、锯、铸、凿等。卜骨出土的数量

较多,但刻字者仅有3片,刀法与殷墟的甲骨文相似(见商代甲骨)。此外,在陶大口尊的

口沿上也常有刻划的陶文与记号。出土的猪、羊、龟、鱼、虎头、人坐像等陶塑制品,则从

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雕塑工艺水平。

问题与展望郑州商代遗址面积大,遗迹多,特别是城垣与宫殿的发现,表明这里是商

代的一个重要都邑。但究竟是商代哪一个王的都城,学者们意见尚不一致。有人认为是仲丁

所建的随都,属商代中期;另有人认为是成汤所居之亳,属商代早期。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地

望之争,实际上涉及到对商文化及早商文化特征的认识问题。目前仍在讨论中。

盘龙城遗址

商代中期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据发掘资料,

此地最迟在商代二里岗下层(见郑州商代遗址)时已有居民,至二里岗上层时发展迅速,修

筑上、下两层宫殿,并与上层宫殿同时修筑城墙,到商代后期急剧衰落。遗址于1954年发

现,1974、1976年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进行较大规模发掘。这一发现对了解

商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城址概述古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平面略呈方形,南北约290米,东西约260

米,中轴线方向为北偏东20°。城垣至1954年保存还比较完好,四面中部都有一缺口,可

能即是城门。现今南、西垣及北垣西端尚存有高出地面约1〜3米的夯土残垣。城垣的夯筑

技术近于郑州商城,是以每层厚8〜10厘米左右的夯土筑出主体,内侧又有斜行夯土用来支

撑夯筑城垣主体时使用的模型板,说明用立柱加夹棍并以绳索固定模型板的夯筑技术尚未出

现。推测城垣原为中间高耸而内侧有斜坡以便登临,外侧较陡以御敌。城垣外有宽约10米、

深约4米的城壕,壕内侧往往高出外侧1米以上。在城南壕沟底部曾发现桥桩的柱穴,可知

当时是架桥通过的。在城北和城南有2处居住遗址,城东分布有当时的墓地。

宫殿基址城内东北部高地上有宫殿基址。下层宫殿建在生土上,营建上层宫殿群时,则

先将东西60米以上、南北约100米的地段平整,筑成高数十厘米至1米以上的大型夯土台

基,再在上面修筑宫殿。已发现3座前后并列、坐北朝南的大型宫殿基址,其中的1号、2

号基址己经发掘。1号基址长39.8米,宽12.3米,有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的夯土台基,

台基上部已遭破坏,但建筑物的柱穴与墙基仍基本保存。台基四周的外沿各有一排大檐柱穴,

东、西两侧各5个,南边20个,北边17个,前后并不对称,推测当时可能在柱头架檐棵,

再在其上架设大叉手以承托脊楝和房顶。房顶苫茅草。檐柱径达半米左右,埋在深70厘米

的地下,底有大石块柱础。檐柱前部两侧有直径较小、埋得较浅的挑檐柱穴,可知房顶是出

檐的。整个建筑面宽38.2米,进深11米。中心为四间横列的居室,四壁都是木骨泥墙。四

室通面宽33.9米,进深6〜6.4米。中间二室面宽略大,各室南面各有一正门,中间二室北

壁又有后门。在四室与檐柱之间,形成一周宽敞的外廊。有人把它复原为一座“茅茨土阶”

的“四阿重屋”,即四坡顶重檐的木构建筑物。2号基址南距1号基址13米,建筑技法相同,

但檐柱前后左右对称,估计顶上的梁架结构当比1号基址整齐。因基址破坏较甚,各室原

来有无木骨泥墙间隔已不能确定。从周代以后的“前朝后寝”的宫廷建筑制度考虑,2号基

址可能是只有一个大厅的“前朝”部分,其北面的1号基址则是“后寝”部分,在这个基

址的西侧还发现有陶管相接的排水设施。

墓葬在城南的王家嘴,城北的杨家湾,城西的楼子湾和城东的李家嘴等地,皆有商代的

文化堆积,但不见大型建筑基址,当为一般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后三个地点有许多商代二

里岗期的墓葬,随葬青铜器的贵族墓则主要集中在李家嘴一带。已发掘的10多座墓可分为3

类:①李家嘴的大贵族墓如李家嘴2号墓,墓口为3.67米X3.24米,残深1.41米。有

精致的雕花木椁,外壁阴刻饕餐纹和云雷纹,阴线内涂朱,余者涂黑。椁内有棺。底有腰

坑,原有殉人或殉狗,但骨骼已朽尽,不能辨识,只剩被打成三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