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要点提示
(不含诗词)小石潭记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第二段: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潭水:清澄
,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
第三段: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
第四段: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第五段:记录同游者
二、课文理解: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写潭水清澈的句子:(直接描写)水尤清洌。(侧面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③写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伐竹取道。④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水尤清洌。
⑤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台然
不动;动态句: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⑥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⑦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⑧小石潭是如何发现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⑨描写小石潭石头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⑩写潭的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3.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就此做些品析。
(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从阳光、游鱼、影子的角度写水的澄清)
4、在游小石潭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
由乐到忧。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重点字词:
念(考虑,想到)遂(于是、便)至(到)
寝(睡)相与(共同,一起)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水(月光)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理解文意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描写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议论、抒情,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6、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7、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出处是《孟子》,《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⒉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称其为“亚圣”。⒊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⒋《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一、通假字
1、衡于虑“
衡”同“横”,
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二、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这,今:判断词)
三、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痛苦
2、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劳累
3、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颠倒错乱
四、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2、行拂乱其所为
拂:阻扰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征于色
征:表现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8、国恒亡
恒:常9、生于忧患生:生存发展。五、朗读节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六、重点语句翻译(见译文)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七、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2、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4、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5、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强调“逆境”对人才的作用。
其中阐述磨练的句子是(背诵默写):苦其心志(从思想上),劳其筋骨(从身体上),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从生活上),行拂乱其行为(从行动上)。6、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曹刿论战文学常识⒈《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我们接触过的史书还有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司马迁,朝代西汉)。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⒉《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过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多用史实解释《春秋》,与用义理解释《春秋》的《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⒊“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我国古代这样的战例还有:eq\o\ac(○,1)淝水之战eq\o\ac(○,2)赤壁之战eq\o\ac(○,3)官渡之战。二、语音
刿(guì)
孚(fú)
辙(zhé)
轼(shì)
遂(suì)
盈(yíng)
靡(mǐ)
玉帛(bó)
鄙(bǐ)
又何间(jiàn)焉
小惠未徧(biàn)
弗(fú)敢专也
三、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四、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五、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七、一词多义
1、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亲密无间(间隔
)
2、师:遂逐齐师
(军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
)
3、属:忠之属也
(类型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
4、牺牲: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为国牺牲(
献出生命)
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6、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7、从: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8、以:何以战(凭,靠,凭借)
必以分人(把)
9、之: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他)
七、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凭借
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
靡:倒下
6、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八、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
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省略句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
省略句
4、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
省略句
5、何以战
倒装句:以何战
九、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理解性默写
1、文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十一、重点语句翻译(见译文)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译: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
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9、彼竭我盈,故克之。译: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译:
12、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译:
1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译:
1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
十二、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3、曹刿的“远谋”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法的小型工程合同
- 2025京亚葡萄批发合同
- 2025房屋抵押合同书
- 2025年度个人商铺买卖合同规范范本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电梯(自动扶梯)维修保养合同书
- 2025【合同范本】施工建筑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专业心理咨询师个人劳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合同8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合同3篇
- 2024版公司整体转让合同范本
- 退休人员出国探亲申请书
-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高中物理竞赛真题分类汇编 4 光学 (学生版+解析版50题)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笔记
- 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策略国内外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表
- 物业公司介绍
-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永辉超市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优化(12000字论文)】
- 孕妇学校品管圈课件
- 《愿望的实现》交流ppt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