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核心素养教案(第2课时)_第1页
《怀疑与学问》核心素养教案(第2课时)_第2页
《怀疑与学问》核心素养教案(第2课时)_第3页
《怀疑与学问》核心素养教案(第2课时)_第4页
《怀疑与学问》核心素养教案(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疑与学问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围绕标题,深入研讨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题目也是文章的窗户。本文题目是“怀疑与学问”,请通读全文,说明“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如果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怎么说?预设:从文章内容来看,第4段说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怀疑精神是求学的必备素养,是成才的阶梯。如果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怀疑与学问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标题,认识标题的重要性。2.如果用课文中的某个短语或短句来替换文章的标题,你会用哪一个?为什么?预设:学则须疑。比较:“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两句话不一样,一个是“做学问先要会疑”,一个是“学则须疑”。前一句强调“会”,后一句强调“须”。“学者先要会疑”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擅长质疑、怀疑”;“学则须疑”是说“做学问就必须要有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作者在第4段中强调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可见,“学则须疑”更贴近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言,在选出几个标题后,一定要进行比较分析:哪些标题与文章议题结合紧密?哪些标题不很妥当?通过这一语言活动,让学生知晓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的重要关系。3.作者为什么不用“学则须疑”作为标题?预设:议论文标题一般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类。“怀疑与学问”属论题型标题,“学则须疑”是论点型标题。论点型标题直截了当,一目了然;论题型标题引人思考,回味悠长。两个标题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切之别。文章题目用“怀疑与学问”,不用“学则须疑”,避免重复,使得行文有变化之美。另外,作者顾颉刚作为历史学家,我国学术界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深切感受到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抓住两个关键词做标题,读来沉稳、严谨,也更能体现本文风格。二、语言品读,作用探讨1.解释开头两句名言,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1)学者先要会疑。(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预设:解释:(1)做学问首先要善于提出疑问。(2)在本来应该提出疑问的地方而不以为可疑,这说明还没有真学;真学,就要会提出疑问。开头两句名言,引出论题,也可以理解为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道理论据),第二句又是中心论点,一举多得。两句都体现出作者对“疑”特别看重,读这两句,可以感受到怀疑精神的重要和可贵。2.本文语言精练、准确,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预设: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话中,“一切”强调无一例外,说明“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是所有学向家应该具备的。“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四个动词,按照新学说产生的一般规律排列,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们的顺序不能颠倒,体现了本文逻辑的严密和语言的严谨。四个“常常”,多次重复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设计意图议论文的语言,常常在准确、简洁、平实等方面堪称典范。三、认识先哲,论据辨析1.先哲介绍。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属河南)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其兄共创“洛学”,奠定理学基础。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颐表叔。张载年轻时遍读儒家、佛学、道家之书,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的“横渠四句”广为人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戴震(1724—1777),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课文记述戴震幼时读《大学章句》提出两个问题,问得老师无言以对,其师不禁赞叹“此非常儿也”。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曾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梁启超、胡适称之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动量守恒定律,为后来牛顿等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主要作品有《古史辨X汉代学术史略》等。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直与“怀疑”相伴,这终使他成为一代史学大师。2.文章分论点二说,“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作者选择了两位大学问家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来论证。能否换用下面的两个例子?请简述理由。(1)哥白尼不迷信有1800年历史的由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天动学说,发表了科学的地动学说。(2)郑板桥不虚推古人,主张学古而不能泥古,要有独创性,对前人成就他是“学一半,撇一半”,终于画出了文人墨竹画中的登峰造极之作。预设:不能换。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是为了论述分论点二,但同时也是强调“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论述,哥白尼是科学家,郑板桥是清代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与前句联系不紧密。设计意图段落往往是篇的“具体而微”,由段落而及篇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领略篇章、段落的结构之道。四、语段分析,结尾补写1.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以第6段为例,讨论分析各句式种类。预设: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观点句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阐释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观点句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一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材料句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材料句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分析句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分析句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结论句2.试着在戴震关于(大学章句》的发问后加一句分析句。预设:他就这样不断地怀疑、追问,终成一位大学问家,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3.本文是总分结构,请在文章最后加一句话做结论段,使文章形成“总分总”形式。预设:由此可知:学则须疑。由此可知:做学问需要怀疑精神。五、写作模仿,能力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