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笔记真题_第1页
艺术学概论笔记真题_第2页
艺术学概论笔记真题_第3页
艺术学概论笔记真题_第4页
艺术学概论笔记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学概论整理

名词解释(2012年)

框架: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审美直觉2.审美体验3.审美升华

1.审美直觉(2012、2015、2017考)

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和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

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直觉使人霎那间忘却一切,聚

精会神地观赏它,全部的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审美直觉的特点是直接性和

直观性,这种直观性要求欣赏艺术品必须亲自去感受。直接性是常常表现为一种

不假思索的把握和领悟,在一瞬间完成,无须通过逻辑判断和推理。在审美直觉

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通感。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

感觉相互渗透,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人的审美能力不适天生就有的,

而是通过后天教育训练和艺术实践的结果。

2.审美体验(2012考)

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在审美直觉的基

础上,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

的情感,设身处地的生活在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

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包含许多心理

因素在其中起积极地活动。同时,在审美体验中,情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审美升华(2011考)

审美升华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体验和

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达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顿悟,是审美升华

阶段时常发生的现象,共鸣也是审美升华阶段时常发生的一种现象。

4.共鸣、审美共鸣(2013、2016考)

是指在艺术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

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一种的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

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共鸣是鉴赏过程中情感、想

象等多种心理因素达到最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对作品的理解和深入感

受。因此,共鸣不仅具有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各种特征,而且也是艺术鉴赏活动

的高峰和极致。例如《红楼梦》第22回描写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时,达

到了"如醉如痴"的忘情地步,因为(《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被幽禁在深闺内

院,青春虚度的爱情苦闷,同林黛玉的地位、处境都十分相似,林黛玉由此产生

"仿同"心理。有时,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品思想正好击中鉴赏者的兴

奋中心,也能点燃起"共鸣"的火花。例如当一个民族面临外敌侵侮、处于生死

存亡的危急关头时,描写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作品载最能产生强烈的感召力,

引起广泛的共鸣。

5.艺术鉴赏(2012、2015考)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听众、观众围绕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

美再创造活动,鉴赏本身便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必须要经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才能具有社会意

义和美学价值。第二,在艺术欣赏中,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

主动的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都会有其"空白"与"不确定

性",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想象补充起来。第三,从根本意义上讲,艺术鉴赏与

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6.艺术批评(2016考)

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接受活动,他从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对

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基础上,挖掘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重建作品内部因素,以及

作品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艺术史之间的联系,并在这种联系中分析阐释作品

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

简言之,艺术批评是一种对艺术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判

断、评价的科学活动。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鉴赏之上,是艺术鉴赏的深化。

框架;

艺术作品的层次

1.艺术语言2.艺术形象3.艺术意蕴

7.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动独特的物质

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征。这

种独特的那边县手段就是艺术语言。同时,艺术语言更重要的作用是创造艺术形

象。正是艺术语言,是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艺术语言的

运用,对创造艺术形象起着直接的作用,如电影镜头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不同的镜头画面可以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艺术语言不但可以创造艺术形象,自

身也有审美价值。所以,各门艺术家都致力于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探索,从某种意

义上讲,艺术的创新必然也包括艺术语言的创新。

8.艺术形象(2013、2015、2016考)

从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

彩、线条、声音、画面、文字等外部特征,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

语言和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换句话说,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

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

见,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

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视听形象和综合形象。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9.艺术意蕴(2012考)

艺术意蕴是指蕴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和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型、

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神韵,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

反复的领会,细心的感悟,用全部的身心去探索和领悟,它也是艺术作品不朽魅

力的根本原因,从以下5个方面认识。

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偶然中体现必

然,个别中包含普遍。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艺术意蕴,有时候由于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

赏者各说不一,有时候艺术家也说不清道不明。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并不完全由艺术形象所体现。

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分和一个作品都必须具备前两个层次,

即艺术语言和艺术体验。

10.审美态度(2013、2015、2016考)

审美态度是指对艺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审美态度不仅

是一种接受方式,也是一种审美能力,在艺术鉴赏过程的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

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接受者在接受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术的、审

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的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审美态度必然带有个人的思想、

人生态度,不是绝对超然的。

11.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

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能够产生共鸣,并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他们

的心灵,以及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12.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中,基于

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形成一种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者具有期

待视野,它影响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艺

术鉴赏的现实展开。

13.典型(艺术典型)

典型又称为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比较成

功所谓人物形象。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

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

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艺术典型的个性,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独特,

不仅有独特的外表,独特的行为,独特的生活习惯,还有独特的内心,独特的情

感,独特的性格。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形象应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艺

术典型不仅在个性中体现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普遍性,而且也在现象中体现本

质,在偶然中体现出来。艺术作品想要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首先要

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出发,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发掘出典型的人物原型,在经

过艺术加工,创作出具有较高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来。

框架

艺术创作的过程:

1.艺术体验活动2.艺术构思活动3.艺术传达活动

14.艺术体验(2013、2014考)

艺术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谓的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

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对于生活长期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作品的前

提和基础,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对于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来讲,

早在他感受、观察、思考生活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可能是有

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可能是自觉地,也可能是不自觉地,可能是时间长的,

也可能是时间短的。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15.艺术构思活动(2016考)

艺术构思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同时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活动,它是艺

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汇

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现象与本质

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的审美意象,而以后的艺术传达活动则是把这种审美

意象通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物态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16.艺术传达活动

艺术创作的最终成果是艺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必须通过

何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因此,艺术传达活动在艺术创作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离开了艺术传达,再好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体验都得不到

表现,只能停留在艺术家的头脑之中。

艺术传法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

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段,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形成的审美

意象物态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

框架

艺术创作的心理;

1.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3.灵感思维

17.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的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

作的主要思维方式。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比较,我们清楚地看到两者的特

点。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判断、推理、论证事物,而形象思维则是运用

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的,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

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18.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抽象思

维主要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侧重于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

但是,如同科学研究中抽象思维常有想象思维伴随一样,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中形象思维也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

19.灵感思维(2016考)

所谓的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产生出来的

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

如其来的产生出来的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的领悟。灵感具有突发性,超常性,

易逝性的特点,它的产生,在看似偶然触发而在无意识中创造性发生,实际是建

立在艺术家长期艰苦思考的基础之上,在艺术和科学领域等创造性活动中,都客

观存在着这种灵感思维。

20.无意识

无意识又称下意识或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指未被意识到的,

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艺术创作是人的

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家在无意识或下意识下,突破了常规思维

的局限和束缚,在无意识向有意识的转化过程中,以异于平时的方式冲破了原来

的框架,使得创造性的飞跃,顿悟灵感不期而至。

21.艺术风格(2011、2015考)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造个性和鲜明的创

作特色。事实上,艺术风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有关,也与题

材的客观方面有关,它涉及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各个层面,更是从艺术作品

的整体性上呈现出来的。

首先,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首先来自于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不同的

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还来自于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风格不仅具

有多样性特点,它也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正是由于艺术风格的多样

性与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才使优秀的艺术作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22.艺术流派(2014考)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中外艺术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

表现风格、创作方法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分为以下

三类

第一,是由一批具有相似或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

艺术流派。他们有一定的组合和名称,或有共同的艺术宣言,甚至是与其他派别

进行争论,以宣传自己的艺术主张。

第二,是由一批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不自觉地结合成的艺术流派,没有

组织,没有宣言。

第三,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派别的想法,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

哪一个派别,只是有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从而被后人归纳为一个流派。艺术

流派常常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

23.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

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造倾向。艺术潮流

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

创作主体独特的个性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似或相近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

艺术思潮却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

24.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是指在一定的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地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

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而直接迅速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它

是具有不经过逻辑思考的瞬间把握事物的特点,标志着艺术家艺术素养的超常水

平,但它的发生往往要以雄厚的艺术实践和长期积累的艺术心理定势为前提。

25.艺术创作(2014、2017考)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它是

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

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的艺

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的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

活动,一说构思活动,艺术传达活动。

26.审美想象(2016考)

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

术形象和情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

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想象又分为创造性想象和再造向想象。想象有三个特在,

第一,设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的。

第三,设美想象要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审美联想是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

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于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联系往往能激发起艺术家的想象。

27.艺术意象

艺术意象是指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后的

心理形态,同时它也氤氯于这种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

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

现。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表达

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28.审美意象(2011考)

审美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某种形象呈现,它能引人想到许多东西,却又不

可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

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意象中的"意"是指的主观情思,"象"指的是客

观物象,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

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的存在主体观

念中的内心视象.既体现主观情思有体现客体审美特征.这种内心视象是内心中具

体的,鲜明的,确定的形象,同时还有不确定性一面,具有模糊性,变动性.

29.艺术通感(2014、2017考)

艺术通感是通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指的是艺术家在长期对艺术创作

的实践中,能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

感于悟,有悟与心,从而在艺术创作时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只

有当艺术家对自己的专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的时候,才能既善于感受其他事物同

自己艺术创作之间的联系,又善于在自己的心里活动中把各种不同的感受有机的

联系在一起,彼此沟通,以形成艺术通感。

30.意境(2011、2014、2015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书法、音乐、

戏曲等都非常注重意境。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象整

体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高度融合,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的交流而体

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文学创作中有"意境"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

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

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

仅是情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以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

的融合。

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

中既有来自艺术家的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

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情中有境,境中有情。

31."期待视野"

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

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

物之一尧斯提出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

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

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

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巧"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

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

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32.客观精神说

客观精神说,基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艺术是理念和宇宙精神的显现。柏拉

图将理式世界当作第一性,感性世界当作第二性,艺术世界看作第三性,认为艺

术是理式世界的摹本的摹本,否定了艺术世界的真实性。德国古典主义美学集大

成者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外在

表现,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我国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首篇《原

道》中,提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的观点。明代朱熹

认为“文以载道",即"犹车载物”。

33.主观精神说

主观精神说,基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艺术是"主观意识的体现",

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是作家、艺术

家的天才创造物,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艺术是自由的活动,不涉及任何目的

和功利性。德国的哲学家尼采在他的著作《悲剧的诞生》中,用"日神阿波罗"

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来解释艺术的起源、本质、作用,甚至是人生的意义,他

用"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来解释艺术的两种起源,把梦和醉看成艺术审美

的两种状态。我国南北朝的文艺批评家,把情和志看作艺术家欲望和心灵的表现。

宋代严羽的“妙悟说"、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都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主观精

神的表现。

33.模仿说

模仿说,基于唯物主义,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是社会生活

的再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真实,从而肯定了模仿现

实的艺术的真实,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原有的,而是社会的本质,

艺术应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

是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此处的生活不仅指社会生活,还有自然界。我

国南北朝姚最在《续画品》中说,"心师造化",唐代张操说,"外师造化,中

得心源",五代十国的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度物象取其真"。

34.艺术生产

马克思首次将艺术与生产结合起来,提出了艺术生产这个名词,揭示

了艺术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但,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其产品具有精神属性,主要价值为审美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艺术生产揭示

了艺术的起源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真理,艺术的性质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其特点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且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另外,艺术生产还揭示了艺

术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艺术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于经济基础,

而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某些艺术门类只能在经济落后的时期繁荣,随着经济的

发展,其繁荣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的神话。并且艺术与经济有关,但不是正比

关系,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艺术上也可出现繁荣的状态,如19世纪的俄国。最后

艺术生产还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三个环节作为一个系统,从而阐释了

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关系。

35.艺术形象性

艺术的形象性是指艺术用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艺术家的思想

情感、反映现实生活,这是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区别。首先,艺术形

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方面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艺术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艺术也是艺术家审美

认知和审美情感的反映。其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象的统一,艺术都是用生动

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深刻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本质的。最后,艺术形象是个性与

共性的统一,优秀的艺术形象总是具有鲜明和独特的个性与深刻广泛的社会概括

性。

36.艺术主体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融入了创作者

和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必定具有主体性的特征。首先,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

一方面,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动机来源于社会生活,创作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表现在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能动性表现在艺术

家面对千万生活素材时,经过主观的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融入了自己的思

想、情感、理想、愿望,独创性表现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艺术家融入了自己独特

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思想态度,艺术作品表现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理想、风

格个性、审美追求,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其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艺术作

品是艺术家创作性劳动的成果,必然打上了艺术家的烙印,体现艺术家的个性风

格,审美追求等。最后,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审美能

力、艺术素养、兴趣爰好各不相同,所以,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各不相同,另

外,虽然艺术作品一直引导欣赏者朝着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但艺术欣赏

中,欣赏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会融入其独特的联想、想象、情感、理想等诸多心

理因素,艺术欣赏者所欣赏的艺术形象就变成了经过欣赏者加工改造过的艺术形

象。因此,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其本质是审美再创造。

37.艺术审美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其主要价值就

是死很美价值,因此,审美性也是艺术的基本性质。首先,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意

识的集中体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

的集中体现。其次,艺术美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中的真不是社会生活中的真,

艺术中的善也不是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艺术创造性的表现手法融入到了艺术作

品中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由此化真为美,化善为美达道真善美的统一。最后,

艺术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重视形式美,但也包含内容,是二者的

有机统一。形式美在很多艺术门类中有着不同的经验和美的规律,但形式美也是

随着实践历史而不断变化的,而形式美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美。

38.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是艺术家通过典型化的创作方法,塑造出的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

性和高度的广泛的社会概括性的艺术形象,艺术典型要通过其独特鲜明的特性反

映出广泛的共性和社会的本质,并且能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和认知、艺

术风格。艺术典型与艺术形象相比,个性更加鲜明,共性更加普遍,是高度凝结

和升华的艺术形象。

39.游戏说

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

的,他们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本能,一方面,人类具有过

剩的精力,另一方面,人类把这种精力放到了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的游戏中来。

这种说法肯定了"游戏"即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生活满足了的基础

之上,将"游戏”与艺术联系起来也说明了艺术与物质的区别与特殊性,即艺术

可以满足人类的精神活动。但是,简单的将艺术的起源归结为游戏,却没能揭示

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动物游戏是为了消耗过剩的精力,而人类则是为了满足精

神生活,充满了超越动物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是具有社会性的文化活动。

游戏说脱离了社会实践活动,未能揭示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40.表现说

表现说是19世纪后半叶兴起,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理论基石,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提出"艺术直觉说",认为

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来源于唐感,直觉即表现,归根结底,艺术是情感的表

现,美国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想象和情感的抒发,俄国著名作家列

夫寸毛尔斯泰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从符号美

学出发,认为艺术的实质是创造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尚书♦尧典》中说

道,"诗言志",即诗是用来传达诗人的意志的,《毛诗序》中说到,"诗者志

之所之也"。陆机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艺术的确可以表达人类

的情感,但若将二者简单联系在一起则脱离了社会生产实践,未能揭示艺术的真

正起源。

41.巫术说

巫术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文艺理论界兴起的一种说法,

认为艺术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想通过巫术控制自然的愿望。由英国人类学家

爱德华・泰勒在其书《原始文化》中正式提出艺术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英国

著名人类学家费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提出原始社会的礼仪、仪式、信仰都源

于交感巫术。不可否认的是艺术的起源最初与巫术的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原

始舞蹈、音乐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巫术,但是简单的将艺术起源定为巫术,则是

不准确的。因为巫术最终目的是与社会生产实践有关的,艺术的起源归根结底,

其根本原因是劳动生产实践。

42.劳动说

19世纪末叶,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说法开始在欧洲兴起,新中国成立后,

此说法成为我国艺术起源各种原因中的主导。俄国普列汉诺夫在1900年的著作

《没有地址的来信》中,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得到了艺

术起源于劳动的结论,认为劳动先于艺术,实用功能先于审美功能,劳动创造了

人,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人的思维,情感为艺术的

产生提供了第一个前提,劳动过程中形成了文化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为艺

术的产生提供了第二个前提。所以劳动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但是,艺术的起

源却不是简单的劳动,因为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问题,应多方面深层

次的考虑。

43.多元决定论

英国史学家希尔恩在其书《艺术的起源》中,认为艺术是综合的,应

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去考虑。多元决定论认为艺术的起源不是

单因的,是复杂的、多元的,劳动先于艺术,艺术起源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

审美价值,艺术的起源是以劳动为前提,巫术为中介,其中渗透着模仿的需要,

游戏的本能和表现的冲动,但其中劳动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44.审美认知作用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的社会功能之一,主要是指人

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

生。首先,艺术具有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的作用,是因为艺术是社会

生活的反映,并且其中融入了艺术家的人生体验、思想情感,因此艺术反映的是

社会本质和人生的真谛,是真善美的统一。而且艺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

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欣赏者欣赏,从而使人类通过艺术欣赏认识社会、历史、

人生。其次,艺术可以认识自然,因为艺术反映的社会生活包括自然界,并且由

于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反映自然,让人们认识自然。

但是,我们不可以夸大艺术的认识作用,在专业方面艺术无法像历史、物理等学

科一样深刻的认识,但由于艺术认知作用是以审美价值作为基础的,所以,艺术

在发挥认知作用的同时,还给人以美的享受。

45.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用艺术作品

中包含的真、善、美,作用于人的情感,启发和培养人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

力。洗涤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

升华,从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

因为艺术不仅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并且融入了艺术家

的思想情感,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评价、态度,包含艺术家的社会理想和审美

理想,另外,审美教育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区别于其他教育,具有审美意义和艺

术价值。因此,审美教育还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点。对于艺

术审美教育的评价要适当,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的作用大小也不尽相同。

46.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可以满足人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并且在欣赏

过程中,使人的人心得到享受和休息,获得愉悦。审美娱乐还是审美教育的一种

手段,在审美娱乐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以启迪,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审美娱乐

与审美认识、审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建立在同一的审美价值的基础之

上。

47.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狭义上说是指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的教育体系,广义上说是

美育的核心,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和中心内容,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

人。其任务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普及艺术基础知识,提高民族艺术素养。

其二,培养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其三,陶

冶人的性操,构建完整的人格,从而使人全面发展,使社会得以进步,艺术教育

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全民族精神素质提高,对于人文精神的高扬,

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8.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哲学主要是指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研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类

思维领域存在的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美学思想和创

作方法为中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哲学通过艺术家影响艺术创作,哲

学可以影响艺术家的思想,而艺术创作又具有主体性,因此哲学影响艺术创作。

其二,哲学对艺术作品的影响,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具有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如卡

夫卡的《变形计》。其三,哲学可以影响艺术思潮,如西方现代哲学影响下的西

方现代主义文化艺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相对性的,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会

表现哲学思想,也不是所有的作用都具有哲理性。

49.西方现代哲学

西方现代哲学指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总

称,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物质文明急速发展,与精神文明危机

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在本体论方面具有唯心主义哲学的色彩,在认识论

方面具有非理性主义哲学,在人生哲学上具有悲观主义色彩。西方现代主义哲学

为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没有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就没有西方现代

派艺术。许多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哲学家也用艺术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

50.西方现代派艺术

西方现代派艺术,萌芽于19世纪中叶,形成于19世纪末叶,它不是

指单一的流派,而是许多现代主义流派的总称,包括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立

体派、未来派、荒诞派、新小说、抽象派、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达达派、迷惘

的一代、黑色幽默等。其思想根源是各种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以克罗齐"直

觉说"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

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等,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内容上,表现了当时的社会危

机和精神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和绝望。

但是,在揭示社会的问题的同时,西方现代派艺术还表现出了对人生、历史、人

类前途和命运的绝望,宣扬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尤其某些作品中

更是包含暴力、色情的内容,直接宣扬腐朽没落的社会人生观。西方现代派艺术

在形式上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注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提升了艺术表现

力,但是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否定或排斥传统艺术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把一些艺术主张推向极端,使其作品荒诞怪异、晦涩难懂、抽象混乱的状态,有

的甚至荒谬。

51.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既有促进方面,又有阻碍方面。宗教与艺术在表

现对象、反映内容、创造目的、心态,对人的影响等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宗教利

用艺术宣传教义,这就要求艺术反映教义,宣传教义,根据教义创作艺术形象,

局限了艺术的体裁、内容,阻碍了艺术的发展。在促进艺术方面,宗教为艺术提

供了宗教体裁与内容,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机会和平台,是许多艺术活动的组织

者,从而促进艺术的发展。

52.艺术对宗教的影响

艺术对宗教的影响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艺术可以反映宗教内容,

宣传宗教教义,促进宗教的发展和影响力;其二,艺术可以营造宗教的氛围,如

哥特式教堂高耸尖顶直刺青天的风格,使人产生对神的敬畏和对天堂的向往,•其

三,艺术直接参与宗教活动,从原始时代的歌舞、音乐等就是巫术或宗教的组成

部分,现代也有宗教文学、音乐广为流传。

53.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指受宗教的影响,用来服务宗教,为宗教活动和宗教宣传服

务的艺术。宗教艺术集中体现了宗教与艺术相互渗透与排斥的关系,一方面要求

根据教义创造膜拜对象,否定艺术;另一方面,艺术又追求自由,反映现实,创

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否定宗教;而宗教艺术是这二者的中合,即体现了

宗教教义,又具有审美性。宗教艺术设计的艺术门类十分广泛,有建筑、绘画、

雕塑、文学、音乐、戏剧,其中独具宗教艺术特色的是石窟艺术,它包含建筑、

绘画、雕塑于一体,如: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54.道德

道德指人类社会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的伦理观

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道德是社会

的道德,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道德作为社会意

识形态,决定于经济关系,随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

道德作为文化精神的一种,与其它文化精神也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55.道德对艺术的影响

道德对艺术的影响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一定时期的道德通过艺术

反映,丰富艺术内容,因为艺术反映一切社会生活,而道德是社会生活、思想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艺术可以反映道德;其二,道德通过影像艺术家从而影响艺

术,道德是人类思想的一部分,而艺术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小结果,艺术创作

具有主体性,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其中就包括道德观念;其三,社会腐朽

没落的道德标准会限制艺术的发展,即使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内涵是真实、

进步的,若与其当时所处社会的道德标准大相径庭,也有可能不被大众接受,甚

至遭到当局者的风撒谎,这就阻碍了艺术的发展,但时间会证明一切。如《茶花

女》、《红楼梦》。其四,能够体现优秀、进步、正确的道德的艺术作品,具有

持久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有利于促进艺术的发展。综上,道德对艺术既有阻

碍作用又有促进作用。

56.艺术对道德的影响

艺术对道德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人的道德影响,道德常

通过艺术作品反映出来,人们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艺术作品中

的道德的影响;其二,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艺术可以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影响

人的道德从而影响社会道德,也可以通过大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从而影响社

会道德,也可以通过大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在短期内造成巨大的反响,从而

影响社会的道德,如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等。

57.艺术与科学联姻的三个辉煌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论断,将数与和谐看作世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

割"比例,和音乐的数量节奏比例,并推广至其它艺术门类中去。

第二个时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

自然科学在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从而带动了新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产生,加之一些艺术家将科学方法、原理带入艺术创作中,

使艺术在艺术思潮、艺术美学、艺术创作方法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对艺术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中叶至今仍在继续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给艺术

带来了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也产生了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如:电影艺术、

电视艺术、计算机多媒体艺术等。

58.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可分为四个方面:其一,给艺术提供了新的

物质技术手段,为艺术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门类;其二,为艺术提供了新

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扩大了艺术的发展空间;其三,促进了艺术与技术、美

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推动了科学技

术、文学艺术的自身发展。产生了现代工业设计。其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

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的改变,如人们用系统论、信息论的新角度来思考艺术,欣

赏艺术作品。

59.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包括建筑艺术、

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等表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是运用物质材料创

造出具有实体性的艺术作品,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科

学技术关系密切,物质材料也影响其发展,不重再现客观事实,重艺术家的审美

理想和美学追求的表现,具有表现性的基本特点。以空间为存在存在方式的一类

艺术,属于空间艺术范围。因此,实用艺术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包括建筑

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计等表现性空间艺术的总称。

60.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特有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

有实用性和审美性,象征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感的艺术,建筑艺术的四个

特征是:其一,建筑要求"舒适、坚固、美观"三原则,而建筑艺术是建筑与艺

术的完美结合,即满足物质需求和实用需要,又满足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建筑

艺术的审美特征几种表现为造型美;其二,造型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和

表现手法,如: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它们共同构成

了人建筑艺术的造型美;其三,建筑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

体现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形状和时代精神特征。其四,建筑艺术与科学艺术的联

系极为密切,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随着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改变而改变。

61.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它的成立标志

是现代设计的产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重视空间设

计,强调功能和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

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将产品设计同及其生

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包豪斯学

派的创始人是W・格罗皮多乌斯,代表作是包豪斯校舍。

62.园林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变地势,种植花草、

营造建筑、开辟路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场所。园林也是实用性与审美性,

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而犹豫园林功能主要是供人休憩,因此更侧重艺术性与

审美性。世界园林可分为三类,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

表的欧洲园林,和阿拉伯园林。中国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称为自然式,注

重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统一,追求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中国园林的自

然美、建筑美、文化美中,文化美是核心。欧洲园林注重几何图案的运用,追求

人工美,称为几何式。阿拉伯园林发源于古巴比伦和波斯,以花园十字道口处的

喷泉、水池为特色,注重水的利用。

63.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分为三点,其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实用

艺术首先具有实用性,设计人类生活各个方面,而审美性是从属于实用性的,以

实用性为主,实用性还表现在实用艺术与科学技术、物质材料的关系密切,影响、

制约着艺术的发展,实用性中还包含对适用性和经济性的考量制造实用艺术时,

要注意经济节约、舒适耐用,另外,实用艺术具有审美性,并且时刻发挥着审美

作用,在学校、家庭、社会都可以起到美育的作用,因此,实用艺术是实用性与

审美性的统一,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基础和保证,审美性又反过来促进实用性的发

挥,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二,表现性与形式美,实用艺术不重视对客观

现实的再现,注重表现抽象的情感和意味,而形式美是表现性派生出来的,实用

艺术是空间意识,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为造型美,因此具有形式美;其三,时代性

和民族性,各民族的建筑、园林、工艺美术都具有本民族特色,所以实用艺术民

族性显而易见,时代性表现在实用艺术总体现一定时期社会的情感和思想,且在

材料和技术上体现时代风格、特色。

64.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从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样式,是再现的空间艺术,静态的视觉艺术,包括雕

塑、绘画、摄影、书法。

07

绘画

绘画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

和设色、构图、造型等艺术手段,在二维平面上创造静态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样

式。绘画的取材范围广阔,在人物塑造上,可以表现细微的人物动作和心理变化。

65.雕塑

雕塑是运用物质材料创造出的具有实体性的艺术作品,是立体的空间

艺术和视觉艺术,因为制作方法有雕刻和塑造两种方式,因此被称为雕塑。

66.摄影

摄影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摄影家运用照像机作为基

本工具,根据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室工艺加工,形成的静态艺术

形象,用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形象,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摄影

从1836年达盖尔大名以来,就与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种实用艺术,摄

影被运用于生活的各方各面,而摄影作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其目的并不是为了

实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摄影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即纪

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主要的艺术语言为构图、用光、色调。

67.书法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主要通过汉子的用笔用墨、点划结构、行

次章法来构成造型美,表达艺术家的情操、品格、气质,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形式上,它是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是中华民族灵魂的体现。中国文

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造型性是书法的基本特征。书法历史悠久,

从殷代甲骨文形成开始,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

尚意,清朝的延续,到现代的普及与发展,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书法可以分为

5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68.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有:其一,造型性和直观性,因为造型艺术是具

有物质材料创造,可以直接用直觉去感受的艺术形象的艺术,所以其具有的基本

特点就是造型性,直观性是造型性派生出啊来的;其二,瞬间性和永固性,因为

造型艺术是静态的视觉艺术,而若想生动形象的表现艺术形象,就必须抓住动与

静的一瞬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并用物质材料与艺术语言、艺术手段将其固定

下来,并一直不变。因此,造型艺术具有瞬间性和永固性;其三,表现性与再现

性,造型艺术是再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