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圆的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数学-圆的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分析

一、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中,教师应帮助

学生经历如下的过程:首先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

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

这种思想应该贯穿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2016考试说明

1、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

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

础上进行研究的.圆的一般方程是学生在掌握了求曲线方程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在学习过圆

的标准方程之后进行研究的,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这里主要是用解析法研究它的方程及

与其它图形的位置和应用。但由于学生学习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习程度较浅,对坐标

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方面比较薄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

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考点自测回顾复习圆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例1,探讨圆的方程的求法;通过例2感受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

3.能力要求:运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的提升。

重点难点:圆的方程的求法,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

评测练习

课前预习自测

1.给出下列命题:

①方程(x+a)2+(y+b)2=t2。21?)表示圆心为(々2,半径为t的一个圆;

②方程x2+y2+ax+2ay+2a2+a-l=0表示圆心为(一不一a),半径为lV-3a2-4a+4的圆;

22

③方程Ax2+Bxy+Cy2+Dx+Ey+F=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A=CWO,B=0,D2+E2-4AE>0:

④若点M(x0,y°)在圆x2+y2+Dx+Ey+F=O外,则x*y*Dx0+Ey0+F>0.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已知点A(l,-1),B(—1,1),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A.x2+y2=2B.x2+y2=A/2

C.x2+y2=1D.x2+y2=4

3.已知圆x2+y?+Dx+Ey=0的圆心在直线x+y=l上,则D与E的关系是()

A.D+E=2B.D+E=1

C.D+E=TD.D+E=-2

4.圆(x+2)2+y2=5关于原点(0,0)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5.若原点在圆(x-m)2+(y+m)2=8的内部,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课后跟踪练习

1.若直线3x+y+a=O过圆X?+/+2x-4y=0的圆心,则。的值为()

(A)-1(B)1(C)3(D)-3

2.已知圆C经过A(5,1),B(1,3)两点,圆心在X轴上,则圆C的方程为.

3.过点A(4,1)的圆C与直线x—y—1=0相切于点B(2,1).则圆C的方程

为.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y=x2—6x+l与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C上,求圆C的方

程。

5.已知圆C的圆心是直线x-y+l=O与x轴的交点,且圆C与直线x+y+3=0相切.则圆C的方

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不同两点P,Q的坐标分别为(a,b),(3-b,3-a),则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

为,圆(x-2)2+(y-3)'I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观评记录

本次几位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现将几位老师的评课反馈,及意见和建议归结如下:

本节是一轮复习课,教师首先通过考点自测让学生回顾复习所学的知识点,达到学生对

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在接下来的三个环节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和例题的解答,引导

学生总结知识框架。

本节课有效地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

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教学过程流畅,在知识

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展开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

性思维的能力.过程以提问、总结、应用为主线,发展过程流畅,学生表现充分,对学生的

掌握有很大帮助。

总之,在整个课堂中,采用了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积

极参与,认真思考,真正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重点突出,练习题目设计合理、充分;

2、教授面向全体,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3、讲解清晰,对重点把握到位,层次分明:

4、恰当的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示问题,解决问题;

缺点与不足:

例题的板书展示较少。

改进建议:

在课堂中,虽然用幻灯片展示了例题的过程,但是最好在黑板上再进行板书展示,会让

学生更加清晰条理。

教材分析

本章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的基础上,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圆的方程,并通过圆的

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几何对象的方程,并通过方程研究几何对象,这是研究几何问题

的重要方法通过坐标系,把点与坐标、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实现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

的结合

一、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内容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圆的方程,并通过圆的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

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

2.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5.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

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

6.通过表示特殊长方体(所有棱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探索并得出空间两

点间的距离公式

二、内容安排

本章内容共分三节,约需9课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4.1圆的方程约2课时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约4课时

4.3空间直角坐标系约2课时

结约1课时

1.“直线与方程”一章研究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之

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应用本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学习圆的有关知识一一圆的标准方程、

圆的一般方程;继续运用“坐标法”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几何问题;学习空

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用坐标表示简单的空间的几何对象

2.“圆的方程”一节包括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两部分首先提出确定圆的几

何要素这个问题,指出圆心和半径是确定一个圆最基本的要素,然后引导学生用代数的语言

(方程)描述圆,进而得到圆心为C(a,6),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a)■(『6)2

=?对圆的标准方程进行变形,可以得出圆的一般方程,它们是表示圆的方程的两种形式

3.“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中,先从几何角度指出它们之间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

的位置关系,然后用方程去描述它们,通过方程研究直线、圆的位置关系最后安排了直

线与圆的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平面几何问题方面的应用

通过方程,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判断直线与圆、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曲线G与G有无公共点,等价于由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无实数解.方程组

有几组实数解,曲线G与C就有几个公共点;方程组没有实数解,G与C就没有公共点

(2)运用平面几何知识,把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结论转化为相应的代数问

在本节的最后,进一步指出用坐标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

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4.“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用坐标表示空间中简单的几何对

象,以及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5.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坐标法”,认识信息技术在探求轨迹方面的作用,本章安

排了“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和“探究与发现用《几何画板》探求点的轨迹

(圆)”“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介绍了坐标法、笛卡儿、坐标法与机器证

明之间的关系、机器证明的思想,以及在机器证明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吴

文俊先生目的是拓广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我国数学家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进一步

深入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与发现用《几何画板》探求点的轨迹(圆)”介绍了《几

何画板》在探求点的轨迹,帮助学生猜想、发现方面的作用

三、几个问题

1.始终贯穿“坐标法”的思想

解析几何的特点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判断圆与直线、

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学生并不陌生这里研究问题的方法与以前不同,这就是

坐标法.

在建立圆的标准方程时,首先帮助学生回顾确定圆的要素,然后利用坐标法来刻画圆,

建立了圆的标准方程;判断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回顾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判

断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利用坐标法研究它们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圆、

直线都可以用方程来刻画,那么就可以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来研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

系,这就是两曲线是否有公共点的问题,即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没有实数解的问题

本章在进行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时,常常采用这两种方法.

2.从一个或几个数学问题展开知识内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引入知识内容时,常设置一个或几个问题,创设一种情境,一方

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比如“4.1.2圆的一般方程”,提出了两个思考题

思考:方程/+/—2x+4y+l=0表示什么图形?方程—2x—4y+6=0表示

什么图形?

实际上,对方程1+7—28-4什6=0配方,得(x-l)2+(y-2)2=-1,这个方

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紧接着,教科书又提出一个让学生探究的问题

探究:形如V+/+加+。+/=0的方程在什么条件下表示圆?

教科书环环相扣,把学生引入一个又一个“愤”与“俳”的境地,使得学生通过问题

的解决学习新的知识

3.关注结论形成的过程,通过思考、探究,得出结论

本章在编写时注意呈现方式,不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证明而是把结论放在学生经

过一系列数学活动之后,通过思考、探究,得出结论比如,用“坐标法”解决问题的“三

部曲”就是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后得出在例题的呈现时,增加了分析的过程,重点分析

解题的思路在探求点的轨迹时,提倡先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究轨迹的形状,对问题有一个

直观的了解,然后再分析轨迹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

理清思路,制订合理的解题策略

4.充分利用教科书边空,提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强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利用教科书边空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

(1)当一个问题解决之后,询问“还有其他不同的解法吗?”或者是“有更好的解法

吗?”

(2)当同一个问题有两种解法时,要求比较它们的优劣如“请同学们比较这两种证

明方法,并指出各自的特点?”在比较中加深理解,促使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3)当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时,要求学生在教科书已经给出一种或两种解法的基础

上再给出一种

归纳、抽象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之后,要求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

例如,“4.L1圆的标准方程”,在学习了例2与例3之后,提出“比较例2和例3,

你能归纳出求任意三角形外接圆的标准方程的两种方法吗?”

通过问题的开放性,触类旁通地提出问题比如,研究圆G:y+/+2A-+8y-8=0

与圆G:/+/—4才一4厂-2=0的关系时,把它们的方程相减,得到x+2y—l=0在边空

处要求“画出圆G与G以及方程x+2y-l=0表示的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明为什

么吗?”更进一步,能否说,要研究圆G与圆C的关系只要研究直线x+2y—1=0与G(或

C)的关系就可以了呢?这一问题,不仅体现了“化归”的思想,而且是颇具思考价值的.

5.注意加强与实际问题、其他学科的联系

本章内容的选择尽可能加强与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比如,为说明研究直线

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必要性,设置了一个渔船能否避开台风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

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

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在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部分,设置了与圆拱桥有关的计算题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时,

要求写出食盐晶胞中钠原子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等等

6.介绍科技成果,渗透数学文化

本章通过设置“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栏目,介绍科学家、数学史、数学在现代

生活中的应用等,机器证明几何定理是坐标法的精彩应用,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在这方面

有着重要的贡献,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研究的历史

四、对教学的几个建议

1.认真把握教学要求

教学中,注意控制教学的难度,避免进行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的训练,避免

在解题技巧上做文章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部分涉及的许多结论都可以用

坐标法来加以证明,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要求已经有所改变因此,用坐标法证明平面

几何题要求不宜过高,适可而止再如,教科书不介绍圆的切线方程施x+必尸产,这并不

是说不涉及圆与直线相切这一位置关系与直线相切这一位置关系的判断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长;另一种是利用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组

实数解

2.关注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怕重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坐标法”

应贯穿平面解析几何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不断地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教学

中应自始至终强化这一思想方法,这是解析几何的特点教学中注意“数”与“形”的结

合,在通过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以后,还可以画出其图形,验证代数结果;同

时,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得到的数学结论,对结论进行代数证明,不应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

只强调其一方面

3.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注意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

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强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例

如,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简单应用,探究点的轨迹等内容,可以先

让学生画一画、想一想,然后进行代数论证“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设置目的之

一就是想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取启发、引导、讨论,先学后教.

4.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

平面解析几何是一门典型的数与形结合的学科,信息技术在加强几何直观,促使数与形

结合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所研究的曲线

在动态演示中,观察曲线的性质,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寻求形成这些性质的原因以及代数

表示通过对方程的研究,了解曲线与曲线的关系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验证得

到的结果,为抽象的认识增添了形象的支持在探究点的轨迹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探

究轨迹的形状等等

教学设计

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一年—月一日编号第

课题圆的方程编制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1.通过考点自测回顾复习圆的相关知识点

2.通过例1,探讨圆的方程的求法;通过例2感受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

3.能力要求:运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的提升。

重点难点圆的方程的求法,圆的几何性质的应用

学生笔记,教师点拨学案学习内容

【我的问题】【考点自测】1.给出下列命题:

222

请同学们课前5min做①方程(x+a)+(y+b)=t(tSR)表示圆心为(a,b),半径为t的

一个圆;

完。

②方程x2+y2+ax+2ay+2a2+a-l=O表示圆心为(—3,—a),

我用了______min

半径为,J—3a?—4a+4的圆;

请同学们记录自己的错2

③方程Ax2+Bxy+Cy2+Dx+Ey+F=O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

题并分析原因

A=CWO,B=0,D2+E2-4AF>0;

④若点M(x0,y())在圆x?+y?+Dx+Ey+F=O外,则+yj;+Dx0+Ey0+F

>0.

其中正确的是()A.①@B.②③C.②④D.③④

2.已知点A(LT),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A.x2+y2=2B.x2+y2=V2

C.x2+y2=1D.x2+y2=4

3.已知圆x2+y2+Dx+Ey=0的圆心在直线x+y=l上,则D与E的

关系是()A.D+E=2B.D+E=1

C.D+E=-1D.D+E=-2

4.圆(x+2)?+y2=5关于原点(0,0)对称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5.若原点在圆(x-m):+(y+m)2=8的内部,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1圆的方程的求法记录你的疑惑:

【典例1】

(1)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后的圆0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2y=0

相切,则圆0的方程是()

A.(x-5)2+y2=5或(x+5)2+y2=5B.(x+V5)2+y2=5

C.(x-5)2+y2=5D.(x+5)2+y2=5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l,2),B(2,2),C(3,1).

该题试用多种

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为________.

方法解决,自行

总结规律方法

【互动探究】若题(2)中的条件不变,求能覆盖此三角形且面积最小的圆

该三角形的外

的方程.

接圆不是覆盖

该三角形的面

积最小的圆

吗?为什么?

考点2圆的应用

【典例2】

1.(2013•重庆高考)

229)

已知圆C1:(x-2)-+(y-3)一=1,圆C2:(x-3)'+(y-4)-=9,M,N分别

是圆G,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

()

A.5V2—4B.V17—1C.6—272D.V17

2.(2014•北京模拟)

已知圆C:(x-3)2+(y-4)2=l,点A(0,-1),B(0,1).P是圆C上自我检测时间

min

的动点,当|PA「+|PB|2取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是_______.

跟踪练习

1.若直线3x+y+a=O过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