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上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对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 B.研究远古化石 C.查找历史资料 D.依靠民间传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形象展示和重要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B项正确;神话故事是发生在原始社会人类演变初期发生的传说,而民间故事则是古人口口来自相传的历史事件传说,具主观色彩,不是最科学的方式,排除AD项;历史资料是指前人遗留下来的所有东西,包括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不如远古化石更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B项。2.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北京人生活状况”结合所学可知,打制石器是原始人类从坚硬的石块上,用其他石块打下的石片或石核。北京猿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与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因此打制石器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反映的是半坡人的生活状况,排除A项;干栏式建筑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格,干栏式建筑可以反映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排除B项;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不能反应北京人是生活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3.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A.发明农耕、船只 B.礼贤下士,选贤与能C.大败蚩尤走向联合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联盟在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D项正确;发明农耕、船只不能全面反映炎帝、黄帝的地位,排除A项;选贤与能和“寻根问祖”无关,排除B项;打败蚩尤走向联合使炎黄部落壮大,但不能反映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C项。故选D项。4.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这种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有扈氏战败被灭。“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指的是()A.王位世袭,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禹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王朝C.夏朝建立军队,制定了刑法 D.与民争利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禹的儿子夏禹,在禹逝世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家天下变为公天下,A项正确;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夏朝,并未破坏禅让制,排除B项;夏朝建立军队,制定了刑法,这些都属于建立国家机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反应的是与老百姓的关系,不能反映“破坏禅让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5.明朝的许仲琳在其所著的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A.逐鹿之战 B.夏朝建立 C.商汤灭夏 D.武王伐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所以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都与武王伐纣有关,D项正确;涿鹿之战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排除A项;夏朝建立不是《封神演义》的背景,排除B项;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其他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事件。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重达832.8公斤,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选项中B项是司母戊鼎,B项正确;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但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而不是四羊方尊,排除A项;C项图片反映了三星堆文化代表,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D项图片是鼎类的一种,不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8.《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征战,诸侯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作为诸侯王的楚王竟然向周天子询问鼎的大小轻重,这说明周王室势力逐步衰微,当时处于诸侯争霸的局面,故选C;如果是尊王攘夷,那么楚庄王就不会问鼎的大小,挑战周王室的权威,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迁都问题,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并未提及楚国对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9.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指()A.制度变革 B.百家争鸣 C.战争频繁 D.王位世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代表学派有: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思想内容,与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战争,排除C项;王位世袭制是国家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道家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A项正确;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1.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些现象说明秦朝()A.社会治安混乱 B.刑法极为严酷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可知盗窃财物一钱以上就要断足,而且还在脸上刺字,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具有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的特点,说明秦朝刑法极为严酷,这也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秦朝的治安,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不是人们的法制观念,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国民素质,排除D项。故选B项。12.与宋代汪洙《神童诗》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有可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巨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黄巾起义 D.大泽乡起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末年,爆发了大泽乡起义,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体现了反抗意识,D项正确;巨鹿之战产生破釜沉舟成语,楚汉之争产生楚河汉界俗语,黄巾起义主张“黄天当立”,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3.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出现了“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局面,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八王之乱” D.“王与马,共天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A符合题意;B项指的是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B排除;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C排除;D项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D排除。故本题选A。14.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其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这最能说明当时()A.豪强地主横行 B.外戚势力膨胀 C.宦官把持朝政 D.官僚机构臃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其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可知,上述材料人物的身份是外戚,表明东汉时期外戚势力不断膨胀,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官僚机构、也没有提及豪强地主和宦官,排除ACD项。故选B项。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右面哪一幅图能直观的反映三国鼎立的形势()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位置在北方,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位置在西南。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因此能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的选项D,D项正确;其余三项位置不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6.《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桂陵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有孙刘联合利用火攻,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诸葛亮的天文知识丰富等。“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都出自赤壁之战,C项正确;城濮之战是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的一场关键之战,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曹操军与袁绍军展开的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排除B项;桂陵之战中孙膑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排除D项。故选C项。17.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论道:“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材料中的“它”是指A.“麻沸散” B.造纸术C.印刷术 D.道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可知与蔡伦改进造纸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造纸术的改进,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18.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五胡”,到了“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民族交融加深 B.中外交流频繁 C.民族政权并立 D.民族矛盾消除【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五胡”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可以看出,随着少数民族的内迁,民族交融进一步增强,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融,而不是对立,排除C项;民族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19.《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C.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D.江南地区全国文化中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另外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也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江南地区是全国文化中心,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选择D项;因此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选项ABC,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0.书法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形的图,无声的乐”。东晋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下列史实能够佐证东晋书法成就的是A.钟繇的《宣示表》 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北魏的《张猛龙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正确;钟繇是曹魏书法家,顾恺之画家,材料说的是东晋,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21.七年级某班历史小组,以“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摘自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1)在材料一“农作物种植”中,我国黄河流域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是什么?河姆渡人使用的最典型的农业生产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图一图二图三(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两种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提高?(3)材料二中图三是战国时期秦国主持建造的什么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材料三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的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摘自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4)针对材料三中的情况,西汉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来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答案】(1)农作物:粟。生产工具:骨耜。(2)生产工具:铁犁和牛耕。(3)水利工程:都江堰。(4)政策:休养生息。【解析】【小问1详解】农作物:根据所学可知,我国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农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粟。生产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人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小问2详解】生产工具:根据图示可知图一和图二是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小问3详解】水利工程:结合所学可知,图三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建造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小问4详解】政策: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的情景,结合所学可知,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农业生产。措施有鼓励农桑,轻徭薄赋等。态度: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重视农业生产。22.秦皇汉武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名称是什么?为了维护统一秦朝在经济和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汉武帝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用主父偃之计”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答案】(1)政治制度名称:中央集权制;

措施: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2)措施:“推恩令”;

作用: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小问1详解】政治制度名称:根据材料一中的“皇帝”“中央政府”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该制度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便利了文化交流。【小问2详解】措施和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封地和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商君和秦十年,宗宣贵族多怨望。——《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中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同?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变法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延之人,如浴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燕”。——《资治通鉴》(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正音”,“魏主”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答案】(1)学派、内容:法家;废井田、开阡陌。(2)事件、措施、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话。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解析】【小问1详解】学派、内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这强调变革,是法家主张;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卒定变法之令”可知,在变法措施中,废井田、开阡陌是最核心的措施,这建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小问2详解】事件、措施、作用: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改皇族姓为元,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这是说汉话。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24.阅读下列材料,某班准备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展区一:地理篇(1)请你将图中的A和F补充完整。(2)“丝绸之路”费用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展区二:人物篇(3)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展区三:文物篇(4)上图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有怎样的意义?【答案】(1)A:长安;F:大秦。(2)机构:西域都护;

意义: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3)人物:张骞。(4)意义: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小问1详解】补充:根据材料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A是长安,最远到达的是F大秦。小问2详解】机构和意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问3详解】人物: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因此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小问4详解】意义:根据图中的文物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