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5_第1页
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5_第2页
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5_第3页
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5_第4页
南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秋期期末质量评估检测试题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等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20分)1.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请根据提示语“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2.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A.原始农业的发展 B.人类进入铁器时代C.使用磨制工具 D.掌握制陶技术3.传说炎帝教民开垦种植,制作生产工具,还制作陶器。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的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由此可见()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传说的历史价值远高于考古发现C.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的途径 D.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4.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A.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B.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农民阶级的不断壮大5.近期四川三星堆考古挖掘又不断“上新”(看图片):金面具、金权杖、鸟形金铈片……文物数以千计。据专家测算,三星堆遗址年代距今4800~3100年(约公元前2800-公元前1100年),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从考古学上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B.三星堆遗址相当于夏商时期C.电视、网络直播三星堆考古现场,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D.三星堆出土大量金具,说明黄金在远古是不值钱的6.春秋时农业工具仍以木、石制品为主,耕作工具多为木制的耒耜;到战国时,不仅木、石工具渐渐消失,就是青铜工具也日益减少。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各国炼铜技术日渐走向衰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C.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7.观察下面表格,通过对比你发现哪项不是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时期战役双方兵力持续时间伤亡人数目的春秋城濮之战晋8-9万楚11万一天共约2万人成为霸主战国长平之战秦30-50万赵40-50万三年秦20万赵45万统一全国A.参战兵力多、战争规模大 B.持续时间长 C.战争伤亡大 D.争霸战争增多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治国理政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A.道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B.儒家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C.墨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D.法家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等9.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措施的是()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盐铁官营专卖⑤焚书坑儒⑥修建都江堰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②④⑤⑥10.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浓缩了许多历史故事或典故。与“揭竿而起”成语典故有关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生于()A.周厉王统治初期 B.秦孝公统治时期 C.秦始皇统治时期 D.秦二世统治时期11.谥号是老皇帝死后,继位者送给他的称号。据《谥法解》:“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赐民爵位,皆曰‘文’,如汉文帝者是。”下列说法符合汉文帝谥号的是()A.掌握军队 B.封赏功臣 C.减省租赋 D.大力削藩12.汉武帝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开展均输平准等经济措施的直接影响是()A.控制经济命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北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C.稳定社会,巩固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D.加强中央集权,禁锢思想13.下图节选自历史老师上课使用的幻灯片,据此判断该老师正在讲授()A.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依靠外成拿权治国 D.后党帝党争权夺利14.张骞的“凿空”之旅是汉帝国为了回应北方草原民族(匈奴)的挑战而有意识地进行的对外交往,但汉武帝始料未及的是,佛教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艺术形式从而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艺术生活。这段话表明张骞通西域()A.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 B.标志着西域归属中央C.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 D.开创了西汉盛世局面15.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著作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道德经》 D.《汉书》16.历史课上,在“说故事”比赛中,李明同学犯了一个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A.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此后又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B.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军,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C.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社会经济都得到发展D.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比较大17.据西晋史料记载,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这些历史现象说明()A.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B.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C.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D.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18.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下列正确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D.政权分立和民族的交融19.南北朝时期,南朝尚清淡,崇文采,雅有远韵,善为文章;北朝重武功,性雄豪,工骑射,果敢决断;而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士人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的途径,这反映了当时()A.南北文化冲突导致国家分裂 B.南方成为了全国文化中心C.民族交融促使多元文化交融 D.北方制度远远落后于南方20.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下面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夏朝制定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史称“夏历” B.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C.顾恺之创作出了佳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D.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二、非选择题(5题,共30分)21.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奠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原始先民进入定居时代,是走向文明社会的重要一步。材料二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标准考古发现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判断国家形成的标准:一是阶级的严重分化,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以保证公共工程、宗教祭祀等活动的举行。……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北有一个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权贵们的墓地里,出土了用于宗教祭祀的玉琛、玉璧等陪葬品,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1)材料一中,哪些原始先民过上了定居生活?并根据材料简述理由。(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明标准”简述良渚古城能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理由。22.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春秋争霸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三江水初荡涌,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石犀》(1)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其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位于图1的______处(填序号)。在各国的变法中,影响最大,成效最大的变法位于图2中的______处(填序号)。从图1到图2反映出的变化有哪些?(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涉及到哪些措施?(3)材料三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从“商君”“李太守”身上你学到了怎样的精神?(4)结合时代特点,为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期史实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朝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前期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1)依据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巩固统一的两项经济措施。(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100—150字)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城以南,多雨多署,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tián)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材料二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材料三西汉大力构筑河西长城,在丝路经过的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商队从长安或洛阳出发,沿着河西走廊,过敦煌,出阳关、玉门关,再沿着塔里木盆地的两个边缘向西延伸。只要丝路是活跃的,沿线的国家和城镇也会随之活跃,丝绸之路随着不同时代的政治、宗教等的变迁而有所变化。(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提取哪些信息?(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昭君出塞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古美谈?(3)概括材料三中丝绸之路的路线。材料三反映了丝绸之路的什么作用?2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纷纷向中原迁徙,……各有各的语言,发展速度也不一致,即使一族内部,如鲜卑,也分成好多部,互相争斗。这就使十六国和北魏初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期。……内徙诸族不得不适应被他们征服后的汉族的较高文明,甚至不得不采用汉族的语言,民族融合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展开了。——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北朝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