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3DNA的复制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3DNA的复制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3DNA的复制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3DNA的复制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3DNA的复制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3[基础达标]题组一DNA复制的过程、特点1.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酸和碱基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五碳糖的种类C.参加DNA复制的酶仅有DNA聚合酶D.DNA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答案】D【解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DNA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B错误;参加DNA复制的酶有DNA聚合酶和解旋酶,C错误;DNA复制后,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DNA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正确。2.下图为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过程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可知,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DNA聚合酶催化氢键的形成,且须要消耗ATPC.子链合成的方向是确定的,即只能从5′-端→3′-端D.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时,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正确;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用于合成子链,氢键的形成不须要任何酶,B错误;子链合成的方向是确定的,即只能从5′-端向3′-端延长,C正确;由题图中的箭头可知,两条链上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D正确。3.(2024·广东深圳期中)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合成的,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合成的(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再相互连接),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依据下图,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NA复制时须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B.DNA复制时,子链延长的方向为3′→5′C.DNA分子的复制遵循了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据图分析,DNA分子复制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缘由可能是双向复制【答案】B【解析】DNA分子复制时须要解旋酶(打开双螺旋结构)和DNA聚合酶(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子链上)的催化,A正确;DNA分子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但都为5′→3′,B错误;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遵循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C正确;据图可知,DNA分子复制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缘由可能是双向复制,D正确。4.在DNA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精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步骤是()A.破坏氢键并使DNA双链分开 B.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C.配对的游离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答案】B【解析】在DNA分子结构中,碱基配对必需遵循确定的规律,即A确定与T配对,G确定与C配对,碱基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遵循该原则使其复制精确无误进行,B正确。题组二DN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5.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3H标记,将该DNA在不含标记元素的环境中连续复制两次,则所形成的4个子代DNA分子为()【答案】C【解析】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一个双链均被3H标记的DNA分子复制两次后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两分子DNA含有3H标记。6.(2024·广东深圳期末)将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只含14N的环境中连续复制3次,则子代DNA中含14N的DNA分子与含有15N的DNA分子之比为()A.1∶1 B.3∶1C.4∶1 D.7∶1【答案】C【解析】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只含14N的环境中培育,让其复制3次,则产生的DNA分子共有23=8个,依据半保留复制可知,经复制后(不管多少次),有2个DNA分子含15N(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15N),8个DNA分子都含有14N,因此子代DNA中含14N的DNA分子与含有15N的DNA分子之比为8∶2=4∶1,C正确。7.(2024·广东肇庆期末)如图,某个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鸟嘌呤占20%,其中α链中腺嘌呤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的β链中含有400个腺嘌呤B.在α链和β链之间可形成2400个氢键C.α链和β链中(A+T)/(G+C)的比值相等D.若该DNA分子复制3次,须要消耗4.8×103个胸腺嘧啶【答案】D【解析】某个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鸟嘌呤占20%,因此腺嘌呤占30%,其中α链中腺嘌呤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10%,即α链中腺嘌呤占α链碱基的比例为20%,β链中腺嘌呤占β链碱基的比例为40%,因此该DNA分子的β链中含有400个腺嘌呤,A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DNA分子中共含有600个AT碱基对(形成两个氢键),400个GC碱基对(形成三个氢键),因此在α链和β链之间可形成的氢键数为:600×2+400×3=2400(个),B正确;DNA的两条链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α链和β链中(A+T)/(G+C)的比值相等,C正确;若该DNA分子复制3次,须要消耗胸腺嘧啶的个数为1000×2×30%×(23-1)=4.2×103(个),D错误。8.先用同位素14C标记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含有12C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相宜的条件下经过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有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 B.(2n-2)∶nC.(2n-2)∶2 D.(2n-1)∶1【答案】D【解析】依据题意分析可知,n次复制后共得到DNA分子2n个,共有脱氧核苷酸链条数为2n×2;因为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子代DNA中有两条链是模板链,含14C;新合成的子链都含12C,一共有2n×2-2(条),所以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2n×2-2)∶2=(2n-1)∶1,D正确。[实力提升]9.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①和酶②的作用部位相同B.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b链D.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答案】A【解析】酶①是解旋酶,酶②是DNA聚合酶,前者作用于氢键,后者作用于磷酸二酯键,A错误;细胞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会发生DNA复制,B正确;该过程须要a、b链分别作模板,c、d链分别是以a、b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C正确;DNA分子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正确。10.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的电镜照片,其中泡状结构为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复制泡中含有2条DNA母链和2条子链B.每个复制泡中一条子链是完全连续的,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的C.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多种酶参加了该过程D.该图说明白真核细胞通过多起点复制的方式提高复制速率【答案】B【解析】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复制泡中含有2条DNA母链和2条子链,A正确;DNA聚合酶只能催化子链沿5′到3′-端延长,每个复制泡向两侧双向复制,同一方向中一条子链是连续的,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的,B错误;DNA复制时,解旋酶解开双螺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延长,DNA连接酶连接不连续合成的子链,C正确;多起点双向复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D正确。11.(2024·广东深圳期末)多聚核苷酸链一端的核苷酸具有自由的5′-磷酸基团,而另一端的核苷酸具有自由的3′-羟基基团。其中,连接着磷酸基团的一端称为5′-端,连接着羟基的一端称为3′-端,一条链上的两个相邻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进行连接,模式图见下图1。DNA复制时,子链的延长方向为5′→3′,也依据5′-端到3′-端的方向书写核苷酸序列。下图2表示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1的互补链碱基序列为GACTB.DNA分子进行复制时,两条子链延长的方向正好相同C.DNA复制时,若加入dNTP,还须要的条件为模板、能量和酶D.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可为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供应能量【答案】A【解析】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依据5′到3′的方向书写核苷酸序列,则互补链碱基序列为GACT,A正确;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DNA复制只能从母链的3′-端起先,因此DNA分子进行复制时,两条子链延长的方向正好相反,B错误;DNA复制时,若加入dNTP,还须要的条件为模板、能量、酶和引物、缓冲液等,C错误;酶是催化剂,不能为反应供应能量,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12.DNA复制始于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复制起点),即启动蛋白的靶标位点。启动蛋白识别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一旦复制起点被识别,启动蛋白就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形成复制叉。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通常为一个,在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启动蛋白识别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有利于将DNA双螺旋解开B.在复制叉的部位结合有解旋酶、RNA聚合酶C.DNA复制过程中,细胞内会发生ATP→ADP的转化D.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上可能有多个富含A—T碱基对的区域【答案】B【解析】已知启动蛋白识别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后,其会募集其他蛋白质一起形成前复制复合物,从而解开双链DNA,故启动蛋白识别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有利于将DNA双螺旋解开,A正确;DNA聚合酶参加DNA复制过程,故在复制叉的部位结合有解旋酶、DNA聚合酶,B错误;DNA复制过程消耗能量,ATP水解转化成ADP会释放能量,C正确;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上可形成多个复制叉,故可能有多个富含A—T碱基对的区域,D正确。13.图1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Ⅰ和Ⅱ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须要的酶,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Ⅰ是________酶,Ⅱ是________酶。(2)图2中,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而成,该DNA片段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图2中④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A和T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4)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____________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6)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则子代DNA分子某一条单链中A+T占________%。(7)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育,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占________。【答案】(1)半保留复制解旋DNA聚合(2)②③2(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4)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5)脱氧核苷酸(6)60(7)1/8【解析】(1)从图1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Ⅰ是解旋酶,Ⅱ是DNA聚合酶。(2)图2中,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②脱氧核糖与③磷酸交替连接而成,该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图2中④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A和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4)DNA复制发生的时间为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5)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6)若亲代DNA分子中A+T占60%,子代DNA分子某一条单链中A+T也占60%。(7)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环境中培育,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占1/8。14.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项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2)该过程首先须要在________酶作用下把两条链解开;须要________干脆供能。(3)已知一个亲代DNA分子有p个碱基,其中腺嘌呤q个,连续进行此项生理过程n次,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过程得到的子代DNA与亲代相同,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NA复制细胞核(2)解旋ATP(3)(p/2-q)(2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