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1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2页
备考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命题点1传统政治秩序的破坏1.[2024江苏]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D)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限制中小诸侯国,确立其霸主地位,材料即是对此现象的反映,表明当时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D项正确;依据“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可知,材料只能说明晋国与北方诸戎交好,无法说明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权力下移的相关信息,解除B项;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春秋时期”,吴起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解除C项。命题变式2.[2024辽宁省试验中学等三校模拟]《左传·成公十一年》记载,晋国的郤至与周天子争田,周天子命属下讼诸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卫侯与元咺讼”于晋。卫国大夫元咺告卫侯杀人而发生诉讼,周襄王派王子虎审理此案,最终卫侯败诉。这样的案例在《左传》中有许多。这说明(B)A.土地国有制已瓦解B.统治秩序受到冲击C.以法治国成为主流D.社会冲突更加尖锐解析据材料“晋国的郤至与周天子争田”可知,周天子的权威下降,据材料“卫国大夫元咺告卫侯杀人而发生诉讼……卫侯败诉”可知,卿大夫挑战诸侯的权威,综上可知,春秋时期原有的统治秩序受到冲击,故选B项;土地国有制瓦解于战国时期,材料时间为春秋时期,解除A项;材料不涉及治国理论问题,解除C项;社会冲突涉及多方面,仅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D项结论。命题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3.[2024广东]考古材料是探讨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B)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运用铁器C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古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运用铁制兵器解析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运用铁器,B项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的商朝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方式传入当地的,内蒙古地区不愿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解除A项;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这不能说明大冶古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解除C项;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运用铁制兵器,解除D项。命题变式4.[2024大连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境内都有其他国家的货币。燕地出土有赵、韩、魏的布币和齐的刀币;赵地出土有韩、魏的布币和齐、燕的刀币;巴蜀地区还出土过燕国的刀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B)A.长途贩运的兴盛B.商品经济的发展C.货币统一的缺失D.货币流通的广泛解析货币是用于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国境内都有其他国家的货币,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各国之间有确定的经济往来,B项正确;长途贩运的兴盛在明清时期,解除A项;材料强调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与货币统一的缺失无关,货币流通的广泛也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C、D两项。命题点3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5.[2024江苏]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运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D)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解析由对商贾和经营客店者“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可知,这体现了抑商政策;由这两条魏律的颁布时间迟于商鞅变法(起先于公元前356年)可知,其受到抑商政策的影响。由此可知,D项正确。命题变式6.[2024武汉武昌区质检]春秋各国,宗室贵族相互倾轧,胜者对待失败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分其室”;商鞅实行变法,“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将大家族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由官府析分登记。这一变更说明(D)A.分封制度不断强化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C.伦理道德日益败坏D.社会转型趋势明显解析解答本题须要重点分析变更后的内容,详细分析如下: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渐渐瓦解,解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仍有确定的影响力,解除B项;材料与伦理道德无关,解除C项。命题点4诸子思想7.[2024新课标卷]荀子是战国时期闻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见的是(A)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闻名的儒家学者,他认为人性恶,主见隆礼重法;韩非、李斯作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均主见严刑峻法。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见的是重刑罚,故A项正确。“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均不符合材料中重刑罚的治国方略,B、C、D三项均解除。命题变式8.[2024山东]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