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全卷两大题,共34小题,试卷共6页,另有答题卡。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所示化石可以用来研究北京人的A.社会组织 B.生活环境 C.生产水平 D.体质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北京人头盖骨”可知可以用来研究北京人的体质特征,D项正确;根据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无法看出当时的社会组织、生活环境和生产水平,排除ABC项。故选D项。2.《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距今7000年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D项正确;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都是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遗址代表,与农耕文明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3.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如图是菏泽市相关的考古发现与蚩尤传说相吻合。由此可见()A.传说与神话都反映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如图是菏泽市相关的考古发现与蚩尤传说相吻合。”分析可知,菏泽市蚩尤墓的发现印证了“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他的躯体被葬于菏泽市巨野县境内”,说明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C项正确;传说与神话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排除A项;“唯一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传说的历史价值不一定超过考古发现,排除D项。故选C项。4.某同学想查阅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相关知识,其搜索的关键词应是()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 C.尧和舜 D.舜和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项正确;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在涿鹿之战中被黄帝和炎帝打败,排除B项;尧和舜是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领袖排除C项;大禹治水有功,是夏朝开国君主,排除D项。故选A项。5.下图中的三字经反映了()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A.夏商的更替 B.秦汉的兴亡C.两晋的交替 D.三国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夏传子”、“汤伐夏,国号商”等信息可知这段三字经反映是夏商的更替,故选A;这段三字经中没有涉及秦汉、两晋和三国,排除BCD。6.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惊天下”的甲骨文()A.完整记录了夏朝历史 B.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至今仍然无法被破译 D.是中国已知最早文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项正确;甲骨文记录商朝历史,排除A项;甲骨文产生于商朝,清朝人王懿荣发现,排除B项;甲骨文已经破译部分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7.商周时期,工匠己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这表明当时青铜器()A.生产规模宏大 B.制作工艺高超 C.种类数量丰富 D.分布地域广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筑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当时青铜器生产规模宏大、种类数量丰富、分布地域广泛,排除ACD项。故选B项。8.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地区。这表述的是分封制实施的()A.背景 B.特点 C.经过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使西周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实施的影响,D项正确;分封制的背景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分封制的特点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册封是逐层进行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分封制实施的经过,是分封的过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道家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A项正确;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是“仁”,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0.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由此可见,孔子主张()A.法治 B.德治 C.专制 D.兼爱【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可知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与德治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B项。11.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早期国家的建立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C.社会动荡不安 D.周王室地位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据图片信息可知,周天子势力衰微,而诸侯强大,D项正确;夏商周时期属于早期国家建立时期,尤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势力衰微”,而不是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势力衰微”,而不是强调“社会动荡”,排除C项。故选D项。12.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变法()A.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C.符合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商君虽死,秦法不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商鞅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但是由于变法顺应了封建发展的历史趋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商鞅死后,变法措施继续实行,D项正确;ABC都不是题干“商君虽死,秦法不败”的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1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C项正确;世袭制是从夏朝开始的王朝传袭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创立的,排除B项;刺史制是汉武帝创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14.“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巨鹿之战 C.楚汉帝位之争 D.张角黄巾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伐无道,诛暴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A项正确;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著名战役,排除B项;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排除C项;184年,张角组织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沉重打击力东汉的统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15.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法中,如果是公元前,百倍数字加一所得数字是公元前多少世纪;在前期、中期、末期的计算中,倒着划分前、中、后期;故前202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6.史书记载:西汉初年,到处是饥荒。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分封制的进一步废除 B.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C.北方边境地区的巩固 D.察举制选拔大批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到处是饥荒。到文帝、景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面对西汉初年的经济凋敝,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为后来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汉初实行郡国并行,没有进一步废除分封制,排除A项;汉初面临北方匈奴的威胁,边境地区并没有得到巩固,排除C项;汉代的察举制是到汉武帝时期才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17.西汉时期,一名普通的郎官忍受大漠的孤寂、落日的苍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这位郎官是()A.张骞 B.甘英 C.班超 D.卫青【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西域还是人迹罕至之地,汉武帝为夹击匈奴派张骞前往西域,历经13年完成“凿空”的壮举,A项正确;甘英是东汉人和帝时为西域都护班超属吏,排除B项;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排除C项;卫青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武将主要贡献击败匈奴,排除D项。故选A项。18.下图的信息可以直接反映西汉时期的()A.对外交往情况 B.国家统治范围 C.北击匈奴路线 D.边疆治理情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经伊朗高原(安息所在地),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大秦的陆路交通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因而被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交流,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A项正确;大秦等地不是当时国家的统治范围,排除B项;图片与北击匈奴路线不符,排除C项;丝绸之路主要与中外交往有关,不能直接反映边疆治理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9.下图是“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反映的是东汉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于()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秦灭六国 D.西晋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反映的是东汉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B项正确;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初年,排除A项;秦灭六国发生在公元前221年,与“东汉初期”不符,排除C项;280年,西晋统一,与“东汉初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东汉的衰亡,故选B;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民族政权并立是在宋辽时期,排除C;藩镇割据是在唐朝末年,排除D。21.“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当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疠疫的时代”,这说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体现了专制统治的强化C.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 D.见证了中外交往的成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给予贫苦人民以一个‘死后天国’之期待”,“当方士走向民间的时代,正是东汉末季大饥馑、大疠疫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人民生活是比较悲苦的,而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给广大苦难人民带来了希望,迎合了苦难人民的心理,受到广泛的欢迎,C项正确;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专制统治的强化、中外交往的成果,题干内容中都没有涉及,排除BD项。故选C项。22.“五禽神戏,教化安康”出自一则祭文,这说明A.实施外科手术,可以治愈疾病 B.重视体育锻炼,有利身心健康C.从事生产劳动,可以强身健体 D.辩证分析病情,有利对症治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华佗有神医之称。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五禽神戏,教化安康”反映出重视体育锻炼,有利身心健康,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外科手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劳动,也没有分析病情,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23.它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它”是()A.《诗经》 B.《论语》 C.《楚辞》 D.《史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D项正确;《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排除A项;《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排除B项;《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排除C项。故选D项。2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与史论。下列关于赤壁之战的叙述,属于史论的是()A.公元208年,曹操率军挥师南下 B.曹军与孙刘联军双方在赤壁对峙C.孙刘联军采取“草船借箭”策略 D.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是赤壁之战的影响,是对赤壁之战的评论,属于史论,D项正确;而ABC项都是对赤壁之战这一事件的叙述,属于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25.下列能够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图片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魏国主要占据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定都洛阳,因而在三角形方位图中应该处于上方;221年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占据四川等西南地区,因而在三角形方位图中应该处于左下方;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康,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吴国占据东南,定都建业,因而在三角形方位图中应该处于右下方。A项正确;而BCD项位置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6.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下图中与十六国并立的政权①是()A.东晋 B.齐 C.梁 D.北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统一,但是西晋短命而亡,此后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而晋朝皇族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A项正确;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为南朝,排除BC项;北魏是北朝第一个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27.317一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317一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由火耕水耨这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的是生产技术的进步,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环保意识增强、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优越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28.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王羲之在继承前期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A.重视修养,追求理想 B.重视整体,强调集体C.继承创新,推动发展 D.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羲之在继承前期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分析可知,材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推动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修养,追求理想,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强调集体,排除B项;材料的侧重点不是说明我国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29.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A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农历节气指导农耕C.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种植技术推陈出新【答案】B【解析】【详解】“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的意思是:在清明这个节气前后下雨,麦子豌豆会大丰收。由此可知,“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农历节气指导农耕,故B符合题意;饮食文化丰富生活、祭祀礼仪追思先祖、种植技术推陈出新在题干谚语中不能体现,排除ACD。故选B。30.“机械制造自发明,千秋七位圆周率。”该诗句称赞的科学家是()A.张仲景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机械制造自发明,千秋七位圆周率。”结合所学知识,诗句称赞的是祖冲之。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祖冲之还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D项正确;张仲景是医学家,与圆周率无关,排除A项;顾恺之是东汉著名画家,与圆周率无关,排除B项;贾思勰是农学家,与圆周率无关,排除C项。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31题6分,32题12分,33题12分,34题1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什么局面?(2)费正清认为“该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阶段”。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百家争鸣。(2)同意。理由:春秋战国时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统治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北方成就更为显著,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哦变法确立了下来,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着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是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为了富国强兵,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主张‘用爱管理天下’‘用法管理全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局面。【小问2详解】根据题干“费正清认为‘该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创造力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统治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北方成就更为显著,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哦变法确立了下来,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着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是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综上所述,我同意费正清的观点,他的说法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材料三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而罢黜百家,他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名称。(2)材料二中“主父偃之计”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此计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思想领域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4)请你为以上三则材料设计一个学习主题。【答案】(1)半两钱(圆形方孔半两钱)(2)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3)变化:从汉初推崇黄老思想到时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影响: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货币,在全国通用圆形方孔半两钱,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根据材料“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可知,此计的特点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秦亡的历史教训,时时影响着汉初统治者的决策,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再次得宠。经过70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思想已不能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起而代之。”可知,从汉初推崇黄老思想到时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专制统治,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样汉武帝在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小问4详解】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材料二、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因此,秦汉时期的时代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同北魏壁画墓《夫妇并坐图》435年男女皆着窄袖交领袍衫,典型少数民族服饰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图中北魏迁都后男女皆着汉人服饰材料二(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可达10斛,大大超出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酿酒业、制瓷业以及其他供城市消费的手工业,从业人数增加很快。都城不仅五方杂处,市场繁荣,沽贩云集,而且在城南的特定区域,安置了南、北、东、西各族降民以及西域和域外商人。——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材料三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1)史料按照史料价值可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材料一属于哪种史料类型?简述北魏服饰的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材料一、二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民族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影响。【答案】(1)一手史料;鲜卑族人流行穿汉服。(2)表现: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都城商业繁荣,外来人员较多;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3)表现:生活习俗的变化、制度礼法的变化、科技文化的变化;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指文献资料(指原创的)和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材料一中《夫妇并坐图》、《帝后礼佛图》都是文物古迹,属于一手史料。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服饰发生了的变化是鲜卑族人流行穿汉服。【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北魏后期)稻谷亩产量可达10斛,大大超出汉代平均亩产3斛的水平……”,可知,粮食产量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