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周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周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周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周口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检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闭卷考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从下面隋朝的兴亡年代尺可以直观地看出到唐朝建立时,隋朝存在了_____年左右。()A.37 B.24 C.16 D.13【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618年隋朝灭亡。所以隋朝存在了37年,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选项时间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如下图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观察该图,如果隋炀帝从隋朝都城长安出发游江都,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B.广通渠邗沟通济渠C.广通渠通济渠邗沟 D.永济渠通济渠江南【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按由北到南的顺序),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根据图示可知,从长安到江都要经过广通渠、通济渠、邗沟,C项正确;从长安到江都不需要经过永济渠,排除AD项;B项顺序错误,排除B项。故选C项。3.阅读下表,导致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的制度是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统计表朝代隋唐北宋比例17.2%24.5%46.1%A.分封制B.科举制C.世袭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期,为了改变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的弊端,他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设置了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能做官,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分析表格的数据变化,抓住关键词“平民子弟”,由此分析从隋朝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中比例逐渐上升,可知是科举制度。4.下图是绘制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雨中耕作图》。该图主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在于反映A.个体农业的形成 B.耕作技术的进步 C.农民生活的艰难 D.自然经济的局限【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农业生产铁犁牛耕出现,说明此时耕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B项正确;ACD项图片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5.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延续了115年的繁荣。这段时期唐朝兴盛的原因是()A.发展生产,重用贤能,改革创新 B.以史为鉴,任用亲信,打击异己C.反击突厥,注重文教,横征暴敛 D.开拓边疆,编修经籍,滥用民力【答案】A【解析】【详解】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延续了115年的繁荣。这段时期唐朝兴盛的原因是发展生产,重用贤能,改革创新。A项正确;以史为鉴的是唐太宗,任用亲信,打击异己的武则天,排除B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不是唐朝兴盛的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6.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描绘唐都长安城的布局为“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的城市功能是A.政府机构B.娱乐区C.居民住宅区D.商业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长安城,不仅是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布局规整、严谨,城内的东市、西市是商业区,坊是百姓的居住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7.对下列图片主题概括最确切的是()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和睦的民族关系 C.高超的手工技艺 D.繁荣的文学艺术【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图片“骑马女子雕塑”“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弈棋和射箭等体育活动,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民族关系和手工技巧,排除BC项;图片表现了唐朝的一些妇女喜好骑马、弈棋和射箭等体育活动,未考查文学艺术,排除D项。故选A项。8.有的唐诗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有的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有的抒发离愁别恨,有的描绘田园山水、边疆风光,有的倾诉个人抱负遭遇,有的一展宏图大志……这表明唐诗()A.数量众多 B.内容丰富 C.名人辈出 D.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诗涉及“祖国大好河山、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描绘田园山水、边疆风光等”,由此可知,唐诗涉及面广,内容丰富,B项正确;材料强调唐诗内容的多样化,并未涉及具体的数量,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诗的内容丰富,而涉及作者,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唐诗的多角度内容,并未提及对当时或者后世的具体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列图片是唐代墓葬或遗址中出土的货币。它们共同反映出唐代()A.货币样式多样 B.中外贸易繁荣 C.币制管理混乱 D.外商财力雄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日本的和同开珎”、“东罗马的金币”、“波斯的银币”可得出唐代与日本、东罗马、波斯等地都有交往,他们的货币流通到了中国。说明了唐代的中外贸易繁荣,B项正确;图片中的货币都是外国的货币,不能反映出唐代货币样式多样和币制管理混乱,排除AC项;题干只涉及外国货币的样式,没有提及数量,无法说明外商财力雄厚,排除D项。故选B项。10.方框内是某电视台播放的一部纪录片的部分目录,请你据此判断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第一集乱世孤旅第二集绝域求生……第八集西天取经第九集享誉佛国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下西洋【答案】C【解析】【详解】唐太宗时期,僧人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经义,一路艰辛,到达天竺后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C项正确;ABD项与“西天取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1.唐朝时期,一名李姓商人为躲避战祸辗转流亡,其流亡大致路线是“河北→洛阳→潼关→长安→四川”。这名商人流亡的历史背景是()A.八王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胡内迁 D.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朝”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排除A项;黄巢起义是唐末的农民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五胡内迁发生在魏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2.从如下图中我们能得到的直接信息是()A.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南方地区出现十个政权 D.宋灭后周和北汉实现全国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称为五代,南方出现了九个小的割据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A符合题意,A项正确;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无法直接从题干得出,排除B项;南方出现了九个小的割据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排除C项;宋灭后周和北汉没有实现全国统一,只是统一了南方和中原,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体现北宋的政治特点是()A.“无为而治” B.外重内轻 C.君弱臣强 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来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的是北宋的重文轻武的特点,D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外重内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君弱臣强,排除C项。故选D项。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反映了A.北宋的繁华 B.汴京的风貌 C.南宋的偏安 D.宋金的对峙【答案】C【解析】【详解】《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由此表达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C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项。15.如下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定窑孩儿枕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宋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中外交流,C排除;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交融加深,D排除。故选择A。16.观察“契丹货币”与“西夏货币”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契丹、西夏都与北宋订立了和约B.契丹、西夏是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C.契丹、西夏都受到少数民族影响D.契丹、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都是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圆形方孔铜钱铸造的,这说明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与图片内容不相关,A排除;契丹、西夏是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不符合史实,B排除;契丹、西夏都受到汉民族影响,C排除。故选D。17.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关于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B.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C.体现了勇于斗争的气节 D.促进了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都体现了英勇斗争的英雄气节,C项正确;岳飞抗金并没有结束分裂,也没有取得胜利,排除AB项;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是民族对抗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8.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管理广袤疆土,元朝实行()A.三省六部制 B.节度使制度 C.行省制度 D.八旗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管理广袤疆土,元世祖(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C项正确;隋唐时期采用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节度使制度最早起源于唐初时期,元朝未采用,排除B项;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19.“海峡两岸是一家”的有力证据是元朝时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A.市舶司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都护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C项正确;市舶司是宋朝管辖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A项;B项是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都护府是唐朝设立管辖新疆地等边疆区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2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两宋时期,是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各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民族关系不断发展,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并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大一统使元朝时民族融合得到大发展。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元朝时期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D项正确;A项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B项是三国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排除B项;C项是隋唐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换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制,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怎样的社会状况?(2)据材料二,说出唐朝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对唐朝发展有何影响?(3)据材料三,说出日本向中国派遣外交使团的目的。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对日本的影响。【答案】(1)人口激增、垦田面积扩大,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意思相近即可)(2)制度: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文化:唐诗繁荣。影响: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3)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社会状况:根据图示可知,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都增加了,所以体现的社会状况是人口激增、垦田面积扩大,社会经济繁荣的景象。【小问2详解】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发展和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的唐诗繁荣。影响:根据材料“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可知,这些进展推动了唐朝的全面发展,使唐朝出现兴盛局面。【小问3详解】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先进制度文化。影响:根据所学知识,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洛阳含嘉仓遗址,是隋朝时期的重要粮仓图二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节图三它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的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图四西安出土的唐三彩骆驼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两个胡人(1)根据题目中的介绍,把上述图片进行分类,写序号即可。(2)以上史料可以印证唐朝社会的发展情况,请按照示例进行仿写。示例:图一既能反映唐朝粮窖结构,又能反映当时农业的发展。仿写:(3)根据对以上史料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历史特征。【答案】(1)图一、图二、图四:实物史料;图三:文献史料。(2)图二既能反映唐朝绘画成就,又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图三既能反映唐朝对外交往,又能反映唐朝的文化成就。图四既能反映唐朝对外交往,又能反映唐朝的手工业成就。(任答一点即可)(3)繁荣与开放。【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一“洛阳含嘉仓遗址,是隋朝时期”,图二“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图四“西安出土的唐三彩骆驼乐舞佣”,结合所学知识: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可知图一、图二、图四属于实物史料;根据图三“大唐西域记”“它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的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结合所学知识:文献史料是记载在某载体上用来研究或讨论历史的根据,可知,图三是属于文献史料。【小问2详解】根据示例“图一既能反映唐朝粮窖结构,又能反映当时农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仿写的句式要求是“......既能反映......又能反映......”,句子内容主要写这一史料的多重价值。根据图二《步辇图》的绘画布局,及绘画内容“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使节”,可以写出:图二既能反映唐朝绘画成就,又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根据图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中亚和南亚的”及“重要著作”,可以写出:图三既能反映唐朝对外交往,又能反映唐朝的文化成就;根据图四“西安出土的唐三彩骆驼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两个胡人”,可以写出:图四既能反映唐朝对外交往,又能反映唐朝的手工业成就。【小问3详解】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唐朝在艺术、文化、对外交往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文学、艺术领域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社会风气开放,对外交往开放频繁,出现了盛世的局面。因此,可以概括出唐朝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宋与辽、西夏、金战和简况表政权战和北宋与辽960-1005年,40余年100多年北宋与西夏1038-1044年,不到10年100多年北宋与金1125-1127年,2年左右0年南宋与金1127-1141年,大致14年近100年合计大致70年大致300多年材料二1005年,过与议和,签订澶洲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合约,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1)据材料一,写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3)请再举出古代民族间交往与交融的史实两例。【答案】(1)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意思相近即可)(2)形成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任答两点即可)(3)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唐朝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符合题意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一“两宋与辽、西夏、金战和简况表”可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特点是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小问2详解】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合约,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可知,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影响是形成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小问3详解】举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民族间交往与交融的史实有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唐太宗、武则天时,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元朝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等。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的开封城内人口稠密,人口多达百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出现了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相应机构加以管理。——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材料三(1)据材料一,归纳开封商业繁荣的表现。(2)请分别说出材料二中“相应机构”及“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名称。(3)概括材料三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答案】(1)表现:人口稠密;买卖区与居住区已经没有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等。(任答两点即可)(2)市舶司;广州、泉州(3)商业的发展或商业贸易的繁荣。【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根据材料一“北宋的开封城内人口稠密,人口多达百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可以归纳出,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