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咸阳市泾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次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试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所有题目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烘托(hōng)贮藏(chŭ)静谧(mì)小心翼翼(yì)B.流转(zhuàn)悔恨(huĭ)笃定(dŭ)疲惫不堪(kān)C.中伤(zhōng)莅临(1ì)沐浴(mù)漠不关心(mó)D.坍塌(tān)愚蠢(chŭn)徘徊(huái)刨根问底(p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一组是()A.建壮抖擞质朴呼朋引伴B.诀别极端叮嘱疲惫不堪C.寂寞勋章娇媚无异思千D.狡猾爱幕虚荣麻木不仁3.经典诗文默写。(1)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7)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8)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9)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10)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啥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1)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2)整部小说写了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本题选段写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第二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内容简述他的成长变化。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文化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②本质上说,文化认同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③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群体的精神支柱。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⑤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____无法形成文化自信。(1)请提取第②句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文化认同B.国家认同(3)第⑤句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二、综合性学习(7分)6.请你参加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1)【活动一:知重要】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请将“读”字的笔画按顺序依次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米字格中。(2)【活动二:明问题】说说下面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作为整本书阅读等任务群的内容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在时下电影、电视、电脑和手机无孔不入的时代,加上音像制品的普及,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代替名著经典阅读。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将少之又少。这样不少中学生逐渐降低甚至失去对文字阅读的兴趣,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大幅度下降。(3)【活动三:提建议】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两条)。(4)【活动四:写名言】写两则读节名言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努力读书。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1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家长1,儿子从两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家长2:儿子10岁,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力的妈妈,导致我的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有什么意义。材料二: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练达成。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应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⑤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材料二”③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C.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D.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8.当前不少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和生活实际作答。9.请写出“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10.针对“材料一”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二)(15分)父亲是一盏灯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点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下,赶紧走吧。”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11.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12.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13.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14.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诫外甥书》)注释:①凝滞:指郁结在胸中的俗念。②细碎:琐碎的杂念。③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④窜伏:埋没之意。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2)险躁则不能治性()(3)若志不强毅()(4)广咨问()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夫君子之行夫志当存高远 B.意与日去意不慷慨C.多不接世若志不强毅 D.意与日去去细碎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年与时驰,意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