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十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商人笃信天命,在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德”字既不常见,也无“心”符。周人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西周金文和文献中“德”字加入了“心”符,成为一个被周人反复提到的突出概念。这反映了()A.天命观念逐渐淡化 B.宗法分封制的影响C.周人不再崇拜鬼神 D.德的观念更趋理性〖答案〗A〖解析〗从商人笃信天命,甲骨卜辞中“德”字不常见,无“心”符,到周人强调“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德”字加入“心”符,被周人反复提到,反映出商周时期天命观念的逐渐淡化和民本思想的产生,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的影响,排除B项;周人不再崇拜鬼神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德的观念更趋理性在材料中没有强调,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初诸侯相由功臣、宽厚长者担任,汉武帝时期,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为治国思想,C项正确;材料不是推进移风易俗,排除A项;行政中枢权力机构是三公九卿,排除B项;郡国并行体制是地方管理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宋代的江南东路包括今天江苏的西南部、安徽的南部和浙江、江西的一隅。圩田(如下图所示)就是在这一带靠近江边或低洼地中建成的,周围有堰,让河水穿流其中,可调节水流大小。据此可知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 B.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C.宋代政府重视水利建设 D.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圩田的形成与江南东路多江河湖泊的地域特点有关,由此可见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无从得出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政府的行为,排除C项;圩田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但“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4.谭其骧先生指出:“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顾多可寻„„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材料最能说明()A.战争:地域文化演变的推力 B.集镇:古代交通发展的结果C.交通:影响人口迁徒的因素 D.移民:江南地区开发的关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的途径基本是沿着运河以及河流走向进行迁移,可见交通对人口迁徙的作用影响较大,C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战争对地域文化影响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而不是集镇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的途径,并未对江南经济开发的作用展开论述,排除D项。故选C项。5.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他意在强调()A.变革思想的重要性 B.要顺应世界潮流而变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传统儒家思想的弊端〖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可知这世事的变化,人们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强行将其定义为时势,时势已然形成,即使圣人也无能为力。“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可以看出甲午战争的失败,日本的侵略,国家如此境况,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反映作者要求顺应世界潮流而变,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顺应时势变化而变革,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顺应时势变化而变革,未突出背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评论,排除D项。故选B项。【『点石成金』】看如今的世事变况,大概自秦代以来没有像这样迅速的了。这世事的变况啊,人们不知道它的缘由,强行将其定义为时势。时势已然形成,即使是圣人也无能为力,大概是因为原本圣人也是时势中的一部分。既然是其中的一部分,说他能谋取时势并改变它,没有这样的道理。那些圣人,不过是知道时势的趋向,而预见它的去处。只因知道时势的趋向,所以才能承继遵循它变化的规律;只因预见时势的去处,所以才能重视时势而不与它违背。然后对时势加以调节掌控,使天下归于安定。后世的人因而看到圣人成就的功业,就像圣人确实能改变时势,而不知道圣人实际上从最初开始就未能改变它。就像是如今中日两国的结仇交战,探究它的缘由,这岂会是一朝一夕的缘故呢?——白话《论世变之亟》6.1865-1866年福州商务报告说.“由本埠(福州)运往中国其他口岸用帆船装载的货物,已经有1/3改由外国轮船运载。可能在不多的几年之后,沿海航线只剩下寥寥几只无足轻重的帆船”。这表明当时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 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 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答案〗D〖解析〗根据“1865-1866年”“由本埠(福州)运往中国其他口岸用帆船装载货物,已经有1/3改由外国轮船运载。可能在不多的几年之后,沿海航线只剩下寥寥几只无足轻重的帆船”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更多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轮船对中国帆船的排挤日趋严重,帆船航运不断走向衰落,中国要维护航运利益必须发展轮船航运,D项正确;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属于夸大后果,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外国轮船对中国帆船的排挤日趋严重,没有体现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为1873—1903年天津口岸部分商品的进口值(单位:海关两)及占进口总值百分比状况。这反映出天津及华北地区()18731883189318981903棉纱--6140810425242395548机器-5625620599351068454562铁路材料--59076323457563071210木材70616-20552--合计706165825669332237393485925383百分比(%)0.70.515.1641.031.8A.日益沦为列强原料产地 B.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C.工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D.传统经济结构已日益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3—1903年(中国天津及华北地区)。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73年到1903年,天津口岸进口的商品中,机器和铁路材料的总值不断上升,这说明天津及其华北腹地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升,C项正确;表格信息仅有进口数值,不能说明天津及华北地区日益沦为列强原料产地,排除A项;表格信息仅有进口数值,并无其他史料用以论述天津及华北地区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棉纱、机器、铁路材料”都不属于传统经济行业,所以无法通过材料数据信息得出传统经济结构已日益瓦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8.1918年《新青年》开辟专栏《随感录》,登载的文章以强烈的个人情感谈论时事,篇幅短小,重在揭露、批判与讽刺,文体革命由此开启;中共成立后,党内知识群体将随感录式文体与现实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开辟《寸铁》栏目,作为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武器。这表明当时()A.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追求新文体逐渐成为社会时尚 D.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属于本质题。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可知,随感录式文体出自《新青年》开辟的专栏,由此开启的文体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之一,中共在早期活动中借用了这一文体并将其与现实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开辟《寸铁》栏目,进行政治宣传、动员工作,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得到继承与发展,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材料仅表明中共早期的革命宣传运用了随感录式文体,这不能代表社会追求新文体成为时尚,排除C项;中共的革命任务与政治动员已经超越了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层面,这一时期强调用革命的手段唤醒民众,且材料不能体现民主与科学观念被认同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9.如图是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57期推出的“三八特刊”宣传画。这一宣传旨在()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提高妇女政治地位C.塑造新型女性形象 D.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号召工农妇女参加革命,粉碎敌人进攻,D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1924年,结束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号召工农妇女参加革命,不是提高妇女政治地位,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当时国民党围剿中华苏维埃政权,所以,这一宣传旨在动员妇女参加革命,不是塑造新型女性形象,排除C项。故选D项。10.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 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答案〗B〖解析〗1950年正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加强对财政、商贸的控制,以为维护经济稳定,增强财政力量,B项正确;这一时期尚未明确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排除A项;上述举措是加强中央对经济的管控,并不是为了缩小地方差距,排除C项;D项的“各自为政”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1978-1984年国家收购粮食情况(单位:百万吨)。(注:超购价是指超过计划收购部分所实行的加价奖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计划收购低于实际收购缘于进口粮食的增加B.超购价收购额增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结果C.国家收购粮食情况的变化体现了体制改革的成果D.定购合同收购份额说明统购统销体制为主要形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得到发展。因此,粮食实际收购量远远大于计划收购量,收购总量大幅增长,C项正确;该图没有涉及进口粮食情况,排除A项;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定购合同收购份额为统购统销的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12.在古埃及,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威莫测;在古希腊,诸神地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这表明()A.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性 B.地理环境制约文明发展C理性精神与宗教神学有机结合 D.神话传说体现等级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题,时空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根“在古埃及,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威莫测;在古希腊诸神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所学,古埃及实行君主专制,而古代雅典推行民主政治,因此在对神的认识上也存在的差异,反映出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理性,排除C项;神话传说体现等级制度只体现了古埃及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兰的《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 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 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答案〗D〖解析〗根据《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可以看出,画面描绘是印第安人欢迎西方殖民者的到来,这明显是对西方殖民侵略的美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场景是为了美化殖民者,而不是揭露殖民侵略,排除A项;材料中的场景是美化虚构的,并不是历史真相,排除B项;文明交流不是画作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4.欧洲三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1870—1910年),乙国和丙国分别代表()A.英国、俄国 B.法国、德国 C.俄国、法国 D.德国、英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1910年(欧洲)。据本题图示可知,1890年,乙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上升,呈现后来居上之势,丙国从1870年开始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工业产量赶超英法,英国和法国则呈下降趋势,所以乙国和丙国分别代表德国、英国,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工业产量呈下降趋势,乙国不是英国,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国工业产量呈下降趋势,乙国不是法国,排除B项;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虽有发展,但总体经济落后于英法,排除C项。故选D项。15.二战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美国政府资助“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对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广播。这些电台的任务是“鼓励同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进行建设性对话”,其广播“内容集中于苏联和东欧人民所关心的问题”。由此可见A.美国掌握国际媒体话语的主导权B.大众传媒已经沦为政治宣传的附庸C.美国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渗透D.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逐步走向缓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即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资助“自由欧洲”等电台,让它们按其意图对东欧国家和苏联广播,借苏联和东欧人民关心的问题,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反映出美国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渗透,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国掌握了整个国际媒体的话语主导权,排除A项;美国的行为不能说明大众传媒是政治宣传的附庸,排除B项;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逐步走向缓和与美国借用广播进行和平演变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答案〗C〖解析〗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说明其外交设想已经逐步脱离冷战而走向对话,这有利于缓和亚太地区的局势,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C项正确;材料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排除A;材料只涉及到日本提出“自主多边和平外交”的设想,没有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排除B;冷战到90年代才结束,排除D。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答案〗(1).卫国大夫以贤德闻名,与孔子的思想主张相近;孔子与卫国大夫交好;孔子在卫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孔子希望在卫国被重用,实现政治抱负;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2)宣传了儒家思想;使孔子丰富了阅历、坚定了信念;了解了各地的民情、国情;丰富了儒学内容。〖解析〗(1)根据“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得出卫国大夫以贤德闻名,与孔子的思想主张相近;孔子与卫国大夫交好;根据“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在卫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孔子希望在卫国被重用,实现政治抱负;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孔子周游列国有利于宣传儒家思想;根据“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可得出使孔子丰富了阅历、坚定了信念;了解了各地的民情、国情;丰富了儒学内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医药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中国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医学战胜了巫术。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闻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医学教育体制创立,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的观念,这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材料二自辛亥革命起,中医药学就被视为旧文化传统的一分子。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落后于时代。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西医专门学校而没有涉及中医。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历史上的“废止旧医案”。抗日战争后,政府对抗战中仅存的中医横加摧残在审查制度下,绝大部分中医已无法继续开业。——摘编自《历史上的中医废立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传统中医药学在近代陷入困境的原因。〖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医学教育先进;著述丰富,人才辈出等。原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读书人观念的转变;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2)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政府政策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析】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的医药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中国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可概括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以阴阳五行学说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可概括出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根据材料“医学教育体制创立”可概括出医学教育先进;根据材料“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可概括出著述丰富,人才辈出等。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可概括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根据材料“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可概括出读书人观念的转变;根据材料“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可概括出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结合所学从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角度作答。【小问2详析】原因:根据材料信息“自辛亥革命起”可概括出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落后于时代”“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只提倡西医专门学校而没有涉及中医”可概括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根据材料“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政府对抗战中仅存的中医横加摧残”可概括出政府政策的影响;结合所学从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角度补充。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学界大都认同1500—1800年为世界历史上的“早期近代”。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繁多。按其特性,大体可划分为四类:黑奴;香料、饮料(包括咖啡、茶叶等)蔗糖、烟草;日常用品(包括毛皮、纺织品,染料、瓷器);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笔者认为,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天平不断向西方(特别是西欧)倾斜。商品名称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1513-15191608-16101619-16211778-17801668-16701758-1760胡椒80.069.056.411.025.34.4摩鹿加香料9.00.03其他香料9.410.917.624.4纺织品0.27.856.653.5丁香0.07.7其他1.44.69.99.017.54.5纺织品和原丝16.132.7咖啡和茶叶0.022.9原丝0.612.3茶叶0.0325.3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单位:百万古尔登)进口商品的来源英国法国荷兰总计各个进口来源占总数量之比(%)西半球58.174.115.7147.931.4亚洲24.59.62054.111.5注:1古尔登=11.25英镑——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证。(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答案〗观点:早期近代世界贸易中,西方(特别是西欧)国家是最大主导者和获利者。

论证:早期近代世界贸易财富大多流向欧洲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从全球贸易网络的建立与运行看,西欧殖民国家是主角与最大获利者。除直接掠夺美洲金银外,殖民先锋葡西与荷英法等商业、殖民强国,从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中获取暴利,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引发价格革命。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看,英、法、荷等国建立新型股份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欧亚贸易商品的种类和重点看,葡西主要购买亚洲的香料等奢侈品,从三角贸易和大帆船贸易中获得巨利。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亚洲贸易的重点,从香料逐渐转向纺织品、原丝、咖啡、茶叶等。英国打败荷兰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减少香料贸易,在持续发展纺织品贸易的同时,大量进口亚洲原丝、茶叶等,以满足国内工场手工业原料需求。从欧洲进口商品的地域看,18世纪70年代来自美洲的商品的数量和价值都高于亚洲。这促使欧洲宗主国在美洲扩大种植园经济,加重了对美洲的经济剥削与殖民掠夺,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

总之,从欧亚贸易发展趋向看,欧洲逐渐取代亚洲的贸易优势,促使财富逐渐回流欧洲。在早期近代世界贸易中,欧洲殖民者凭借其贸易网络优势、生产优势与经济优势,把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500—1800年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明确材料观点,如据材料“笔者认为,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天平不断向西方(特别是西欧)倾斜”等图文信息,可得出论点:早期近代世界贸易中,西方(特别是西欧)国家是最大主导者和获利者。其次,综合材料和相关世界史知识,从原因、表现和影响等角度,分析近代早期世界贸易中,贸易网络运行、商业运营方式、商品种类、货源等方面的演进,说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财富大多流向欧洲,如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使得西欧各国对金银财富的需求和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除直接掠夺美洲金银外,葡西与荷英法等商业、殖民强国,在发展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中获取暴利,将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引发价格革命,17世纪,英法荷等国建立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新型股份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葡西主要购买亚洲的香料等奢侈品,从三角贸易和大帆船贸易中获得巨利不同,荷兰东印度公司对亚洲贸易的重点,从香料逐渐转向纺织品、原丝、咖啡、茶叶等,英国打败荷兰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减少香料贸易,在持续发展纺织品贸易,大量进口亚洲原丝、茶叶等,以满足国内工场手工业原料需求,18世纪70年代来自美洲的商品的数量和价值都高于亚洲,促使欧洲宗主国在美洲扩大种植园经济,加重了对美洲的经济剥削与殖民掠夺,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如总之,从欧亚贸易发展趋向看,欧洲逐渐取代亚洲的贸易优势,促使财富逐渐回流欧洲,在早期近代世界贸易中,欧洲殖民者凭借其贸易网络优势、生产优势与经济优势,把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整个解题过程,要注意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国际组织一般是由两个以上跨越国界的政府、社团或个人基于共同的目标和特定的利益而建立的各种组织。国际组织机构则是确保国际组织有效运行的行政管理机构,国际组织机构的落户意味着国际会议、国际活动和国际交往的增加。——摘编自侯纯光、杜德斌《百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时空演化: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1)根据材料,指出1918年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时空演化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1918年以来,新成立国际组织出现上述时空演化的原因。〖答案〗(1)特征:数量急剧增长;时空演进不平衡,欧美地区新增数量一直较多,亚非拉地区在20世纪中期以后大幅增加。(2)原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推动了各类国际组织的建立;人类共同面对战争、经济、环境等问题,需要合作应对,众多国际组织应运而生;近代以来,欧美地区较早实现现代化,建立的国际组织一直较多;20世纪中期以来,亚非拉地区新兴国家大量涌现,国际组织增长明显;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推动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18年至今的世界。据图1信息可知,国际组织数量急剧增长;据图2可知,欧美地区新增数量一直较多,亚非拉地区在20世纪中期以后大幅增加,新成立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空间演进的时空不平衡。【小问2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18年以来的世界。综合材料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国际组织时空演化特征的原因可知,进入20世纪,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共同面对战争、经济、环境等问题,需要合作应对,众多国际组织应运而生,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快推动了各类国际组织的建立,近代欧美地区较早实现现代化,建立的国际组织一直较多,到20世纪中期,亚非拉地区新兴国家大量涌现,国际组织增长明显,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推动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江苏省常州市十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商人笃信天命,在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德”字既不常见,也无“心”符。周人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西周金文和文献中“德”字加入了“心”符,成为一个被周人反复提到的突出概念。这反映了()A.天命观念逐渐淡化 B.宗法分封制的影响C.周人不再崇拜鬼神 D.德的观念更趋理性〖答案〗A〖解析〗从商人笃信天命,甲骨卜辞中“德”字不常见,无“心”符,到周人强调“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德”字加入“心”符,被周人反复提到,反映出商周时期天命观念的逐渐淡化和民本思想的产生,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的影响,排除B项;周人不再崇拜鬼神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德的观念更趋理性在材料中没有强调,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初诸侯相由功臣、宽厚长者担任,汉武帝时期,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为治国思想,C项正确;材料不是推进移风易俗,排除A项;行政中枢权力机构是三公九卿,排除B项;郡国并行体制是地方管理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宋代的江南东路包括今天江苏的西南部、安徽的南部和浙江、江西的一隅。圩田(如下图所示)就是在这一带靠近江边或低洼地中建成的,周围有堰,让河水穿流其中,可调节水流大小。据此可知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 B.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C.宋代政府重视水利建设 D.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圩田的形成与江南东路多江河湖泊的地域特点有关,由此可见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无从得出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政府的行为,排除C项;圩田的修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但“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4.谭其骧先生指出:“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顾多可寻„„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材料最能说明()A.战争:地域文化演变的推力 B.集镇:古代交通发展的结果C.交通:影响人口迁徒的因素 D.移民:江南地区开发的关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民南迁的途径基本是沿着运河以及河流走向进行迁移,可见交通对人口迁徙的作用影响较大,C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战争对地域文化影响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而不是集镇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的途径,并未对江南经济开发的作用展开论述,排除D项。故选C项。5.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他意在强调()A.变革思想的重要性 B.要顺应世界潮流而变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传统儒家思想的弊端〖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盖圣人亦运会中之一物。”,可知这世事的变化,人们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强行将其定义为时势,时势已然形成,即使圣人也无能为力。“即如今中倭之构难,究所由来,夫岂一朝一夕之故也哉!”,可以看出甲午战争的失败,日本的侵略,国家如此境况,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反映作者要求顺应世界潮流而变,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要顺应时势变化而变革,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顺应时势变化而变革,未突出背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评论,排除D项。故选B项。【『点石成金』】看如今的世事变况,大概自秦代以来没有像这样迅速的了。这世事的变况啊,人们不知道它的缘由,强行将其定义为时势。时势已然形成,即使是圣人也无能为力,大概是因为原本圣人也是时势中的一部分。既然是其中的一部分,说他能谋取时势并改变它,没有这样的道理。那些圣人,不过是知道时势的趋向,而预见它的去处。只因知道时势的趋向,所以才能承继遵循它变化的规律;只因预见时势的去处,所以才能重视时势而不与它违背。然后对时势加以调节掌控,使天下归于安定。后世的人因而看到圣人成就的功业,就像圣人确实能改变时势,而不知道圣人实际上从最初开始就未能改变它。就像是如今中日两国的结仇交战,探究它的缘由,这岂会是一朝一夕的缘故呢?——白话《论世变之亟》6.1865-1866年福州商务报告说.“由本埠(福州)运往中国其他口岸用帆船装载的货物,已经有1/3改由外国轮船运载。可能在不多的几年之后,沿海航线只剩下寥寥几只无足轻重的帆船”。这表明当时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 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 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答案〗D〖解析〗根据“1865-1866年”“由本埠(福州)运往中国其他口岸用帆船装载货物,已经有1/3改由外国轮船运载。可能在不多的几年之后,沿海航线只剩下寥寥几只无足轻重的帆船”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更多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轮船对中国帆船的排挤日趋严重,帆船航运不断走向衰落,中国要维护航运利益必须发展轮船航运,D项正确;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属于夸大后果,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外国轮船对中国帆船的排挤日趋严重,没有体现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7.如表为1873—1903年天津口岸部分商品的进口值(单位:海关两)及占进口总值百分比状况。这反映出天津及华北地区()18731883189318981903棉纱--6140810425242395548机器-5625620599351068454562铁路材料--59076323457563071210木材70616-20552--合计706165825669332237393485925383百分比(%)0.70.515.1641.031.8A.日益沦为列强原料产地 B.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C.工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D.传统经济结构已日益瓦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3—1903年(中国天津及华北地区)。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73年到1903年,天津口岸进口的商品中,机器和铁路材料的总值不断上升,这说明天津及其华北腹地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升,C项正确;表格信息仅有进口数值,不能说明天津及华北地区日益沦为列强原料产地,排除A项;表格信息仅有进口数值,并无其他史料用以论述天津及华北地区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棉纱、机器、铁路材料”都不属于传统经济行业,所以无法通过材料数据信息得出传统经济结构已日益瓦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8.1918年《新青年》开辟专栏《随感录》,登载的文章以强烈的个人情感谈论时事,篇幅短小,重在揭露、批判与讽刺,文体革命由此开启;中共成立后,党内知识群体将随感录式文体与现实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开辟《寸铁》栏目,作为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武器。这表明当时()A.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C.追求新文体逐渐成为社会时尚 D.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属于本质题。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可知,随感录式文体出自《新青年》开辟的专栏,由此开启的文体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之一,中共在早期活动中借用了这一文体并将其与现实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开辟《寸铁》栏目,进行政治宣传、动员工作,这说明新文化运动的成果得到继承与发展,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材料仅表明中共早期的革命宣传运用了随感录式文体,这不能代表社会追求新文体成为时尚,排除C项;中共的革命任务与政治动员已经超越了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层面,这一时期强调用革命的手段唤醒民众,且材料不能体现民主与科学观念被认同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9.如图是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57期推出的“三八特刊”宣传画。这一宣传旨在()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提高妇女政治地位C.塑造新型女性形象 D.动员群众参加革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号召工农妇女参加革命,粉碎敌人进攻,D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1924年,结束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是号召工农妇女参加革命,不是提高妇女政治地位,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当时国民党围剿中华苏维埃政权,所以,这一宣传旨在动员妇女参加革命,不是塑造新型女性形象,排除C项。故选D项。10.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 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答案〗B〖解析〗1950年正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加强对财政、商贸的控制,以为维护经济稳定,增强财政力量,B项正确;这一时期尚未明确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排除A项;上述举措是加强中央对经济的管控,并不是为了缩小地方差距,排除C项;D项的“各自为政”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1978-1984年国家收购粮食情况(单位:百万吨)。(注:超购价是指超过计划收购部分所实行的加价奖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计划收购低于实际收购缘于进口粮食的增加B.超购价收购额增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结果C.国家收购粮食情况的变化体现了体制改革的成果D.定购合同收购份额说明统购统销体制为主要形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得到发展。因此,粮食实际收购量远远大于计划收购量,收购总量大幅增长,C项正确;该图没有涉及进口粮食情况,排除A项;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定购合同收购份额为统购统销的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12.在古埃及,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威莫测;在古希腊,诸神地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这表明()A.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性 B.地理环境制约文明发展C理性精神与宗教神学有机结合 D.神话传说体现等级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题,时空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根“在古埃及,主神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威莫测;在古希腊诸神的地位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并结合所学,古埃及实行君主专制,而古代雅典推行民主政治,因此在对神的认识上也存在的差异,反映出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理性,排除C项;神话传说体现等级制度只体现了古埃及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兰的《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 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 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答案〗D〖解析〗根据《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可以看出,画面描绘是印第安人欢迎西方殖民者的到来,这明显是对西方殖民侵略的美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场景是为了美化殖民者,而不是揭露殖民侵略,排除A项;材料中的场景是美化虚构的,并不是历史真相,排除B项;文明交流不是画作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4.欧洲三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1870—1910年),乙国和丙国分别代表()A.英国、俄国 B.法国、德国 C.俄国、法国 D.德国、英国〖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1910年(欧洲)。据本题图示可知,1890年,乙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上升,呈现后来居上之势,丙国从1870年开始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工业产量赶超英法,英国和法国则呈下降趋势,所以乙国和丙国分别代表德国、英国,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工业产量呈下降趋势,乙国不是英国,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法国工业产量呈下降趋势,乙国不是法国,排除B项;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虽有发展,但总体经济落后于英法,排除C项。故选D项。15.二战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美国政府资助“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对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广播。这些电台的任务是“鼓励同苏联和东欧各国人民进行建设性对话”,其广播“内容集中于苏联和东欧人民所关心的问题”。由此可见A.美国掌握国际媒体话语的主导权B.大众传媒已经沦为政治宣传的附庸C.美国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渗透D.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逐步走向缓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即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资助“自由欧洲”等电台,让它们按其意图对东欧国家和苏联广播,借苏联和东欧人民关心的问题,推行和平演变政策,反映出美国积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渗透,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美国掌握了整个国际媒体的话语主导权,排除A项;美国的行为不能说明大众传媒是政治宣传的附庸,排除B项;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逐步走向缓和与美国借用广播进行和平演变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答案〗C〖解析〗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说明其外交设想已经逐步脱离冷战而走向对话,这有利于缓和亚太地区的局势,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C项正确;材料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排除A;材料只涉及到日本提出“自主多边和平外交”的设想,没有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排除B;冷战到90年代才结束,排除D。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答案〗(1).卫国大夫以贤德闻名,与孔子的思想主张相近;孔子与卫国大夫交好;孔子在卫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孔子希望在卫国被重用,实现政治抱负;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2)宣传了儒家思想;使孔子丰富了阅历、坚定了信念;了解了各地的民情、国情;丰富了儒学内容。〖解析〗(1)根据“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得出卫国大夫以贤德闻名,与孔子的思想主张相近;孔子与卫国大夫交好;根据“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在卫国有很高的知名度;孔子希望在卫国被重用,实现政治抱负;孔子的得意门生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孔子周游列国有利于宣传儒家思想;根据“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可得出使孔子丰富了阅历、坚定了信念;了解了各地的民情、国情;丰富了儒学内容。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医药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中国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医学战胜了巫术。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闻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医学教育体制创立,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的观念,这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材料二自辛亥革命起,中医药学就被视为旧文化传统的一分子。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落后于时代。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只提倡西医专门学校而没有涉及中医。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这就是历史上的“废止旧医案”。抗日战争后,政府对抗战中仅存的中医横加摧残在审查制度下,绝大部分中医已无法继续开业。——摘编自《历史上的中医废立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传统中医药学在近代陷入困境的原因。〖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医学教育先进;著述丰富,人才辈出等。原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读书人观念的转变;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2)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政府政策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析】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中国的医药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中国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可概括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以阴阳五行学说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可概括出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根据材料“医学教育体制创立”可概括出医学教育先进;根据材料“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可概括出著述丰富,人才辈出等。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可概括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根据材料“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可概括出读书人观念的转变;根据材料“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纳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可概括出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结合所学从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角度作答。【小问2详析】原因:根据材料信息“自辛亥革命起”可概括出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医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认为中医落后于时代”“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只提倡西医专门学校而没有涉及中医”可概括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根据材料“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政府对抗战中仅存的中医横加摧残”可概括出政府政策的影响;结合所学从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等角度补充。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学界大都认同1500—1800年为世界历史上的“早期近代”。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商品繁多。按其特性,大体可划分为四类:黑奴;香料、饮料(包括咖啡、茶叶等)蔗糖、烟草;日常用品(包括毛皮、纺织品,染料、瓷器);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笔者认为,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天平不断向西方(特别是西欧)倾斜。商品名称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1513-15191608-16101619-16211778-17801668-16701758-1760胡椒80.069.056.411.025.34.4摩鹿加香料9.00.03其他香料9.410.917.624.4纺织品0.27.856.653.5丁香0.07.7其他1.44.69.99.017.54.5纺织品和原丝16.132.7咖啡和茶叶0.022.9原丝0.612.3茶叶0.0325.3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单位:百万古尔登)进口商品的来源英国法国荷兰总计各个进口来源占总数量之比(%)西半球58.174.115.7147.931.4亚洲24.59.62054.111.5注:1古尔登=11.25英镑——摘编自施诚《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及财富流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证。(要求:主题鲜明,史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