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上层贵族葬在专门的墓地里,并发现有大量的宗教性玉器、祭坛和豪华的丧葬行为;至于一般的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这一发现这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A.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B.出现社会等级分化C.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D.神权具有至高地位2.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其中有“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以北”的修建长城工程。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主要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D.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3.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D.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4.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A.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B.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5.《虎溪三笑图》是宋人根据一个关于东晋高僧慧远、儒者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的传说故事所绘。一日,陶渊明与陆修静自慧远处而归,主人相送。三人谈兴颇浓,慧远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桥,虎辄号鸣,三人仰笑不止。原来慧远三十多年来送客只到虎溪,从未例外。这一故事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B.佛教完成了本土化C.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D.社会思想多元并存6.宋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台谏系统以行使监察权。枢密副使吕公弼对英宗说:“谏管、御史,耳目之官……陛下当以政事责成大臣,而委视听于台谏”。这一机构发挥监督作用,以保证权力机制正常运转。这一做法(

)A.改变了武将擅权的局面 B.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C.避免了集体决策的失误 D.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7.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其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8.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9.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他认为当时许多学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不践其实;长此以往会造成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危害。在此,朱熹(

)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 B.明确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C.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10.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认为皇帝怠慢、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 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1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曾下令开放海禁,次年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通商。然而至乾隆二十二年(1575年),其中的三个口岸被关闭,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一变化(

)A.使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衰落 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C.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12.据历史记载:明代松江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清代大仓、海门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这反映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松动 B.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发展C.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的现象 D.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1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 B.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C.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诉求 D.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14.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如:在1845年,输华商品总值为239万英镑;1850年则为140万英镑。但始终未能达到英国人的预期,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英国获得在华设厂权C.洋务运动的开展 D.美法加紧了商品输出15.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 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16.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乙巳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东南互保 D.清末新政二、非选择题17.宋代商业的繁荣为宋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①据有关文献记载: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②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材料二

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1)从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史实。(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意义。18.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五十年的“康乾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生平大事年表时间年龄主要事迹1654年1岁生于紫禁城,姓爱新觉罗,名玄烨1661年8岁玄烨即位,改年号为康熙1667年14岁亲政1673年20岁吴三桂反于云南,“三藩之乱”爆发1681年28岁清军进军云南,“三藩之乱”最后平定1683年30岁任用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1684年31岁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32岁第一次雅可萨之战1689年36岁签订《尼布楚条约》1690年37岁清军打败噶尔丹于乌兰木通1696年43岁亲征噶尔丹,昭莫多之战1713年60岁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1722年69岁病逝于畅春园寝宫材料二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可谓盛极一时,史称“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一百余年间,清王朝实现了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因而“康乾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摘编自陈定樑、龚玉和《中国海洋开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雍乾三朝开创的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稔,可以勤远略。”材料三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1)根据材料一,说明魏源对“夷”的认识,并指出“制夷”的本质。(2)根据材料二,指出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目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上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任选两幅图,简析其代表的两个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1.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依据材料“良渚文化遗址中,上层贵族葬在专门的墓地里,并发现有大量的宗教性玉器、祭坛和豪华的丧葬行为;至于一般的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可知,玉琮、玉璧出土于上层贵族墓葬,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这说明良渚文化遗址的墓葬存在等级差别,可以佐证当时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出现,不能说明贵族垄断祭祀权力,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现象,不能得出国家形态初步显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神权,排除D项;故选B项。2.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这些大型工程,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这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程建设,A项正确;思想文化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国内环境稳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3.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朝时期(中国)。根据“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可得出东晋时期南方的县及人口增长,说明南方经济有所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题干涉及时间截至南朝宋,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南朝时期人口的增长,据材料无法得出人口增长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的认识,排除C项;D项错在“消除”,该说法绝对化,且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控制的土地和人丁减少,唐代中期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新的赋税制度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A项正确;唐王朝在“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的情况下,不能再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实行新赋税制度的前提条件,B项错误;两税法实施以前,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C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的新税法减弱而非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D项错误。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通过观察《虎溪三笑图》,晋僧慧远、儒者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三人分别代表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三人相谈甚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社会思想多元并存,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排除A项;佛教在唐朝完成本土化,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6.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设立台谏制度,用以监察百官,从而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B项正确;台谏制度是用来监察官员的,并不会改变武将擅权的局面,排除A项;这一做法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与集体决策无关,排除C项;这一做法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未涉及削弱士族门阀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7.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元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发展经济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不是主要意图,排除D项。故选A项。8.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知,中国古代唐宋时期,上流社会选择儿媳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到首选富家之女,更不重视当下政治出身,反映了门第观念淡化,D项正确;“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并非实现婚姻自主,排除A项;宋朝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宋朝时,社会还是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差异,社会成员身份并非趋于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9.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体现的是朱熹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明白封建道德义理,C项正确;材料与格物致知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心外无物是心学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与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认为元朝中书省权力过重,导致元朝衰亡,明朝建立后,废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A项正确;设置三司,分割相权是在宋朝时期,排除B项;明朝废除宰相,设置内阁,削弱相权,排除C项;设军机处是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A项。11.C〖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清朝(中国)。材料体现的是从康熙开放海禁到乾隆“独口通商”,说明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项正确;朝贡贸易以政治目的为主,此时并未衰落,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并不注重海权,排除B项;D项错在“完全断绝”,排除。故选C项。12.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农田有大半在种植棉花,而到清朝时期,种棉花者多达十分之七八,人们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项正确;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排除A项;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量增加是农业进步的表现,排除C项;棉花种植人数增多导致的人口变动,不会影响粮食需求量的变动,排除D项。故选B项。13.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认为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思想,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反思政治弊端等,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但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排除B项;中国在明清之际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明末清初思想家也没有提出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诉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5年到1850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在1850年输华商品总值较1845年减少,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经鸦片战争有所动摇,但仍然据主导地位,导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未能达到的预期,A项正确;在华设厂权主要体现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展开,排除C项;美法加紧了商品输出并不能影响英国的输华商品总值,且这一时期对华商品输出英国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15.C〖解析〗学者对于晚清困局的原因分析时提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派系斗争、洋务运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晚清时期国家出路探索具有复杂性,C项正确;材料不是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旨在分析晚清面临诸多困难,而非政局变化的突发性,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16.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明定国是’诏书”和“1898年”可知,该历史事件为“百日维新”,B项正确;1895年,洋务运动破产,与材料事件不符,排除A项;东南互保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清末新政发生在1901年至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7.(1)史料类型: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史实:海外贸易发达;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坊市被打破,形成街市、夜市等。(2)意义:促进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间商人阶层的崛起;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有利于吸引商业资本;增加国家的商税收入。〖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小问史料类型,据材料一“据有关文献记载”可知,①为文献史料,据材料一可知,②为泉州出土的考古文物,为实物史料。第二小问史实,据材料一“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可知,宋朝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坊市被打破,形成街市、夜市;据材料一“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和材料二“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可知,宋朝海外贸易发达。(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二“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可知,宋代政府把商业看做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这有利于促进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可得出有利于民间商人阶层的崛起;根据材料二“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可得出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根据材料二“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可得出有利于吸引商业资本;根据材料“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可得出增加国家的商税收入。18.(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2)君主专制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清军进军云南,‘三藩之乱’最后平定”“任用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军打败噶尔丹于乌兰木通”“亲征噶尔丹,昭莫多之战”等可知,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繁荣。(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君主专制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等方面分析。19.(1)认识: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本质:抵御外国的侵略。(2)方法:先购买,再仿造。目的: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的处境,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西思想文化冲突的加剧;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实践;日本迅速崛起的刺激。〖解析〗(1)本题属于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认识:由材料“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可知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军队的训练、管理方面优于中国。本质: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本质是抵御外国的侵略。(2)本题为列举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方法:由材料“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知先购买,再仿造。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为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的处境,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由材料“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可知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实践;由材料“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可知中西思想文化冲突的加剧;由材料“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可知日本迅速崛起的刺激。20.选择图1、图2。变化: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郡县制,对地方从分层管理到中央集权管理。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受封者可再行分封,诸侯在自己封地内拥有政治、经济等相对独立的权力,封地世代传袭。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权力有限且不能世袭。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秩序;但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对统治不利。秦朝实行郡县制,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更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疆土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管理方式为以后封建王朝所沿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解析〗开放题,任选两幅图片,围绕其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进行论述即可,如选“西周形势图”“秦朝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郡县制,对地方从分层管理到中央集权管理。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受封者可再行分封,诸侯在自己封地内拥有政治、经济等相对独立的权力,封地世代传袭。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权力有限且不能世袭。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秩序;但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对统治不利。秦朝实行郡县制,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更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疆土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管理方式为以后封建王朝所沿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良渚文化遗址中,上层贵族葬在专门的墓地里,并发现有大量的宗教性玉器、祭坛和豪华的丧葬行为;至于一般的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这一发现这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A.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B.出现社会等级分化C.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D.神权具有至高地位2.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其中有“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以北”的修建长城工程。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主要因素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D.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3.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D.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4.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A.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B.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5.《虎溪三笑图》是宋人根据一个关于东晋高僧慧远、儒者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的传说故事所绘。一日,陶渊明与陆修静自慧远处而归,主人相送。三人谈兴颇浓,慧远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桥,虎辄号鸣,三人仰笑不止。原来慧远三十多年来送客只到虎溪,从未例外。这一故事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B.佛教完成了本土化C.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D.社会思想多元并存6.宋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台谏系统以行使监察权。枢密副使吕公弼对英宗说:“谏管、御史,耳目之官……陛下当以政事责成大臣,而委视听于台谏”。这一机构发挥监督作用,以保证权力机制正常运转。这一做法(

)A.改变了武将擅权的局面 B.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C.避免了集体决策的失误 D.削弱了士族门阀势力7.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其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8.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9.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他认为当时许多学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之读”,不践其实;长此以往会造成脱离实际、空谈性命的危害。在此,朱熹(

)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 B.明确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C.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10.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认为皇帝怠慢、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 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1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曾下令开放海禁,次年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通商。然而至乾隆二十二年(1575年),其中的三个口岸被关闭,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一变化(

)A.使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衰落 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C.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12.据历史记载:明代松江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清代大仓、海门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这反映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松动 B.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发展C.农业生产出现衰退的现象 D.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1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 B.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C.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诉求 D.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14.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如:在1845年,输华商品总值为239万英镑;1850年则为140万英镑。但始终未能达到英国人的预期,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英国获得在华设厂权C.洋务运动的开展 D.美法加紧了商品输出15.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 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16.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通过下列史料能够认识到的历史事件是(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乙巳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东南互保 D.清末新政二、非选择题17.宋代商业的繁荣为宋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①据有关文献记载: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②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材料二

宋代政府把商业看成是国家财政的巨大宝库。对于国家而言,一味地压制商业,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同允许商业有一定发展,给商人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相比,后者更能适应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的发展。民间商人阶层已崛起成为整个宋代社会中一支重要而又最具活力的社会力量。大大便利了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从而活跃了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也由此而直接导致了国家商税的不断增加。——摘编自冯葚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1)从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分别指出材料一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发展的哪些史实。(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意义。18.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五十年的“康乾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生平大事年表时间年龄主要事迹1654年1岁生于紫禁城,姓爱新觉罗,名玄烨1661年8岁玄烨即位,改年号为康熙1667年14岁亲政1673年20岁吴三桂反于云南,“三藩之乱”爆发1681年28岁清军进军云南,“三藩之乱”最后平定1683年30岁任用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1684年31岁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5年32岁第一次雅可萨之战1689年36岁签订《尼布楚条约》1690年37岁清军打败噶尔丹于乌兰木通1696年43岁亲征噶尔丹,昭莫多之战1713年60岁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1722年69岁病逝于畅春园寝宫材料二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可谓盛极一时,史称“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一百余年间,清王朝实现了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因而“康乾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摘编自陈定樑、龚玉和《中国海洋开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雍乾三朝开创的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稔,可以勤远略。”材料三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1)根据材料一,说明魏源对“夷”的认识,并指出“制夷”的本质。(2)根据材料二,指出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目的。(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上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任选两幅图,简析其代表的两个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1.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依据材料“良渚文化遗址中,上层贵族葬在专门的墓地里,并发现有大量的宗教性玉器、祭坛和豪华的丧葬行为;至于一般的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可知,玉琮、玉璧出土于上层贵族墓葬,社会大众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这说明良渚文化遗址的墓葬存在等级差别,可以佐证当时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出现,不能说明贵族垄断祭祀权力,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贫富分化现象,不能得出国家形态初步显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神权,排除D项;故选B项。2.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这些大型工程,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这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程建设,A项正确;思想文化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国内环境稳定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3.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朝时期(中国)。根据“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可得出东晋时期南方的县及人口增长,说明南方经济有所发展,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题干涉及时间截至南朝宋,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南朝时期人口的增长,据材料无法得出人口增长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的认识,排除C项;D项错在“消除”,该说法绝对化,且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控制的土地和人丁减少,唐代中期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新的赋税制度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A项正确;唐王朝在“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的情况下,不能再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实行新赋税制度的前提条件,B项错误;两税法实施以前,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C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的新税法减弱而非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D项错误。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通过观察《虎溪三笑图》,晋僧慧远、儒者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三人分别代表佛教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三人相谈甚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社会思想多元并存,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排除A项;佛教在唐朝完成本土化,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6.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设立台谏制度,用以监察百官,从而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B项正确;台谏制度是用来监察官员的,并不会改变武将擅权的局面,排除A项;这一做法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与集体决策无关,排除C项;这一做法强化了君主专制集权,未涉及削弱士族门阀势力,排除D项。故选B项。7.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元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发展经济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不是主要意图,排除D项。故选A项。8.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知,中国古代唐宋时期,上流社会选择儿媳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到首选富家之女,更不重视当下政治出身,反映了门第观念淡化,D项正确;“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并非实现婚姻自主,排除A项;宋朝商人的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选择儿媳标准的变化,宋朝时,社会还是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差异,社会成员身份并非趋于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9.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体现的是朱熹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明白封建道德义理,C项正确;材料与格物致知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心外无物是心学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与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认为元朝中书省权力过重,导致元朝衰亡,明朝建立后,废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A项正确;设置三司,分割相权是在宋朝时期,排除B项;明朝废除宰相,设置内阁,削弱相权,排除C项;设军机处是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A项。11.C〖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清朝(中国)。材料体现的是从康熙开放海禁到乾隆“独口通商”,说明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C项正确;朝贡贸易以政治目的为主,此时并未衰落,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并不注重海权,排除B项;D项错在“完全断绝”,排除。故选C项。12.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农田有大半在种植棉花,而到清朝时期,种棉花者多达十分之七八,人们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项正确;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排除A项;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量增加是农业进步的表现,排除C项;棉花种植人数增多导致的人口变动,不会影响粮食需求量的变动,排除D项。故选B项。13.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认为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思想,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反思政治弊端等,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但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排除B项;中国在明清之际没有产生资产阶级,明末清初思想家也没有提出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诉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5年到1850年(英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时有变化,在1850年输华商品总值较1845年减少,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经鸦片战争有所动摇,但仍然据主导地位,导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未能达到的预期,A项正确;在华设厂权主要体现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展开,排除C项;美法加紧了商品输出并不能影响英国的输华商品总值,且这一时期对华商品输出英国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15.C〖解析〗学者对于晚清困局的原因分析时提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派系斗争、洋务运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说明晚清时期国家出路探索具有复杂性,C项正确;材料不是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A项;材料旨在分析晚清面临诸多困难,而非政局变化的突发性,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D项。故选C项。16.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明定国是’诏书”和“1898年”可知,该历史事件为“百日维新”,B项正确;1895年,洋务运动破产,与材料事件不符,排除A项;东南互保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清末新政发生在1901年至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7.(1)史料类型:①文献史料②实物史料。史实:海外贸易发达;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坊市被打破,形成街市、夜市等。(2)意义:促进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间商人阶层的崛起;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有利于吸引商业资本;增加国家的商税收入。〖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小问史料类型,据材料一“据有关文献记载”可知,①为文献史料,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