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表格全总结_第1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表格全总结_第2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表格全总结_第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表格全总结_第4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表格全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栽后获高清完整版-独家】

高考物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表格全总结

力学

知识要点说明、意义或公式

1、力的种类:效果力:

按效果:

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可以是•个力,也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如向心

力、向心力等。

力。

按性质:

性质力:

重力、弹力(拉力、压力、支持

是按产生力的根源来划分的。

力等都是弹力)、摩擦力、分子

说明:

力、核力等。

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能不同,如阻力可以是摩擦

力力,也可以是弹力。性质相同的力效果也可能不

同。如弹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压力。

2、重力:公式:

由「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G=mg(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

的力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方向:竖直向下

3、弹力:公式:

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胡克定律:F=kx(x为伸长量或小缩量;k为劲

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2)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发生弹性形变。

4、摩擦力:摩擦力的公式:

物体间由于发生相对运动或具(1)滑动摩擦力:f=MFN

有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说明: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力。①F、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

种类:于G;也可以小于G

-1-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②N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

方向: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

摩擦力产生在接触面上,并沿接以及正压力N无关.

触面的切线方向.(2)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

产生条件: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

(1)直接接触;比.

(2)相互挤压即有相互作用的大小范围:04f»<f.(上为最大静摩擦力,与

弹力;正压力有关)

(3)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说明:

势。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

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

力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

对运动岩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

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5、力的合成:说明:

求RFz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定则。(2)IF,-F2I<F<F,+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丁•分力、也可以小丁•分力、

FF

不3也可以等于分力。

-2-

6、两个平衡条件推论: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

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力一定共点。

体,所受合外力为零。[2]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公式:

力要求了解)(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公式:F产0

或:

Fxft=OFy合=0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公式:力矩:

M=FL(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白.

距离)

7、浮力:

F=pgV(注意单位)

1、速度:

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十°’(不

物理意义:

直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含S)

v—t图像:例:

线(1)v轴截距:初速度V。

(2)t轴截距:末速度Vti

运(3)斜率:物体的加速度6

:\乙

(4)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4

动等了位移2

0123456t/s

-3-

2、加速度:Vt-Vo

公式:〃一t

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速度变化

的快慢

3、位移:

2

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S=Vot+-^at(不

由初位置向末位置作的一条行

向线段。是矢量。含Vt)

2

推导公式:匕2-K0=2as(不含t)

4、自由落体运动:

公式:匕=grS=:gf-

特点:Vo=Oa=g(只受重

线力)

y,2=2gs

动5、竖直上抛运动:公式: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

2

V-

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1)上升最大高度:H-°

2g

程是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g的

匀减速直线运动。

V

(2)上升的时间:t=-J

g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

而速度等值反向

(4)上升、下落经过同•段位移的时间相等。从

2V

抛出到落1可原位置的时间:t=-"

S

-4-

1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V„t----gtJV,

2

2

=V0-gtV.-V?=-2gS(S、

V,的正、负号的理解)

6.匀变速直线运动:儿个重要推论:

22

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1)Vt-V0=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

等的变速运动正值匀减速白线运动:a为正值)

基本规律:(2)A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Vo+at一+-S

Vt/2-'-

12/

S=vot+—at-

直2(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122

--,V2+V

线

运匀速:V,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2

(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Is、2s、3s-

……ns内的位移之比为I2:22:32……n2;在第

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

比为1:3:5•…“(2n-l);在笫1米内、第2

米内、笫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VT-1):(V3-VT)……

(y[n--)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宜线运动的质点,

-5-

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

常数:As=a,(a—匀变速在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牛顿笫,定律:说明:

反映了力的本质是改变物体的(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运动状态,而不是用来维持物体(2)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决定

的运动。

牛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顿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

F=ma或者5K=ma*EFy=may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运适用范围:理解:

宏观、低速物体(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

动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

3、牛顿第三定律:F=-F'

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始终等大反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律4、超重和失重: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向上加速或向下减

速)

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向下加速或向上减

速)

曲1'曲线运动的条件:说明:

线物体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物体受的合外力指向轨道的内侧。

运向不在同一直线上。(1)若合外力恒定,则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动(2)若合外力变化,则为变加速曲线运动

-6-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算规说明:

律:对•个•般的曲线运动,采取“化曲为直,化繁为

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简”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3、平抛运动:说明:

可看成匀速育线运动和初速度速度与水平方向的正切值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

V

动tge=—%=v„tgev„=vvctge

V

水平分运动:0

水平位移:x=v°t水平

V=Jp.+P〜Vo=Vcos0V、=

分速度:v.=v„V"y

竖直分运动:VsinO

曲在V”V,、V、X、y、t、e七个物理量中,如果已

竖直位移:y=-gt2竖

2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

线直分速度:V产gt物理量。

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运(1)线速度:表示物体沿圆弧

线速度:v=-=孑~S--弧长(m)

运动的快慢

动(2)角速度:表示物体所在半2兀R

V-Reo-2万fR-

径转动的快慢T

(3)周期T:转动一周所用的时角速度:

问。27C

CD=-=-----=271f

(4)转速n:单位时间转过的圈tT

数(p——时间t内转过的角度(rad)

(5)向心力:关系:v=cor

-7-

作用:用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向心力:F=,n①〜r=mJ

(6)向心加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速度方向变化的F二ma

快慢

2

V

注意:=m---=nrcoR

R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

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

2

4A7T

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inlx.—ni4JInK

T2

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

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加速度: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

2

V24乃22.2

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a——coR—R—4兀fR

RT2

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22

a=cor=—r

1、开普勒三大定律:

第三定律表达式:J=k

T

万(1)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行

有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上式常用来计算绕同•星球运行的R星各

引(2)第二定律(面积定律):行量的比值。

力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

定内扫过的面枳相等

律(3)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

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

方跟公转周期的:次方的比值

都相等。

-8-

2、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F=G巴?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r

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

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他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G为万有用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

首先测量出。

3、应用:a、在地球表面附近,垂力=万有引力

(1)在天体农面的物体:重力

--。0丝b、万有引

mgs-UG2g=G--

近似等于万有引力RR2

(2)在天体上空运行的卫星:力=向心力

cMtnv

万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G,-TH„,

(/?+/>)*R+h

有说明:

=m①(R+h)=m(/?+/?)

引以上.两种情况联立起来,可解决

力许多关于天体的问题说明:(M一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R一天

定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

律天体表面的高度)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

轨道:其轨道平面要通过地球,ng=,X〃=G=JGA//R

球心。R

运行: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说明:

第一宇宙速度:v=7.9km/s(环绕(1)同步卫星轨道一定与赤道面重合,周期T=

速度)24h,离地面高度36000km

第二宇宙速度:v=11.2km/s(脱(2)最小发射速度等于最大环绕速度,均为

离速度)7.9km/s

第三宇宙速度:v=16.7km/s(逃(3)轨道半径越大,其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

-9-

逸速度)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1、功:公式:

正功:物体对外界做功

W=Fscose(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负功:外界对物体做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一量度一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一量度一电势能的变化

机分子力的功一量度一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一量度一动能的变化

械2、功率:公式:

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W

P=—(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

能物理量。t

率)

P=FV(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

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

率;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3、动能:2

t2P

E.='rmv=-----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2m

4、势能:重力势能:EP=mgh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所具有说明:弹性势能一般根据功能关系或动能定理来

的能计算。

5、动能定理:

公式:W=E—E=/mv~—-7ZMV

KZK1242

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

-10-

能的变化W---合外力的功(J)

说明:动能定理没有条件限制,可以用在任何情

况卜,任何物体上。尤其对受变力作用

或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上。

6、机械能守恒定律:

Eki+E„2=E*、+E

机条件:只有重力做功,其它力pt

不做功或2+mgh2=ywv'+mgh,

械说明:该定律常用在光滑平面、光滑曲面、绳摆、

抛体、弹性碰撞中。

能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AE=Q=fS

系):

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

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1、动量和冲量:说明:(1)P和I都是矢量

(1)动量:p=mv单位:kg・m/s(2)p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动(2)冲量:I=Fs单位:N•s(3)I的方向与力F的方向相同

2,动量定理:

表达式:I=Ap或Ft=mv,-]

量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

变化量说明:(1)动量定理常用在已知力和力作用时间

的一个物体上。

(2)是一个矢量式,在运算时先要规定

正方向

应用:常用在打击、瞬间作用、变力作用等单个

物体上

-11-

3、动量守恒定律:

表达式:Pi=P2或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各

为零时,整个系统的动量守恒。

,V.+匕+利.也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11221122

动体或多个物体)适用条件:

说明:(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量(1)三种守恒情况(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a)理想守恒;(b)近似守恒;(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

(c)单方向守恒。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2)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4)系统在某•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

规定正方向向的动量守恒。

应用:常用于碰撞、反冲、爆炸等现象中。

1、简谐运动:说明:

机简谐运动要满足回复力F=-kx

加速度:a=~LyA

振m

动2、弹簧振子:特点:

与(1)平衡位置处F(回)、a、s、Ep均为零,且F、

机a、s在此处改变方向,v、Ek最大。

械-!—v(2)最大位移处F、a、s、Ep最大,v、Ek为零。

破(3)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Im

T=2y一(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

关,与振幅无关)(了解*)

-12-

单摆周期公式:

-13-

热学

知识要点说明、意义或公式

23

1、分子动理论: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Xi0mor'

(1)物质由大量分广组成(分分子引力和斥力变化图(F>0表示斥力,F<0

子直径10“0米)表示引力)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

规则的运动;

1

1

分现象:扩散、布朗运动

|1

子注意:

卜、.

动布朗运动看到的是固体小颗粒

理的无规则运动,它间接地反映了

论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能凡眼睛宜.接看到的固体颗粒的

J里3L运动不是你朗运动

守(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

恒力和斥力

热力学温度:

2、内能:

T=273.15+t(K)

(1)分子的动能:做热运动的

分子势能随分子距离r变化图:

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平均动能由T决定。

温度的微观解释:反映了分子平

均动能大小,温度越高,分子的

A।一一,r

平均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的势能。

-14-

分子势能由V决定。说明:对气体,•般只考虑分子动能,故气体的

内能:内能只由温度T决定。

物质中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决定。

3、热力学第一定律:

公式:AU=Q+W

说明:

(1)对绝热系统,Q=0

符号法则:

(2)气体膨胀,对外做功,W

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物体对外做功,W为

为负,气体压缩,外界做功,W

物体从外界吸热,为“+”;物体对外界放热,为

分为正。QQ

子(3)对气体,温度升高,内能O

动增加AU>0,温度降低,内能减物体内能增量AU是取“+”;物体内能减少,AU取

“_一”

理少AU<0。0

论4、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

能表述「(1)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

量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性。

守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2)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却不能

恒(从热传递表述)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表-rtf述»-4s.一—:热力学温度:T=273.15+t(K)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

热机效率:〃=

化。(从做功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W---热机对外做的功

违犯能量守恒定律。Q——热机吸收的热量

-15-

第二类永动机:

违犯热力学第二定律,但不违犯

热力学第一定律。

1、气体的压强:说明:

是由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1)在P、V、T中不可能存在两个量不变只一个

容器壁产生的压强。量变化的情况

气体的P、V、T三者之间的关系:(2)气体的压强由气体分子运动的快慢(由T决

(1)T一定时,V越小P越大定)与单位体积内分子的个数(与Vtf关)共同决

(2)V一定时,T越大P越大定。

(3)P一定时,T越大P越大(3)P、V、T三者之间的定辅关系:

4-=恒量

体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公式;

性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py,尸,匕PV

质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或——=恒量

ITT

化。2

-16-

电磁学

知识要点说明、意义或公式

1、库仑定律:

公式:F=k号

(1)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r

(2)对r-*0时库仑定律不能适说明:

用库仑力是宏观力,经常和重力、拉力等一起列方程

元电荷:计算.

0=1.6x10-9c

2、电场强度:定义式:

(1)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E=F/Q

静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荷单位:N/C

量的比值。说明:

电(2)方向:电场中某点的场(DE与与Q无关

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正电荷受(2)真空中点电荷Q在距场源r处的场强

场力方向相同。

(3)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Ek—2

处有无电荷、是什么性质的电r"

荷无关。(3)匀强电场:E=U/d(d为沿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

距离)

3、电势电势差:公式: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U,W=(P\~(PR

U—两点之间的电势差(V)

4、电场力做功:公式:W=Uq

电场力做的功只与两点间的电说明: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17-

势差与电荷量有关,与电荷移

动的路径无关。

5、电势能: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AUq=-W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势能与其它形式的能发生了转

化。

静6、电容器、电容:公式:C=Q/U

平行板电容器中,两极板的

平行板电容器:c=---------

电正对面积越大,距离越近,电47rkd

容就越大,插入电介质也会使单位换算:lpF=10<FlpF=10l2F

场电容增大。应用:(1)电容器和电源相连:U不变

(2)电容器充电后断开;Q不变

7、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说明:

动:(1)加速公式对任何电场都适用。

(1)带电粒子的加速:(2)带电粒子的偏转用分解的办法解决

垂直于电场方向:

qU=\-rnv-

匀速直线X=vQt

(2)带电粒子的偏转:带电粒

子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沿电场线方向:

抛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匀加速6?=-=—=号~

mmnia

偏转距离:y=^at

-18-

1,电流:公式:I=Q/t

单位时间通过某横截面积的电(微观表示:1=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电流的宏观式:I=U/R(欧姆定律)

2、电阻:电阻表达式: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

R=p号(电阻率p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

(2)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71"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升高而减小注意:

(3)超导现象:某些物质的电(1)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恒阻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时电阻(2)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的电阻比没光照射时的

定突然变为零的现象小

流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R=RI+Ra+R,1+……+R„

1111

并联:—=---+----+----

RR]R2R,

4、欧姆定律:公式: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UU

部分电路: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I

E=U内+U/

闭合电路:1=六一

U内=IrU*=IR

路端电压:U=E—Ir讨论:

图像见右:(1)Rt^111-U/t,当Rf8时,u,产E,

Urt=O

(2)R1-"-U内t-5卜I.当R=0时,UAI=E,

-19-

U外=0

4U

E…'N图像的含义:

(1)纵轴截距:电动势E

U。(2)横轴截距:最大电流Im

(3)斜率:电源内阻r

说明:

0/o点直线b为外也路电阻R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书中a为路端电压随电流变

化的关系图,b为外电阻R两端

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

5、电功和电功率:说明:

恒电功率:(1)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小=0=U〃=/2R

(1)电源总功率:P=E1

U2

定(2)电源输出功率:P出=U1=t=t

22R

IE-1r=/R

电(3)电源内部功率:P内=Fr(2)非纯电阻电路:

(4)电源效率:电功大于电热

流电功只能用%=U〃,

一出UR

电热只能用0=/2用

「P总TL~

电功率P=UL

热功率P,=『R

机械功率:PM=P-P'

关系:P=P出+P内

电功:W=UIt

电热:W=I2Rt

-20-

1、磁场的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