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常识中的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说明常识中的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说明常识中的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说明常识中的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说明常识中的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常识中的“理”——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2

课例聚焦设置情境,激趣导入师: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曾提到,那些教授的孩子在课程上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而乡下孩子在田野里反应灵敏,捉蚱蜢比城里孩子厉害。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乡下的这些孩子更熟悉田野。师:的确,而教授的孩子则对学习更熟悉。两者所处环境不同,因此熟悉习得的知识技能就不一样。虽然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但是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在很多认知方面还是不一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世界,我校学生会与一所乡村高中的学生会合作,打算出一份科普类校刊,其中设了一个专栏——《常识中的“理”》。第1期,乡村高中的选题为“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对节气、天气和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经过前期选题征集,我们学校以下几个选题得票最高(投影):绍兴是水乡桥乡,其中又以“八字桥”最为出名,可以介绍“八字桥”独特造型背后的“理”。2.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而高中生大多披星戴月地忙于学习,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睡眠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呢?3.“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能听到此类劝说。那么,这句话蕴含的“理”是什么?在现今社会是否仍然成立?师:这些选题我们同学在校网上已经看到了。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来开一个校刊科普专题写稿会,对这一类文章的写法作一些探讨,以帮助我们同学提高投稿命中率。同文异构,把握特征师: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校刊编辑部的征稿启事(投影):师:前期,校刊编辑部收到了关于选题1“八字桥”的一些文章,请各位阅读以下几个文章片段,思考哪个片段符合我们校刊的定位和要求,并说明理由。投影:片段一:据《嘉泰会稽志•桥梁》记载:“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由此可见,这座“状如八字”的梁式石桥,早在南宋嘉泰年间,即公元1201—1204年就已经存在了。而在其桥下西侧第五根石柱上饰有挂钩图案的长方框内,镌刻着“宝祐丙辰仲冬吉日建”十个字的正书题记,“宝祐丙辰”即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据考证,这是在原桥坍塌后,乡人依原样重建的时间。片段二:八字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系梁式石桥。该桥主跨为东西向,横跨稽山河,桥面长5.5米,宽3.1米,桥高5.75米,孔高4.15米,跨长4.8米。桥的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西设17级石台阶,长22.7米;南设18级石台阶,长15.8米。桥的东端折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南设14级石台阶,长12.6米;北设14级石台阶,长18.45米。桥上各立了九根石柱,石柱约高4米,微向内倾。石柱上用巨大的条石压顶,再盖上石桥梁。片段三:八字桥踏跺分三面四道与三条道路相贯通,南面分两道与主河两岸道路连接,北面一道在主河东岸与南面东岸一道位于同一线上,分南北两坡。西面一道踏跺连接八字桥直街,其中南面西岸一道横跨小河。八字桥的两边踏跺,异于平常所见之桥。桥的东墩折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一沿河岸北下于广宁桥直街,一南下于东双桥东河沿。因此就逼近了东端的民宅。西墩踏跺,除从八字桥直街直上正桥踏跺外,南下东双桥西河岸也有踏跺,在通向东双桥东河岸、西河岸的踏跺下,还各筑有一梁式桥洞。因为这里旧时原有一条小河流穿流而过。由于建桥匠人们的此番操作,这就使得八字桥横跨了三条河,连接了三条街道。这么一座石梁式多踏跺的桥梁,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片段四:八字桥桥高5米,净跨4.5米,宽3.2米,两端的桥基用条石砌成,其上各立石柱九根,柱脚置在槽内,以资牢固。石柱高约4米,并不垂直竖立,而是微向内倾,采用“侧脚”做法,与两侧的金刚墙浑然一体,显得十分稳固。桥下设纤道,供背纤人通行。自桥南朝北望,沿主桥面向南落坡的东西两条踏跺,恰似一个“八”字。为什么造型如此独特呢?这与它的地理条件有关。这桥跨于南北流的一条主河之上,在主河的两侧尚有两条小水,一从东流入一从西流入。而大道仅自西向东迄桥为止,桥东则为民房;桥南沿河两岸皆为主道,桥北东岸亦同为主道。因此在平面的处理上,就根据交通的需要安排了。我们的筑桥匠师却将该桥平面布置得极有特色,桥东端沿河岸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南通东双桥东河沿街道,北通广宁桥直街;桥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西通八字桥直街,南通东双桥西河沿街道;东南端和西南端的踏跺,又各跨越一条小河,这样,既不影响水上交通,又便利了陆上交通。师:请同学们说说哪个片段最符合征稿的要求。生:我觉得片段四比较符合。因为它列出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八字桥建造的科学性。师:那我有一个疑问,片段二列举的数字更多,为什么它不行?生:因为片段二只是介绍了八字桥的外观和样式,并没有介绍八字桥建造背后所蕴含的理。师:的确,事理说明文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所谓“事理”,就是与事物有关的某种道理。那么问题又来了:我看片段三也是在分析八字桥如此建造的原因啊,为什么你就不选它呢?生(抓头):说不上来,但就是觉得看着很别扭。师:其他同学呢?(生沉默。)要不我们给片段三画画思维导图,看它到底是怎么写的。(学生动笔画思维导图。)师:大家画得差不多了,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你的思维导图。(一生在黑板上画。)生(鼓掌):哇!师:看上去画得很好啊!这里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呢?生:作者写的先后顺序。师:这位同学画的思维导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片段三,同学们通过这张思维导图能发现什么问题吗?同桌可以讨论一下。生:我们觉得片段三说明顺序很混乱,①④⑧在一起,①⑥在一起,②⑤在一起,③⑦在一起,很明显不符合“合并同类项”(生笑)。第一句说“八字桥踏跺分三面四道与三条道路相贯通”,这其实是一句总起句,接下来就应该分说每一面有几条踏跺,分别和哪条街道相通,讲完一面再讲一面。师:恩,清晰的说明顺序很重要,不然读者就会看得云里雾里。生:我们认为图中有两个箭头其实应该调转方向。不是因为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所以逼近了东端民宅;恰恰相反,是因为逼近民宅,才要将踏跺折往南北两个方向。还有它在总结的时候说“由于建桥匠人们的此番操作,这就使得八字桥横跨了三条河,连接了三条街道”,其实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匠人们才如此设计的。师:很有道理,这种错误叫——生(抢答):因果颠倒。师:很好,既然我们发现了片段三存在因果颠倒和说明顺序混乱的问题,那么你们能尝试着改一改吗?生:我试试。八字桥踏跺分三面四道与三条道路相贯通。主桥东面因逼近民宅,折向南北两个踏跺,北面一道连接广宁桥直街,南面一道连于东双桥东河沿;主桥西面除一条主踏跺连接八字桥直街外,还有一条踏跺向南横跨一条小河通向东双桥西河沿。八字桥的两边踏跺,异于平常所见之桥。这是因为这里地理条件复杂,横跨了三条河流,连通了三条街道。这么一座石梁式多踏跺的桥梁,使八字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师:很不错,大家看,这样一改就清楚多了。我们还有一段没讲到。生(七嘴八舌):片段一。师:恩,片段一为什么不是事理说明文呢?生(七嘴八舌):这段讲的是八字桥的历史。师:我们同学的思路很清楚。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片段一重在描写八字桥的历史,片段二重在描绘八字桥的外在特征,片段三说明顺序和因果关系都有问题,而片段四则透过八字桥的外在特征揭示了其背后的道理。所以,从事理说明文的体例和写作要求来看,片段四是最恰当的。借助课本,明确方法师:我们再来读一读片段四,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个事理说明片段了,但我们能不能让它变得更好呢?生:说实在的,我还是不太看得懂。师:哦?具体说说。生:就是文段里方位词很多,又是桥南又是桥东又是桥北,我方向感很差的(生笑),所以就不是太明白。(有学生点头。)师:恩,这是个问题,尽管介绍得很详尽,但理解起来确实有点费劲,特别是对于没见过八字桥的同学来说,可能更难。那谁能帮忙想想办法呢?生:可以在文字旁配个图。师:这个方法很不错。我们可以适当运用绘制图形的方法使之更直观。我也想到了这个方法,并找了几张图片。大家觉得哪张图合适呢?投影:生:我觉得图1和图3都可以。师:理由呢?为什么图2不行?生:图1和图3分别可以从平视的角度和俯视的角度来帮助理解八字桥的构造及其设计理由。特别是图3,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桥的一边被民居所阻挡,踏跺只能向两边设计,特别直观好懂。图2只是八字桥的局部,对理解八字桥的设计没啥帮助。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修改建议吗?生:八字桥从功能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古代的立交桥,我认为可以把这一点写上去,以方便现在的人更好地去理解。生:我们是向乡村中学的同学介绍,可以把初稿发给他们,然后他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补充修改。生: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把这段文字发给桥梁专业人士,看看我们的“理”有没有说错。毕竟,我们不是专业的。师:你这个要求有点高,那如果我们暂时找不到这样的人,还可以怎么做呢?生:那就多查一些资料吧。(生笑。)师:很好,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为了让我们这篇文章的说理怎么样?生(七嘴八舌):正确、准确、通俗、明白、清楚……师:大家说得很对。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核心技术就是要把道理说正确、说清楚,说得让人听得懂。查资料这一块,课后请同学们分组进行。我们先来看看,除了刚才同学所说的画图表、列数字之外,我们还能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学到一些什么方法?生:《说“木叶”》这篇课文引用了很多诗句,如果我们的文章里也能找到合适的诗句,那就能增加文章的文学性。生:我认为这些诗句最主要的作用不是增加文学性,而是帮助说明各种叶的特征,文学性是第二位的。师:恩,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第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写作建议,第二位同学讲了这种手法的运用原则。生:《说“木叶”》这篇课文还有很多比较,比如将“木叶”和“落叶”进行比较,来突出“木叶”的特点。师:那为什么要这样比较呢?生:因为“落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用熟悉的事物来比较出陌生事物的特点。生:我找的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具体是第50~51页。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他把人类比作“鲤鱼”,把我们生活的世界比作“池塘”,鲤鱼以为池塘就是唯一的世界,其实池塘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这就好比说我们人类以为我们的宇宙就只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这样打比方,就拉近了我们与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等学术概念的距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以致用,小试牛刀师:大家找得都非常准,说得也都很不错。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等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说理更准确和明白晓畅。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尝试写一写了。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查阅资料后写的,内容是我们的选题2睡眠和学习的问题。她本人对自己写的这段文字也不太满意,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今天所学,帮她提一点修改意见呢?投影:熬夜伤害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睡眠不足会使丘脑、额叶前部、额前枕叶皮质、语言运动中枢等脑组织的代谢衰退,导致人感知能力下降,情绪失调;海马、杏仁体和前额皮质的过度疲劳还可能造成记忆损伤。据《神经科学杂志》报道,睡眠不足对大脑造成的损伤无法通过补眠来修复,长久下去更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学生动笔。)生:我在“造成记忆损伤”后面加了一句:“这些过度疲劳的器官就像绷紧的绳子,一旦断裂,即使想尽办法,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因为这个文段里有很多专有名词,这些词对于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加了一处打比方,是想让它更好懂些。生:我在“情绪失调”后面加了一句:“根据去年牛津大学的研究结果,长期熬夜的人患老年痴呆等精神类疾病的可能性比睡眠充足的人要高出很多。”(生笑。)师:你这个真的是“去年牛津大学的研究结果”吗?生:我看到在很多这类文章里,经常有这样的表达。(生大笑。)师:大胆假设可以,课后还需小心求证。我倒是想补充一点,大家看,在这个选题里,熬夜的危害,虽然我们不能说得很专业,但大部分人还是知道一点的。我们事理说明文的重点恐怕应该放到大家更关心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上。比如到底什么时候才算是熬夜中的“夜”呢?半夜12点?凌晨2点?再比如早睡早起的“早”该怎么定义呢?另外,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吗?缺一点可不可以呢?如果有时候必须得熬个夜,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尽量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呢?大家看,这些是不是比单纯从脑部构造角度讲熬夜更吸引人?(生点头。)因此,我们写作时,一定要首先找准写作的内容。师:好,今天的写稿会就到这里结束了。这节课,我们首先明确了要投的稿子应该是怎么样的,然后我们探讨了这类稿子的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最后我们还分析了这类稿子最重要的写作内容应该是什么。课后,请各小组任选上述一个选题,完成一篇事理说明文。期待各位的大作早日见刊!

习作示例熬夜会变笨?“每日凌晨一时签到,我们一起卷起来!”“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熬夜小宝贝。”古有孙敬苏秦悬梁刺股,今有高中学子熬夜苦读。那么,究竟何为熬夜?熬夜真的有助于学习吗?熬夜是指在23点后因工作、学习而未入睡的现象。众所周知,从晚间23点至凌晨5点,人体器官处于修复阶段,如心脏、肝脏、淋巴等都在这一阶段进行排毒。可见,当我们熬夜学习的时候,身体就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无法得到排毒和修复。除此之外,大脑还会在睡眠期间清理一天积累的多余的激素和其他化学成分以解除疲惫。缺少睡眠,代谢赘余,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的工作,长期下去还会导致各种认知偏差,甚至引起内脏功能的紊乱,最终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早睡早起身体好”,古人诚不欺我!那么,迫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假如我们愿意用身体来交换学习,可以吗?答案仍然是否定的。首先,熬夜不利于记忆的巩固。在入睡后的第九十分钟,人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此时,我们的大脑会像计算机硬盘一样对一日的记忆碎片进行整理和排序。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