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红云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红云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红云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红云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page1说明-page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设计历程(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1)《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3)《重庆市主城区轨道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4)《关于红云路方案设计的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重庆市规划局渝规渝中方案函(市政)[2017]001号(5)《关于红云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轨道交通专项审查意见》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渝轨建办[2016]350号(6)《重庆市渝中区红云路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重庆市勘测院2017.03)(7)《红云路道路工程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2017.06.22)2014年08月本院接到红云路道路工程前期方案研究任务。通过搜集周边资料、现场踏勘、与周边单位就方案沟通,并与三纵线设计单位铁二院就红云路方案相关事宜进行协商,并根据其意见进行相关线位调整;2015年至2016年,与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红云路方案可实施性及对三纵线影响进行协商,并取得成果;与中建八局就红云路方案对三纵线影响进行协商,并取得成果;2016年通过渝中区政府方案研讨会,最终对红云路平面线位方案及横断面形式定调。2016年11月取得重庆市轨道办《关于红云路道路工程方案设计的轨道交通专项审查意见》。2017年2月取得重庆市规划局《市政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并调整红云路规划用地红线。2017年7月,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通过专家组审查并取得批复。2、对初步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3、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路面防滑涂料》(JTT712-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78-200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道路工程制图标准》(QQC-1-20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版)4、沿线自然地理概况4.1地理位置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渝中区高九路附近,起于协信阿卡迪亚与云栖谷之间,终点接嘉陵路,道路可直达现场,交通方便。4.2气象、水文地质4.2.1气象场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1、气温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500m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8~18.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3.0℃(2006.8.15),极端最低气温-1.8℃(1955.1.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均日温差11.9℃(1953.7)。2、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3、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4、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4.2.2水文勘察区属于长江流域,场区及附近无大型地表水体及常年性溪沟等。4.3工程地质条件4.3.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沟谷地貌,地形总体南西侧高,北东侧低,道路穿过洼地、丘脊和斜坡地带,最高标高335,最低标高203,相对高差约130m,现状地形坡度较大,大部分地表被人工改造。其中K0+000-K0+957.450段为同轴旋转立交与桥梁段,K0+957.450-K1+745.673段为路基段。其中K0+000-K0+957.450段为同轴旋转立交与桥梁段,受周边协信小区建设影响,人工改造强烈,现大部分为填方区。阿卡迪亚小区东侧存在大量人工堆填区,局部厚达30m,在拟建3#、4#重力式挡墙附近形成填方边坡,边坡最高约30m,坡顶地面标高320.0~305.0m,地形较平坦,地形坡角一般0~5,坡底地面标高280.0~270.0m,边坡坡角约25,局部较陡。K0+957.450-K1+745.673段为路基段,受三纵线红岩村隧道施工影响,人工改造较强烈,地形坡度较陡,高程在284~203m,地形坡脚沿红云路前进方向一般5~10°,道路周边局部边坡达20~25°,在K1+100~K1+180段发育滴水岩危岩带,局部为陡崖,地形坡度为40~50°。4.3.2地质构造工程区处于金鳌寺向斜西翼(图3.3-1),为川东褶皱束中沙坪坝—重庆复式褶皱曲中的次一级褶曲,无断裂构造通过,构造裂隙不发育。据调查测绘,场地岩层倾向140,倾角8,局部倾角15°;据实地量测,基岩中发育裂隙三组,裂隙发育情况如下:L1裂隙:倾向350°~0°,倾角55~65°,裂隙面粗糙,宽度2~8mm,偶见粘性土充填,裂隙间距2~5m不等,延伸长度一般5~10m,局部可达数十米,切割深度5~20m,连通性较好,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L2裂隙:倾向260~270°,倾角65~75°。裂隙面较直,延伸长度3~5m,闭合为主,裂隙间距2~5m不等,无充填物或局部有部分方解石充填,裂隙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L3裂隙:倾向80~90°,倾角65~75°,倾向与L2裂隙相反,裂隙性状与L2一致,地内结构面为统计结构面图3.3-1构造纲要图4.3.3地层岩性通过地质钻探、地面地质调查和搜集前人成果及相关地质资料,场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沉积岩层。各层岩土特征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1)人工填土(Q4ml):褐灰色,以素填土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含少量砼块、砖头等建筑垃圾。骨架颗粒粒径20~500mm为主,局部可达800~1000mm,含量一般为30~50%;在厚度较大的地段中下部碎块石含量显著增高,局部可达到70~80%,粒径也有所增大。人工填土主要呈稍密状,稍湿,堆填年限约十年。该层底部与基岩接触地段,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形成以软~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厚度0.05~0.30m(局部可达0.5m以上)的软弱薄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内,钻探揭露最大厚度34.60m(孔号BP34)。(2)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el+dl):褐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岩石碎屑,可~硬塑,稍有光滑,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残坡积成因,厚0.5~1.0m,厚度较薄,主要分布于原始沟谷及斜坡地带,场地分布较少。~~~~~~~~~~~~~~~~不整合接触~~~~~~~~~~~~~~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砂质泥岩(J2s-Sm)褐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表层强风化带厚度一般约0.5~1.0m,最大可达3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岩体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砂质泥岩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上部土层覆盖层以下。(2)砂岩(J2s-Ss):灰褐色、灰色,细粒~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主要矿物成份有:石英、长石等;强风化层厚度一般约0.5~3.0m,强风化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完整,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砂岩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上部土层覆盖层以下,与砂质泥岩相间分布。场地基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0.5~1.0m,最大可达3m。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4.4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形总体特征南高北低,地形较起伏较大,降水从高处向低处排泄,排水条件好,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总体较小。场地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类。(1)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由大气降水补给,在岩土界面上从高处往低处排泄和下渗进入基岩裂隙中。该类型地下水水量大小受地貌和覆盖层厚度、透水性制约,受季节、气候影响大。场地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貌,坡度大,排泄条件较好,松散层储存地下水条件差,土层中无统一地下水位,在土层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后一般沿基岩面向低洼处运移,地下水主要赋存在填土较厚的原始沟谷底部。结合钻孔水位观测,同轴旋转立交段地下水埋深约12.0~28.0m,高程约281~296m,集中位于原始沟槽地带的填土层中下部,大气降水易通过填土层下渗,从协信阿卡迪亚小区附近自西向东沿基岩面向填土边坡底部排泄。路基段地下水埋深约8~12m,高程约210~228m。本次勘察选取了岩面相对低洼、填土厚度较大、易于汇水的ZK59钻孔作了抽水试验,在终孔后第二天作简易抽水试验,当水位降至某一深度后再稳定不少于两小时,测得稳定流量,据此计算各钻孔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试验结果详见表3.4-1及抽水历时曲线图3.4-1。表3.4-1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钻孔编号含水层岩性静止水位(m)含水层厚(m)水位降深SW(m)稳定流量Q(m3/d)渗透系数K(m/d)影响半径R(m)ZK59素填土3.409.001.911.161.699.63根据抽水试验成果,场地人工填土层渗透系数为1.63m/d,渗透系数较大,为中等透水层。结合钻孔水位观测,可见勘察期间场地内填土层中地下水总体较贫乏,但岩面相对低洼、填土厚度较大、易于汇水的原始沟谷底部仍赋存了一定的地下水,且由于地表封闭条件差,大气降水易通过松散填土层下渗,地下水对道路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基坑开挖时应配备相应的抽水设备,若在雨季施工,涌水量将明显增大。(2)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中,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构造裂隙水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由于岩层中构造裂隙总体不发育,不利于地下水赋存和接受补给,水量大小与裂隙发育程度和裂隙贯通性密切相关,水量一般不大,多呈滴状或脉状,动态不稳定,由于岩层倾斜,局部基岩中本次勘察期间选取ZK5、ZK56钻孔作抽水试验,用时2、3分钟左右,孔内循环水被提干,然后观测恢复水位,24小时后,水位无恢复缓慢,为干孔,由此可见勘察期间场地基岩裂隙中含水贫乏,水量不大。水腐蚀性判定为判断场地地下水腐蚀性,本次勘察在钻孔ZK5、ZK56、ZK59内采集地下水水样作室内水质分析试验,试验成果见下表5.3-1。表5.3-1水质分析成果表水样编号Ca2+Mg2+NH4+HCO3-OHCO32-Cl-SO42-游离CO2侵蚀性CO2pH值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ZK567.982.98<0.0419.660.000.002.8225.5841.6438.017.98ZK5955.326.87<0.04139.980.000.0032.3138.715.790.007.63ZK510.772.19<0.0432.760.000.004.3716.0231.3226.206.74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C20-2011)判定:按II类环境水,该水样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有微~中等腐蚀,在弱透水层中有微~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本次勘察在钻孔BP33取素填土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其试验成果见表5.3-2。表5.3-2土腐蚀性试验成果表样品编号土层名称PH值试验项目(mg/kg)OH-CO32-HCO3-Cl-Ca2+Mg2+SO42-ZK7-1素填土8.38055762219111ZK15-1素填土8.4608390111915121ZK46-1素填土8.490766972710157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Ⅱ类环境判定:按Ⅱ类环境,以上土样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微腐蚀。4.5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岩体4.5.1不良地质现象(1)危岩体基本特征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勘察区发育滴水岩危岩带。危岩带位于道路里程K1+100~K1+180之间,危岩在立面上的分布受控于陡崖发育方向,在平面上陡崖发育大致呈直线展布,勘查区分布3处危岩体(见表3.1-1),危岩顶分布高程约248~254m,底部高程约219~231m,属中位危岩。危岩体形态各异,但总体呈板状或柱状。规模大小不等,体积为1646.3m³~5587.2m³,属特大型危岩体,危岩带的总体积约为1.2×104m3,属特大型危岩带。表3.1-1危岩体基本数据表编号形态中心坐标底部

高程顶部

高程宽度高度厚度体积可能的破坏模式XY(m)(m)(m)(m)(m)(m3)W1板状68297.3756719.972232502327.252951.3坠落式W2板状68313.6656738.09219254.52335.585587.2滑移式/倾倒式W3板状68329.1856762.522124831272.42286.9滑移式/倾倒式W5柱状68377.9356854.46231238367.23.41646.3坠落式合计12471.7(2)危岩稳定性宏观分析勘查区危岩体的边界主要受控于两组构造裂隙,两组构造裂隙将岩体切割成板状,部分裂隙贯通性较好,延伸较长,在陡崖边由于卸荷作用,把陡崖表层岩体与母岩切割开,形成危岩体,同时由于基岩泥岩的差异性风化,使危岩块低部的基座形成凹岩腔,凹岩腔发育深度较深,且随时间的增长,危岩重心位移将会偏离出凹岩腔之外,而发生坠落崩塌,W1及W5均由此产生。大部分危岩体及底部边坡上的危岩体受后缘卸荷裂隙的影响,易沿该裂隙发生滑塌。近年来该危岩带主要存在局部的掉块现象,并未见大规模的崩塌发生,因此目前危岩多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但随时间的推移,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特别是受强降雨及地震影响后,同时底部危岩下部泥岩继续风化,导致岩腔越来越大,危岩体将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3)危岩治理勘查区的危岩主要采用锚固+支撑进行治理,锚固位置位于危岩单体上,危岩岩性以巨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岩体呈大块状,表面近直立,岩体强风化层厚度一般小于0.5m,岩体结构完整,适宜锚固工程。危岩基座多有凹岩腔,凹岩腔下部多为平台或斜坡,表面土层较薄,适宜用为支撑的基座。表3.1-2危岩防治措施建议危岩编号稳定性防治措施建议W1欠稳定锚固+支撑W2欠稳定锚固W3基本稳定锚固W5欠稳定锚固+支撑综上所述,在拟建红云路范围内的危岩已治理,对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无影响。4.5.2特殊性岩土根据勘察,场地特殊性岩土为人工填土。人工填土主要由弃土平场施工形成,褐灰色,以素填土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含少量砼块、砖头等建筑垃圾。骨架颗粒粒径20~500mm为主,局部可达800~1000mm,含量一般为30~50%;在厚度较大的地段中下部碎块石含量显著增高,局部可达到70~80%,粒径也有所增大。人工填土主要呈稍密状,稍湿,堆填年限约十年。其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级配一般。人工填土在工程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非均质性和湿陷性;其块石粒径大小不均,分选较差,土体内局部存在大块石架空现象,其整体均匀性较差,其物理力学等性质差异较大;人工填土在地下水的浸泡渗透下,还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除此之外,拟建场地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区域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不存在砂土液化、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场地无暗埋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埋藏物。4.6地震效应评价拟建场地上覆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根据5.4节表5.4-2土层剪切波测试成果,场地填土剪切波速151~180m/s,平均剪切波速160m/s,为中软土;下伏基岩剪切波速度>500m/s,为坚硬土。平场开挖后,根据场地的岩土分布情况,拟建挡墙地震效应评价见下表6.3-1。表6.3-1拟建道路沿线地震效应评价名称最小覆盖层厚度(m)最大覆盖层厚度(m)平均剪切波速(m/s)场地类别地段类别特征周期(s)同轴旋转立交桥段(K0+000-K0+957.450)2.134.6160Ⅱ不利0.35路基段(K0+957.450-K1+745.673)0.09.0160Ⅱ一般0.35由于同轴旋转立交桥段(K0+000-K0+957.450)填土厚度大,为抗震不利地段,但在清除填方到清方线后,不存在深厚覆盖层,故该段变为抗震一般地段。拟建场地内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区域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本场地为6度区,不存在砂土液化、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4.7土、石工程分级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土、石工程分级表划分标准,场地土、石工程分级为:①普通土:松散的人工填土,土石等级II。②硬土:稍密~中密填筑土、基岩强风化带。岩石风化强烈,呈碎块状,质软,部分呈土状或土夹石状,土石等级III。③软石:砂卵石土及中等风化的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呈厚层状结构、裂隙不发育、土石等级IV。④次坚石:中等风化砂岩,厚层~巨厚层状结构,裂隙不发育,土石等级V。4.8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4.8.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原为构造剥蚀丘陵沟谷地貌,场地内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下部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砂岩,岩、土体层序正常;通过本次勘察在拟建工程场地内未发现了滴水岩危岩带,但拟建红云路范围内的危岩已治理,对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无影响。除此之外,拟建场地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区域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不存在砂土液化、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场地无暗埋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埋藏物。场地西侧拟建同轴旋转桥附近的填土边坡为自然堆填形成,坡角约25°,下伏基岩面倾角一般为3~11°,堆填时间约10年,未见变形迹象,现状整体稳定。因此拟建工程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的建设。4.8.2地下水作用评价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往周边地势较低处排泄,地下水水量总体较小。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和气候影响明显,在土层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后一般沿基岩面向低洼处运移,在填土较厚的原始沟谷底部将存在部分上层滞水。同轴旋转立交桥的桩基础开挖时,由于上覆土层厚度较大,周边的地表水易沿填土下渗流入到桩基内,施工时应准备抽水设备,若进行挖孔桩基础施工时,应采用护圈加强侧壁的支护,水位线下开挖时还需选择合理的排水措施。4.8.3地基均匀性评价平场后,场地地基主要由人工填土、强风化基岩、中风化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场地内人工填土层厚度差异较大,含有砂、泥岩块碎石,局部含少量砖块、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粒径大小不均,分选较差,局部存在大块石架空现象,结构稍密状为主,密实度较低,整体均匀性较差,不宜直接作为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厚度差异较大,承载能力差别较大,整体均匀性较差,不宜作为持力层。中等风化基岩其分布规律性较好,连续稳定,为理想持力层,但砂岩、砂质泥岩强度差异较大,变形特性差异也较大,基岩整体均匀性较差。4.8.4场地内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内基岩面起伏基本与原始地形起伏相一致,场地原始地形总体西南侧高、东北侧低,丘包和沟谷相间排列,丘间冲沟以近东西向发育为主。场地内基岩面一般倾角为0~20°,局部为陡坎。4.8.5场地水、土腐蚀性评价根据水、土腐蚀性分析成果,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有微~中等腐蚀,在弱透水层中有微~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场地素填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微腐蚀。4.8.6施工条件及注意事项机械成孔作为较先进的施工工艺,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然而场地素填土在桩孔成孔过程中受扰动后易垮塌、缩径,基岩岩屑容易滞留在桩孔底部,施工时应采取护壁、清除孔底沉渣等辅助措施。机械成孔产生的噪音对环境影响较大,场地位于协信小区旁,采用机械成孔工艺存在扰民影响,建议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置施工方案。本场地的砂岩中,含有石英等较硬矿物颗粒,局部矿物颗粒聚集,因此建议设备的掘进参数中岩石抗压强度宜确定为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最大值的2倍。人工挖孔桩成桩质量高,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填土层易垮塌,需要加强护壁刚度;井内有作业人员应通风,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加强弃土清运安全。同时人工挖孔桩工程应按规定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4.9结论与建议4.9.1结论(1)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应按照设计标高刷方后,待红云路与三纵线共建段挡墙施工完成后建设,届时场地内不存在环境边坡。(2)拟建场地位于金鳌寺向斜西翼,区内新构造活动不明显,岩层产状平缓,构造整体稳定。(3)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沟谷地貌,场地内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下部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砂岩,岩、土体层序正常;通过本次勘察除了在K1+100~K1+180之间发育滴水岩危岩带,拟建红云路范围内的危岩已治理,对拟建红云路道路工程无影响。除此之外,拟建场地内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该区域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不存在砂土液化、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场地无暗埋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埋藏物。场地东侧现状填土边坡为自然堆填形成,坡角约25°,下伏基岩面倾角一般为3~11°,堆填时间约10年,未见变形迹象,现状整体基本稳定。(4)拟建场地地下水以其含水介质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往周边地势较低处排泄,地下水水量较小。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混凝土结构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层有微~中等腐蚀,在弱透水层中有微~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场地素填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及对钢结构有微腐蚀。4.9.2建议(1)由于对拟建道路工程与已建及拟建隧道相互影响评价是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建议补充拟建工程与已建及拟建隧道相互影响做专项数值分析,并对其相互影响进行专项评价。(1)拟建场地中等风化岩层强度较高、稳定性好,是理想的挡墙基础持力层,建议同轴旋转立交桥桩基础采用下伏中等风化基岩作基础持力层;根据设计方案,3、4#重力式挡墙上部填土层沿基岩面清方后,基岩直接出露,建议采用下伏中等风化基岩作基础持力层。由于场地以砂质泥岩为主,建议地基承载力统一按照砂质泥岩考虑。(2)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无统一地下水位,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填土较厚的原始沟谷底部,水量总体较小,水量大小与降水、管线渗漏等因素关系密切,在雨季松散层孔隙水量相对较大,建议施工时根据桩基实际涌水量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3)同轴旋转立交桥桩基施工可采用机械成孔和人工挖孔两类成桩工艺,若需要采用人工挖孔时应严格按照《渝建发》(2012)1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灌注桩管理的通知》(2012)162号文的规定,上报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专家进行人工挖孔桩可行性的专项论证。(4)由于场地的砂岩中,含有石英等较硬矿物颗粒,局部矿物颗粒聚集,因此建议设备的掘进参数中岩石抗压强度宜确定为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最大值的2倍。(5)已建梨菜铁路隧道设计标高227.80m,建议2#轴桩基底标高置于风道结构及梨菜铁路底板标高以下,对已有及拟建隧道影响较小。(6)路基段挖方边坡如有放坡条件,建议该段边坡按岩质边坡1:0.75,土质边坡1:1.25的坡率分阶放坡处理,分阶高度8m,每阶间设置宽2m的马道,坡面采用挂网锚喷等措施进行防风化处理。如无放坡条件,建议设置挡墙进行支挡。边坡开挖宜分段跳槽,采用逆作法由上至下分级开挖,边坡开挖应尽量采用人工开挖方案,若采用爆破法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爆破对边坡的震害,爆破面宜预留部分岩体采用人工挖掘修整。(7)路基段填方边坡中的砂岩、粉质黏土可作为路基,建议在清除地表植物层(厚度0.5~1.0m)后进行填筑。填方边坡建议按1:1.25放坡处理,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分层填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8)场地内存在多处地下管网,施工对市政管网的影响较大,建议施工前对既有地下管线进行排查,开挖过程中注意地下管网的保护,并对有影响管线进行改迁。(9)本报告中的岩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由整个场地同一类岩体的试验值经过数理统计而获取,施工时实际采样的岩体抗压试验值为单点试验值,两者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施工中应予注意。(10)边坡开挖后对岩层产状、有无软弱夹层进行校核,信息化施工,确保边坡安全。施工中应加强基础施工时的验槽工作,若遇本报告未述及的地质问题,请及时通知我院,以便派人解决。5、设计概要5.1工程范围、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5.1.1总体工程范围及规模红云路位于渝中区,设计起点接云栖谷西侧现状断头路,向东北方向延伸,通过一座旋转立交消化高差,跨越三纵线,终点接嘉陵路,红云路道路全长约1.7km,标准路幅宽13.0m。其中桩号K0+045-K1+465段为新建段,新建段含一座同轴旋转立交桥(K0+045.865-K0+549.027)及一座上跨桥(K0+877.404-K0+941.404),桥梁段全长567.162m,同轴旋转立交段桥梁宽12.6m;桩号K1+465-K1+694段为改建段,改建段目前为一条宽约4m的现状道路,该现状道路路幅较窄、纵坡较大、终点处圆曲线半径较小,无法满足城市支路的服务功能,需要进行拓宽及调整纵坡及终点处平面线位,本次设计路线最小半径35m,同轴旋转立交半径为40.5m。红云路设计时速为20km/h,双向两车道。5.1.2图纸分册情况全套图纸共五册,本册为第一册道路工程。5.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20km/h(3)设计年限交通量设计年限:15年;路面设计年限:15年(4)设计荷载:道路路面荷载采用标准轴载BZZ-100,桥梁荷载采用城-B级;人群荷载为4.0KN/m2。(5)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级。E1地震作用的抗震重要性系数为0.43,E2地震作用的抗震重要性系数为1.3。(6)净空要求:红云路:≥4.5m人行地道净高:≥2.5m(7)道路技术标准与设计指标道路技术标准与设计指标(主线K10+275.585~K11+420段)技术指标规范技术标准采用的设计指标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km/h)2020圆曲线最小半径(m)2038平曲线最小长度(m)40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04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020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曲线100400凹曲线100400最大纵坡(%)1212坡段最小长度(m)6060竖曲线最小长度(m)2021最小停车视距(m)20≥20桥梁净空(m)4.5>4.55.3平、纵、横设计5.3.1平面设计红云路位于设计起点接云栖谷西侧现状断头路,向东北方向延伸,通过一座旋转立交消化高差,跨越三纵线,终点接嘉陵路,形成平交口,红云路道路设计范围为K0+045~K1+694,主线长1649m。全线共设10处平曲线,自起点至终点的主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20m、R2=40.5m(旋转立交)、R3=50m、R4=40m、R5=90m、R6=50m、R7=40m、R8=38m、R9=100m、R10=150m、R11=40m。其中桩号K0+045-K1+465段为新建段,新建段含一座旋转立交桥及一座上跨桥,桥梁段全长567.162m;桩号K1+465-K1+694段为改建段。嘉南线三期工程本段的起点与直港大道立交匝道出入口终点进行顺接,往南延伸,下穿天宝路,从和尚山水厂西侧跨越,主线采用上跨桥上跨杨九路,形成杨九路简易立交,通过辅道与天兴路、杨九路形成平交口。主线标段分界位于杨九路立交南侧端部,设计主线段范围为K10+275.585~K11+420,主线长1144.415m。全线共设4处平曲线,自起点至终点的主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200m、R2=1000m、R3=300m、R4=500m。设计范围主要结构节点工程设计规模如下表:结构工程起点桩号终点桩号设计全长(m)旋转立交桥K0+045.865K0+549.027503.162X-B隧道上跨桥K0+877.404K0+941.40464具体设计详见《结施》。5.3.2纵断面设计(1)新建段纵断面设计(K0+45-K1+465)红云路新建段范围路线纵断面设8个变坡点,起点以-3%纵坡与云栖谷旁现状断头路终点顺接,之后坡度分别为:-5.7%(旋转立交段)、-3%、-10%、-3%、-10%、-3%、-10%、-3%。纵断面设计标高有中分带部分为中分带路缘标高,无中分带部分为道路中线高程。(2)改造段纵断面设计(K1+465-K1+694)红云路改造段根据现状道路进行拟合设计,纵坡分别为-8.9、-11.6%,最终以1.5%的纵坡顺接嘉陵路横坡。旋转立交中央圆形区域、红云路与革命纪念馆出入道交叉口、红云路与嘉陵路交叉口均进行了竖向设计,具体详交叉口竖向设计图,施工结合现状接顺时可进行适当调整。5.3.3横断面设计红云路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由于设计范围内路段结构型式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全线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断面形式,分别宽13.0m、12.6m、8.1m,具体分配如下:旋转立交段:0.55m(加强防撞护栏)+5.5m(车行道)+0.5m(中分带)+5.5m(车行道)+0.55m(加强防撞护栏)=12.6mX-B隧道上跨桥段:0.55m(加强防撞护栏)+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5m(加强防撞护栏)=8.1m其余路基段:3.0m(人行道)+3.5m(车行道)+3.5m(车行道)+3.0m(人行道)=13.0m并且对于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段,均于道路内侧进行加宽;改造段应红岩革命纪念馆要求,部分路段进行加宽以便满足其大巴车一次性转弯需求,具体加宽值及加宽范围详《道路平面图(一)~(五)》。参考规范要求在部分圆曲线路段设置超高,超高坡率均为2%。超高方式在主线段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辅道段绕内侧边线(中分带)旋转,超高渐变为线性渐变。超高路段见超高方式图。车行道路拱采用单向1.5%横坡,坡向朝东侧,人行道采用向内倾斜2%横坡。5.4路基设计受道路红线和地形地物的限制,工程采用自然放坡和设置支挡结构两种形式。其中旋转立交周边采用桩板挡墙支挡(已实施)、K0+770.000~K0+824.000段为减小对下方隧道及其洞顶仰坡影响采用门型架空框架结构(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K0+824.000~K0+860.000段右侧为锚杆挡墙(三纵线项目实施)、K0+860.000~K0+950.000段右侧人行梯道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护坡、K1+465.000~K1+485.000段左侧为重力式挡墙、K1+505.000~K1+600.000段左侧为重力式挡墙、K1+610.000~K1+680.000段右侧为仰斜式式挡墙,均为永久性边坡;其余路段道路两侧边坡均为临时边坡,后期地块开发后,建筑门面等与人行道进行接顺。5.4.1填方边坡设计范围路段道路填方边坡高度均在8m以内,为一级边坡,采用1:1.5作放坡处理。在填方高度大于2m路段,人行道在外侧均设置栏杆,以保证行人安全。人行道栏杆设置路段为:K1+465~K1+680左侧。当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外设临时排水边沟,局部与建筑有冲突的地方,施工时候可适当调整。5.4.2挖方边坡设计范围路段道路挖方边坡一般临时放坡段采用1:1作放坡处理,K0+824.000~K0+860.000段右侧挖方边坡采用1:0.5放坡(三纵线项目实施)。当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挖方边坡坡顶外设置临时截水沟。5.4.3路基处理工程范围内填方段较少,且由于三纵线项目实施,场地已进行过清表,因此本次项目不再需要清除地表土。填方区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5.4.4路基换填根据勘察,场地旋转立交范围存在大量人工填土。人工填土主要由弃土平场施工形成,褐灰色,以素填土为主,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含少量砼块、砖头等建筑垃圾,主要呈稍密状,稍湿,堆填年限约十年。其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级配一般。根据三纵线设计资料显示,三纵线项目将对该部分人工填土沿基岩面进行清方,裸露岩层将直接成为持力层,因此本次设计不再对该部分杂填土专门处治。5.4.5纵横向填挖分界处理半填半挖路基处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填方区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砾类土、碎石填筑,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采用填石路堤。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0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内铺设2层土工格栅。横向填挖交界处,施工时应认真清理填方区的原地面,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筑在填方区内。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砾类土、碎石填筑,岩质地段过段采用填石路堤。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5m,路床范围挖方段土工合成材料铺设长度不宜小于8m,填方段土工合成材料长度度应覆盖过渡段,延伸至一般填方区的长度不宜小于5m。5.4.6路基支挡红云路K0+770.000~K0+824.000段为减小对下方隧道及其洞顶仰坡影响采用门型架空框架结构(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K0+860.000~K0+950.000段右侧人行梯道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护坡,具体详《结施》;K1+465.000~K1+485.000段左侧为重力式挡墙、K1+505.000~K1+600.000段左侧为重力式挡墙,具体详《重力式挡墙设计图》;K1+610.000~K1+680.000段右侧为仰斜式式挡墙,具体详《仰斜式挡土墙构造图》。5.5路面设计路面设计以后轴载重100KN为标准轴载,用双圆荷载下的弹性层状体系小理论进行分析计算,以计算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和容许剪应力进行作为设计和验算指标,采用北京市政院编制的“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进行计算,确定路面厚度。(1)新建段车行道路面结构车行道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厚40mm(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5kg/m2)下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厚60mm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厚6mm(乳化沥青透层油0.7~1.5kg/m2)基层: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20mm底基层: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30mm碾压密实路基(K0+770-K0+824段路基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路基)(2)改建段车行道路面结构根据调查,红云路改造段为一条4m宽的现状道路,且为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唯一出入道路,为缩短该段施工工期以便减小对纪念馆的影响,该段路基基层均采用混凝土基层。车行道路面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厚40mm(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5kg/m2)下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厚60mm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厚6mm(乳化沥青透层油0.7~1.5kg/m2)基层:C30水泥混凝土基层220mm(弯拉强度标准值:≥4.5MPa)基层:C25水泥混凝土底基层厚230mm(弯拉强度标准值:≥4MPa)改建段原有面层部分由于其修建标准较低,拟对原有路面进行破除后,重建道路。路面结构及铺装以交叉口作为分界。(3)防滑路面由于红云路全线纵坡较大,仅局部缓坡段纵坡为-3%及终点顺接段1.5%,其余段纵坡均大于4%,为保证行车安全,拟于红云路路面(K0+45-K1+680段)表层间断性地加铺一层环氧薄层抗滑材料,厚度控制在5mm左右,每10m间距铺筑5m。5.6人行系统5.6.1人行过街设施红云路路基段车行道较窄(7m),人行过街均采用斑马线过街,详见交通工程设计。5.6.2人行道结合沿线地形限制及道路规划,对路段采用不同的人行道布置。其中K0+045-K0+973段采用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布置,人行道采用青石梯道,宽3m;K0+973-K1+694段采用双层人行道对称布置,两侧人行道各3m,采用花岗岩面砖。道路填方高度大于2m处人行道位置,需设置人行道栏杆,具体位置详路基说明及道路分平面图。人行道花岗岩面砖铺装结构层如下:人行道花岗岩面砖600×300×60mm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C15砼垫层厚150mm夯实路基5.6.4路缘石、路边石人行道路缘石采用机制C30砼立式路缘150mm×440mm×1000mm,缘石出露高度为20cm。路基段人行道路缘与桥梁人行道路缘出露高度设置20m过渡段,线性渐变。人行道路边石采用机制C20砼路边石120mm×200mm×1000mm,与人行道齐平。5.6.5树圈石、花池在人行道宽度≥3m的路段上考虑单排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纵向每5m一棵,暂按小香樟考虑,实施时根据建设单位对景观的要求可进行调整。树圈石采用1240mm×120mm×100mm芝麻灰花岗石亮面材质45度碰角安装,树池外圈尺寸为1240mm×1240mm。树池内采用成品树池篦。5.6.6防撞路缘红云路路基段大量设置防撞路缘,具体位置详道路平面图。5.6.7无障碍设计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进行无障碍设计。(1)盲道·人行道盲道砖采用深灰色花岗岩面砖,其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与人行道板一致。·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走向一致。·人行道盲道宽0.6m,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铺设。·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0.50m处;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m;·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等0.3m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m提示盲道。(2)残疾人通道·所有道路交叉路口及路段人行横道均应设置供残疾人通过的缘石坡道,供以手摇三轮车及轮椅为工具的残疾人通过。·三面坡缘石坡道适用于无设施带或绿化带处的人行道,人行道与缘石间有设施带或绿化带时,设单面坡缘石坡道。·平面布置根据道路平面图中人行道、人行横道线的设置及各路口的实际情况确定。·在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处不得设雨水口,如有冲突,可稍微移动缘石坡道的位置或雨水口的位置以错开。·缘石坡道处车行道、人行道的路面结构及做法与路段上相同。·缘石坡道用人行道砖铺砌,路面结构组合与人行道相同,坡面转折处人行道砖须切割齐整。6、施工注意事项6.1路基6.1.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参考重庆地方标准《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78-2008)执行):表6-1: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压实度(%)道路范围支路支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5≥94下路床30~803≥94上路堤80~1503≥93下路堤150以下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5≥9430-803―路基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路床平整度:≤15mm中线高程:+10mm,–15mm中线偏位:≤50mm横坡:±0.3%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详“路面及缘石大样图”中“车行道路面结构表”)6.1.2挖方路基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考虑到项目周边分布为小区及其它建筑物,且有三纵线隧道施工,因此挖方路基均应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避免爆破引起安全隐患。同时在接近设计坡面1m范围以内应采用人工开挖,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开挖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清除整修。若有超挖,超挖回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6.1.3填方路基(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料径应小于100mm),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2%。在积水地带进行填方工程时,先开沟排水、疏干积水,翻晒原状土,直到压路机可以碾压方可在上面分层填筑,如没有翻晒条件,应进行土基换填进行处理。(3)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管道沟槽处周边的回填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详水施。6.1.4纵横向填挖分界处理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界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设计边坡外的松土,弃土;土工格栅采用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的双向或三向土工格栅,极限抗拉强度≥50KN/m,2%伸长率时的抗拉强度≥20KN/m。土工格栅上下应设保护层,土工格栅上下8cm以内的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土工格栅铺设完毕未填料前,严禁机械设备在其上行驶,填筑时不得直接将填料卸在土工材料上,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应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并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应密实,无拼接痕迹。6.1.5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6.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掺量4%)6.2.1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6%平整度:≤15mm中线高程:+5mm,-20mm横坡:±0.5%厚度:-20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详“路面结构图”)6.2.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3%,水泥材料要求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在6h以上,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碎石压碎值应≤35%(天兴路、天宝路、小区路及车库通道碎石压碎值应≤40%),其级配组成如下表:表6-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集料级配方筛孔尺寸37.531.519.0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67~9045~6829~5018~388~220~76.2.3外观质量要求混合料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离析;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6.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掺量5.5%)6.3.1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7%平整度:≤12mm中线高程:+5mm,-15mm横坡度:±0.5%厚度:-15m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0MPa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详“路面结构图”)6.3.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碎石压碎值应≤30%(天兴路、天宝路、小区路及车库通道碎石压碎值应≤35%),其级配组成如下表:表6-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集料级配方筛孔尺寸31.526.519.0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72~8947~6729~4915~356~220~76.4稀浆封层6.41材料要求稀浆封层采用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加强层间粘结以及应力吸收和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防水作用。表6-4: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品种及代号试验方法PCRBCR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T0653筛子剩余量(1.18mm),不大于%0.1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1~103~30T0622沥青标准粘度s8~25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60T0651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40~100T0604软化点,不小于℃5053T0606延度(5℃),不小于cm20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97.5T0607与矿物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T0654贮存稳定性1d,不大于%11T06555d,不大于%55T0655玻璃纤维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其材质应满足《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18369-2001标准规定的要求,检测内容与要求见下表:表6-5玻璃纤维质量检验内容与要求Tex灼伤损失含水量硬挺度分散性2400+10%0.80.1≥140≥95%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的厚度、乳化沥青用量及胎体纤维增强材料用量应按照下表进行选用,表中所列数值是最小用量,如进行桥面防水层设计时可将其作为初选值,最终值应在施工前依据相应试验结果确定。表6-6涂料及其他材料用量表防水等级材料类型Ⅰ级(主线及辅道、主干道)Ⅱ级(次干道及支路)备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涂料\用量(kg/m2)1.8~2.31.5~2无碱玻璃纤维(g/m2)80~10060~80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所用碎石可采用4.75~9.5mm等粒径碎石。碎石的质量要求与上层沥青结构层混合料中的细集料要求相同,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碎石撒布量根据现场试撒确定,以确保覆盖率达到70%左右。6.4.2施工技术要求(1)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材料特性(试验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原路面技术状况、交通环境及施工设备等资料,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2)纤维碎石下封层在施工期间、养护期间及开放交通初期应满足的气候、气象条件要求。(3)玻璃纤维增强下封层施工必须采用机械化作业,乳化沥青的喷洒与纤维的撒布应采用专用的纤维封层车,各机械设备的性能、数量及作业速度上应能互相匹配;还应配备合适的人工修补设备和专用人员。(4)稀浆封层施工严格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相关规定。6.5水泥混凝土基层红云路改建段路面基层采用22cm厚C30混凝土铺筑,弯拉强度标准值:≥4.5MPa;底基层(厚23cm)采用C25混凝土铺筑,弯拉强度标准值:≥4.0MPa。水泥混凝土板根据拓宽宽度需设置横缝,横缝5m一道,并灌入填缝料,且基层与底基层应对齐。6.5.1材料要求水泥混凝土基层及底基层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原材料及混合料的质量要求、生产及运输应符合重庆市现行规范的规定。6.5.2水泥混凝土基层顶面刻槽为防止沥青混凝土层与水泥混凝土基层间产生相对位移,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需在水泥混凝土基层表面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间隔15~20cm,宽度1cm,深度1~1.5cm,水泥混凝土基层抗压强度达到40%后可开始硬刻槽,切记刻槽后随即将路面冲洗干净,并恢复路面的养生。未尽事宜请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6.5.3水泥混凝土基层上铺装沥青面层前的施工处理水泥混凝土基层必须符合平整、粗糙、整洁的要求,铺筑沥青层前必须确保混凝土完全干燥,严禁在潮湿条件下铺设防水粘结层及摊铺沥青混合料,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变成水汽使防水粘结层产生鼓包。本次设计中在新建路面拓宽交界处1m范围内铺设玻纤格栅,提高面层抗拉强度,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玻纤格栅铺设于路面上下层之间,主要位于改造段范围。玻纤格栅必须使用涂设背胶具有自粘性质的玻纤格栅。玻纤格栅由玻璃纤维束编织并经过沥青结合料浸渍而成,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kN/m,拉断时的延伸率不大于3%,纤维的熔点不低于1000℃,能耐180℃以上的高温。玻纤格栅的网孔尺寸宜为12.5mm×12.5mm至25mm×25mm之间,不小于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的最大粒径,网孔形状为正方形。格栅应在洁净无尘、干燥的条件下遮盖保存。格栅应与沥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粘结力,能承受施工车辆及摊铺机等运行而不变形。以上材料供参考,具体施工根据厂家要求可进行适当调整。6.6沥青混凝土面层红云路路面面层分为上、下两层,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粗集料采用玄武岩),厚4cm;下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厚6cm。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6-8沥青路面技术指标序号项目红云路1平整度国际平整度指数IRI<3.3m/km2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60≥54、构造深度TD≥0.55mm3高温稳定性上、中面层≥3000下面层≥12004水稳性冻融疲裂试验疲裂强度比≥75%5抗裂性能极限破坏应变(με)≥25006.6.1质量标准压实度:≥95%平整度(标准差σ值):≤2.0厚度容许偏差:-5中线高程:±20mm宽度:0,+30mm中线平面偏位:≤20mm横坡度:±0.5%(±010mm)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详“路面结构图”)6.6.2材料要求(1)道路石油沥青采用70号沥青,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2规定的技术要求。各个等级沥青的适用范围应符合JTGF40-2004表4.2.1-1的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执行。(2)沥青层上面层用粗集料采用玄武岩质,中、下面层采用常规石料,石料必须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的规定生产和使用。表6-9: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各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级)4坚固性不大于(%)12吸水率不大于(%)3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20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水洗法小于0.075mm,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3)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6-10: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5砂当量,不小于(%)5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4)改性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第I类SBS类改性剂,或第III类改性剂如高效温拌沥青改性剂STK,建议不用第II类第SBR类。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如下表。表6-11: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SBS类(I类)SBR类(II类)EVA、PE类(III类)试验方法I-AI-BI-CI-DII-AII-BII-CIII-AIII-BIII-CIII-D针入度25℃,100g,5s,(0.1mm)>10080~10060~8040~60>10080~10060~80>8060~8040~6030~4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1.2-0.8-0.40-1.0-0.8-0.6-1.0-0.8-0.6-0.4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5040302060504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45505560454850485256>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230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99——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55606575————T0662粘韧性,不小于(N·m)——5——T0624韧性,不小于(N·m)——2.5——T0624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0661TFOF(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5055606550556050555860T0604延度5℃,不小于(cm)30252015302010——T0605(5)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的要求。(6)纤维稳定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使用寿命,在沥青混合料上面层中加入纤维稳定剂材料。采用木质素纤维,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1.1的要求,掺加比例不宜低于0.3%(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采用聚合物纤维,技术指标应符合《沥青路面用聚合物纤维》JT/T534-2004的要求,掺加比例不宜低于0.3%。由于聚合物纤维在抗剪切和抗低温变形性能方面较好,建议采用聚合物纤维。表6-12:聚合物纤维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技术指标1直径,mm0.010~0.0252长度,mm6±1.5,12±1.53抗拉强,MPa≥5004断裂伸长率,%≥155耐热性,210℃,2h体积无变化6.6.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中、下面层的沥青混合料选择以下矿料级配:SMA-13、AC-16C、AC-20C,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下表的级配范围。表6-13: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31.526.519.016.013.29.54.75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SMA13---10090~10050~7520~34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2.361.180.60.30.150.075AC-20C16~4412~338~245~174~133~7SMA1315~2614~2412~2010~169~158~12经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符合规范JTGF40-2004表5.3.3-1的技术标准;SMA混合料应符合规范JTGF40-2004表5.3.3-3的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1)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符合规范JTGF40-2004表5.3.4-1的要求。(2)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同时符合规范JTGF40-2004表5.3.4-2的两个要求。(3)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其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应变宜不小于规范JTGF40-2004表5.3.4-3的要求。(4)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并符合规范JTGF40-2004表5.3.4-4的要求。6.6.4粘层、透层在沥青面层、沥青与基层之间分别设置有改性乳化沥青粘层、透层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须喷洒透层油,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继续稀浆封层的施工,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为0.7~1.5L/m2。②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作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③各层沥青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并在层间洒粘层沥青。粘层油选用快凝喷洒型道路用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层间粘层用量为0.3~0.6L/m2,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7.1-2中所提技术要求。④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面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当采用机动或手摇的手工沥青洒布机喷洒时,必须由熟练的技术工人操作,均匀洒布。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⑤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以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道路路面粘层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技术要求详见下表。制备乳化沥青用的基质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道路石油A级沥青的要求。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表6-14:快裂乳化沥青PC-3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筛上残留物(1.18mm筛)%≤0.1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s8~20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50溶解度%≥97.5针入度(25℃0.1mm45~150延度(15℃cm≥40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2/3常温贮存稳定性1d%≤15d%≤5道路路面透层采用中凝洒布型液体沥青AL(M)-2,技术要求详见下表。液体石油沥青宜采用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使用前按先加热沥青后加稀释剂的顺序,掺配煤油,经适当的搅拌、稀释制成。掺配比例根据使用要求由试验确定。液体石油沥青在制作、贮存、使用的全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通风,并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140℃,液体石油沥青的贮存温度不得高于50表6-15: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2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粘度C60.5s5~15蒸馏体积225℃%<7315℃%<25360℃%<35蒸发残留物针入度(25℃0.1mm100~300延度(25℃cm>60闪点(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