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胃内的胃液 B.肝脏细胞间的液体C.心脏内的血液 D.膀胱中的尿液〖答案〗B〖祥解〗人体内的液体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详析】A、胃是与外界相通的外界环境,因此胃内的胃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肝脏细胞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为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血液含有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血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膀胱中的尿液与外界相通的外界环境,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B.若一次性摄取了较多的水,则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明显下降C.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D.正常人的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关〖答案〗B〖祥解〗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其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详析】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A正确;B、若一次性摄取了较多的水,机体通过水盐平衡调节,能增加排尿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会明显下降,B错误;C、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C正确;D、正常人的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与体液中的缓冲物质有关,比如H2CO3和HCO3-,D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C.1mol·L-1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答案〗B〖祥解〗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析】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A正确;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错误;C、1mol⋅L−1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相同,渗透压相等,C正确;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此时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D正确。故选B。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时,机体内环境就能处于稳态D.稳态的实现需依赖调节作用,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C〖祥解〗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C、内环境稳态除了与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有关,C错误;D、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D正确。故选C。5.如图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的蠕动会加强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答案〗B〖祥解〗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意识产生的地方。由图可知,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胃肠蠕动的作用是相反的。【详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由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因而不受意识支配的,A正确;B、由图可知,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例如抑制胃肠蠕动,同理,副交感神经也并不是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B错误;C、由图可知,安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率变慢,同时促进胃肠蠕动,正好适宜在安静状态时,进行食物的消化,C正确;D、结合图示可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于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进而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B.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当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Na+内流不消耗能量〖答案〗C〖祥解〗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状态。(2)形成机制是:安静状态时K+就会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造成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2)形成机制: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详析】A、动作电位与Na+内流有关,故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A正确;B、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B正确;C、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错误;D、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时,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答案〗A〖祥解〗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详析】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A错误;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正确;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D正确。故选A。8.神经细胞处于静息和兴奋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兴奋时刚好相反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兴奋时刚好相反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祥解〗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详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故选D。9.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a点膜内电位为正、b点膜内电位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神经递质通过④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B〖祥解〗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间隙,⑥表示突触后膜。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详析】A、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间隙,⑥表示突触后膜。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A错误;B、a点兴奋时,主要是钠离子内流,此时膜内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b点为负电位,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③(突触小泡)中,⑤(突触间隙)处液体属于组织液,C错误;D、神经递质通过④突触前膜方式为胞吐,D错误。故选B。10.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答案〗B〖祥解〗分析题意可知: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详析】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分泌胰液,因此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A正确;B、根据实验①、③(无神经系统参与)可知,①③组实验胰腺都分泌胰液,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B错误;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C正确;D、实验③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故选B。11.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其中甲、乙是两个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刺激a处,甲的偏转反映了d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再到静息电位的变化B.若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d之间的距离越近,甲电流计偏转的角度越大C.分别刺激a处、b处,根据乙偏转的次数可以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甲、乙电流计都只偏转1次〖答案〗B〖祥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析】A、电流计甲所在位置,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A正确;B、兴奋的传导有不衰减性,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d之间的距离无论远近,甲电流计偏转的角度都相同,B错误;C、若刺激a处,电流计乙发生两次偏转;刺激b处,电流计乙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是从左向右,C正确;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兴奋不能传递到突触后膜,乙偏转1次;刺激a处,兴奋可传到d处,甲电流计发生1次偏转,D正确。故选B。1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B.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C.短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祥解〗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析】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动物的大脑越发达学习和记忆功能就越强大,B正确;C、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D、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有新突触的形成,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C。1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A.增加血糖去向 B.减少血糖来源C.增加血糖去向,减少血糖来源 D.减少血糖去向,增加血糖来源〖答案〗C〖祥解〗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降低。一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增加血糖的去路;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减少血糖的来源。故选C。14.正常人体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从0℃环境进入30℃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C.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人在0℃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30℃环境中的散热量〖答案〗D〖祥解〗体温调节寒冷条件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别通过①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②促进肾上腺素分泌,③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和通过①立毛肌收缩,②皮肤毛细血管收缩,③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维持体温平衡。炎热条件下,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促进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平衡。【详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A正确;B、从0℃环境进入30℃环境中属于进入炎热环境,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B正确;C、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属于进入寒冷环境,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C正确;D、与处于30℃相比,处于0℃环境时,人体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散热较多,为保证体温恒定,会采取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方式,故此时人体产热量会增加,而体温保持恒定,产热量应等于散热量,因此,0℃时散热量大于30℃,D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都属于激素调节B.CO2刺激脑干调节机体呼吸的过程为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局限D.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重要部分〖答案〗D〖祥解〗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其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详析】A、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不一定属于激素调节,例如二氧化碳的参与调节,不属于激素调节,A错误;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刺激呼吸中枢,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C错误;D、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D正确。故选D。16.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B.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答案〗D【详析】根据曲线图分析,从25℃下降到10℃时,内外温差加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后通过调节散热量减少。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即在环境温度为25℃时,人体散热量基本不变时,则产热量也不变,A正确;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时间在t3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得0分)17.“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B.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明显降低C.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H2CO3等物质有关D.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大致相同,但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答案〗BD〖祥解〗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环境pH稳态可保证酶的活性,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A正确;B、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浆pH有所降低,但不会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B错误;C、正常人血浆pH相对稳定的维持与它含有HCO3-/H2CO3、HPO42-/H2PO4-等离子有关,C正确;D、细胞外液中有缓冲对,能将人体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D错误。故选BD。18.新冠感染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pH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B.内环境处于稳态时,细胞外液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血浆的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就不会患病〖答案〗BC〖祥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析】A、外界环境也会影响血浆pH,比如食物中的酸碱物质、缺氧环境等,A错误;B、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各项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而不是一成不变,B正确;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主要与Na+和Cl-的含量有关,C正确;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也可能患病,比如遗传病,D错误。故选BC。19.当你在森林公园爬山时,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B.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答案〗D〖祥解〗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析】A、人在紧急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A正确;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D。2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最高级中枢B.②是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C.③是脑干,有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答案〗ABC〖祥解〗1、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2、图中①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详析】A、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A正确;B、②是小脑,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C、③是脑干,脑干灰质中,有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C正确;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D错误。故选ABC。21.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反射不能完成C.刺激b处,肌肉收缩,此过程为反射D.反射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答案〗AB〖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b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因此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详析】A、图中b所在神经上有神经节,表示传入神经,则可推知e是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正确;B、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反射不能完成,B正确;C、刺激b处,肌肉收缩,但该过程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C错误;D、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因此反射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错误。故选AB。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8分)22.球场上高二的同学们正在打篮球。他们个个生龙活虎,奋力拼抢,汗流浃背,经常会出现精准投篮,引来围观同学们的阵阵喝彩。请分析参与某同学投篮过程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1)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过程中,对投篮角度、力度作出准确判断的是_____。(2)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自身运动有关的是_____。(3)该同学调节自身呼吸、心脏活动的中枢位于_____。(4)调节该同学体温以及水平衡的中枢位于_____。(5)该同学完成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答案〗(1)大脑皮层(2)小脑(3)脑干(4)下丘脑(5)脊髓〖祥解〗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谓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从看到篮球到准确完成投篮过程中,对投篮角度、力度作出准确判断的是大脑皮层。(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3)调节自身呼吸、心脏活动的中枢位于脑干。(4)调节该同学体温以及水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此外下丘脑还是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5)该同学完成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23.《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籍(项羽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项羽扛鼎过程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与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有关。(2)扛鼎过程中,项羽体内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使胃肠蠕动_____(填“加快”或“减慢”),理由是_____。〖答案〗(1)交感神经(2)①.减慢②.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速率上升,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弱〖祥解〗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消化道、心血管、膀胱等)及内分泌腺、汗腺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调节血压。当交感神经功能降低或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当副交感神经功能降低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则表现为心率增快、内脏和皮肤血管功能收缩、血压升高。(1)项羽扛鼎过程中,机体处于兴奋状态,兴奋时交感神经占优势,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瞳孔扩张。(2)扛鼎过程中,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代谢速率上升,瞳孔放大,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弱。2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指在_____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结构基础:完整的_____。(3)反射弧的结构组成: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答案〗(1)中枢神经系统(2)反射弧(3)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部分组成,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3)据图可知,图中②所在神经上有神经节,故表示传入神经,则与之相连的①表示感受器,③表示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25.①水平衡调节失衡原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途径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_____a、_____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摄入量b、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_____增加,从而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饮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减少_____的分泌和释放,肾排出的水分增加②盐平衡调节过程(以血钠含量的平衡为例)③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_____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_____实现的。〖答案〗①.渗透压升高②.大脑皮层③.抗利尿激素④.抗利尿激素

⑤.神经和体液⑥.尿量和尿成分⑦.醛固酮〖祥解〗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析】①水平衡调节: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同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饮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排出的水分增加。②盐平衡调节过程:主要与醛固酮有关,该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③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成分实现的。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胃内的胃液 B.肝脏细胞间的液体C.心脏内的血液 D.膀胱中的尿液〖答案〗B〖祥解〗人体内的液体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详析】A、胃是与外界相通的外界环境,因此胃内的胃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肝脏细胞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为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血液含有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血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膀胱中的尿液与外界相通的外界环境,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B.若一次性摄取了较多的水,则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明显下降C.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D.正常人的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有关〖答案〗B〖祥解〗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其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详析】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A正确;B、若一次性摄取了较多的水,机体通过水盐平衡调节,能增加排尿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会明显下降,B错误;C、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C正确;D、正常人的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与体液中的缓冲物质有关,比如H2CO3和HCO3-,D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C.1mol·L-1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答案〗B〖祥解〗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析】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A正确;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错误;C、1mol⋅L−1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相同,渗透压相等,C正确;D、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此时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D正确。故选B。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时,机体内环境就能处于稳态D.稳态的实现需依赖调节作用,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C〖祥解〗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C、内环境稳态除了与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有关,C错误;D、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D正确。故选C。5.如图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的蠕动会加强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答案〗B〖祥解〗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意识产生的地方。由图可知,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胃肠蠕动的作用是相反的。【详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由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因而不受意识支配的,A正确;B、由图可知,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例如抑制胃肠蠕动,同理,副交感神经也并不是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B错误;C、由图可知,安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率变慢,同时促进胃肠蠕动,正好适宜在安静状态时,进行食物的消化,C正确;D、结合图示可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于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进而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故选B。6.下列关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B.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当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中,Na+内流不消耗能量〖答案〗C〖祥解〗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状态。(2)形成机制是:安静状态时K+就会顺浓度差由细胞内移向细胞外,造成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电位变正。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2)形成机制: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详析】A、动作电位与Na+内流有关,故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A正确;B、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B正确;C、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错误;D、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时,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7.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答案〗A〖祥解〗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详析】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A错误;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正确;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Na+内流有关,D正确。故选A。8.神经细胞处于静息和兴奋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兴奋时刚好相反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兴奋时刚好相反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祥解〗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详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故选D。9.如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a点兴奋时,a点膜内电位为正、b点膜内电位为负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神经递质通过④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B〖祥解〗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间隙,⑥表示突触后膜。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详析】A、①表示轴突,②表示线粒体,③表示突触小泡,④表示突触前膜,⑤表示突触间隙,⑥表示突触后膜。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A错误;B、a点兴奋时,主要是钠离子内流,此时膜内为正电位,而未兴奋部位的b点为负电位,B正确;C、神经递质存在于③(突触小泡)中,⑤(突触间隙)处液体属于组织液,C错误;D、神经递质通过④突触前膜方式为胞吐,D错误。故选B。10.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答案〗B〖祥解〗分析题意可知: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②与④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详析】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分泌胰液,因此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A正确;B、根据实验①、③(无神经系统参与)可知,①③组实验胰腺都分泌胰液,促胰液素的分泌不受神经系统支配,B错误;C、①与③组成的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去除神经,采用的方法是减法原理,C正确;D、实验③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正确。故选B。11.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其中甲、乙是两个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刺激a处,甲的偏转反映了d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再到静息电位的变化B.若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d之间的距离越近,甲电流计偏转的角度越大C.分别刺激a处、b处,根据乙偏转的次数可以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甲、乙电流计都只偏转1次〖答案〗B〖祥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析】A、电流计甲所在位置,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A正确;B、兴奋的传导有不衰减性,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d之间的距离无论远近,甲电流计偏转的角度都相同,B错误;C、若刺激a处,电流计乙发生两次偏转;刺激b处,电流计乙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是从左向右,C正确;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兴奋不能传递到突触后膜,乙偏转1次;刺激a处,兴奋可传到d处,甲电流计发生1次偏转,D正确。故选B。1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B.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C.短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祥解〗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析】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动物的大脑越发达学习和记忆功能就越强大,B正确;C、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D、学习和记忆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有新突触的形成,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C。1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A.增加血糖去向 B.减少血糖来源C.增加血糖去向,减少血糖来源 D.减少血糖去向,增加血糖来源〖答案〗C〖祥解〗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水平降低。一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增加血糖的去路;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减少血糖的来源。故选C。14.正常人体通过调节产热与散热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从0℃环境进入30℃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C.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人在0℃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30℃环境中的散热量〖答案〗D〖祥解〗体温调节寒冷条件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别通过①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②促进肾上腺素分泌,③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和通过①立毛肌收缩,②皮肤毛细血管收缩,③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维持体温平衡。炎热条件下,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促进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平衡。【详析】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A正确;B、从0℃环境进入30℃环境中属于进入炎热环境,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B正确;C、从30℃环境进入0℃环境中属于进入寒冷环境,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C正确;D、与处于30℃相比,处于0℃环境时,人体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散热较多,为保证体温恒定,会采取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方式,故此时人体产热量会增加,而体温保持恒定,产热量应等于散热量,因此,0℃时散热量大于30℃,D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都属于激素调节B.CO2刺激脑干调节机体呼吸的过程为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局限D.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是体液调节的重要部分〖答案〗D〖祥解〗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运输,到达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其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②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详析】A、体液中的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不一定属于激素调节,例如二氧化碳的参与调节,不属于激素调节,A错误;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刺激呼吸中枢,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C错误;D、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化学物质参与的调节,D正确。故选D。16.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单位时间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B.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答案〗D【详析】根据曲线图分析,从25℃下降到10℃时,内外温差加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后通过调节散热量减少。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即在环境温度为25℃时,人体散热量基本不变时,则产热量也不变,A正确;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增加,B正确;寒冷环境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时间在t3以后,散热量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得0分)17.“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pH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B.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明显降低C.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CO、H2CO3等物质有关D.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大致相同,但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答案〗BD〖祥解〗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析】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环境pH稳态可保证酶的活性,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A正确;B、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浆pH有所降低,但不会明显下降,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B错误;C、正常人血浆pH相对稳定的维持与它含有HCO3-/H2CO3、HPO42-/H2PO4-等离子有关,C正确;D、细胞外液中有缓冲对,能将人体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D错误。故选BD。18.新冠感染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pH只受细胞代谢的影响,与外界环境无关B.内环境处于稳态时,细胞外液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血浆的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就不会患病〖答案〗BC〖祥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析】A、外界环境也会影响血浆pH,比如食物中的酸碱物质、缺氧环境等,A错误;B、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各项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而不是一成不变,B正确;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主要与Na+和Cl-的含量有关,C正确;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也可能患病,比如遗传病,D错误。故选BC。19.当你在森林公园爬山时,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B.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答案〗D〖祥解〗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析】A、人在紧急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A正确;B、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D。2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最高级中枢B.②是小脑,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C.③是脑干,有调节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答案〗ABC〖祥解〗1、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2、图中①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详析】A、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A正确;B、②是小脑,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正确;C、③是脑干,脑干灰质中,有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C正确;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D错误。故选ABC。21.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反射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