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考试范围:必修二第六章至选必修一第二章(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C.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差异大小,揭示了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答案〗C〖祥解〗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详析】A、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A正确;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说明人与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即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B正确;C、比较解剖学认为不同种生物结构上具有共同点,但由于适应不同环境,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因此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不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C错误;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不同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不同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故选C。2.某种瓢虫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红色(a)为显性。某一种群中黑色个体(AA)占10%,红色个体占30%,则a的基因频率为()A.10% B.30% C.40% D.60%〖答案〗D〖祥解〗基因频率是指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详析】一种群中黑色个体(AA)占10%,红色个体aa占30%,则Aa占60%,则a的基因频率为30%+1/2×60%=60%,D正确。故选D。3.长期使用农药氧乐果杀灭棉铃虫,导致棉铃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棉田产量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乐果诱导棉铃虫出现抗药性突变B.氧乐果杀灭棉铃虫的同时会污染环境C.使用氧乐果使抗药基因频率逐渐增大D.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祥解〗理解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3)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4)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5)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遗传和变异是内因,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详析】A、在使用氧乐果之前棉铃虫出现抗药性突变就存在了,氧乐果只是对棉铃虫出现抗药性进行选择,A错误;B、氧乐果是化学农药,因此在杀灭棉铃虫的同时会污染环境,B正确;C、由于氧乐果对棉铃虫抗药性的进行选择,该地区棉铃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C正确;D、抗药性增强是长期使用氧乐果对棉铃虫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4.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列与适应及其形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应就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不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D.适应具有相对性,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答案〗D〖祥解〗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经典的解释就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也就是说生物在长时间地与环境的相互选择中形成的一种和环境相适应的特性。【详析】A、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即是生物的结构特性与环境的适应性,也包括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A错误;B、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C、适应具有相对性,一方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可能由于环境突然改变,而成为不利变异,从而导致过早死亡,不能繁殖后代;另一方面变异依旧是有利的,但由于意外死亡(病亡、被捕食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不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C错误;D、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决定的性状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D正确。故选D。5.斑姬鹟与白领姬鹟的生活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二者之间能够杂交产生后代,但杂交后代的声带结构和发声方式与亲本不同,无法吸引其他异性进行交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斑姬鹟与白领姬鹟属于不同物种B.斑姬鹟个体之间、斑姬鹟与环境之间均存在协同进化C.斑姬鹟与白领姬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杂交后代声带结构和发声方式的改变是定向变异的结果〖答案〗A〖祥解〗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详析】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斑姬鹟与白领姬鹟杂交后代不可育,因此二者属于不同物种,A正确;B、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B错误;C、斑姬鹟与白领姬鹟的生活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不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B.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肌肉细胞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答案〗D〖祥解〗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析】A、肝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其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组织液中,A正确;B、组织液中的氧气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用于有氧呼吸消耗,B正确;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组织液,并通过组织液进入肌肉细胞,C正确;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D错误。故选D。7.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Na+、葡萄糖、甘油B.DNA聚合酶、抗体、激素、神经递质C.过氧化氢酶、Ca2+、载体蛋白、受体D.O2、CO2、血红蛋白、H+〖答案〗A〖祥解〗内环境存在的物质可分为四大类物质:1、调节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2、营养物质:水,葡萄糖,氧气等;3、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4、特有物质:血浆蛋白。内环境不存在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细胞内物质,载体等细胞膜上物质,唾液淀粉酶等外环境物质。【详析】A、CO2、Na+、葡萄糖、甘油均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B、DNA聚合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受体在细胞膜上或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A。8.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C.新型冠状病毒能在b中增殖D.b流向d的总量大于b流向c〖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液),d表示血浆。【详析】A、a表示细胞内液,占体液2/3,b、c、d表示细胞外液,占体液1/3,成分也存在差异,A正确;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组织液,B正确;C、b是组织液,而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错误;D、b为组织液,其流向d血浆的总量大于b流向c淋巴的量,进而可以维持各种体液间的平衡,D正确。故选C。9.小李运动时,不小心摔伤了膝盖,膝盖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局部血浆蛋白增多引起的B.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C.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D.出现“痛”的现象是由于外力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答案〗A〖祥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毛细淋巴管堵塞,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局部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等等。【详析】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血红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局部血红蛋白(呈红色)增多引起的,A错误;B、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B正确;C、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C正确;D、由于外力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D正确。故选A。10.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B.毛细淋巴管堵塞导致的组织水肿C.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D.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的组织水肿〖答案〗B〖祥解〗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过敏、肾小球肾炎、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淋巴循环受阻等。【详析】A、胎儿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因为母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而引起浮肿。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A不符合题意;B、淋巴管堵塞,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把血浆中的水分吸了过来导致水肿,与血浆蛋白等营养物质无关,B符合题意;C、蛋白尿是由于肾脏病变,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收水分,引起组织水肿,C不符合题意;D、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收水,引起组织水肿,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某饲养员长期给大熊猫喂食,大熊猫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属于条件刺激,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非条件刺激B.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的共同参与C.如果该饲养员反复进出熊猫笼舍却不喂食,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D.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答案〗A〖祥解〗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大熊猫看到该饲养员的身影就会分泌唾液,该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详析】A、食物引起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条件刺激,A错误;B、此过程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脊髓的共同参与,B正确;C、条件反射需要不断给予非条件刺激,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C正确;D、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动物学习的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A。1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B.紧张时消化不良,是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抑制了胃肠蠕动导致的C.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不受意识支配〖答案〗B〖祥解〗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的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析】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全为传出神经,A正确;B、紧张时消化不良,是在交感神经支配下抑制了胃肠蠕动导致的,B错误;C、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但受大脑等高级中枢控制,D正确。故选B。13.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的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听不懂文字B.感觉性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强化才可能转化为第一级记忆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B〖祥解〗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详析】A、若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听不懂话,A正确;B、若对感觉性记忆加以注意,则可以将这个瞬时记忆转化为第一记忆,B错误;C、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正确;D、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B。14.下面是测量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装置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图甲装置或图丙装置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B.给予图甲和图丙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甲偏传两次,丙偏转一次C.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的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D.给予图丁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未产生兴奋〖答案〗C〖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析】A、图甲装置或图丙装置的电极分别都位于膜外和膜内,所以不能用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A错误;B、给予图甲和图丙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甲和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C、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膜内外的电位差为静息电位,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的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C正确;D、给予图丁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由于刺激到两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但产生了兴奋,D错误。故选C。15.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①传到脊髓B.②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C.④⑤属于自主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大脑控制D.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答案〗C〖祥解〗1、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析】A、①是传入神经,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①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脊髓,A正确;B、②是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框大脑传递信号的神经,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B正确;C、④⑤属于自主神经,它们能在低级中框的控制下完成反射,但这一调节还受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C错误;D、大脑皮层可以通过③控制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这是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图中③指____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______隔离。(2)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现型”)。(3)④指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答案〗(1)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自然选择学说④.生殖(2)①.定向的②.表现型(3)物种多样性(4)①.种群②.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自然选择〖祥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1)分析题图: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④表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图中③指自然选择学说,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3)④表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17.如图1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体液,ABCD表示相关系统,abcd表示相关物质,图2为肝组织示意图。(1)图1中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①②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pH维持在__________,与它含有的、等缓冲物质有关。(2)图1中,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如果C为呼吸系统,那么物质c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跨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3)如图2所示,正常人饥饿状态下体液流经该组织,乙侧的哪些物质浓度比甲侧更高?__________。A.尿素 B.CO2 C.O2 D.葡萄糖(4)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浓度升高B.呼吸运动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D.肺内组织液能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1)①.①②.无机盐和蛋白质③.7.35~7.45(2)①.①②②.6③.神经—体液—免疫(3)ABD(4)ACD〖祥解〗题图分析:题图1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④为细胞内液,A为循环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呼吸系统,D为泌尿系统,a表示营养物质,b表示二氧化碳,c为氧气,d为代谢废物;如2中甲为动脉端,乙为静脉端。(1)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血浆,即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①②③组成细胞外液,其中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pH维持在7.35~7.45。(2)图1中,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①②。如果C为呼吸系统,那么物质c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要穿过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至少需要跨过6层生物膜。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进行。(3)图2为肝组织示意图。正常人饥饿状态下体液流经该组织,肝细胞细胞代谢消耗氧气和葡萄糖,产生尿素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代谢物质产生后进入血浆,则与血浆中流入端相比,乙侧浓度增加的物质有尿素、CO2、葡萄糖。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4)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排出受阻,因此二氧化碳含量升高,A正确;B、呼吸运动的调节主要由CO2等体液调节因子刺激呼吸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C正确;D、根据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肺内组织液的回流主要是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正确。故选ACD。18.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②称为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3)乙图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4)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__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__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6)乙图中神经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2)e(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①.⑧线粒体②.能量(5)①.⑨突触小泡②.神经递质(6)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轴突末梢,⑦是突触小体,⑧是线粒体,⑨是突触小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如图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点受刺激d点可以产生兴奋,c与d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也可以产生兴奋,e位于突触的后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以传递过去,但是ab位于突触的前一个神经元,不能产生兴奋。(3)乙图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的,其过程中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在细胞结构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⑧线粒体,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突触小泡中释放的神经递质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6)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19.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溶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二、实验流程步骤A组B组①试管分组编号1号2号3号1号2号3号②?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③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④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结果??结论?(1)步骤②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3)预测结果:A组:1号试管pH________;2、3号试管pH___________;B组:1号试管pH_______________;2、3号试管pH______________。(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①蒸馏水不具有级冲作用,为对照组: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③_______________,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答案〗(1)等量蒸馏水(2)滴加等量的乳酸(3)①.明显上升②.变化不明显③.明显下降④.变化不明显(4)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祥解〗本题是一个实验设计题,在实验设计题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是可变的之外,其他的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一般如下:第一步:取材随机均分为几组,编号;第二步:不同组自变量的处理;第三步:把上述各组放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等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第四步:观察并记录比较相应的因变量。(1)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及表格中的实验处理可知,在步骤②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组。(2)实验中A组和B组形成对照,A组滴加碱性物质Na2CO3,因此,B组应该滴加等量的酸性物质乳酸。(3)若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则缓冲溶液和血浆均能维持pH相对稳定,因此A组和B组的实验现象应该均为:1试管pH变化明显,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4)本实验中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作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20.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GCbt区为苦觉皮层区,CeA区为甜觉皮层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_______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_区产生甜觉。(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3)甜味物质的摄入会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培养,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再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各组小鼠的初始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组别实验步骤1234甲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糖戒断处理,持续7天②乙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丙①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②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据此分析,实验结果是_______(用“>”“<”表示各组多巴胺阈值大小,多巴胺阈值接近用“=”表示)。〖答案〗(1)①.甜味感受器②.CeA(2)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CeA区(3)①.每天用适量、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②.再次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③.甲、乙多巴胺阈值>丙组多巴胺阈值〖祥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未梢和它所支配的肌内或腺体)。要完成一个反射,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甜味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CeA区产生甜觉。(2)当哺乳动物摄入苦味物质和甜味物质混合的食物时,只感到苦却感觉不到甜,其原因是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GCbt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CeA区。(3)分析题意,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自变量为是否给小鼠提供糖水,故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每天用适量、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②处所填的内容是再次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导致多巴胺阈值增大,据此分析,实验结果是甲、乙多巴胺阈值>丙组多巴胺阈值。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考试范围:必修二第六章至选必修一第二章(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C.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D.不同生物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差异大小,揭示了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答案〗C〖祥解〗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他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详析】A、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A正确;B、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说明人与鱼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即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B正确;C、比较解剖学认为不同种生物结构上具有共同点,但由于适应不同环境,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差异,因此鲸的鳍和鲨鱼的鳍有类似的外形和功能,不能说明二者有共同的祖先,C错误;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不同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不同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故选C。2.某种瓢虫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红色(a)为显性。某一种群中黑色个体(AA)占10%,红色个体占30%,则a的基因频率为()A.10% B.30% C.40% D.60%〖答案〗D〖祥解〗基因频率是指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2。【详析】一种群中黑色个体(AA)占10%,红色个体aa占30%,则Aa占60%,则a的基因频率为30%+1/2×60%=60%,D正确。故选D。3.长期使用农药氧乐果杀灭棉铃虫,导致棉铃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棉田产量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乐果诱导棉铃虫出现抗药性突变B.氧乐果杀灭棉铃虫的同时会污染环境C.使用氧乐果使抗药基因频率逐渐增大D.抗药性增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祥解〗理解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3)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4)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5)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遗传和变异是内因,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详析】A、在使用氧乐果之前棉铃虫出现抗药性突变就存在了,氧乐果只是对棉铃虫出现抗药性进行选择,A错误;B、氧乐果是化学农药,因此在杀灭棉铃虫的同时会污染环境,B正确;C、由于氧乐果对棉铃虫抗药性的进行选择,该地区棉铃虫的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增大,C正确;D、抗药性增强是长期使用氧乐果对棉铃虫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4.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列与适应及其形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应就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不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D.适应具有相对性,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答案〗D〖祥解〗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经典的解释就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也就是说生物在长时间地与环境的相互选择中形成的一种和环境相适应的特性。【详析】A、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即是生物的结构特性与环境的适应性,也包括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A错误;B、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C、适应具有相对性,一方面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可能由于环境突然改变,而成为不利变异,从而导致过早死亡,不能繁殖后代;另一方面变异依旧是有利的,但由于意外死亡(病亡、被捕食等),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不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C错误;D、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决定的性状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D正确。故选D。5.斑姬鹟与白领姬鹟的生活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二者之间能够杂交产生后代,但杂交后代的声带结构和发声方式与亲本不同,无法吸引其他异性进行交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斑姬鹟与白领姬鹟属于不同物种B.斑姬鹟个体之间、斑姬鹟与环境之间均存在协同进化C.斑姬鹟与白领姬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杂交后代声带结构和发声方式的改变是定向变异的结果〖答案〗A〖祥解〗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详析】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斑姬鹟与白领姬鹟杂交后代不可育,因此二者属于不同物种,A正确;B、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B错误;C、斑姬鹟与白领姬鹟的生活区域存在部分重叠,不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B.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肌肉细胞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答案〗D〖祥解〗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析】A、肝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因此其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进入组织液中,A正确;B、组织液中的氧气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用于有氧呼吸消耗,B正确;C、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组织液,并通过组织液进入肌肉细胞,C正确;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D错误。故选D。7.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Na+、葡萄糖、甘油B.DNA聚合酶、抗体、激素、神经递质C.过氧化氢酶、Ca2+、载体蛋白、受体D.O2、CO2、血红蛋白、H+〖答案〗A〖祥解〗内环境存在的物质可分为四大类物质:1、调节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2、营养物质:水,葡萄糖,氧气等;3、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4、特有物质:血浆蛋白。内环境不存在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细胞内物质,载体等细胞膜上物质,唾液淀粉酶等外环境物质。【详析】A、CO2、Na+、葡萄糖、甘油均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B、DNA聚合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C、过氧化氢酶在细胞内,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受体在细胞膜上或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A。8.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C.新型冠状病毒能在b中增殖D.b流向d的总量大于b流向c〖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液),d表示血浆。【详析】A、a表示细胞内液,占体液2/3,b、c、d表示细胞外液,占体液1/3,成分也存在差异,A正确;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组织液,B正确;C、b是组织液,而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错误;D、b为组织液,其流向d血浆的总量大于b流向c淋巴的量,进而可以维持各种体液间的平衡,D正确。故选C。9.小李运动时,不小心摔伤了膝盖,膝盖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局部血浆蛋白增多引起的B.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C.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D.出现“痛”的现象是由于外力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答案〗A〖祥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组织水肿的原因: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毛细淋巴管堵塞,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局部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使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加,组织液增加等等。【详析】A、出现“红”的现象是毛细血管破裂,血红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局部血红蛋白(呈红色)增多引起的,A错误;B、出现“肿”的现象是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引起的,B正确;C、出现“热”的现象是膝盖处细胞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热量增加引起的,C正确;D、由于外力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D正确。故选A。10.由于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往往会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下列浮肿与孕妇身体浮肿的原理不一样的是()A.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B.毛细淋巴管堵塞导致的组织水肿C.有蛋白尿的肾炎患者出现的组织水肿D.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的组织水肿〖答案〗B〖祥解〗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过敏、肾小球肾炎、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淋巴循环受阻等。【详析】A、胎儿从母体获得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造成孕妇身体浮肿主要是因为母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而引起浮肿。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A不符合题意;B、淋巴管堵塞,淋巴循环受阻,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把血浆中的水分吸了过来导致水肿,与血浆蛋白等营养物质无关,B符合题意;C、蛋白尿是由于肾脏病变,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蛋白质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低,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收水分,引起组织水肿,C不符合题意;D、过敏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收水,引起组织水肿,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某饲养员长期给大熊猫喂食,大熊猫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属于条件刺激,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非条件刺激B.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的共同参与C.如果该饲养员反复进出熊猫笼舍却不喂食,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D.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一个学习过程〖答案〗A〖祥解〗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大熊猫看到该饲养员的身影就会分泌唾液,该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详析】A、食物引起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饲养员的脚步声属于条件刺激,A错误;B、此过程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脊髓的共同参与,B正确;C、条件反射需要不断给予非条件刺激,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C正确;D、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动物学习的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A。1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B.紧张时消化不良,是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抑制了胃肠蠕动导致的C.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不受意识支配〖答案〗B〖祥解〗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的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肠胃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详析】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全为传出神经,A正确;B、紧张时消化不良,是在交感神经支配下抑制了胃肠蠕动导致的,B错误;C、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支配,但受大脑等高级中枢控制,D正确。故选B。13.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的神经中枢,使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听不懂文字B.感觉性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强化才可能转化为第一级记忆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答案〗B〖祥解〗大脑皮层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语言中枢、触觉中枢和味觉中枢等中枢。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详析】A、若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听不懂话,A正确;B、若对感觉性记忆加以注意,则可以将这个瞬时记忆转化为第一记忆,B错误;C、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正确;D、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B。14.下面是测量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装置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图甲装置或图丙装置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B.给予图甲和图丙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甲偏传两次,丙偏转一次C.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的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D.给予图丁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未产生兴奋〖答案〗C〖祥解〗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析】A、图甲装置或图丙装置的电极分别都位于膜外和膜内,所以不能用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A错误;B、给予图甲和图丙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后,甲和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C、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膜内外的电位差为静息电位,图乙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灵敏电流计偏转的大小代表了静息电位的大小,C正确;D、给予图丁中神经纤维一个强刺激,由于刺激到两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但产生了兴奋,D错误。故选C。15.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①传到脊髓B.②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C.④⑤属于自主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大脑控制D.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答案〗C〖祥解〗1、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析】A、①是传入神经,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①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脊髓,A正确;B、②是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框大脑传递信号的神经,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B正确;C、④⑤属于自主神经,它们能在低级中框的控制下完成反射,但这一调节还受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C错误;D、大脑皮层可以通过③控制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这是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图中③指__________,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__________隔离。(2)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有黑色型和浅色类型,经过若干年自然选择后,黑色类型桦尺蠖占多数,说明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__________(填“基因型”或“表现型”)。(3)④指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答案〗(1)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自然选择学说④.生殖(2)①.定向的②.表现型(3)物种多样性(4)①.种群②.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自然选择〖祥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1)分析题图: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④表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图中③指自然选择学说,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3)④表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17.如图1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体液,ABCD表示相关系统,abcd表示相关物质,图2为肝组织示意图。(1)图1中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①②③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其pH维持在__________,与它含有的、等缓冲物质有关。(2)图1中,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数字标号)。如果C为呼吸系统,那么物质c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跨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3)如图2所示,正常人饥饿状态下体液流经该组织,乙侧的哪些物质浓度比甲侧更高?__________。A.尿素 B.CO2 C.O2 D.葡萄糖(4)肺水肿是指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大量组织液集聚,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大汗淋漓等,并出现低氧血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浓度升高B.呼吸运动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D.肺内组织液能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1)①.①②.无机盐和蛋白质③.7.35~7.45(2)①.①②②.6③.神经—体液—免疫(3)ABD(4)ACD〖祥解〗题图分析:题图1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液),④为细胞内液,A为循环系统,B为消化系统,C为呼吸系统,D为泌尿系统,a表示营养物质,b表示二氧化碳,c为氧气,d为代谢废物;如2中甲为动脉端,乙为静脉端。(1)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血浆,即①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①②③组成细胞外液,其中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pH维持在7.35~7.45。(2)图1中,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即①②。如果C为呼吸系统,那么物质c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要穿过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至少需要跨过6层生物膜。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图1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进行。(3)图2为肝组织示意图。正常人饥饿状态下体液流经该组织,肝细胞细胞代谢消耗氧气和葡萄糖,产生尿素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代谢物质产生后进入血浆,则与血浆中流入端相比,乙侧浓度增加的物质有尿素、CO2、葡萄糖。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4)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排出受阻,因此二氧化碳含量升高,A正确;B、呼吸运动的调节主要由CO2等体液调节因子刺激呼吸中枢的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C、大汗淋漓能够增加散热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高烧症状,C正确;D、根据细胞外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肺内组织液的回流主要是进入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正确。故选ACD。18.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②称为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3)乙图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4)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___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5)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__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6)乙图中神经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2)e(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①.⑧线粒体②.能量(5)①.⑨突触小泡②.神经递质(6)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⑥是轴突末梢,⑦是突触小体,⑧是线粒体,⑨是突触小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