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4/05/wKhkGGaERqOAV9btAAJEjQJct78869.jpg)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4/05/wKhkGGaERqOAV9btAAJEjQJct788692.jpg)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4/05/wKhkGGaERqOAV9btAAJEjQJct788693.jpg)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4/05/wKhkGGaERqOAV9btAAJEjQJct788694.jpg)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14/05/wKhkGGaERqOAV9btAAJEjQJct788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整数与小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学生回顾整理整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
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构建整数、小数认识的知识网络。
2.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体会
学习目标
数在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过程中的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数感。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整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
重点难点
难点:理清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但都是分散的进行学习,没有系统化的进行归纳,
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就是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
学情分析
联系,也让学生掌握这种复习归纳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可以轻
松的进行整理和归纳。
核心素养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我们小学阶段学习过哪儿种数?你能画出整数和小数的框架图吗?
学生汇报,教师归纳,形成整数和小数的分类框架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整体感知,回顾知识框架,为系统复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正整数1
整数0一自然数
-〔一负整数
数Y
厂有限小数
'小数一有限循环小数
一无限小数X
「有限循环小数
任务一:数的概念
1.整数
(1)什么叫自然数?
(2)0表示什么?0是自然吗?
(3)自然数和0都是什么数?
(4)判断:整数就是0和自然数。()
【易错点】学生容易错误地理解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而忽略了负整数的存在。
2.正负数
(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2)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
(3)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正负数,举例说一说?
3.小数
(1)什么叫小数?
(2)说小数是几位小数是由什么决定的?
(3)判断:小数都比整数小()
(4)小数可以怎样分类?(按小数部分位数是否有限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按整数部分
是否是0,可以分成纯小数和带小数)
(5)举例理解什么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纯小数、带小数。
(6)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7)循环小数又可以分成几类?
(8)循环小数可以怎样简写?
(9)循环节怎样表示?
(10)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11)使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
【设计意图:先学习概念,掌握整数和小数的特征,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任务二:数的应用
(-)采用表格对比和举例子的方法复习整数和小数的具体应用
1、整数和小数在读数时该怎样去读?
2,充分利用例子演示数的读法。
3、整数和小数的写数方法复习。
4、整数的改写方法复习。
5、整数和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易错点:学生在读数和写数时,容易受0的干扰而出现错误,要教学生采用划线的方法来减少错
误】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对比的方法,清楚明白的展示两者的异同。】
(二)小数点数位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的移动有几种情况?它的移动对数的大小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的更透彻,更明白。】
三、达标练习一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在口填上合适的整数或小数。
II1II1
力-2力。"力2
(二)学以致用
2、下面各数中的“2”各表示多少?
23517923.260.542230000
(三)能力拓展
3、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6.5,
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五、作业布置一拓“延伸”
1.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分层作业的相关题型。
2.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正整数-
整数X0_F自然数
11负整数
板书
如
设计「有限小数
L小数<-有限循环小数
匚无限小虻
-有限循环小数
1.构建框架,整体掌握。
教学时,我让学生对整数和小数建立分类框架图,通过框架图一目了然地掌握了整数和小数
教学的分类及构成,从整体上形成了知识脉络,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更好的进行系统复习。
反思2.借助实例,轻松学会。
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会知识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理解的更透彻,我在
讲到每个知识点时,都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析,这样学生就容易将知识和题型相结合,能快
速的学会知识,掌握具体用法,整个课堂学习也比较轻松了。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因数与倍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倍数、因数、片无数、合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奇数、偶数等概念,殳其相互间的关系,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
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学习目标
2、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在应用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推J*Z的过程中,进步培养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等思维能力。
重点:掌握倍数和因数等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重点难点
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新知的学习阶段,知识已在大脑皮层留下了暂时联系的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
模糊。因此,通过整理和复习,唤起学生对旧知的记忆,并且使原来分散的学习知识得以梳
学情分析
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
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增进持久记忆。
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大家知道什么是因数倍数吗?由因数倍数衍生出了哪数?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整体思考,为回顾知识做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厂质数、合数
因数一1质因数
向「U景大公因教
然〜厂2.3.5的倍数
数偌敷J奇敷、偶数
L最小公倍数
任务一:数的概念
]因数与倍数
(1)你知道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
(2)小数有因数和倍数吗?
(5)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吗?有最大的因数吗?有最小的因数吗?
(6)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有限吗?有最大的倍数吗?有最小的倍数吗?
4.质数与合数
(4)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5)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合数有哪些?
(6)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易错点】1即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学生容易错误认为1是质数。
5.公因数与公倍数
(12)18的因数有哪些?12的因数有哪些?它们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
(13)什么是公因数?公因数的个数有限吗?最小的是几,最大呢?
(14)理解最大公因数。
(15)8和6的倍数有哪些?数的清吗?最小的是几?有最大吗?
(16)理解最小公倍数。
4.互质数
(1)什么是互质数?
(2)试写出几组互质数。
(3)观察下面的互质数,思考,它们是怎样构成的?
【易错点】互质数不一定都是质数,学生容易混淆。
5.奇数与偶数
(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2)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6.2,3,5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2)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3)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4)能同时满足两项或三项的应该怎样去确定呢?
【设计意图:先学习概念,掌握各类数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全面的回顾知识点】
任务二:数的应用
(-)分解质因数
1、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2、把15和24分解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有何用处呢?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24和36分解质因数,看看它们相同的质因数有哪些?
(2)怎样利用质因数来计算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呢?
(3)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思呢?
2、演示用短除法来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具体方法。】
三、达标练习一活“应用”
(-)课堂练习
1.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质数只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3.把18分解质因数,正确的书写形式是()。
A.18=3X6B.2X3X3=18C.18=2X3X3
(-)学以致用
2.把下面的数按不同标准分成两类,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分法?
239101316253345
(三)能力拓展
3.西塘小学六年级同学要植一些树(不超过100棵)。如果每行植6棵,最后一行缺1棵;如果每
行植5棵或4棵,最后一行也都缺1棵。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五、作业布置一拓“延伸”
1.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分层作业的相关题型。
2.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因数倍数整理复习
(自然数中aXb=c,那么a和b都是c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质数(素数)合数
超数<
板书自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
设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然1••自然数中aXb=c,那么c是a和b的倍数
2、3、5、倍数的特征
数倍数奇数:是2的倍数的
t<
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运用实例,透彻理解。
在本课的复习中,汲及的概念知识很多,学生容易产生烦躁而且容易混淆,所以,在复习叶,
教学多进行实例讲析,让学生通过实例轻轻松松学会知识,且对知识理解的比较透彻,通过复习
反思都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2.讲练结合,学习致用。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在课堂中一边学一边练,让学生对知识所涉及的题型有充分
的了解,通过具体题型的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分数与百分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3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分数和百分数,理清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
关系,会进行它们之间的互化。
2.通过学生参与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整
学习目标
理能力。
3.通过回顾、总结、反思,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
力。
重点:通过回顾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并懂得使用
重点难点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都有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这些知识基础,对数的意义是了解的,具备基本的比较数
的大小、数之间的转化等技能。从三年级认识分数,四年级认识小数,到五年级的百分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分数和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是有生活体验的。但我们要建立这
几种数之间的联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在在教学中要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复
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达到复习的目的。
核心素养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整理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我
们来回忆一下,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先整体回顾,形成知识框架,为系统复习做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L分数的分类
分_分数的大小比较
敦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匚百分数U成数与折扣
J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任务一:数的概念
1.分数
⑴什么叫分数?
(2)分数重点要体现什么?(平均分)
(7)判断:把一张饼分给3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可以分到这张饼的-()
3
【易错点】学生容易把平均分这一关键点忽略,在课堂中要特别讲到。
6.分数的单位
(7)什么是分数的单位?带分数怎样确定它的单位?
(8)分数的单位大小由什么决定?
(9)分数越大,它的单位越大。这句话对吗?举例说一说。
7.分数的分类
(17)分数根据什么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
(18)带分数可以单独分一类吗?为什么?
(19)判断: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20)你能说说这样判断的原因吗?
4.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1)同学们回顾一下,各种分数如何读,如何写?小组进行交流。
(2)进行交流汇报。
5.分数的大小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可能会出现哪几种形式?
(2)这几种情况,我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进行整理,并填表格进行归纳。
6.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你们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2)举例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3)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
7.百分数的意义
(1)百分数是怎样定义的?它还叫什么?
(2)结合“六⑴班近视人数达15%”“啤酒中酒精含量大约是8%”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8.成数与折扣
(1)生活中经常遇到成数与折扣的说法,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结合具体实例说一说成数与折扣。
【易错点】学生在理解几成时容易错误的理解为百分之几,打折时也容易理解成百分之几,因此在教
学时要结合具体实例多让学生说一说,做到充分理解。
【设计意图:学习概念时结合具体例子,学生理解的更充分,更透彻•]
任务二:数的互化
1.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
(2)带分数又怎样化成假分数?
132
(3)将U和5士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分数,在转化的过程中体会互化方法。
43
2、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相转化
(1)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出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2)小组进行汇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知识整理。
【设计意图:先小组进行交流探讨,学习整理知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归纳总结,让学生体验知识
的整理过程,学会系统整理的方法。】
三、达标练习一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分别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Z
1一
3
J
1J.
分数()分数()分数()
小数()小数()小数()
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数(
(二)学以致用
2.填空。
⑴3-5=4=得=1=()%
(2)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
是全长的^,每段^米。
(三)能力拓展
3.
这件上衣是打几折出售的?
原价:150元
现价:120元
四、作业布置一拓“延伸”
1.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分层作业的相关题型。
2.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真分数
分,假分数
板书
数1百分之几
设计
匚百分数J折扣
L成数
1.通过整理,形成数感。
教学中,通过系统地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数的大小比较、数之间的互化等,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数感,提高学生解
反思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代数的思想,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多种方法,排忧解难。
学生都具备基本的比较数的大小、数之间的转化等技能。但在实际教学显示学生复习该
内容在沟通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困难,他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语言
表述不够准确,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
的联系;通过设计的分层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加以运用;同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
别指导,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解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得到
全面提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4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常见的量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4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质量、时间/和人民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的过E率,能够根据5g际选择、应
用合适的单位;掌握单位之间的'笥单换算,以及量的简单计算。
2.学生在整理、应用常见的量及1置的单位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名「个量的具体意3&能说明对
学习目标
常见的量选择、分析、判断的理力,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是1维能力。
3.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常见的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月t培养有据思身1判断、分
析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重点:系统地整理计量单位及其进率: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难点:掌握常见的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常见的量及同一种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但由
于量的丰富性及研究周期长,像时间这样的量单位非常多,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遗忘,名数
学情分析
改写常有错误,对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障碍。所以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常
见的量的有关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可以起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的作用。
核心素养不断向学生渗透反思的意识,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常见的量有哪些,归纳一下,看谁总结的多?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初步归纳,为详细整理做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2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时间单位】
常见的量
,[质量单位】
'【人民币单位】
任务一:量的概念
1.长度单位:
(1)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8)各种单位都用在什么地方,举例说一说。
8.面积单位:
(1)面积的单位有哪些?
(2)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3)生活中经常用到哪些面积单位?结合实例说一说。
9.体积单位:
(1)体积的单位有哪些?
(2)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3)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易错点】学生在使用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时容易把前面的“平米”和“立方”忘记,尤其是写
成字母单位时最容易写掉,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4.质量单位
(1)质量的单位都有哪些?
(2)质量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3)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用什么质量单位,举例说一说。
5.时间单位
(1)我们学习过的时间单位很多,请大家小组进行学习,整理一下,都有哪些时间单位。
(2)小组汇报交流
(3)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整理时间单位。
6.人民币的单位
(1)我们常用的人民币都有哪些单位的?
(2)人民币的单位进率是怎样的?
(3)我们使用的人民币都有哪些面值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7.规律总结
把所学习的这些常见单位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设计意图:分类学习和交流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学会整理的方法,掌握复习的技巧。】
任务二:量的互化
1、单位的换算
(1)常见单位之间经常进行单位换算,想一想,我们都是怎样进行换算的?
(2)请同学们利用实例来说一说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名数的意义和改写
(1)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意义。
(2)单名数怎样改写成复名数?
(3)复名数又如何改写成单名数?
(4)5角8分=()元3.7元=()元()角练一练,体会改写的方法。
【易错点:学生在将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时,常将数字简单拼凑在一起造成出错,特别要引导他们
看清复名数的各部分单位和单名数的单位,一定要都改写成单名数的单位,再把数字加起来。】
【设计意图:具体实例的运用,让学生对知识的具体运用掌握的更好。】
三、达标练习一活“应用”
(-)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只小鸟重40(),一头奶牛重250(),一头大象重4()。
(2)一袋面粉重20(),50袋这样的面粉重1()。
(3)小新从家到学校用了18(),一列火车从广州开到上海用了16()。
(-)学以致用
2.填空
(1)一年有()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其中第()季度和第()季度都有92
天。
(2)14时是()午()时;晚上8时是()时;夜里12时是()时,也是第二天()
时。
(三)能力拓展
3.“神舟”九号航天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经过18分钟进入预定轨道。你
能算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的时间吗?
五、作业布置一拓“延伸”
1.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分层作业的相关题型。
2.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板书
时间单位
设计
质量单位
人民币单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
进行复习。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要求学生以
教学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
反思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收集整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
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再让
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
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常见的量和量之间的单位进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5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数的运算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5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
系,能正确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
验算。并在计算过程中熟练地进行估算。
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
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依据具体算式灵活地选择计算方式,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价值。
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方法,熟练地进.行估算。
重点难点
难点: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各种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复习时学生不会觉得困难,我们复习
的目的主要是再次理清计算的思路,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各种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际应用能力。所以让学生主动进行
整理,归纳计算之间的异同,发现算理,才是复习课的重点。
核心素养掌握合理进行估算的方法,通过四则运算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四则运算,回顾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从整体上把握共同点,建立知识整体感知,为详细复习做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整数
数的运算小数
分数
任务一:运算的意义
1.加减法的意义
(1)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意义各是什么,填表完成。
(2)从填出的表格中,我发现什么?
(3)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1)根据上在加减法的意义整理方法,自主完成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整理。
(2)整数、小数、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都相同吗?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乘法和除法也是逆运算吗?
【易错点】除法的意义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在讲析时结合实例来理解,可以防止出错。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来进行填写,学生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任务二:运算的方法
2、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同学们,加减是计算的基础,所以它叫一级运算,请大家回忆一下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分
别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2)整数的加减法计算中要特别注意什么?
(3)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对齐,它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时有联系吗?
(4)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加减法在算理上可以统一为什么?
(5)分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时需要先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2、乘法的计算
(1)大家先计处一下246X305,通过计算总结一下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整除乘法中有0的,要注意些什么?
(3)以0.012X1.4为例,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4)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结合具体实例来说一说。
(5)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易错点:学生在计算整数和小数的乘法时,中间有。的常忽略J'空位,所以要结合实例让学生明
白0的占位作用。】
3、除法的计算
(1)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结合3876+38来说一说
(2)整数除法商的位数是由什么决定的?
(3)整数除法中余数有什么要求?
(4)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5)结合实例理解小数除法中余数表示的意义。
(6)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4.结合具体填表题,理解四则运算的具体运用。
(1)自主完成填表。
(2)说一说各个表格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教师讲析和学生探究相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回顾整理。】
三、达标练习一活“应用”
(-)课堂练习
1.直接写出痔歙,
(1)19+23=424-1.6=2436+2=1.8
70-18-521.5x3=450.23*0.1-2.3
3.5+0.7=420.4x0.2=0.085-1000=0.005
5,3543311,
3+y-61-8-85wX8-iO2+8-4
(二)学以致用
2.解答下面的问题,各适合口算、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计算?先想一想,再解答。
(1)阶梯教室有15排座位,每排20个。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华光电影院楼下有698个座位,楼上有219个座位。这个电影院能同时容纳100()人看电影吗?
(三)能力拓展
8.00元22.00元
3..冬冬买1本《儿童百科知识读本》需付多少元?比原价便宜多少
元?
五、作业布置一拓“延伸”
1.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分层作业的相关题型。
2.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数的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
板书
加法逆运算减法
设计«--------------->
乘法逆运算除法
<--------------->
1、主次分明,对比教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笔算方法的复习上面。而对于口
教学算、估算等次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区分主次,抓住重点进行复习。在复习过程中,采用
反思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计算方法相似和计算内容相近的放到一块对比复习,并且用表格这种
形式使对比非常强烈,通过这样的对比复习,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
认知。
2、学练结合,消化理解。
在学生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把归纳的计算方法又及时用于计算过程,这样在练习
中归纳,把归纳的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既为学生计算方法的归纳提供了实践操作的依据,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
真正达到消化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6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数的运算(二)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6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切“亍运算;进
一步理解和掌握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企E运算。
2.进一步增强观察、辨析能力和合理、简捷运算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学习目标
能力。
3.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if(的乐趣,增
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能够灵活、合理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灵活选择合理、简捷的算法进行计算。
学生在前期陆续学习了一些运算律,掌握了使用运算律来简算的方法,但大部分都是针对性
强的专基训练,六年级复习就是要将这些运律进行一次整理,不但要具体掌握这些运算律,
学情分析
更要学会合理的进行判断从而选择适当的运算律来进行计算,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比教学,
让学生更好的区分运算率的不同和相似之处,才是复习的关键。
核心素养通过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回顾一下,把它们写出来。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初步感知,为详细整理做好准备】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r-交换率
一加法土结合率
运算率一
厂交换率
乘法一结合率
_分配率
任务一:运算的顺序
1.理解一、二级运算
(1)你知道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吗?
(2)我们在计算时应先算哪级运算?
(3)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得?
2.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1)观察260-49+156260+49-15648+6X33X16+8这四道混合运算,它们有什么特
点?
(2)先算一算,再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3)48-6X323+164-8这两道题和上面的题对比,又有什么不同?说说它们的计算顺序。
(4)48+(6-3)12X(12-(2+8)]这两道和上面的对比,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这两道题对
比一下,又有什么不同?
(5)概括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易错点】在有两级运算的计算中,学生由于粗心会依次进行计算,要提醒学生仔细看题,防止
出错。
【设计意图:具体实例结合对比教学,学生能自己得出不出之处,总结出计算的顺序。】
任务二:运算率
3、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有哪几种运算律?举例进行说明
(2)加法的交换率和结合率有什么区别?它们有联系吗?
2、减法的基本性质
(1)199-56-44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计算?
(2)哪种方法计算会更简单一些?
(3)这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减法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3、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中两个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吗?为什么?
(2)交接因数的位置之后,积会怎样变化?
(3)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有相同的地方吗?
(4)请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
(5)观察算式96X125X8,它有什么特点?
(6)我们可以怎样来计算使计算更简便?
(7)用字母来表示这种运算。
(8)回顾一下乘法的分配率,怎样体现分配原则?
(9)结合算式12.5X92分析一下,可以怎样运用乘法分配率来使计算简便。
(10)9.6X82+82X0.4这道算式中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来使计算简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易错点:学生容易把乘法的结合率和乘法的交换率混淆,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两者的特点,正确
进行判断。】
三、达标练习一活“应用”
(一)课堂练习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X0.27X253.8X99+3.8
5604-164-5(8+4/9)4-4
(二)学以致用
2.学校买来20盒彩色粉笔和35盒白粉笔。每盒粉笔有24支,一共买来多少支粉笔?
(三)能力拓展
3.一篇文章原稿有14页,每页24行,每行25个字。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如果改排成每行
28个字,每页30行,这篇文章要排多少页?
五、作业布置一拓“延伸”
1.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分层作业的相关题型。
2.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吧?
r-交换率
一加法工结合率
板书运算率-
-交换率
设计乘法—结合率
_分配率
1.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课堂中充分体现“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这一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
教学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比较——举例验证一一得出结论”
反思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得出结果。
2.增进体验,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题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
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第7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7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加岸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寻找
规律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F斤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学习目标
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进一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能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难点: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
学生小学阶段已学过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且数学的解题方法灵活多样,但应该从哪个地方
入手,怎样去分析更省时省力,这是复习要进行的地方,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有一定基础上
学情分析
进行的,难度不是很大,但灵活性很强,课堂中解题不是重点,思维训练才是关键,所以要
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解题方法,让学生大胆尝试。
核心素养运用恰当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构“联系”
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家列举出来,看谁想到的多!
【设计意图:先初步回忆,学生有整体印象,为课堂细学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一习“方法”
'pmi
4■■
1解决问题的sin7»列学
,mt
'■设
任务一:解决问题的步骤
1.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都有一定的思考步骤,大家说说你是按怎样的步骤来思考问题的?小组进行
交流,然后汇报。
2.小组汇报,教量适时归纳。
3.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最关键步骤是分析数量关系,那么,我们经常从哪里入手去分析数量关系呢?
我们就以下面的题为例,来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路吧。
(1)从条件入手
①出示例题:买6件同样的短袖衬衫要用510元,每件长袖衬衫比短袖衬衫贵42.5元。长袖衬衫的
单价是多少元/件?
②题中有哪些条件?
③由已知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④根据已知的条件,怎样一步步得到结果?自己试试看。
⑤交流结果。
(2)从问题入手
①出示例题:买6件同样的短袖衬衫要用510元,如果用这些钱去买长袖衬衫,就要少买2件。长
袖衬衫的单价是多少元/件?
②刚才我们从已知条件顺序推出了要求的结果,现在我们换一种思路,从最后的问题来向前推,看
能不能解决问题?请大家进行尝试。
③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从顺推和逆推的方法掌握思考问题的一般步骤,通过对比,发现不同。】
任务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画图法:
1.出示例题:周大伯把一块长方形菜地分成两部分,分别种植黄瓜和番茄(如右图)。种黄瓜的面积
比种番茄的面积少180平方米,黄瓜和番茄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画一画,再解答)
2.你打算怎样来画一画?
3.同学们交流画图方法,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画了之后可以
杳茄E
怎样帮助自己斛决问题。R
4.对比学生的画法,评出最简单,最能帮助解题的方法。|
5.出示第2个例题:把一根长90米的绳子分成三段,使第一段比第一
二段长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5米。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6、学生自己画图,自己解答出来,并进行汇报,评选最佳解题方法。
7.通过这两道题,大家看出画图法有什么优点?
【易错点】学生在画例2的图时,容易把三条绳子的关系混淆,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弄清关系之后
再画。
【设计意图:教师引出思路,学生自由发挥,最后进行汇报对比,寻找出最侍方法,让学生自主去学
去分析。】
(二)列表法:
1.出示例题:杨大爷在周末进行徒步锻炼。他步行的速度是80米/分,如果每走40分钟休息5
分钟,从上午7时到9时,一共步行多少米?(先列表或画图,再解答)
2.请大家自己画图或列表,进行分析。
3.小组进行交流,看看谁分析的对。
4.小组进行交流汇报,比较方法的不同,看谁的方法最好,
(三)列举法:
4.出示例题:盒子里有80枚白子和50枚黑子。每次取走3枚白子,同时放入3枚黑子,像这样
取放多少次后,白子与黑子正好相等?(先在表中填一填,再列式解答)
5.学生自主填表
6.交流汇报答案。
7.现在从表中列举的数据中我们很容易得出了答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它的推理过程。
(1)原来白子和黑子相差多少?
(2)每取放一次后,白子和黑子相差多少?
(3)怎样算几次取放之后白子和黑子相差为0?
(4)根据这个思路列式计算。
8.通过这个题,我们发现列举法有什么好处?
(四)假设法:
1.出示例题:一场足球赛的门票有两种,一种每张售价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第一发言稿
- 电动车智能充电设施的安装与维护技能提升班
- 现代简约风格商业中心建筑设计解析
- 班级毕业发言稿
- 社会企业参与养老服务的模式与效果
- 现代企业培训多媒体会议室的实践与思考
- 农村图书室工作计划
- 世界红十日活动总结
- 知识产权争议的仲裁与诉讼途径
- 珠宝行业法律法规概览
-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医学课件
- 页眉和页脚基本知识课件
-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语文说课课件
- ST语言编程手册
- 经济数学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员工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的制度
- 世界教育思想文库: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
- 石材幕墙维修方案
- 《数字经济学》 课件 贾利军 专题3:数字时代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专题4:数字货币与数字金融研究
-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合唱训练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