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训练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专版)_第1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训练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专版)_第2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训练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专版)_第3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训练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专版)_第4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训练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江苏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与教化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明朝初年,贵溪(今江西鹰潭)儒士夏伯启因自断手指拒绝出仕而被押至京师,明太祖亲自审问,责以“人之生,父母但能生其身体而已,其保命在君……今去指不为朕用,是异其教而非朕所化之民”,遂将其押回原籍枭首,家产籍没。明太祖此举意在()A.反对文人背离儒家的精神 B.塑造君主的专制权威C.打压文人以加强中央集权 D.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2.[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中]《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法国民法典》与罗马法的相同点在于()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C.都被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 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3.[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发生在美国的辛普森案件经过一年多的审理,检方自始至终缺少案发现场的证明人,也未能找到凶器,而且其所列的作案时间表不能服众,血液证据也出现问题。最终,陪审团在分析了113位证人的1105份证词后,由法庭作出了裁决——辛普森无罪。该案件反映了西方法律制度()A.代表资产阶级的意志 B.司法独立原则C.陪审团按律量刑判决 D.程序公正原则4.[2023江苏连云港高三模拟]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颜氏家训》的出现()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有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5.[2023江苏南京高三期中]477年和491年,孝文帝主持对北魏初以来的法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改,简约律条,宽禁减刑。为了避免百姓“轻陷刑网”,他敕令天下,“勿使有留狱久囚”;还下诏限制拷掠,案件处理要“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孝文帝的上述举措()A.表明了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C.体现了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 D.表明了礼、法开始走向结合6.[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初]西周刑法中有“同罪异罚”的原则;唐律有“八议”制度的规定,即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人物违法犯罪,司法机关不得按正常程序审判。古代刑法的这些规定()A.体现封建等级特权思想 B.反映了人治色彩的浓厚C.促进了宗法观念的完善 D.简明宽平缓和社会矛盾7.[2023江苏泰州高二期末]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B.计划经济体制助推法制建设C.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 D.民法典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8.[2023江苏无锡高三质检]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198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则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转变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注重公民的基本权利 B.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C.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D.促进了工作重心的转移9.詹姆斯·罗伯逊认为:“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总统权力,确立了()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B.民主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原则C.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10.2019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 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11.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 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12.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B.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二、非选择题13.中国法律体系是以“刑”为开端,逐步形成诸法并立局面;西方法律体系以习惯法为开端,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形成西方法律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多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法律体系的特征。(6分)14.[2023山东济南高二期末]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隐瞒,包庇犯罪,而官府对这种隐瞒、包庇的做法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发展情况春秋战国亲亲相隐,语由《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便成为亲亲相隐的基石。法家对此反对,如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汉朝汉武帝时期,衡山王刘赐谋反,又欲废太子爽,太子爽上书告发其父。后衡山王因事败自杀,而太子爽告父不孝,弃市。武帝一朝,不但提倡“父子相隐”,而且在父子关系上做了一定延伸,将养父子列为容隐之列。汉宣帝地节四年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由此,“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唐朝《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同居(居住在一起的亲属),若大功(大功、小功皆为旧时丧服名,按血缘亲疏程度进行划分)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事及擿语(密告)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据郭程《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法律材料与秦汉“亲亲相隐”制度研究》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亲亲相隐”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法律与教化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末]明朝初年,贵溪(今江西鹰潭)儒士夏伯启因自断手指拒绝出仕而被押至京师,明太祖亲自审问,责以“人之生,父母但能生其身体而已,其保命在君……今去指不为朕用,是异其教而非朕所化之民”,遂将其押回原籍枭首,家产籍没。明太祖此举意在()A.反对文人背离儒家的精神 B.塑造君主的专制权威C.打压文人以加强中央集权 D.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解析]明太祖亲自审问断指拒仕的儒士,指责其行为违背儒家教化和君主要求,将其押回原籍枭首,并没收其家产,这强调臣子性命掌握在皇帝手中,意在通过酷刑和教化,震慑众人,塑造君主的专制权威,故B项正确;“反对文人背离儒家的精神”只是其理由之一,并非明太祖用君主权力剥夺儒士身家性命的主要意图,排除A项;打压文人和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明朝在治国理念上对文、武的倾向和选择,排除D项。2.[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中]《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法国民法典》与罗马法的相同点在于()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C.都被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 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解析]《法国民法典》和罗马法都保护私有财产,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本质上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3.[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发生在美国的辛普森案件经过一年多的审理,检方自始至终缺少案发现场的证明人,也未能找到凶器,而且其所列的作案时间表不能服众,血液证据也出现问题。最终,陪审团在分析了113位证人的1105份证词后,由法庭作出了裁决——辛普森无罪。该案件反映了西方法律制度()A.代表资产阶级的意志 B.司法独立原则C.陪审团按律量刑判决 D.程序公正原则[解析]依据材料“陪审团在分析了113位证人的1105份证词后,由法庭作出了裁决”可知,陪审团分析证据,就事实作出决定,反映了西方法律的程序公正原则,故D项正确。4.[2023江苏连云港高三模拟]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求父母应以“礼为教本”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以“务本之道”教育孩子博学技能。材料表明,《颜氏家训》的出现()A.冲击了当时政府主导的教育 B.与封建社会的法治发生冲突C.适应了私学开始兴起的需要 D.有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家庭教育既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博学技能教育,体现了家庭教育有利于规范人的立身处世行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教育受到冲击,而是强调家庭教育注重道德和博学技能,排除A项;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的民众,有利于封建社会的法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私学的信息,且私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开始兴起”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5.[2023江苏南京高三期中]477年和491年,孝文帝主持对北魏初以来的法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改,简约律条,宽禁减刑。为了避免百姓“轻陷刑网”,他敕令天下,“勿使有留狱久囚”;还下诏限制拷掠,案件处理要“宜速决了,无令薄罪久留狱犴”。孝文帝的上述举措()A.表明了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B.体现了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C.体现了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 D.表明了礼、法开始走向结合[解析]依据材料“孝文帝主持对北魏初以来的法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改,简约律条,宽禁减刑”,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改革通过大规模修改法律,以德政为主,刑罚为辅,进而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北魏时期的法律状况,“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法律,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礼、法开始走向结合”表述错误,排除D项。6.[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初]西周刑法中有“同罪异罚”的原则;唐律有“八议”制度的规定,即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人物违法犯罪,司法机关不得按正常程序审判。古代刑法的这些规定()A.体现封建等级特权思想 B.反映了人治色彩的浓厚C.促进了宗法观念的完善 D.简明宽平缓和社会矛盾[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刑法中有‘同罪异罚’的原则;唐律有‘八议’制度的规定”可知,无论西周还是唐代法律均有同罪不同罚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治色彩浓厚,故B项正确;西周尚未进入封建社会,不能体现封建等级特权思想,排除A项;唐律中贤、功等人物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C项;西周和唐代法律的特殊之处并不是法律放松了,也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7.[2023江苏泰州高二期末]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B.计划经济体制助推法制建设C.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 D.民法典上升为国家根本大法[解析]从我国的法治进程看,《民法典》的颁布并实施意味着我国依法治国进入了新阶段,故C项正确;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排除A项;进入21世纪初,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排除D项。8.[2023江苏无锡高三质检]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1986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则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转变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注重公民的基本权利 B.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C.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D.促进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解析]材料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排除B项;“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排除D项。9.詹姆斯·罗伯逊认为:“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有可能滥用职权……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为了最有效地避免总统滥用职权,美国制定并颁布了1787年宪法,制约总统权力,确立了()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B.民主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议员的原则C.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原则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三权分立限制总统滥用权力,故选A项。10.2019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 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解析】根据材料“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知,我国国家政权以人民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发展经济的成果需要共享于民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A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依然是经济建设,并未改变,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需要通过变革国家制度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C项。11.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 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解析】根据材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可知,传统资源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间接的理论诠释,同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借鉴,故B项正确。12.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B.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解析】材料反映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渊源、思维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说明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故B项正确,排除A项;地理环境只是起了重要的作用,“决定”说法有误,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中国法律体系是以“刑”为开端,逐步形成诸法并立局面;西方法律体系以习惯法为开端,公法与私法相互渗透,形成西方法律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多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法律体系的特征。(6分)(1)特点:起源早,源远流长;注重继承前代成果;重视例的作用(律例结合);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2)特征:强调法律至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14.[2023山东济南高二期末]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隐瞒,包庇犯罪,而官府对这种隐瞒、包庇的做法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期发展情况春秋战国亲亲相隐,语由《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便成为亲亲相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