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九年级化学下册2_第1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九年级化学下册2_第2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九年级化学下册2_第3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九年级化学下册2_第4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九年级化学下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盐酸挥发 C.粮食酿酒 D.瓷碗破碎2.下列实验过程中,能量变化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向生石灰中加入水 B.稀释浓硫酸C.烧碱溶于水 D.硝酸铵溶于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着玻璃棒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C.铁丝燃烧 D.收集二氧化碳5.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氢气验纯C.过滤D.读取液体体积A.A B.B C.C D.D7.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pH变小C.醋酸属于酸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8.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Ag+、NO3﹣、Cl﹣ B.Mg2+、Na+、Cl﹣、OH﹣C.NH4+、Fe3+、NO3﹣、C1﹣ D.K+、Na+、CO32﹣、SO42﹣9.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 B.酸都含有酸根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10.水与甲、乙、丙物质转化关系如图,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①为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甲,则甲是H2B.若甲为O2,则反应①可以为分解反应C.若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乙可能是H2CO3D.若丙能在甲中燃烧,则丙不可能是单质11.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消毒剂常用于物品表面、地面、墙壁等喷洒或擦拭消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B.38g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gC.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其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12.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肥皂水(9~11)13.下列鉴别和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B鉴别加入肥皂水C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在空气中灼烧D除去NaCl中的Na2CO3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A.A B.B C.C D.D14.归纳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不同的酸含有相同的H+15.一般情况下,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可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和水,现有下列变化:固体物质ABC固体物质A则A可能是:A.CO2 B.Na2OC.CaO D.CuO二、实验题16.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参与一起探究。【实验1】从能量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某小组同学测量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因此,得出两者能反应的结论。有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在室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①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②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③1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1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填“大于”或“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3)在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密度为1.1g/mL)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密度为1.0g/mL)的体积mL,就能使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结果保留整数)【实验2】从溶液电导率变化角度探究酸和碱的反应小组同学根据图2进行相应实验操作,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A试管和B试管反应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变化,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4)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B中(填“有”或“无”)明显现象。(5)表示A试管中溶液电导率变化的是(填“图3”或“图4”)。

(6)图4中电导率的变化(填“能”或“不能”)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微粒(填微粒符号)。17.利用图1装置研究NaOH与CO2的反应。用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水分别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和温度的变化如图2、图3所示。

(1)图2中能表示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是线(填“a”或“b”)。(2)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结合图2、图3可得到的结论是。(4)推入NaOH溶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能否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并说明原因:。18.某小组进行氢氧化钠性质的实验。【实验一】(1)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m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mL1%的稀盐酸,测定这两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均为T1;将两溶液混合,立即测定温度为T2,则T1T2(选填“>”“<”或“=”)。【实验二】(2)向10m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该过程中溶液pH与滴加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处溶液的溶质是;实验结束后将溶液蒸干,蒸发皿中得到的物质是。【实验三】(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中均盛有等量的二氧化碳,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立即盖紧瓶盖,充分振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三、填空与简答19.分类是同学们学习化学获取知识的重要科学方法。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用途、类别或者是性质等。请同学们根据所给物质的类别,将下列物质平均分为两类:①海水

②酒精

③二氧化碳

④稀盐酸

⑤蒸馏水

⑥稀有气体(1)选出的一组物质是(填序号);(2)该组物质归为一类的依据。20.选择H、C、Cl、S、O、Ca六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3)实验室中用来干燥CO2气体的干燥剂2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仔细观察示意图,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科的特点。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He和Mg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理由是。(2)一个硫离子含有个质子,一个含有个电子。(3)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它让我们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其中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请在C图中将相关微粒图形形补充完整。(4)请用元素周期表中1、7、8号对应的元素组成两种反应物,写出两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1.C【详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盐酸挥发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瓷碗破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粮。故选:C。2.D【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热;B、稀释浓硫酸过程中放出大量热;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综上ABC均放热,D吸热;故选:D。3.D【详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总体表现为吸热,故溶于水后温度会下降,选项错误;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选项错误;C、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稀释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错误;D、蒸馏水属于软水,肥皂水加入后会产生大量泡沫,选项正确。故选D。4.D【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铁丝燃烧: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预先要在瓶底装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A、氧气和臭氧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错误B、氧气和臭氧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是混合物不是单质,错误;C、氧化物和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故选D。6.B【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称量纸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氢气验纯时,先用手堵住试管口,靠近火源后松手听声音,该选项操作正确;C、过滤时,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B。7.B【详解】A、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酸性减弱,溶液的pH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醋酸属于酸,该选项说法正确;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这是因为铝能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铝和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C【详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g+、Cl在溶液中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选项错误;OH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错误;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C选项正确;CO32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错误。故选C。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9.A【详解】不同的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使不同种类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A。10.D【详解】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若反应①为电解水,负极产生的气体是甲,则甲是H2,此选项正确;B.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因为水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氧气,若甲为O2,则反应①可以为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C.若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乙显酸性,乙可能是H2CO3,此选项正确;D.若丙能在甲中燃烧,甲是氧气,丙可以是氢气,氢气属于单质,此选项错误。故选D。11.B【详解】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38g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正确;C、过氧乙酸属于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错误;D、其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2:4:3,错误。故选B。12.A【详解】酸性溶液的pH<7,且酸性越强pH越小,结合选项信息可知柠檬汁的pH为2~3,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13.D【详解】A.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几乎不变的是氯化钠,可以区分。正确。B.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可以区分,正确。C.在空气中灼烧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氧化铜不和空气反应,可以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正确。D.加入足量稀硫酸,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硫酸钠,错误。故选:D。14.B【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O2不同种原子也可构成分子如H2O。正确。B、氧化物是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错误。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复分解反应,所以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正确。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确。故选:B。15.D【详解】A、CO2与盐酸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Na2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Ca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Cu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是难溶的碱,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和水,故符合题意。故选D。16.(1)放热小于(2)H+、OH(3)20(4)无(5)图3(6)能Na+、Cl、H2O【详解】(1)由图可知,实验①②中,溶液温度均升高,则说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放热;再结合实验③的曲线,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2)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反应生成水,则主要是由H+和OH两种离子反应放热引起的。(3)设需要盐酸的体积为x,则解得x≈20mL。(4)A试管中硫酸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B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刚开始时,由于氢氧化钡的减小,电导率减小,且恰好反应时,只有水,电导率几乎为零,但随着硫酸的继续滴加,电导率又慢慢增大,故选图3。(6)图4表示B试管中的变化,由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电导率减小,则说明溶液中的离子个数减小,则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且b点时电导率最小,此时反应恰好反应,又由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微粒为Na+、Cl、H2O。17.(1)b(2)2NaOH+CO2=Na2CO3+H2O(3)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于水温度不发生变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放热反应(4)不能,因为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于水也呈碱性【分析】本题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详解】(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装置内压强变化较大,故曲线b能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3)从图2中可以分析得出将水加入到二氧化碳中装置中压强变化不大,故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从图3中可以分析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过程中温度基本不反生变化,从图3中得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过程温度升高,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于水温度不发生变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放热反应;(4)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故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18.(1)<(2)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或NaOH、NaCl氯化钠/NaCl(3)甲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乙塑料瓶大【详解】(1)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会升高,故填:<;(2)该题目考查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分析。NaOH+HCl=NaCl+H2O。反应后的溶液中肯定有生成物,可能有反应物。所以该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成分有三种可能①HCl、NaCl②NaCl③NaOH、NaCl。A点pH大于7,所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实验结束后,溶液中有氯化氢和氯化钠,由于氯化氢有挥发性,随着蒸发结晶的进行氯化氢都挥发走了,只剩下氯化钠固体。故填: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或NaOH、NaCl;氯化钠或NaCl;(3)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导致瓶内的气体减少气压变小,甲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乙塑料瓶大就说明甲中还有其他物质吸收了CO2,那只能是氢氧化钠,故填:甲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乙塑料瓶大。19.(1)①④⑥/②③⑤(2)混合物/纯净物(但需与上个空一致)【详解】(1)①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酒精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③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④稀盐酸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⑤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⑥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则①④⑥或②③⑤可归为一类。(2)结合前面分析,①④⑥均属于混合物,②③⑤均属于纯净物。20.H2OCa(OH)2H2SO4【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2O;(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故填:Ca(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