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_第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①鸡汤②矿泉水③酒精④生理盐水⑤面汤,不属于溶液的是()A.②④ B.③④C.②③⑤ D.①③⑤【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D。考点:溶液2.某温度下,硫酸铜热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A.有蓝色晶体析出 B.溶液变为无色

C.溶液变为绿色 D.有白色晶体析出【答案】A【解析】【分析】硫酸铜溶液在析出晶体时析出的是蓝色的CuSO4•5H2O。【详解】A、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时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硫酸铜溶液,还是蓝色,故A正确;

B、硫酸铜溶液在降温时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不会变为无色

,故B不正确;C、硫酸铜溶液在析出晶体时,冷却至室温,溶液是蓝色,故C不正确;

D、硫酸铜溶液在析出晶体时析出的是蓝色的CuSO4•5H2O,不是白色的晶体,故D不正确。故选A。3.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示知,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到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故尽管右侧海水中的溶质不变,但水分子却在减少,因此浓度会越来越大,即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故选:B。4.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溶解法 B.过滤法C.结晶法 D.蒸馏法【答案】C【解析】【详解】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利用海水晒盐就是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故选C5.2018年7月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各督查组到衢州各地督查“五水共治”工作情况,指出要以最有力的举措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让衢州大地天更蓝、ft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海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6.53%,故A不正确;B、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故B正确;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C不正确。D、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植物蒸腾等。故D不正确。故选B。6.有一艘轮船从海洋驶向长江时,船身下降一点,靠岸后有一批游客登上轮船,船身又下降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所受浮力始终不变 B.轮船所受浮力一直增大C.轮船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变小 D.轮船所受浮力先不变后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由于轮船在海洋和长江中都是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重力,又因为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靠岸后有一批游客登上轮船,由于重力增加了,所以浮力也增加,故船身又下降一点,所以,整个过程中,浮力是先不变再增加,故D符合题意。7.把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D.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图知,甲球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甲球受的浮力小于乙球受到的浮力.故选C.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能从图中得出两个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8.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1384千米的水珠,如图所示。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的责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填湖造房 B.分类处理生活垃圾C.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D.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答案】B【解析】【详解】A、填湖造房会使水资源更加紧缺,故A错误;B、分类处理生活污水,可以防止水污染,故B正确;C、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会造成水资源污染,故C错误;D、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资源污染,故D错误。故选B。9.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C.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D.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发生的反应及反应的特点;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详解】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电解水时,通常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实验说明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再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小梅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100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g水溢出,则(

)A.土豆会浮在水面上 B.土豆会沉入盆底

C.土豆会悬浮在水中 D.不能据此判断出土豆的浮沉【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题知,土豆排开水的质量:m排=90g,土豆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①土豆的质量:m土豆=100g,土豆受到的重力:G土豆=m土豆g;﹣﹣﹣﹣﹣﹣﹣﹣②由①②可知:F浮<G土豆,∴土豆在水中下沉.故选B.11.现有100毫升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克/毫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

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

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答案】D【解析】【详解】A、由20%的硫酸溶液100mL中含溶质质量=100mL×1.14g/cm3×20%≠20g,故A不正确;B、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0g,溶质质量:溶液质量=20:100≠1:4,故B不正确;C、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是20g,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0:(100﹣20)=1:4≠1:5,故C不正确;D、20%的硫酸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质质量20g,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00:(100﹣20)=5:4,故D正确。故选D。1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原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答案】D【解析】【详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主要原因是①仰视量筒的读数②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应左物右码③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将配制好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点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量筒应平视,天平应左物右码。1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不受到浮力 B.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D.浮力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产生的【答案】D【解析】【详解】A.在水中会下沉的金属块也受到水对它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也受浮力作用,只不过是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故选项A不合题意;BC.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与其它因素都无关,故选项BC不合题意;D.浮力实质就是液体对浸在液体内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压力差的出现就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产生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14.20℃时,在三个各盛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表所示,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A.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B.20℃,甲的溶解度最小C.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答案】A【解析】【分析】20℃时,在三个各盛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甲、丙有剩余,说明甲、丙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乙没有剩余,得到的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详解】A、不知道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升高温度,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会改变,描述错误,符合题意;B、20℃,甲溶解的最少,甲的溶解度最小,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三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乙>丙>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这个“水球”上的水主要是()A.河流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比例,试题难度较易。【详解】题目中的“水球”是指地球,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7%。其中淡水资源主要以冰川形式存在,不能直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大气水比例很少。故选B。二、填空题16.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2)我们嘉兴县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嘉兴西部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我们嘉兴县进行的则是“西水东调”工程。把壶源江水引入金坑岭水库。这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答案】①.水汽输送②.⑤⑥【解析】【详解】(1)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③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①是降水,②是蒸发,⑤是地表径流,⑥是地下径流。(2)我们嘉兴县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嘉兴西部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我们嘉兴县进行的则是“西水东调”工程。把壶源江水引入金坑岭水库。这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环节,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17.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克。(2)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3)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用“>”“<”或“=”表示出来)。【答案】①.40②.是③.b=c>a(或a<b=c)【解析】【分析】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是衡量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饱和状态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详解】(1)根据题中的实验可知:100g水中加入了2次每次加入20g氯化钾即共40g氯化钾后所得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所以该温度下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正好饱和,故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2)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①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①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②③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因此属饱和溶液。(3)实验中①只溶解了20g氯化钾,实验②、③中都溶解了40g氯化钾,溶剂都是100g,所以①质量分数最小,实验②③质量分数相等,即b=c>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相关问题。18.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___________李子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①.大于②.小于【解析】【详解】[1]西瓜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西瓜受到的浮力:F浮=G瓜,①西瓜的密度:ρ瓜<ρ水;②由于李子在水中下沉,所以李子受到的浮力:F浮′<G李子,③李子的密度:ρ李子>ρ水,④由于G瓜>G李子,由①③得:F浮>F浮′;[2]由②④得:ρ李子>ρ瓜.19.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牛奶

②黄河水

③粉笔灰混合水

④矿泉水

⑤碘酒

⑥色拉油混合水【答案】①.②③②.④⑤【解析】【分析】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小液滴分散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详解】牛奶和色拉油混合水是小液滴分散与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黄河水、粉笔灰混合水是固体小颗粒分散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矿泉水、碘酒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属于溶液。

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③;属于溶液的是④⑤。20.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_______和________形式存在。它们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其中储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答案】①.液态②.气态③.固态④.海洋【解析】【详解】[1]地球上的海洋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其中水的组成中占95.3%,所以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2][3]在陆地淡水中有冰川水成固态,在大气中存在的水蒸气成气态,两者相对于海洋水的量都很少;[4]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储量最多的是海洋水。21.请分析下列水资源的相关图示,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3)请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资料一:水资源紧缺指标紧缺程度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人均水量(米3/年)1700300010001699500999<500资料二: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上述资料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于________。(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请你说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________。【答案】①.水汽输送②.⑤③.轻度缺水④.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等【解析】【详解】(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序号⑥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①表示的是蒸发,②代表的是降水,③代表的是地表径流,⑤代表的是地下径流。(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⑤(地下径流)环节,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3)资料二显示,浙江省用水紧缺程度属轻度缺水。(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法有随手关水龙头,一水多用等。22.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水的①、②号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发发:①号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②号试管内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①号试管内是________(选填“溶液”或“乳浊液”,下同);②号试管内是________.【答案】①.乳浊液②.溶液【解析】【详解】①试管中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得到的是乳浊液,②试管中得到的是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①试管中小液滴和水分层,溶液具有稳定性,②试管中无变化。三、实验探究题23.为了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1)晓盟同学用称重法进求浮力。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N。(2)杨刚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法进行测量。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cm3,根据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为________N。(3)若要测量悬浮在水中的某物体它受到的浮力,选用上述提供的一种器材:________(选填提供的器材中一种)就能测得,理由是:________。【答案】①.2.2②.0.2③.20④.0.2⑤.弹簧测力计⑥.物体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即可求出悬浮时受到的浮力【解析】【详解】(1)[1]由甲图可知,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G=2.2N,F示=2N,[2]金属块所受的浮力:F浮=G−F示=2.2N−2N=0.2N;(2)[3]由图乙所示可知,金属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4]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20×10−6m3=0.2N,(3)[5][6]物体悬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重力即可求出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因此实验时需要用弹簧测力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2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如果乙同学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答案】①.(1)碘;②.汽油③.(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④.甲【解析】【详解】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1)碘是固体,汽油是液体,所以碘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2)①碘被汽油溶解,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色较深上层较浅;②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所以甲图正确。

故答案为(1)碘;汽油;(2)①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②甲。25.如图所示,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栓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某同学探究物体A逐渐浸入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1)除图1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该同学从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如下表: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的方格纸中画出F和h的关系图像________。②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下同);在物体A浸没后,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③从表格中可知,在做实验3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3)物体A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之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答案】①.刻度尺②.③.减小④.不变⑤.2.4⑥.增大【解析】【详解】(1)[1]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物体底面到水面的距离需要使用刻度尺测量;(2)①[2]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图象如下:②[3]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减小;[4]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变;③[5]由实验次序1知,物体的重力为G=9N,实验次序3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6.6N,所以此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9N6.6N=2.4N;(3)[6]物体A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之前比较,水的深度增加,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大。26.如下图所示,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次数12345678h/cm02368101214F/N6.756.255.755.254.754.254.254.25(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2)分析表中1~5次实验数据,说明:________。(3)图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4)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答案】①.6.75②.1.5③.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④.B⑤.2.7×103【解析】【详解】(1)[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6.75N,因此物体重力G=6.75N.[2]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4=6.75N−5.25N=1.5N,(2)[3]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由表中第1列至5列数据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越大,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示数F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见: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4]由表格中数据知,测力计的示数随深度的增加先变小,后不变,B符合题意;(4)[5]6、7、8次数据,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完全浸没,此时的浮力大小:F浮=G−F=6.75N−4.25N=2.5N,由F浮=ρ液gV排得,V=V排===2.5×10−4m3则:ρ====2.7×103kg/m3四、解答题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据《扬子晚报》2007年5月30日报道:进入5月份,太湖出现了50年以来的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导致无锡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最后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居民陷入严重的饮水危机.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期以来,沿湖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多直接流入太湖,导致水体含氮、磷等过多,表层浮游蓝藻过量生长,从而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致使水体发臭,水质恶化,蓝藻灾害年年频发,治理太湖污染刻不容缓.材料二: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近年来,海事时常发生,使我国海域的石油污染日趋严重.频频出现的赤潮也给我国的海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材料三:如图漫画“就地取材”(1)导致今年5月份无锡太湖蓝藻大爆发的自然原因主要________.(2)你认为太湖蓝藻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_____(3)目前,我国海洋的主要污染源是______.A.

海底地震

B.

石油污染

C.

人类排放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D.

赤潮(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说出一种人们污染水体的实例或现象,并提出解决的办法.___【答案】①.连续高温少雨,导致无锡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②.沿湖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多直接流入太湖,导致水体含氮、磷等过多,表层浮游蓝藻过量生长,从而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致使水体发臭,水质恶化③.C④.日常生活中,人们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解析】【详解】(1)导致今年5月份无锡太湖蓝藻大爆发的自然原因主要连续高温少雨,导致无锡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2)太湖蓝藻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主要有沿湖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大多直接流入太湖,导致水体含氮、磷等过多,表层浮游蓝藻过量生长,从而大量消耗水中氧气,致使水体发臭,水质恶化。(3)目前,我国海洋的主要污染源是人类排放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日常生活中,人们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2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答案】①.65%②.19.6%【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铜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