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张家界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定区2023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史考生注意:本卷共二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会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上的三个王朝分别是指秦朝、隋朝和元朝,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公元前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朝的分裂对峙局面,完成统一,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灭掉南宋,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A正确;三个王朝中只有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排除;三个王朝中只有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C排除;三个王朝中秦朝、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元朝并非如此,D排除。故选A。2.隋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下列表述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A.开皇之治 B.开凿大运河 C.统治者残暴 D.繁荣而短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的励精图志促进了隋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但隋炀帝统治残暴,引起农民起义,隋炀帝被部下杀死,隋朝短暂而亡。因此,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繁荣而短暂,D项正确;开皇之治指的是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这不是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特点,排除A项;开凿大运河是隋炀帝统治时期的措施,不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排除B项;统治者残暴指的是隋炀帝的统治特点,不能作为整个隋朝的历史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3.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下列有关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C.爱才如子,任房玄龄为相 D.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爱才如子,任房玄龄为相的是唐太宗,不是隋文帝,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注重吏治,减轻人民负担;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都与隋文帝有关,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4.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正式确立于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B项正确;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与题干“正式确立”不符,排除A项;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因此,CD项与题干“正式确立”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5.关于大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准确的是()A.为加强南北交通而开,成为南北交通的主干线B.为商业的发展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C项正确;大运河不是南北交通的主干线,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凿不是为发展商业,排除B项;大运河的开凿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不是隋亡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6.史载,贞观时期,国子学“四方学者云集……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长安胡化,极盛一时”,洛阳城内“家家学胡乐”,甚至“胡著汉帽,汉著胡帽”。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西域各族文化优于唐朝的文化 D.唐朝重文化而轻视经济和军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四方学者云集……高昌、吐蕃诸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长安胡化,极盛一时”,洛阳城内“家家学胡乐”,甚至“胡著汉帽,汉著胡帽”可知,唐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到唐朝经商、学习,以及胡汉习俗相互融合,这反映了此时的民族交融情况,这种民族交融与唐朝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直接相关,B项正确;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西域各族文化优于唐朝的文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唐朝重文化而轻视经济和军事表述错误,唐朝也非常重视经济和军事,排除D项。故选B项。7.“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二者()A.性格差异 B.艺术创作水平不同 C.出身不同 D.生活时代背景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放荡不羁,诗风飘逸、豪迈、浪漫,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因此是因为二者生活时代背景不同,D项正确;性格、家庭出身和艺术创作水平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8.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A.君主专制加强 B.崇尚重武轻文 C.社会经济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可知,对体育的爱好表明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故选D;爱好体育不能说明是君主专制加强和社会经济繁荣,排除AC;崇尚重文轻武是宋代,排除B。9.中国古代许多中央王朝都重视与西藏地区的联系,以下哪一历史事件加强了唐朝与西藏地区的联系()A.文成公主入藏 B.设西域都护 C.设安西都护府 D.册封云南王【答案】A【解析】【详解】唐太宗在位时期,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与西藏地区的联系,A项正确;西汉时,设西域都护,排除B项;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排除C项;唐玄宗时,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唐),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农夫使用的耕作工具可能是()A.筒车 B.曲辕犁 C.秧马 D.翻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雨中耕作图》反映的是唐朝农民耕作的场景,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是使用的耕作工具是曲辕犁,B项正确;筒车是灌溉工具,排除A项;秧马是宋朝的插秧工具,排除C项;翻车是取水灌溉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11.鉴真与玄奘以僧人的身份出国,都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他们所做出贡献的相同点是()A.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发展 B.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C.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 D.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故鉴真、玄奘贡献的相同点,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鉴真、玄奘所做的贡献都与“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民族交往与交融”不符,排除AC项;“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只符合鉴真,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这个钱币能够印证()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中国文化影响日本C.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D.大化改新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详解】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这个钱币能够印证仿效中国钱币制式,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B项正确;题干钱币图片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A项;题干钱币图片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排除C项;题干材料内容与日本的大化改新影响深远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学历史要懂得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选项属于史论的是A.唐诗书法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B.“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C.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D.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史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是对安史之乱的评价,属于史论,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14.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实质问题是()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 B.玄宗时期,边疆地区已出现严重威胁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 D.民族矛盾已成为尖锐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唐朝由于藩镇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发展成为割据势力,藩镇割据局面的存在,使朝政衰败,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5.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签订“澶渊之盟”的两个政权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所以示意图中的①是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所以示意图中的③是北宋,当时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中的②是金,④是南宋,当时金、西夏与南宋并立。而签订“澶渊之盟”的两个政权是辽和北宋,所以①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今杭州岳王庙墓阙上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中的“忠骨”、“佞臣”分别指()A.寇准、宋真宗 B.岳飞、赵构 C.文天祥、秦桧 D.岳飞、秦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描述的是秦桧诬陷岳飞致死的历史事件,其中“忠骨”指的是岳飞,“佞臣”指的是秦桧,D项正确;“忠骨”和寇准、文天祥不符,排除AC项;“佞臣”指的不是赵构,排除B项。故选D项。17.优秀的首领能直接或者间接引领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首领。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与所建立政权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阿骨打——金 B.阿保机——西夏 C.元昊——蒙古 D.忽必烈——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2世纪初,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A项正确;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了契丹(也称辽),排除B项;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排除C项;12世纪时,铁木真在蒙古高原上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诗句出自《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因不满政府偏安江安,不思进取而作,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和金的对峙,B项正确;宋辽对抗,发生于北宋时期,排除A项;宋夏和议发生于北宋时期,排除C项;北宋与金没有形成对峙局面,金与南宋对峙,北宋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19.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麦克阿瑟所说的这位英雄人物的主要功绩是()A.建立元朝,完成国家统一 B.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C.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D.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铁木真完成的。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D项正确;建立元朝,完成国家统一的是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排除A项;起兵抗辽,建立金政权的是阿骨打,排除B项;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是耶律阿保机,排除C项。故选D项20.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回族 B.女真族 C.畏兀尔族 D.藏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内迁与汉人杂居相处,原迁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与汉人无异;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新民族--回族,A项正确;女真族、畏兀尔族、藏族不是在元朝时期形成,排除BC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计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陆贽《陆宣公翰苑集》材料三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唐语林》(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她又是如何做的呢?(3)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在位时重用贤能,请列举一位贤相。(4)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借鉴?【答案】(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意思相近即可)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任答一点即可)(2)人才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任答一点即可)(3)唐玄宗姚崇或宋璟(4)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治国思想:根据材料中的“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以民为本;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小问2详解】重视:根据材料中的“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可知其对人才的重视;做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小问3详解】“上”:根据材料中的“开元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贤相:唐玄宗即位以后,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小问4详解】借鉴:本题可以从他们能够开创盛世局面的原因角度来谈,如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22.制度创新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如下图):材料二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材料四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引自《元文类》卷四十(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种政治制度?对当时的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统治者为了“分权制衡”,在地方上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三是宋朝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4)材料四体现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此外,为了加强对东南和西南地区的管辖,元朝设置了什么机构?【答案】(1)三省六部制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意思相近即可)(2)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任答两点即可)(3)重文轻武的政策不利影响: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下,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任答一点意思相近即可)(4)行省制度东南:澎湖巡检司西南:宣政院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北宋初年以‘分权制衡’为原则,改革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为“分权制衡”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采取了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开支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小问3详解】据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可知,材料三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表现,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下,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小问4详解】根据“……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此外,元政府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加强管理西藏;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手工业中的代表性图片材料二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1)材料一中图一是哪一地区的丝织品?图二这种别致的瓷器出现于北宋,当时的“瓷都”是指哪座城市?图三反映南宋造船业发达,请举出当时造船业发达的一个城市。(2)宋代不仅手工业兴盛,商业也十分繁荣,试举出两例。(3)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此变化从哪一时期开始?(4)综合材料,说说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答案】(1)四川;景德镇;广州、泉州或明州。(任答一点即可)(2)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出现了草市;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任答两点即可)(3)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4)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图一蜀锦是四川地区的丝织品;北宋时期,江西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