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蒙) 090-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_第1页
JJF(蒙) 090-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_第2页
JJF(蒙) 090-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_第3页
JJF(蒙) 090-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_第4页
JJF(蒙) 090-2024 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计量技术规范JJF(蒙)090-2024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ContinuousMonitoringSystemsofGreenhouseGasEmissionsfromStationarySources2024-06-01发布 2024-09-01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JJF(蒙JJF(蒙)090—2024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ContinuousMonitoringSystemsofGreenhouseGasEmissionsfromStationarySources归口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起草单位:鄂尔多斯市检验检测中心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本规范技术条文由鄂尔多斯市检验检测中心负责解释JJF(蒙)JJF(蒙)090-2024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陆 军鄂尔斯市验检中心)杨远(京市量检科学究院)张显雨(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参加起草人:高媛(尔多市检检测心)沈圯(京市量检科学究院)王艳(尔多市检检测心)项 梅鄂尔斯市验检中心)PAGE\*ROMANPAGE\*ROMANI目 录引 言 (II)适用范围 (1)引用文件 (1)3概述 (1)计量特性 (1)响应时间 (1)示值误差 (1)4.3重复性 (1)4.424h零点漂移 (1)4.524h量程漂移 (1)4.6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 (2)校准条件 (2)环境条件 (2)校准用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2)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校准前准备 (2)仪器的调整 (3)响应时间 (3)示值误差 (3)6.5重复性 (4)24h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4)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 (4)校准结果表达 (5)复校时间间隔 (6)附录A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 (7)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 (9)附录C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0)附录D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和质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13)JJF(蒙)JJF(蒙)090-2024PAGE\*ROMANPAGE\*ROMANII引 言本规范以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JF(蒙)JJF(蒙)090-2024PAGEPAGE10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CO2、CH4)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校准。引用文件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JF1585-201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HJ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870-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HJ1240-2021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概述(以下简称系统CH4CO2CO2、CH4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计量特性示值误差±5%。重复性≤2%。响应时间≤120s。24h零点漂移≤2%FS。24h量程漂移≤2%FS。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不包含水蒸气的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不超出水蒸气干扰误差不超出±5%。校准条件环境条件5.1.1 环境温度:(0~40)℃。5.1.2 相对湿度:≤90%。5.1.3 大气压力:(80~106)kPa。风并采取安全措施。特殊环境条件下,监测系统的设备配置应满足当地环境条件的使用要求。校准用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气体标准物质(或氮气2%(k=2)。零点气体高纯氮气。秒表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0.10s/h。流量计流量计最大流量应不小于1000mL/min,准确度级别不低于4.0级。加湿装置湿度输出范围:(5~25)%,最大允许误差:±10%(相对误差)。减压阀和气路使用与气体标准物质钢瓶配套的减压阀和不影响气体浓度的管路材料。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前准备检查被校系统,保证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全,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维护和监测。仪器的调整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仪器进行预热以及零点和示值调整。1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值一致。响应时间

图1 仪器校准连接示意图80%管线)T190%时的仪表响应时间T2。系统响应时间为�1和T2之和,按上述方法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2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仪器的响应时间。示值误差20%50%80%3次,按公式(1)分别计算各浓度点的示值误差Δ�。�=¯−��×0% (1)��式中:¯—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mol/mo;��—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μmol/mol。重复性1¯Σ� =1 �−1��−¯1¯Σ� =1 �−1��−¯式中:

��

×100% (2)�—测量次数(�=6);��—系统第�次测量的示值,mol/mol;¯—6次系统示值的算术平均值,mol/mo。24h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80%246h示值�和��(1,2,3,4)。按式(3)计算零点漂移:�

=��−�0×100% (3)�取绝对值最大的�,作为仪器的零点漂移。按式(4)计算量程漂移:Δ��

=��−��)−(�0−0)×0% (4)�取绝对值最大的��为仪器的量程漂移。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非被测组分(不包含水蒸气)引起的干扰误差(见表1)��3次。可根据需要选1的干扰气体组分和浓度。1非被测组分(不包含水蒸气)干扰误差被测气体及干扰气体(推荐)被测气体被测气体浓度干扰气体干扰气体浓度%mol/mol%mol/molCO210CH40.5被测气体被测气体浓度μmol/mol干扰气体干扰气体浓度μmol/molCH4100NH350HCl150CO250(5计算不包含水蒸气的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作为仪器的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水蒸气干扰误差

=���−��×100% (5)��50%后的示值��0气体,记录仪器稳定后的示值��3按公式(6)计算水蒸气干扰误差�,取绝对值最大的�作为仪器的水蒸气干扰误差。校准结果表达

Δ�

=��−��×0% (6)��息:标题,如“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实验室名称和地址;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不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受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编号;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校准环境的描述;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复校时间间隔1重新校准。附录A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原始记录格式(参考)委托单号 证书编号 送校单位 校准地点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出厂编号 制造厂商 校准依据: 环境条件:温度 ℃ 湿度 %RH 大气压力 kPa本次校准所使用的主要计量器具标准器名称编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溯源单位有效期至响应时间气体标准物质名称响应时间s123平均值示值误差气体标准物质名称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示值平均值示值误差123重复性气体标准物质名称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示值重复性12345624h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气体标准物质名称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示值零点漂移量程漂移0h6h12h18h24h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不包含水蒸气的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气体标准物质名称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示值干扰误差0123水蒸气干扰误差气体标准物质名称及浓度湿度(%)示值干扰误差0123本次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校准员 核验员 校准日期: 年 月 日附录B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校准项目校准结果气体种类响应时间示值误差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仪器示值示值误差重复性24h零点漂移24h量程漂移不包含水蒸气的非被测组分干扰误差水蒸气干扰误差本次示值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为 附录C温室气体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参考)概述校准方法:按照本校准规范对仪器进行校准。环境条件:符合本校准规范规定的环境条件。=2)。被校仪器: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测量范围:(0~30)%mol/mol。测量模型示值误差测量模型:�=¯−��×0% (.1)��式中:Δ�——示值误差,%;¯——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mol/mo;��——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mol/mol。不确定度来源影响示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环境条件、人员操作、流量控制、取样系统吸附和被校分析仪的变动性等各种随机因素;——由被校系统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由被校系统测量随机因素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和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作为被校系统测量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s采用的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或稀释后),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0%,包含因子�=2。则由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s

=�s×1.0%=0.07%mol/mol (C.2)2被校系统测量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在重复测量条件下,连续测量6次。具体测量结果见表C.1。C.1重复性测量结果气体种类质浓度值%mol/mol测量值(%mol/mol)单次实验标准差(%mol/mol)123456二氧化碳14.014.0914.0214.0913.8713.9414.110.09按式(C.3)计算实验标准偏差,标准不确定度�1¯按式(C.4)计算。0 ��−¯2�= =1 6−1

(C.3)� ¯=�=1 �

(C.4)注:本规范规定,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3次,取3次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仪示值,故�=3。实验标准偏差与标准不确定度1¯C.2。表.2�¯��%mol/mol¯%mol/mol�%mol/mol�1¯%mol/mol14.014.020.090.05系统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12122¯=

×0.01=0.0029%mol/mol被校系统测量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0.052+0.00292�¯0.052+0.0029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C.3

=0.05%mol/molC.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符号相对标准不确定度%mol/mol二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定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s0.07被校系统测量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二氧化碳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0.05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0.05显示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0.0029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根据测量模型,各输入量的不确定度彼此不相关,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2��12�2¯+222

�c�

(C.5)1 2�=𝜕�=1 2则:

=𝜕�=−1���2¯2¯+2对于量程范围(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