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峨眉山月歌》鉴赏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峨眉山头,映在江中,一路伴随诗人远行。B.三四句写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江行见月,如见蜀地故人。C.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地名连用的空间转换,表达了诗人多种情感。D.本诗为离别而作,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之情。【答案】D【详解】D.本诗抒发了诗人月夜江行,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所以“离愁别绪和孤独寂寞”表述不当。故选D。2.下列对《峨眉山月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是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这些地点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诗人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思君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D.诗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念之情,这也更能衬托出诗人即将回到故乡时的复杂情感。【答案】D【详解】D.《峨眉山月歌》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是离开家乡,而不是要回到家乡,故D错误,选D。3.对《峨眉山月歌》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上下映衬、动静结合,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点明是秋夜行船。B.第三、四句通过时间迅速转换,写船行之快,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C.“月”的意象贯穿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D.诗歌采用寓情于景的写法,山、月、江水等融合变幻,衬托诗人复杂的情感。【答案】3.B【分析】3.B.“通过时间迅速转换”有误。诗中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选B。4.下列对《峨眉山月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峨眉山、平羌江、向三峡、下渝州。构思精巧,运用地名的叠缀,不同的地域转换,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B.“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D.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答案】4.A【分析】4.A.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选项错误;故选A。5.对《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B.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C.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D.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诗人准备直接下渝州去见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想你却难相见,诗人准备直接下渝州去见你”表述有误。正确理解是: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故选D。6.对《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B.“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C.诗中的“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实写;“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虚用。D.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C.诗中连用的五个地名,都是实写,表明诗人依次经过的五个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故选C。7.以下对诗歌《峨眉山月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半轮秋”即半圆的秋月,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B.“影入平羌江水流”,写诗人影子倒映水中,随船的前行而流动的状态。C.作者连用五个地名,精巧点出行程,为读者展开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D.这首诗是李白离开蜀地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答案】7.B【解析】7.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语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叙写的是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所以“写诗人影子倒映水中,随船的前行而流动的状态”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B。8.下列各选项,与《峨眉山月歌》的内容与理解不相符的一项是()A.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湖南外出闯荡,创作的一首赞美家乡山水的诗。全诗以“山”“月”为背景,构勒出一幅“千里长江行旅图”。B.第一句诗中句末缀入一个“秋”字,画龙点睛,将没有生命的赋予生命活力;第二句诗中的“入”“流”,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第四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中,“恩”“下”均为动词,“渝州”是名词。D.诗中五个地名连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3.4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立教学设计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六节《评价交流》教学设计
- 玩具的购销合同(3篇)
- 第三单元第15课《物联系统原型的运行与调试》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兼职员工兼职合同标准
- 2025年别墅社区绿化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汽车抵押电子合同官方范例
- 2025年二手房产出租托管合同模板
- 2025年作物种子生产合同
- 2025年公寓停车场车位租赁合同
- 后印象派绘画
- GB/T 9441-19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 GB/T 37862-2019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总则
- GB/T 24338.1-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1部分:总则
- GB/T 13145-2018冷藏集装箱堆场技术管理要求
-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800字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4 Stacks and Queues
- 结构化面试题型及套路
- 无人机测绘技术及应用课件
- 生殖崇拜专题知识讲座
- 工业CT发展及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