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1页
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2页
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3页
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4页
德州市禹城市张庄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月考生物试题(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实验”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营养物质不能为航天员提供能量的是()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2.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多吃一些()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C.奶油、巧克力 D.新鲜蔬菜、水果3.聪聪奶奶不慎摔倒后骨折了,医生说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建议她适当多食用()A.苹果 B.牛奶 C.薯片 D.可乐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葡萄糖B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C.2号试管中的淀粉会被唾液中的蛋白酶消化分解D.将试管放入37℃的水中,是因为此温度接近酶的最适宜温度5.如图中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脂肪、淀粉、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程度,正确的是()A.X曲线代表淀粉,其初步消化的场所在AB.图中B内含有胃蛋白酶等C.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CD.脂肪的消化为Y曲线6.“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世界食品安全日”。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购买肉类制品时要检查否检疫合格B.食物表面有少量霉斑可以去除后食用C.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水洗净或削皮D.家中食品需按要求采取正确方法储存7.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8.佩戴一次性口罩需及时更换。长时间佩戴会使口罩变湿,这说明呼吸道能()A.温暖气体 B.清洁气体 C.湿润气体 D.保证气体通过9.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丙都表示吸气状态B.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状态C.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乙都表示呼气状态D.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丙都表示呼气状态10.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B.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C.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11.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字母表示气体,序号表示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处血液中氧气比①处少B.①处血液中二氧化碳比②处少C.a和c均表示二氧化碳D.b从肺泡到达③需穿过2层细胞12.马拉松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一个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A.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B.呼吸作用加快,能量释放多C.血液流动加快,产生能量多D.运动员体温本身比普通人高13.中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B.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C.对溺水者急救时,直接进行人工呼吸即可D.当遇到煤气中毒的意外事故时,应先开窗通风1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小肠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小肠绒毛、肺泡通过增大表面积利于物质吸收或交换C.小肠很长利于消化和吸收D.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15.关于如图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6.如图是淀粉在人体某器官内的消化过程示意图,其中a表示淀粉分解形成的产物,M表示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表示麦芽糖,则M可表示口腔B.若a表示葡萄糖,则M可表示胃C.若a表示葡萄糖,则M中起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D.若a表示麦芽糖,则M中起作用的消化液是胃液17.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顺序是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C.蛋白质、脂肪、淀粉 D.蛋白质、淀粉脂肪18.如图是营养学家对一日三餐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比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胆汁对甲类食物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B.青少年多食用乙、丙类食物补充蛋白质C.戊类食物是生命活动主要的供能物质D.多吃丁类食物能够预防坏血病19.下列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是()A.发芽的马铃薯 B.鲜艳的野蘑菇 C.煮熟的鸡蛋 D.过期的牛奶20.下列有关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泡体积小,数目极多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21.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22.急救是指当有意外或急病发生时,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伤病者的生命。例如当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对被救者进行急救。下列有关人工呼吸基本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使被救者的身体仰卧 B.清除被救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C.吹气时应保证被救者鼻孔开放 D.胸廓有隆起,且气体能从口部排出,证明有效23.“O”型腿是佝偻病的轻度表现症状,影响人的外在形象。为预防“O”型腿,我们应保证身体获取足够的A.含钙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C.含锌的无机盐 D.含磷的无机盐24.属于呼吸系统且能产生痰的器官是()A.鼻 B.食道 C.气管 D.肺25.面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据图分析正面是()A.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B.AB段表示吸气过程C.BC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D.AD段曲线所示呼吸频率为36次/分26.将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相同浓度、等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褪色为止,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则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是()果蔬甲乙丙丁果蔬滴数10285A.甲 B.乙 C.丙 D.丁27.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易进入气管。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来不及盖住喉口有关()A.软腭 B.气管软骨 C.会厌软骨 D.甲状软骨28.如图表示人体内吸气与呼气时气体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C.呼出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29.散步时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肺泡D.吸入的氧气最终在血液中参与呼吸作用30.既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还是身体建造和修复的重要材料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31.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是()A. B.C. D.32.只有健康才能均衡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建立一本“健康存折”。以下生活方式可以作为“健康存款”的是()A.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高蛋白食品吃得越多越好B.酒精扩张血管,活血化瘀,多喝有益健康C.科学安排一日三餐,早、中、晚三餐能量摄入比例3:4:3D二手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36分)33.夏津名吃布袋鸡、麻豆腐、银丝面等美食令人回味无穷,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但关注美食的味道,而且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一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津银丝面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位于“平衡膳食宝塔”的_______层,该营养物质在图二消化道的_________(填序号)内被最终消化,参与消化此营养物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2)既能初步消化麻豆腐,又能暂时贮存食物的器官是[]_______。(3)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是因为[]________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其消化类型为_________。(4)若人的食物中,长期缺少图一中B类食物,那么体内会因缺少________而出现坏血病;作为青少年应该多摄取图一中________(填字母)层食物,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34.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被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如图一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图三是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一可知,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处理,但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粉尘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导致“尘肺病。”(2)图一中从A到B处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与图二中[________]_________所示过程一致,该过程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的。(3)当人体吸气时,图一所示结构3扩张,膈肌处于图三所示的__________状态(用字母表示,胸廓的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