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杭州市萧山城区八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卷命题学校:新桐初级中学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北大附中举行以“敬少年,正青春”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欢迎你参与。一、积累与巩固(30分)【青春力量】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在和贫困抗争。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在那个时期的影像中,中国百姓几乎都是衣衫褴lǚ(_)、面黄肌瘦的模(_)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向贫困宣战。一代代共产党人,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带领中国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书写着最新最美的图画。摆脱贫困,筑梦小康,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每个青年都没有,每个人都值得书写。纵有疾风(zhòu)()雨,我自慨()然前行。这一年,我们见证了青春与激情,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地方,广大青年书写着“强国有我”的无悔青春。中国的青年是意志坚定的一代。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工作者中,90后、00后超过三分之一,更多优秀青年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他们说“我从未如此坚定”“越是艰难越向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上百万从事脱贫工作的同志中,青年也是主力军,他们在异常艰苦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喀喇昆仑边境线上,戍边官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生命推行“绝不把领土守小了,绝不把主权守丢了”的铮铮誓言;更有千千万万年轻战士止戈为武、铸剑为犁、枕戈旦夕……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学习百年党史,发扬红色传统,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已经交到当代青年手中。(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①衣衫褴lǚ_________②疾风(zhòu)________雨③慨然()(A.kǎiB.gài)④模样()(A.móB.mú)(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络绎不绝袖手旁观传承 B.前仆后继不知所措传递C络绎不绝不知所措传递 D.前仆后继袖手旁观传承(3)文中划线句存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褛②.骤③.A④.B(2)D(3)把“推行”改为“践行”或“履行”(搭配不当,与“誓言不相搭配”)【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衣衫褴褛(yīshānlánlǚ):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疾风骤雨(jífēngzhòuyǔ):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慨然(kǎirán):形容感慨;形容慷慨。故选A。模样(múyàng):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形势;趋势;情况;状况。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此形容一代代共产党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应使用:前仆后继;第二空: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帮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在此形容每个青年都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参与其中,应使用:袖手旁观;第三空: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传递:递过去、辗转递送。在此与“红色基因”搭配,应使用:传承;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推行”与“铮铮誓言”不搭配,可将“推行”改为“践行”或“履行”。【青春记忆】2.下面是一副不完整的对联,请你在①②处填入词语使之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爆竹声中听到隆隆①下联:梅花香里迎来②_____春潮A.①惊雷②滚滚 B.①惊雷②汹涌 C.①战鼓②汹涌 D.①战鼓②滚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联。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本题,从平仄相对、仄起平收来看,“战鼓(gǔ)”对“春潮(cháo)”;从“爆竹声”“隆隆”看,“战鼓”也比“惊雷”更搭配;从词类相当、对仗工整来看,“滚滚”对“隆隆”。故选D。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现了鲁迅青少年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B.《望岳》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漫游鲁国和楚国时写下表达自己一腔雄心壮志的诗歌,全诗共八句,属于律诗。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每首诗歌由八句构成,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C.鲁迅自幼饱读文史类书籍,这为青年鲁迅弃医从文,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鲁迅先生尤其推崇《史记》,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史书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D.战国四君子在青年时期就闻名各诸侯国,他们指的是: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他们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皆以招揽宾客著称。其中著名的典故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B.“漫游鲁国和楚国”错,应为“漫游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望岳》为古体诗,并非“律诗”;“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错,应为“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故选B。4.青春岁月充满了童趣的记忆,放鞭炮、猜谜语、编中国结、做香囊、剪纸、贴窗花……传统节日里,总有许多的活动等待着我们参与。以下是同学们为“趣味元宵节”设计的两幅剪纸图样,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图一图二我选: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选图二,理由我国各地的元宵节都有放鞭炮,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习俗,图二剪纸作品对这些有趣的传统习俗都有展现,更能体现对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坚守。或者我选图一,我国各地元宵节都有挂花灯的习俗,背景梅花寓意着元宵佳节正逢寒冬,图二的剪纸作品,线条简洁,寓意丰富,便于青年朋友剪纸学习。【解析】【详解】考查图文转换。选择任一剪纸作品,联系作品内容加以介绍,合理即可。示例1:我推荐图一。图中主体部分是一盏灯笼,上面写有“元宵”二字,背景的一枝雪梅。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赏花灯的习俗,该剪纸作品生动展示了元宵节赏花灯的情景,便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示例2:我推荐图二。画面中一人手执灯笼,另一人燃放鞭炮,中间为热气腾腾的一大碗汤圆。这幅剪纸作品全面描绘了元宵节的风俗,推荐这幅作品,更能让人们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青春感言】5.诗文名句整理,请你将下面六则感言中的诗文补写完整。感言一青春·理想不畏困难,勇攀高峰,俯视一切,我喜欢杜甫《望岳》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言二青春·坚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喜欢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言三青春·感伤人生长路漫漫,不负青春逐梦边疆的岑参,路遇友人,想到归期遥遥,潸然泪下,我想吟咏岑参《逢入京使》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言四青春·情谊晚饭后本想与友人对弈一局,但朋友失约,我不禁想起了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红不是无情物,⑥__________________。感言五青春·品质身居陋室,保持节操,美名远扬,我喜欢刘禹锡的《陋室铭》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言六青春·奋斗花木兰用奋斗的青春谱写十年战斗的英雄传奇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会当凌绝顶②.一览众山小③.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④.出淤泥而不染⑤.濯清涟而不妖⑥.故园东望路漫漫⑦.双袖龙钟泪不干⑧.有约不来过夜半⑨.闲敲棋子落灯花⑩.化作春泥更护花⑪.斯是陋室⑫.惟吾德馨⑬.将军百战死⑭.壮士十年归【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凌、绝、览、忧、须、淤、濯、涟、园、袖、敲、惟、馨”等字的正确书写。【青春传承】6.陆定一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伟大壮举,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誓言补充完整。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00后”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答案】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题目要求。认清被仿写句子的句式特点,领会被仿写句子的感情。从划线部分内容来看,我们的仿写前四个字要运用ABAC的格式。100年前的“00后”特点是有血有肉、慷慨激昂,100年后的“00后”是有光有热、独立张扬;100年前的“他们”用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100年后的“我们”是他们的延续,应该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青春榜样】名著阅读赏析7.本学期我们读的名著中遇到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请你写出名著作品中的人物。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高声说道:“人,不能底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红岩》革命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毅然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红岩》“当然啰,”()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地下面做过了。”《海底两万里》【答案】①.成岗②.许云峰③.尼摩船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第一空:根据题干提示“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高声说道:‘人,不能底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可知,成岗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也不屈服,该人物是成岗。成岗在1948年4月在工作间被捕,先后关押于歌乐山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第二空:根据“革命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毅然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可知,这是许云峰英勇就义前说的话。许云峰1946年4月,由于被叛徒甫志高出卖,许云峰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每当危险的时候,他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军统监狱中,他用秘密方法和党员相互联系,成立了狱中临时党支部,并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狱中的地下斗争。敌人为割断他与狱中地下党组织的联系,将他戴上重镣,关进终日不见阳光的地牢。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许云峰始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不为所动。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令对狱中的革命者进行血腥大屠杀。许云峰从容就义,年仅33岁。许云峰牺牲后三天,重庆回到人民手中。党和政府将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苍松翠柏护卫着的歌乐山上。第三空:根据“‘当然啰,’……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人们在狭长的地峡上面所做的事,大自然早就在地下面做过了。’”可知,这是教授误以为尼摩艇长会带着他用一两天时间,经过好望角,绕过非洲到达地中海时的对话;该人物是尼摩船长。8.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这些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人物的相关经历和言谈,谈谈你对作品中人物信仰的理解。A.《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B.《红岩》江姐【答案】答案提示:《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他信仰自由民主,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持和唤醒陆地上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他的一生,信仰从来没有改变过。正是对民主自由的信仰,让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红岩》中的江姐江姐被捕后,在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与严刑拷打,她义正言辞地怒斥敌人的罪行。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被竹签子钉入手指,她高呼“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绝不透露我党的任何信息。她顽强的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内容的把握能力。从两部名著中任选一个自己最熟悉的的人物,结合人物的相关故事来作答。重点谈的是人物的信仰。示例:《红岩》中的江姐。江姐被捕后,以坚定的革命信仰面对敌人的酷刑,保守党的秘密。临近解放,江姐组织越狱斗争,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视死如归,从容走向刑场。她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胜利的一生。她曾说:“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她执着坚定的信仰也极大地鼓舞了狱中的革命志士,让大家信念坚定,心向光明。她顽强的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值得我们学习、敬佩!二、阅读(45分)(一)文学作品阅读与理解(15分)——青春记忆豆包儿肖复兴①如今的豆包儿,很少有人在家里自己做了,一般都会到外面买。外面卖的豆包儿,馅大多用的是红豆沙。这种红豆沙,是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稀烂如泥,豆子是一点儿也看不到的,自然,红小豆的豆粒那种沙沙的独有味道,也就大减,甚至索性全无。要想尝到那种味道,只有自己动手将红小豆下锅熬煮,不用说,这样传统的法子,费时费力又费火,谁还愿意做这种豆包儿?②小时候,我吃的豆包儿,都是我母亲做的。那时候只有在改善生活的时候才能吃到豆包儿。春节前,必定是要包上满满一锅的,上锅之前,母亲还要在每个豆包儿上面点上一个小红点儿。【A】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豆包儿,便显得和节日一样的喜兴了。③因此,每一次母亲包豆包儿,都会像过节一样。包豆包儿的重头戏,在于熬馅。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说完之后,母亲觉得说得好像没有说服力,会进一步解释:你看炖肉是不是也得用铁锅?没有用铝锅的吧?这样解释之后,她觉得道理已经充足了。④熬豆馅的重头戏,在于熬的火候。红小豆和凉水一起下锅,一次要把水加足。不能在熬到半截时看着水不够,一次次地加水逗着玩!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⑤水开之后,大火要改小火,还要用勺子不停地搅动,免得豆子巴锅。豆子不能熬得过烂,烂成一摊泥,豆子的香味就没有了。也不能熬得太稀,太稀包不成个儿不说,豆子的香味也就没有了。母亲包的豆包儿,馅一般会比较干,不会有那种黏稠的液体出现,开花之后的红小豆的颗粒感非常明显,咬起来沙沙的。豆子虽然被煮烂了,但是小小的颗粒还在,没有完全变成另一种形态,很实在的豆子的感觉和豆子的香味,会长久地在嘴里回荡,不像现在卖的豆包那样稀软如同脚踩在泥塘里的感觉。按照那时母亲的话说,那是把豆子给熬得没魂儿了!【B】按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⑥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吃豆包儿和吃年糕不一样,吃年糕要放白糖,吃豆包儿必须放红糖。这个规矩,是母亲从上辈那里传下来的,是不能变的。只是,在闹灾荒的那几年,买什么糖都得要票,不是坐月子的或闹病的,红糖更是难淘换。没有办法,只好改用糖精,豆馅的味道差得太多,母亲嫌丢了自己的脸,那几年,豆包儿很少包了。⑦我长大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之后,自以为见多识广,建议母亲再包豆包儿熬馅的时候,加上一点儿糖桂花,味道会更好的。母亲不大相信,在她的眼里,糖桂花那玩意儿是南方货,包元宵和汤圆在馅里加一点儿可以,她包了一辈子豆包儿,从来没有加过这玩意儿。别遮了味儿!她摇摇头说,坚持她的老法子。我说不服她,由她去。⑧如今,母亲去世多年,买来的豆包儿都会加有糖桂花,母亲包的没有糖桂花的豆包儿,却再也吃不到了。(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青春记忆·民俗】9.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母亲“包豆包熬馅”的一些记忆,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青春记忆·表达】10.本文语言细腻,情感真挚,请从修辞手法、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角度赏析【A】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B】按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青春记忆·结构】11.有人认为第⑦段所叙糖桂花之事与文章中心无关,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青春记忆·情思】12.本文是生活美学的典范,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意蕴,人情的冷暖,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影响味道的感知。母亲做的豆沙包是美味,也是“理想”。结合全文,体会文章结尾作者所表达的情思。小贴士:生活美学即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是美而舒适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食粮。【答案】9.(1)准备铁锅(2)加入红枣(3)加入红糖10.A句运用比喻。将豆包上的小红点儿比作小红嘴唇,“白白胖胖”写出了豆包出锅时的诱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母亲做了豆包儿,格外高兴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豆包儿的喜爱之情。B句运用比喻和对比,将母亲熬的豆馅比作云遮月的嗓子,将外面卖的豆包馅比作大众甜面酱的嗓子,将母亲熬的豆馅和外面卖的豆馅做对比,生动写出了母亲熬豆子的精细、用心和独特之处,展现了母亲熬出的豆馅口感之细腻,味道之鲜美。11.能删,母亲制作豆包十分讲究,不肯遮了豆馅的原味,她用心的背后,体现了她对我们的关爱。作者通过母亲制作豆包不加糖桂花这件事,来进一步说明母亲对传统技艺的执着和坚守;饱含着母亲对食品制作的富有仪式感的坚持;体现出我自以为长大了见多识广而让母亲改变豆馅制作方法的想法深深懊悔。12.作者在表达对母亲做的豆包的怀念以及豆包所承载的往昔岁月和故乡情结。同时还透露出作者关于生活、人生的思考。豆包儿虽有,但包豆包儿的人却不在了,最后一段饱含作者深深的怅惘之情,借吃不到母亲制作的豆包儿,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亲坚守传统的敬佩之情,也给予了自己对于雅致脱俗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饱含着一种积极温暖的生活情趣。【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根据第③段“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可知,第一个步骤为准备铁锅;根据第④段“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可知,第三个步骤为加入红枣;根据第⑥段“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可知,第五个步骤为加入红糖。【1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通过阅读A句中的“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可知,本句将豆包上的小红点儿比作“小红嘴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红点儿的形状及颜色,“白白胖胖”则写出了豆包出锅时诱人的状态,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做的豆包儿格外喜兴,体现了我对豆包的喜爱。通过阅读B句“按照我长大以后开玩笑对母亲说的话是,就像唱戏,那样的豆馅是属于大众甜面酱的嗓子,您熬的这豆馅属于云遮月的嗓子”可知,本句将外面卖的豆包馅比作“大众甜面酱的嗓子”,将母亲熬的豆馅比作云遮月的嗓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种馅的区别;同时,通过两种馅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熬的豆沙馅的与众不同,结合上文母亲熬豆馅的过程可知,母亲的豆馅倾注了她的心血,是多年来的经验,才有了如此美味的豆馅,故本句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熬出的豆馅口感之细腻和味美。【11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首先要表明态度,回答不能,然后分析原因。根据第③段“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第④段“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及第⑥段“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可知,母亲制作豆馅的过程十分讲究,坚持用铁锅不用铝锅,坚持用大红枣不用金丝小枣,坚持用红糖不用白糖,母亲用心的背后体现了她对传统的坚守;作者意在通过母亲不加糖、桂花这件事来进一步说明母亲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守护,是母亲对于制作豆馅的仪式感的执着的体现,所以设置我自以为是地去要求母亲改变豆馅制作方法的情节,体现了我的无知以及后悔;同时,母亲对每道工序的认真与用心,都体现了对儿女与家人的爱,所以不能删去。【12题详解】本题考查作者情感分析。根据第⑧段“如今,母亲去世多年,买来的豆包儿都会加有糖桂花,母亲包的没有糖桂花的豆包儿,却再也吃不到了”可知,文章前半部分描写了母亲煮豆馅的过程,尾段写“却再也吃不到了”体现了作者对母亲做的豆包儿及与母亲生活的岁月的想念,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人生往往都是这样的,在身边的时候不去珍惜,离开了反倒十分想念,写出了由豆包引发的关于人生的思考。根据文章第③段“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铁锅和一个蒸馒头的铝锅,熬豆馅必得用铁锅,至于什么道理,母亲是讲不出来的,只是说用铁锅熬出的豆馅好吃”、第④段“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同时把红枣下进锅里。那红枣是早就用开水泡好,一切两半,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沧县,出金丝小枣,但母亲从来不会用这种金丝小枣,用的是那种肉厚实的大红枣。用小枣煮出的豆馅没有枣的香味,那种金丝小枣,母亲会用它来蒸枣馒头”及第⑥段“豆馅熬得差不多了,放糖,是放红糖,不能放白糖……这个规矩,是母亲从上辈那里传下来的,是不能变的”可知,文章运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母亲制作豆馅的复杂过程,夸赞了母亲做的豆馅的美味与独特,歌颂了母亲坚守传统工艺的毅力;根据第②段“出锅的时候,豆包儿变得白白胖胖,小红点儿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红嘴唇,格外喜兴。豆包儿,便显得和节日一样的喜兴了”可知,作者将喜兴的豆包描写得惹人喜爱,其实这是对豆包的喜爱,也是对当时开心幸福生活的怀念,结合“却再也吃不到了”,表达了对美好温暖生活的向往。(二)非连续性文学作品阅读(15分)材料一莫言演讲稿《不被大风吹倒》亲爱的年轻朋友:节日快乐!①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而且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③一个人,是我的爷爷。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墩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④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⑤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⑥“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总之我想,越是在困难的时刻,越是文学作品能够发挥它的直达人的心灵作用的时候。莫言二零二二年五四前夕材料二学习强国之《青春向党,时代向上》①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新起点,青春向党是历史和时代的召唤。②百年薪火,世界已经见证中国青年的力量。在历史转折点上,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点燃革命火种,奉献全部青春;革命战争时期,他们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在广阔天地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时期,他们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他们始终活跃在军事武装最前线、科技创新最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社会建设新领域、文化发展大舞台、基层实践大熔炉……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③青春向党,时代向上,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国青年将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奋勇前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1年3月12日)材料三江山代有才人出,百年大党正青春13.读完演讲稿,小语和小文展开了讨论。请根据内容。补全对话。小语:莫言老师的演讲以读信的方式呈现,很接地气,没有大道理,没有煽情。小文:是的,他主要讲述了自己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1)_____,另一个是(2)_______。小语;你概括得真好!许多演讲者在演讲时常常会讲还自己的经历。这是为什么呢?小文;(3)___________。我也有一个困感:这篇试讲旨在激励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被大风吹倒”,那题目为什么是“不被大风吹倒”呢?小语:(4)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以下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20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奉献了全部青春。B.2019年,30岁及以下党员占全部党员的33.8%。C.2019年,新发展党员人数为188.3万,占党员总数的80.3%。D.到2019年,中国共产党在册党员统计,合计总人数为9191.4万人。15.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结合下面的公众号留言,具体分析这封信打动人的原因。【答案】13.①.“我”辍学后自学《新华字典》走上了写作道路(或字典伴我度过了穷困孤独的时刻);②.小时候“我”和爷爷去割草,看到爷爷与大风对抗;③.这样现身说法,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亲切感,更有说服力。④.“不要被大风吹倒”使用祈使语气,显得居高临下,有教育告诫的意味,不容易被听众接受,“不被大风吹倒”则运用陈述语气,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显得平等、诚恳、谦和,易于听众接受。14.D15.(1)以故事说理,现身说法。莫言用自学字典以及和爷爷拉车这两个亲身经历的事件,给予青年启示,深入浅出,发人深省。(2)基于听众需求来说理回复,这封信是以演讲稿的形式,对青年留言“遇到难以解决的时刻该怎么办”的回复,能满足需求,引发共鸣。(3)语言具有感染力。莫言在文中细致地描绘了风之大,爷爷的淡然和他与大风对峙时的刚毅坚强的姿态,给人以深刻的影响。(4)讲理有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鼓励青年不要灰心沮丧,保持努力坚守希望,给人“疾风不言弃”的积极向上的力量。【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1)第一个故事是第②段,“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经典作品”“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而且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可概括出:“我”辍学后自学《新华字典》走上了写作道路(或字典伴我度过了穷困孤独的时刻);(2)第二个故事是第③段,“小的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墩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可概括出:小时候“我”和爷爷去割草,看到爷爷与大风对抗。(3)文章采用了现身说法的方式,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来劝告勉励读者,可以使文章更加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4)题目“不被大风吹倒”,意在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来勉励读者,亲切自然,貌似是殷殷期望。如果加上一个“要”,就变成了“不要被大风吹倒”,含有祈使语气,貌似在提醒和告诫,显得强硬,缺乏代入感和亲切感,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大。【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与辨析。A.有误,根据材料二第②段“在历史转折点上,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中国青年点燃革命火种,奉献全部青春”可知,此选项中的“2021年”应改为“在历史转折点上”;B.有误,由材料三的图表可知,2019年,40岁及以下的党员占全部党员的33.8%,而不是指“30岁及以下的党员占全部党员的33.8%”;C.有误,由材料三的图表可知,2019年,新发展党员人数为188.3万,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80.3%;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第一,由第④段“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可知这是莫言老师亲身经历的事,现身说理,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第二,由第①段“想起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后留言问我,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和题中留言“S:olitude:我是哭着看完的。疫情这两年是我最迷茫的时候,莫言老师讲的故事给我很大启发。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可知这封信是对青年留言“遇到艰难时刻怎么办”的回复,是基于听众的心理需要说理,所以更打动人。第三,由第③段“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以及题中留言“小瓯:莫言讲故事的语言很有感染力,特别是描写爷爷的那段,让我很感动。”,可知莫言细致描写了风之大、爷爷的淡然和与大风对峙的坚毅刚强姿态,给人以深刻的影响,语言很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第四,由第⑤段“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和题中留言“山登绝顶:第二个故事让我想起《老人与海》,故事不同,精神相通。风可以吹走一张纸,却吹不走一只蝴蝶,那就是生命的力量”,可知这是莫言鼓励青年不要灰心沮丧,保持努力和希望,让人感觉到了“疾风不言弃”的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更打动人。(三)古诗文阅读(青春是自由的心灵,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15分)材料一: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材料二: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选自《小儿垂钓》唐·胡令能)材料三:观鱼潭唐·李白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①去,兹焉可濯缨②。【注释】①沧浪:指汉水。②濯缨:典出《楚辞·渔父》,后常用来指代志向和操守。缨,帽带。材料四:朱砂鱼谱(明)张谦德①赏鉴朱砂鱼,宜早起,阳谷初生,霞锦未散,荡漾于清泉碧藻之间,若武陵落英点点,扑人眉睫;宜月夜,圆魄当天,倒影插波,时时尺鳞拨刺,自觉目境为醒;宜微风,为披为拂,琮琮成韵,游鱼出听,致极可人;宜细雨,蒙蒙霏霏,縠波成纹,且飞且跃竞吸天浆观者逗弗肯去。鱼相忘于江湖,是鱼乐也。(选自《金鱼典籍十则》)【注释】①张谦德:江苏昆山人。《朱砂鱼谱》是他较早的著作。16.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是鱼之乐也查阅词典法:A、正确;B、指示代词,这,这个;C、凡是;D、代词,放在前置宾语和代词之间。(1)(2)蓬头稚子学垂纶古诗文知识猜译法:“秋风江上垂纶客,知是严陵是太公。”(2)诗句中的“秋风江上垂纶客”中,“垂纶”解释为__A.垂钓B.隐居C.悬挂(3)霞锦未散参考成语法:繁花似锦(3)锦:(4)兹焉可濯缨课内迁移法:濯清涟而不妖(4)濯: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且飞且跃竞吸天浆观者逗弗肯去。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鱼相忘于江湖,是鱼乐也。19.阅读材料三,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李白诗歌中的鱼,你会用哪一个字呢?请结合诗歌颔联说明理由。备选字:美动乐……我会用: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阅读材料四,作者描写鉴赏朱砂鱼,接连用了四个“宜”字,试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6.(1)B(2)A(3)有花纹的丝织品(4)洗涤,清洗17.且飞且跃/竞吸天浆/观者逗弗肯去。18.鱼类在江湖中相互忘情地畅游,这是鱼的快乐啊!19.①.示例一我选“美”②.理由:日暮时分,“紫鳞跃”“圆波生”,夕阳西下,映着晚霞的鱼儿被夕阳的余晖染成了紫色,鱼儿跃出水面,水面荡起阵阵波纹,构成了一幅最美的观鱼图。示例二我选“动”理由:清澈的水面,紫鳞跃动,夕阳下宁静的湖面被跃动的鱼儿掀起阵阵波纹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丽。示例三我选“乐”理由:静谧的碧潭上,诗人观看鱼跃水面,涟漪荡漾,物我合一,以我之乐写出鱼之乐,生动地表现出鱼儿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20.连用四个“宜”字,强调了适合观赏朱砂鱼的时间和天气,表明对鱼儿习性的了解,表明了作者对观赏朱砂鱼跃动的兴趣和对朱砂鱼的喜爱之情。【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是鱼之乐也”句意:这是鱼的快乐啊。是:这;再联系“查阅词典法”可知,选B。(2)“秋风江上垂纶客,知是严陵是太公”句意:秋风袭来,那在江上垂钓的人,知道是严陵还是太公?垂纶: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句意: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垂纶:垂钓;故选A。(3)“繁花似锦”意思: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有花纹的丝织品。“霞锦未散”句意:如锦缎般的彩霞还没有消散。锦:有花纹的丝织品。(4)“濯清涟而不妖”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濯:洗涤,清洗。“兹焉可濯缨”句意:这潭清水,完全能洗涤我的帽缨。濯:洗涤,清洗。【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朱砂鱼在水中忽而如飞腾一样游动忽而跃出水面,竞相吸食这天上降临的琼浆,观赏的人逗弄它都不肯离去。根据句意断为:且飞且跃/竞吸天浆/观者逗弗肯去。【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相忘于江湖,指在江湖中相互忘情地畅游;是,这。【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明确观点,结合材料三诗歌颔联说明理由即可。示例:我选择“乐”。“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意思是:鱼儿跃出水面,被夕阳的余辉染成紫色,水面上处处荡起圆圆的波纹。联系首联“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可知,鱼儿自由自在的生活在静谧的碧潭之中,时而跳出水面,出现层层涟漪,能够感受出作者赏鱼之乐,物我合一,又能感受到鱼儿的快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材料四“赏鉴朱砂鱼,宜早起,阳谷初生,霞锦未散,荡漾于清泉碧藻之间,若武陵落英点点,扑人眉睫”“宜月夜,圆魄当天,倒影插波,时时尺鳞拨刺,自觉目境为醒”“宜微风,为披为拂,琮琮成韵,游鱼出听,致极可人”“宜细雨,蒙蒙霏霏,縠波成纹,且飞且跃竞吸天浆观者逗弗肯去”,连续使用四个“宜”,该字理解为“适宜、适合”,在点明适合观赏朱砂鱼的时间和天气后,又展现了鱼儿游动的情态与观赏者的感受、行为,表现了作者对鱼儿习性的了解,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十分喜欢观赏朱砂鱼,表现了对朱砂鱼的喜爱。【点睛】材料一参考译文: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材料二参考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材料三参考译文:在碧绿的小潭边观鱼,树叶飘落潭水透明清澈。鱼儿跃出水面,被夕阳的余辉染成紫色,水面上处处荡起圆圆的波纹。暮霭浮起,飘入竹林逐渐散去,秋天的月儿,照得沙汀一片光亮。何苦吟着沧浪歌归隐江湖,这潭清水,完全能洗涤我的帽缨。材料四参考译文:鉴赏朱砂鱼,适宜早上起来,旭日刚刚升起,如锦缎般的彩霞还没有消散,朱砂鱼游荡在清清的泉水和碧绿的水藻之间,好像武陵桃花源的点点飘落的桃花瓣,扑向观赏者的眉眼间;适宜有月亮的夜晚,圆圆的月亮当空,把倒影映在水波之上,不时地看到有一尺来长的朱砂鱼摆动鱼鳍游动,自然觉得眼睛心境为之一醒;适宜有微风的天气,风儿忽而吹开水面,忽而吹拂水面,发出琮琮的音乐声形成音韵,水中游动的朱砂鱼游上来聆听,非常有趣,惹人喜欢;适宜下着小雨的天气,细雨迷蒙,水面形成细细的波纹,朱砂鱼在水中忽而如飞腾一样游动,忽而跃出水面,竞相吸食这天上降临的琼浆,观赏的人逗弄它都不肯离去。鱼类在江湖中相互忘情地畅游,这是鱼的快乐啊!三、表达与交流(45分)21.根据文言文和古诗提供的材料,探究古人喜爱观鱼的原因,写一段100字以上的探究感悟。附:文言文和古诗提供的材料材料一: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选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材料二: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选自《小儿垂钓》唐·胡令能)材料三:观鱼潭唐·李白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①去,兹焉可濯缨②。【注释】①沧浪:指汉水。②濯缨:典出《楚辞·渔父》,后常用来指代志向和操守。缨,帽带。材料四:朱砂鱼谱(明)张谦德①赏鉴朱砂鱼,宜早起,阳谷初生,霞锦未散,荡漾于清泉碧藻之间,若武陵落英点点,扑人眉睫;宜月夜,圆魄当天,倒影插波,时时尺鳞拨刺,自觉目境为醒;宜微风,为披为拂,琮琮成韵,游鱼出听,致极可人;宜细雨,蒙蒙霏霏,縠波成纹,且飞且跃,竞吸天浆,观者逗弗肯去。鱼相忘于江湖,是鱼乐也。(选自《金鱼典籍十则》)【注释】①张谦德:江苏昆山人。《朱砂鱼谱》是他较早的著作。【答案】材料一提到了鲦鱼在水中从容游泳,无拘无束,非常快乐;材料二儿童在岸边静静坐着垂钓,怕鱼儿受惊不敢应答来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和童心童趣。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观赏鱼跃,以及鱼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心境豁然开朗,鱼儿自由自在,欢游快乐,观者也为之感染,心情愉悦。古人爱观鱼,体现了古人追求自由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探究感悟。材料一中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提到了鲦鱼在水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非常愉悦,是鱼之乐,更是人之乐。观鱼成为追求自在生命境界的象征以及作者物我为一的思想;材料二中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岸边静静坐着学钓鱼,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让人感受到的是纯真、专注、和无限童趣,表现出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情趣;材料三“观鱼碧潭上”“日暮紫鳞跃”,以闲适的笔调描写观鱼清潭的乐趣,极写观群鱼自由无碍戏游于碧波中的乐趣,表现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材料四“荡漾于清泉碧藻之间”“时时尺鳞拨刺,自觉目境为醒”“游鱼出听”“且飞且跃”提到观赏鱼跃,以及鱼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心境豁然开朗,鱼儿自由自在,欢游快乐,观者也为之感染,心情愉悦。表现作者天地与我为一的的思想。由此可知,古人爱观鱼,体现了古人追求无拘无束、自由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儿的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