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2章课时1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_第1页
备考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2章课时1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_第2页
备考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2章课时1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_第3页
备考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2章课时1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_第4页
备考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2章课时1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课时1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D)A.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多B.细胞膜的某些成分可作为细胞识别的依据C.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D.膜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质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故脂质在细胞膜中的含量比蛋白质多,A正确。细胞膜中的糖被可作为细胞识别的依据,B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D错误。2.[2024辽宁部分学校联考]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B)选项实验结论A人红细胞的细胞膜中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后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构成B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C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其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D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解析人红细胞的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A正确;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蛋白酶可水解蛋白质,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其通透性改变,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C正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知,细胞膜中含有脂质,D正确。3.[情境创新/2024江西大联考]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当细胞所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会发生相变,即从流动的液晶状态转变为固化的凝胶状态。已知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越高,细胞膜的相变温度越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磷脂双分子层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耐寒植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较低C.水通道蛋白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中的脂肪酸链主要位于磷脂分子中解析由题干信息“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越高,细胞膜的相变温度越低”可知,耐寒植物的细胞膜要在较低温度下维持液晶状态,故耐寒植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较高,B错误。4.[2024辽宁六校联考]“细胞膜纳米海绵”是在携带药物的纳米颗粒外套上人类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仿生纳米聚合体,这种“细胞膜纳米海绵”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已在细胞实验中证实它可以“吸走”某些病毒,降低感染率。推测用这种“细胞膜纳米海绵”治疗疾病主要是利用了细胞膜的(A)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D.为细胞代谢提供信息和能量的功能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膜纳米海绵”的内部是相关药物,外部是人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吸走’某些病毒”说明病原体能通过外部细胞膜进入海绵内部,进而与内部药物结合,故这种“细胞膜纳米海绵”治疗疾病主要利用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A正确。5.[2024武威模拟]图甲、乙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两种方式,图中1~4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或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甲乙A.图中的1、3表示信号分子,2、4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B.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可以通过图乙所示方式进行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图示两种方式进行的D.图中的B细胞和D细胞分别是1和3作用的靶细胞解析图中的1、3表示信号分子,2、4表示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A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是精、卵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后发生信息的交流,可用图乙方式表示,B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还可以通过通道进行,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C错误。6.[2024河南部分学校联考]为研究细胞核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如图是探究细胞核功能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A.实验一不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的关系B.实验一说明美西螈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C.实验二中有核和无核部分均为实验组,自变量是有无细胞核D.实验二结果可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解析实验一没有探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实验一将黑色美西螈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发育成的美西螈全为黑色,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实验一中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黑色美西螈的细胞核融合后的重组细胞最后发育成黑色美西螈,说明黑色素的合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B正确;实验二中有核部分是对照组,无核部分是实验组,自变量是有无细胞核,C错误;实验二说明无细胞核的细胞不分裂、不分化,可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D正确。7.[2024衡水一调]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mRNA通过结构⑤时需要消耗ATP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中,结构④变得松散、染色加深C.③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是真核细胞核糖体形成的必需结构D.⑤可允许某些大分子等通过,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其数目增多解析结构⑤是核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没有⑤结构,A错误;④为染色质,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错误;④为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而③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⑤为核孔,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代谢越旺盛,核孔越多,D正确。8.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核外膜可与粗面内质网相连,核膜上分布着许多核孔。细胞代谢越旺盛,核孔的数量就越多,核孔并非中空的通道,而是由核孔复合体(一类亲核蛋白)构成,控制着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人体胰岛B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量比口腔上皮细胞核膜上的少C.粗面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RNA、DNA等大分子物质可自由地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形成的囊状结构,A错误;人体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代谢旺盛,因此胰岛B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量比口腔上皮细胞核膜上的多,B错误;粗面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C正确;RNA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不是自由进入,因为核孔具有选择性,而DNA不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中出来,D错误。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核孔。(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1、3、4(用图甲中数字表示)。(4)图乙中①控制②的合成,①是DNA分子,鉴定②的试剂为双缩脲试剂。(5)图乙中④转化成③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④结构中,DNA分子转录水平低的原因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易解旋。(6)图乙中①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分布于④(或③)上,还分布在线粒体中。解析(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2)图甲中2表示核孔。(3)图甲中1表示核膜,3表示染色质,4表示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在末期,核膜和核仁又重新形成,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4)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图乙中①是具有双螺旋结构的DNA,②为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5)染色体变成染色质这一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易解旋,故转录水平低。(6)在动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DNA。一、选择题10.脂质体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人工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B.脂质体含有C、H、O、N、P五种元素C.药物甲为脂溶性药物,药物乙为水溶性药物D.脂质体能与细胞膜融合,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药物甲在脂质体内部,与亲水性的磷脂接触,为水溶性药物;药物乙包裹在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疏水环境中,为脂溶性药物,C错误。11.[2024衡水一调]MTT法是一种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方法,MTT是一种接受氢离子的染料,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将淡黄色的MTT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MTT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染料B.检测MTT蓝紫色结晶的量一般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C.MTT与台盼蓝检测细胞是否存活的原理相同D.MTT法不能检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存活解析由题意可知,MTT能被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还原为蓝紫色的结晶,因此可推知MTT是可以通过细胞膜的一种染料,A正确;MTT蓝紫色结晶的产生是在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的催化下产生的,因此MTT蓝紫色结晶的量一般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B正确;结合分析可知,MTT检测的原理是对酶催化产生的有颜色物质进行检测,而台盼蓝检测细胞活性的原理是根据膜的选择透过性来检测的,显然二者检测的原理不同,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MTT法不能检测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否存活,D正确。12.[2024河南部分学校联考]细胞间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维持稳态,这对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可实现细胞间的直接联系和物质的交换B.胰岛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交流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以电信号形式在细胞间传递信息D.某些细胞通过离子通道或转运蛋白控制离子或分子进出细胞,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流解析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可实现细胞间的直接联系和物质的交换,A正确;胰岛素随体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完成信息交流,B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以化学信号形式在细胞间传递信息,C错误;某些细胞(如神经细胞)通过离子通道(如Na+通道)或转运蛋白控制离子和分子进出细胞,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流,D正确。13.[模型创新/2024重庆南开中学模拟]脂筏模型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重要补充: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的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鞘磷脂亲和力很高,并特异吸收或排出某些蛋白质(如某些跨膜蛋白质、酶等),形成一些特异蛋白聚集的区域。如图为脂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B.脂筏的形成可能有助于高效地进行某些细胞代谢活动C.脂筏模型否定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脂筏模型中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解析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A正确;由题干信息推测脂筏的形成可能有助于某些细胞代谢活动的高效进行,B正确;脂筏模型是对流动镶嵌模型的重要补充,并未否定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图中蛋白质以不同形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D正确。14.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微黏度的大小与膜流动性的高低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B.适当提高温度可降低膜的微黏度,提高膜的流动性C.与人工膜相比,动物细胞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和糖类D.胆固醇使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解析分析题图及文字信息可知,在温度较高时,含有胆固醇的人工膜微黏度高于不含胆固醇的人工膜,由于膜的微黏度与其流动性的高低呈负相关,即温度较高时,含有胆固醇的人工膜流动性较低,所以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A错误。随着温度升高,两种人工膜的微黏度均降低,说明膜的流动性升高,即适当提高温度可降低膜的微黏度,提高膜的流动性,B正确。人工膜主要含有磷脂,与人工膜相比,动物细胞细胞膜的成分还有蛋白质和糖类,C正确。根据题图及文字信息可知,在温度较高时,胆固醇可以降低膜的流动性;在温度较低时,又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说明胆固醇可使膜的流动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15.[2023武平模拟]观察用3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变形虫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核膜是由四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B.核膜在分裂前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C.子细胞核膜形成时伴随着着丝粒分裂D.细胞中囊泡都具有运输大分子的功能解析核膜是双层膜结构,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A错误;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说明小囊泡是核膜裂解形成的,核膜在分裂前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B正确;在分裂末期形成子细胞核膜,而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C错误;细胞中的囊泡不都具有运输大分子的功能,如运输神经递质的囊泡,D错误。16.[情境创新/2023青岛调研]细胞核中富含的热胁迫敏感蛋白在热胁迫条件下会发生错误折叠。为探究错误折叠蛋白的修复机制,研究者让融合蛋白L-G在细胞中表达,该蛋白分布在细胞核中,其中L是受热胁迫易错误折叠的部分,G是能发出绿色荧光的热稳定部分。研究发现,错误折叠蛋白在热胁迫条件下进入核仁,若破坏核仁,错误折叠的蛋白将不能修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融合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正常温度和热胁迫条件下融合蛋白均能发出绿色荧光C.修复好的热胁迫敏感蛋白主要在核仁内发挥作用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解析融合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质,其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A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G是能发出绿色荧光的热稳定部分,由此推测正常温度和热胁迫条件下融合蛋白均能发出绿色荧光,B正确;由题意可知,发生错误折叠的热胁迫敏感蛋白在核仁内被修复,但题中并没有信息表明修复好的热胁迫敏感蛋白主要在核仁内发挥作用,C错误。二、非选择题17.[11分]图甲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图乙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结合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甲 乙(1)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蛋白质,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核孔的数目多,以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图乙实验所用的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从图乙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尾部决定。(3)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①实验课题: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②实验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