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考测试一(原卷版)_第1页
高三历史开学考测试一(原卷版)_第2页
高三历史开学考测试一(原卷版)_第3页
高三历史开学考测试一(原卷版)_第4页
高三历史开学考测试一(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测试一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1所示。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不同地域文化呼吁思想文化的大一统 B.中华文化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C.齐鲁文化圈是当时全国思想的核心区 D.文化地域性导致这一时期政治分裂2.以下为相关学者统计的两汉时期治水工程数量(单位:处)。其分布如下:总数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安徽561819451上表反映出当时A.农业生产范围的拓展 B.水患程度分布的差异C.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 D.经济地理格局的特征3.220年,魏王曹丕设立中正官取代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这一政策意在A.巩固门阀士族势力 B.提升官员的道德与才能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4.“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 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 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5.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工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民间传说史学价值得到验证 B.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得到实证C.豆制品在汉代民间基本普及 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6.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材料反映出当时A.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 B.食盐业仍被政府严格控制C.食盐市场已出现官商勾结 D.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7.古希腊人并不蔑视自己的欲望,认为人类的缺陷并非天性邪恶,自然的事物是没有邪恶的。……世俗和肉体的追求正是生活的诱人之处。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人A.寻求世间幸福B.探索自然奥秘C.忽视伦理道德D.推崇理性主义8.西塞罗服膺于希腊文教的精深与高妙,但又在作品中多次强调:父亲、家庭生活、实践经验以及罗马人的习俗、法律、制度和传统等,比希腊学校和书本对自己的影响更重要。其主张A.开创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强调家庭对教育的决定作用C.弘扬罗马民族的传统文化 D.体现自然法理念的深入人心9.古印度早期佛教认为四姓中刹帝利居首位,第二位是婆罗门,作为四姓之末的首陀罗与其他三姓并不存在隶属关系。由此可知,古印度早期佛教A.提出人人平等的诉求B.代表普通劳动者利益C.有利于冲击种姓制度D.遵循婆罗门教的说教10.在《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达·伽马航船行驶到印度向卡利库特王公呈递信件之后,这位印度王公曾问及葡萄牙有些什么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有很多粮食、呢绒、铁、铜等。”王公又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总数不多,都是样品。”这可以用来说明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本性B.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明显扩大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D.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11.15世纪,西欧早期思想家主张,要到科学中去寻找真理,到大自然中去“阅读自然之书”,依靠理性光芒照亮的真理去怀疑权威。这些主张旨在A.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鼓励人们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C.推动近代科学继续发展 D.克服宗教改革引发的思想混乱12.1721年孟德斯鸠写道:“如果我是这个国家的君主,我就要关掉咖啡馆,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让人的头脑发热。咖啡带给他们的狂热,对国家的未来而言,会让他们变得危险。”巴尔扎克说过:“咖啡馆的柜台就是人民的议会。”上述材料反映了A.君主权威受到严重挑战B.社会上流行着享乐主义C.理性主义是时代的呼声D.人民斗争方式多种多样13.咖啡和茶传入北美殖民地后,逐渐成为大众饮品。但在北美独立革命期间,咖啡消费量增长,茶的消费量却在下降。这种消费趋向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商业革命引发消费升级 B.美利坚民族意识日益增强C.启蒙运动催生咖啡社交 D.英国政府对茶叶征收重税14.1889年1月,保皇派支持的法国民族主义者布朗热在巴黎选举中获胜。当时,其追随者希望马上发动政变,解散议会,但布朗热执意要在秋季全国大选中堂堂正正获取最高权力。不久,共和国当局取消了布朗热的参选资格,并取缔了支持他的团体。这表明当时法国A.共和政体比较巩固B.两党政治逐步走向成熟C.保皇势力日益强大D.民主制度缺乏法律保障15.1871年3月21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宣布:如果梯也尔得胜,赔款只能由“生产者群众”支付,“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公社代表着除了资产阶级(包括富有的地主及他们的国家寄生虫)以外的全体中等阶级的利益。首先它代表的是法国农民的利益。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积极争取农民对革命斗争的支持B.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强调法国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16.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地区发生的部分革命斗争简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时间发生国家/地区革命斗争名称1881—1882年埃及阿拉比领导的反英起义1881—1898年苏丹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98—1902年菲律宾摩洛反美起义1899—1900年中国义和团运动A.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阶段B.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非地区侵略C.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欧美国家矛盾第Ⅱ卷本卷共4个小题,17题8分,18题20分,22题12分,23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

欧洲一处斑纹陶文化聚落复原图——摘编自【美】布赖恩·费根《世界史前史》根据材料,判断该文化遗址所处的时代,并解读呈现的经济和生活信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在棉花传入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不能织布。北宋时面对不断增多的人口,苎麻产量低,加之契丹军队行军时“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替代的大众化织品。棉花在“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元初已经形成了“江东陕右亦多种”的局面,棉布的销售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王祯在其《农书·木棉序》中形容棉布的状况,“夫木棉诸种艺制作之法,驳骏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元政府为劝种棉花和适应棉纺织的规模生产,“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明代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摘编自王东、陈玲《宋元棉花东进的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研究》材料二

16世纪以后,葡萄牙、荷兰把印度棉布贩卖到欧洲。三次英荷战争后英国控制了棉布贸易。印度棉布热引起来英国毛纺织业的破产和失业,1721年,政府颁布进口禁令。印度棉布更多地销往非洲、美洲等市场。因民众对棉布的需求越来越大,水力纺纱机、“骡机”等专利技术设备不断涌现,到18世纪80年代,英国生产的棉布出口额的94%销售到了之前印度棉布所占领的市场。英国对原棉需求量的急剧上升,使越来越多的非洲奴隶被运往美洲的棉花种植园。英国通过进口原棉出口棉布等制成品,迫使西印度群岛、美国南方诸州以及亚洲一些地区依附于英国的工业化。19世纪,随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加强,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制成品销售市场,英国棉布便顺理成章地取代印度棉布主导了世界市场。——摘编自晋兰天《国家与市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在中国传播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取代印度棉布主导地位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棉布贸易”的影响。(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时间中国世界15世纪1405-1433年郑和奉命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9年,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区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1493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划分“教皇子午线”16-17世纪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567年明穆宗“隆庆开关”。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581年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1642年荷兰打败西班牙,独占台湾1644年大顺农民政权建立、明朝灭亡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大顺军,入主中原1519年美洲爆发第一次大瘟疫1533年西班牙灭亡印加帝国1571年西班牙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6世纪开始“黑三角贸易”16世纪整个美洲被瓜分殆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君主立宪制18世纪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广州一口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处理对外贸易事务18世纪末以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为发展,力量远超出葡、西、荷等早期殖民者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围绕“15-18世纪世界历史演进”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徐霞客(1589—1641),明朝江阴人,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旅行。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经过考察,他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禹贡》中认为“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通过其作品,徐霞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他通过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