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金秋的瘦西湖万花园中,百花怒放,香气扑鼻。下列观点可以用来解释花香的是()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稀有气体 B.CO2 C.O2 D.N2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X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4.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③⑤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酸C.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相对应的用途的因果关系有错误的是()A.石墨能导电﹣﹣物理性质﹣﹣作电极B.干冰升华吸热﹣﹣物理性质﹣﹣用于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化学性质﹣﹣作保护气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物理性质﹣﹣用于急救病人7.在一次基本实验操作比赛中,小刚完成了以下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塞紧橡胶塞C.过滤 D.加热液体8.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C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人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关于酒精在上述过程中的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9.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中添加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量B.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C.氧烛分解产生的高纯氧气不仅可以供给呼吸,还可以用作高能燃料D.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水,然后向试管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U型管中液面左边明显上升,右边下降()A.氯化钠B.硝酸铵C.蔗糖D.氢氧化钠11.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1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动物呼吸 B.光合作用 C.铜丝拉直 D.钢铁生锈1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C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D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A.A B.B C.C D.D14.关于溶液的配制,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为: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C.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5.次氯酸钠(NaClO)常用作漂白剂,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0 C.+1 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中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Na2CO3、BaSO4、NaCl、CuO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1)产生的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蓝色沉淀F的化学式是_________。(2)在混合物A中,不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3)在溶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_________。(4)步骤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向盛有5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2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g。请完成下列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2)该黄铜样品粉末中金属锌的质量是______g。(3)所使用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1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20g,加入适量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你计算:(1)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2)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2)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_____。(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甲生成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和丁反应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金秋的瘦西湖万花园中,百花怒放,香气扑鼻,这是花中的香精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与分子的大小无关。花中的香精分子在扩散运动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分子没有分裂成原子,分子的大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D。2、D【详解】A、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A错误;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B错误;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C错误;D、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含量最多,故D正确。故选D。3、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10+3+90=3.2+3+待测+3.2,待测=93.6。X反应后,质量减小,X是反应物,Y反应后,质量不变,Y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Z反应后质量增加,Z是生成物,W反应后质量增加,W是生成物。【详解】A、由分析可知,X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X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Y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C、由A可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3.6g,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4、D【详解】①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②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是错误的;③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碳元素可以组成石墨和金刚石,石墨和金刚石的混合物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这种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并不是单质,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是错误的;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说法正确;⑤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所以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因此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⑤。故选D。5、B【详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水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C、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需要考虑进入溶液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比较,进入溶液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进入溶液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误;D、没有说明温度不能比较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A、石墨能导电,属于物理性质,可以作电极,故A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可以作保护气,故C正确;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属于物理性质,用于急救病人是氧气可供给呼吸,故D不正确。故选D。7、A【详解】A、用水润湿玻璃导管更容易连接橡胶管;故选项正确;B、连接试管与橡胶塞时,试管底部不能支撑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C、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故选项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故选:A。8、C【详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所以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9、C【详解】A、催化剂只影响反应的速率,不影响产物的质量。氧烛中添加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量,故A正确;B、在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故B正确;C、氧烛分解产生的高纯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高能燃料,故C错误;D、NaClO3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23:35.5:(16×3)=46:71:96,故D正确。故选C。10、B【解析】U型管中液面左边明显上升,右边下降,说明向水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吸热,使瓶内压强变小。【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变小,使U型管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正确。C、蔗糖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错误。故选:B。11、A【详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溶剂水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故选A。12、C【详解】A、动物呼吸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铜丝拉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3、C【详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H2和CH4燃烧均生成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置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均会出现水珠,不能鉴别,现象相同,故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D、Fe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Fe、Cu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Fe、Cu>Ag,不能比较Fe、Cu活动性强弱,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睛】鉴别气体时,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14、C【详解】A、配制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为: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正确;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正确;C、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水的体积偏大,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故选:C。15、C【分析】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详解】设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1)+x+(-2)=0,x=+1。故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O2Cu(OH)2NaClCl-【详解】硫酸钡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和盐酸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所以

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B是二氧化碳,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滤渣D中加入稀硝酸,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钡,滤液C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生成蓝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所以

(1)产生的气体B的化学式是:CO2;蓝色沉淀F的化学式是Cu(OH)2;故填:CO2;Cu(OH)2;(2)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固体混合物A的样品进行再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是:取混合物A适量,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滴入适量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氯化钠,如果没有白色沉淀,则没有氯化钠。故填:NaCl;(3)碳酸钠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在溶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是Cl-;故填:Cl-;(4)步骤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故填:CuCl2+2NaOH=Cu(OH)2↓+2NaCl。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0.2;设锌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Zn+H2SO4=ZnSO4+H2↑65982x50gy0.2g(2)x=6.5g,(3)y=19.6%【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氢气,所以可以求算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锌的质量和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50g+20g-69.8g=0.2g;设锌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Zn+H2SO4=ZnSO4+H2↑65982x50gy0.2gx=6.5g,y=19.6%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