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安庆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安徽安庆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安徽安庆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安徽安庆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安徽安庆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安庆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春末夏初,我国某粮食主产区的作物自南向北渐次变成金黄色。驾驶收割机的农机手们从安徽省中部出发,带着乡村收获的喜悦,一路向北,描绘祖国丰收的画卷。下图示意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 B.纬度 C.地形 D.河流2.农机手们收割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麦晋、陕、内蒙古三省区能源资源充足,而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我国将晋、陕、内蒙古能源南运的同时,充分利用铁路返程空载运力,并通过研发的“火车集装箱装卸水系统”,将南方地区优质水资源输送至北方铁路沿线城市,实现“双向运输,两地共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从晋、陕、内蒙古运往南方地区的能源资源可能是()A.铁矿石 B.煤炭 C.金矿石 D.木材4.利用铁路运输实现能源和水资源南北双向运输的主要意义有()①减轻南方地区铁路沿线洪涝灾害②缓解南方地区的能源不足③提高北方铁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④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在地球内力的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下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 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6.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2024年5月,重庆某山地景区遭遇暴雨天气,景区工作人员利用地理知识引导游客积极应对,化解潜在风险,有效保护了游客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代表“暴雨”天气状况的符号是()A. B. C. D.8.景区工作人员引导游客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能有()①狂风暴雨时,应防范悬崖高处的碎石跌落②电闪雷鸣时,应远离大树,防止遭到雷击③若洪水来袭,应快速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④若泥石流发生,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3年末,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常住人口达985.3万人,其中城区人口突破500万人。科技崛起激发经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合肥市已跨入特大城市之列。表为合肥市2022年和2023年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人口自然增长(万人)人口迁移增长(万人)常住人口净增量(万人)常住人口净增量在全国排名(位次)2022年3.413.416.832023年1.820.121.91注:人口迁移增长=迁入人口数量-迁出人口数量9.2022年以来,合肥市人口()A.自然增长速度加快 B.自然增长率为负值C.迁移增长数量较多 D.迁入以老年人为主10.合肥市常住人口净增量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A.生态环境优良 B.海陆运输便利C就业岗位增多 D.生活成本较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1.莫桑比克大型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是我国参与建设的海外重点工程。该项目集成先进的超深海液化天然气技术,可开采海平面以下2000米内岩层中的天然气资源。2023年该项目持续稳产增产,不仅促进了该国社会经济发展,也拓宽了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下图示意莫桑比克天然气运往我国的某条海上运输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莫桑比克位于___________洲的东南部,其东部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之一。与红海—苏伊士运河相比,莫桑比克海峡通过巨型船只的能力更___________(填“强”或“弱”)。(2)满载莫桑比克液化天然气的船只驶向我国,依次经过___________洋、马六甲海峡、中国___________海。(3)简述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对莫桑比克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12.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不同区域有各具特色的优美风景。暑假,安徽省某中学研学小组对内蒙古自治区甲、乙、丙三地进行考察。下图示意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及景观,图中①②③为研学小组在三个考察地拍摄的典型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发现区域差异是合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的前提。研学小组在考察时发现甲、乙、丙三地景观差异明显,照片①、照片③分别拍摄于三个考察地中的___________地、___________地。试分析造成从甲地到丙地景观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2)发挥区域优势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研学小组发现某考察地附近草场广布,一望无际,适宜发展___________业(农业部门),该地的传统民居为___________。(3)技术进步促进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学小组通过调查发现,乙地风力发电量冬季大于夏季,而太阳能发电量夏季大于冬季。该地充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冬夏互补的特点,稳定了区域电力供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简述乙地太阳能发电量夏季大于冬季的原因。13.水稻栽培和传播缓解了古代亚洲人粮食不足的状况,成为世界耕作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距今5000年前,我国华南地区的先民利用野生稻进行选育,培育出的栽培水稻品种向亚太地区扩散。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开发的精耕细作技术(防洪、灌溉、修筑梯田等)日趋完善,这些水稻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至今仍然在水稻耕作文化圈广泛使用。下图示意水稻种植文化传播概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气候资源是水稻孕育演化的重要条件。野生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距今5000年前,栽培水稻扩散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世界水稻种植文化中心,该地适宜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2)水稻育种技术彰显了华夏人民的智慧。秦、汉时期,长江流域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传往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然后向东传入___________(国家)。与栽培水稻起源地的品种相比,这种新品种具有耐___________(填“旱”或“寒”)的特征。(3)水稻种植在我国古代实现了因地制宜。秦、汉时期人们在平原和坡地开发了不同的水稻种植技术。与平原相比,坡地种植水稻更需要的精耕细作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题答案】【答案】1.B2.D【3~4题答案】【答案】3.B4.D【5~6题答案】【答案】5.D6.A【7~8题答案】【答案】7.B8.A【9~10题答案】【答案】9.C10.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1题答案】【答案】(1)①.非②.强(2)①.印度②.南(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2题答案】【答案】(1)①.丙②.甲③.丙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上湿润气流难以抵达,甲地为大兴安岭,距离海洋较近,降水丰富,森林广布(2)①畜牧业②.蒙古包(3)乙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